南昌大学:江西近代以来历史的回顾与反思(邵鸿)

江西近代以来历史的 回顾与反恩 培根:读史使人明智。 马克思:经济学本质上是门历更的程学。 南昌大学邵鸿∠
培根:读史使人明智。 马克思:经济学本质上是一门历史的科学。 江西近代以来历史的 回顾与反思 南昌大学 邵鸿

、辉煌绚丽的古代文明 已知江西的古代历史,可以追溯到二万多年前的旧石 器时代晚期。在安义和乐平发现的旧石器时代的石器表明 ,从那时起,江西就有人类居住。 初唐四杰之一的大诗人王勃,在他的千古绝唱《滕王 阁序》中盛赞江西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可以说是 江西古代发达的物质和文化史的最佳写照。 南昌大学邵鸿∠
南昌大学 邵鸿 一、辉煌绚丽的古代文明 已知江西的古代历史,可以追溯到二万多年前的旧石 器时代晚期。在安义和乐平发现的旧石器时代的石器表明 ,从那时起,江西就有人类居住。 初唐四杰之一的大诗人王勃,在他的千古绝唱《滕王 阁序》中盛赞江西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可以说是 江西古代发达的物质和文化史的最佳写照

辉煌绚丽的古代文明 1、经济上 0农业: 在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野生和 人工种植水稻遗存,时间早至1.3万年以前,和湖南道县玉 蟾岩遗址时代基本相同,而比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早数千 年。说明长江中游地区有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水稻种植地 从东汉时期江西有明确记载向外输出大米,唐代经济重 心南移,江西号称“出米至多”。北宋江西已经是“赋粟 输入京师为天下最”。南宋户口、漕粮、茶课天下第 明清江西仍然是向东部和华南地区输出粮食的主产地。 南昌大学邵鸿∠
南昌大学 邵鸿 农业: 在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野生和 人工种植水稻遗存,时间早至1.3万年以前,和湖南道县玉 蟾岩遗址时代基本相同,而比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早数千 年。说明长江中游地区有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水稻种植地 。 从东汉时期江西有明确记载向外输出大米,唐代经济重 心南移,江西号称“出米至多” 。北宋江西已经是“赋粟 输入京师为天下最” 。南宋户口、漕粮、茶课天下第一。 明清江西仍然是向东部和华南地区输出粮食的主产地。 1、经济上 一、辉煌绚丽的古代文明

辉煌绚丽的古代文明 手工业: 万年仙人洞出土的陶器,是中国乃至于世界最早的 陶器遗存之一(1.2万年前)。唐宋以来江西名窑很多,景 德镇为延续千年的世界瓷都 吴城、大洋洲和铜岭的发现,证明早在商代,江西 已经有非常发达的采铜业和铸造业。乐平邓公场、德兴 铅山场和饶州永平监是中国古代最大的铜业基地之一, 并在世界上首次发明了胆水炼铜法 造船、纺织、造纸等等,也在全国有一席之地。 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被称为“十七世纪中国 工艺百科全书” 南昌大学邵鸿∠
手工业: 万年仙人洞出土的陶器,是中国乃至于世界最早的 陶器遗存之一(1.2万年前)。唐宋以来江西名窑很多,景 德镇为延续千年的世界瓷都。 吴城、大洋洲和铜岭的发现,证明早在商代,江西 已经有非常发达的采铜业和铸造业。乐平邓公场、德兴 铅山场和饶州永平监是中国古代最大的铜业基地之一, 并在世界上首次发明了胆水炼铜法。 造船、纺织、造纸等等,也在全国有一席之地。 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被称为“十七世纪中国 工艺百科全书” 。 一、辉煌绚丽的古代文明 南昌大学 邵鸿


EoT xinhua

辉煌绚丽的古代文明 聊商业: 大洋洲铜器的铜料来自云南,说明江西早已有远距离 贸易。 秦汉以来,大庾岭商道即已开通。唐以后成为中国 南北交通和商业的大动脉。明代,著名的早期西方传教 士利玛窦看到:“许多省份的大量商货抵达这里,越山 南运;同样地,也从另一侧越过山岭,运往相反的方向 。运进广东的外国货物,也经由同一条道输往内地。旅 客骑马或者乘轿越岭,商货则用驮兽或挑夫运送,他们 好象是不计其数,队伍每天不绝于途。” 南昌大学邵鸿∠
一、辉煌绚丽的古代文明 南昌大学 邵鸿 商业: 大洋洲铜器的铜料来自云南,说明江西早已有远距离 贸易。 秦汉以来,大庾岭商道即已开通。唐以后成为中国 南北交通和商业的大动脉。明代,著名的早期西方传教 士利玛窦看到:“许多省份的大量商货抵达这里,越山 南运; 同样地,也从另一侧越过山岭,运往相反的方向 。运进广东的外国货物,也经由同一条道输往内地。旅 客骑马或者乘轿越岭,商货则用驮兽或挑夫运送,他们 好象是不计其数,队伍每天不绝于途

Ma

辉煌绚丽的古代文明 江西商人足迹遍布全国乃至海外。明朝后期有个王士性 在云南为官,他注意到当地的人口中江西抚州人“居十之五、 六”,甚至直到缅甸,但有村落之处,酋长头目无不是江西 人氏。 “江右商帮”以诚信、组织严密、精明强干著称。 工商市镇普遍兴起,除景德镇外,临江、樟树、吴城 河口为四大工商业市镇。樟树为全国药都,吴城则有“装不 尽的吴城,载不完的汉口”的美誉。 南昌大学邵鸿∠
一、辉煌绚丽的古代文明 南昌大学 邵鸿 江西商人足迹遍布全国乃至海外。明朝后期有个王士性 在云南为官,他注意到当地的人口中江西抚州人“居十之五、 六”,甚至直到缅甸,但有村落之处,酋长头目无不是江西 人氏。 “江右商帮”以诚信、组织严密、精明强干著称。 工商市镇普遍兴起,除景德镇外,临江、樟树、吴城、 河口为四大工商业市镇。樟树为全国药都,吴城则有“装不 尽的吴城,载不完的汉口”的美誉

出川在线 ourscol.cn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宪章运动史》参考书籍PDF电子书(〔 英 〕R·G·甘米奇 著).pdf
- 《中国通史》参考文献(共十二卷二十二册)第六卷 中古时代·隋时期(上册)(白寿彝).pdf
- 《中国通史》参考文献(共十二卷二十二册)第四卷 中古时代·秦汉时期(上册)(白寿彝).pdf
- 《中国通史》参考文献(共十二卷二十二册)第十一卷 近代前编(下册)(白寿彝).pdf
- 《中国通史》参考文献(共十二卷二十二册)第十二卷 近代后编(11-1949)(下册)(白寿彝).pdf
- 《中国通史》参考文献(共十二卷二十二册)第二卷 远古时代(白寿彝).pdf
- 《中国通史》参考文献(共十二卷二十二册)第十卷 中卡时代·蒲时期(上册)(白寿彝).pdf
- 《中国通史》参考文献(共十二卷二十二册)第三卷 上古时代(下册)(白寿彝).pdf
- 《中国通史》参考文献(共十二卷二十二册)第一卷 导论(白寿彝).pdf
- 《中国通史》参考文献(共十二卷二十二册)第九卷 中古时代·呗时期(下册)(白寿彝).pdf
- 《中国通史》参考文献(共十二卷二十二册)第九卷 中古时代·呗时期(上册)(白寿彝).pdf
- 《中国通史》参考文献(共十二卷二十二册)第十一卷 近代前编(上册)(白寿彝).pdf
- 《中国通史》参考文献(共十二卷二十二册)第六卷 中古时代隋时期(下册)(白寿彝).pdf
- 《中国通史》参考文献(共十二卷二十二册)第十二卷 近代后编(11-1949)(上册)(白寿彝).pdf
- 《中国通史》参考文献(共十二卷二十二册)第七卷 中古时代·五代辽宋夏食时期(上册)(白寿彝).pdf
- 《中国通史》参考文献(共十二卷二十二册)第七卷 中古时代·五代辽棠裏食时期(下册)(白寿彝).pdf
- 《中国通史》参考文献(共十二卷二十二册)第五卷 中齿时代·三国两晋南此朝时期(下册)(白寿彝).pdf
- 《中国通史》参考文献(共十二卷二十二册)第五卷 中齿时代·三国两晋南此朝时期(上册)(白寿彝).pdf
- 《中国通史》参考文献(共十二卷二十二册)第八卷 中古时代·元时期(下)(白寿彝).pdf
- 《中国通史》参考文献(共十二卷二十二册)第八卷 中古时代·元时期(上册)(白寿彝).pdf
- 《中国广告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元朝(1271年-1368年).ppt
- 《世界探索》教学资源(讲稿,电子版,共十讲).docx
- 《功夫百科全书》中国功夫大全(电子版).doc
- 《中国历代职官词典》中国古代官职大全(电子版).doc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各章节参考习题集,共十章,附参考答案).pdf
- 高等学校历史教材:《中国古代史》课程教学PDF电子书(下,共三章).pdf
- 高等学校历史教材:《中国古代史》课程教学PDF电子书(上,共五章).pdf
- 《中国古代文化》课程教学资源(讲义)古代官职.doc
- 北京大学:《科学通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4讲 欧洲黑暗年代与阿拉伯科学.ppt
- 北京大学:《科学通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5讲 中国独立发展的科技文明.ppt
- 北京大学:《科学通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6讲 欧洲科技文明的起源.ppt
- 北京大学:《科学通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7讲 科学革命——数理科学.ppt
- 北京大学:《科学通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8讲 科学革命——化学与生命科学.ppt
- 北京大学:《科学通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9讲 启蒙科学.ppt
- 北京大学:《科学通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0讲 科学体制的建立.ppt
- 北京大学:《科学通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1讲 古典科学与培根科学的统一.ppt
- 北京大学:《科学通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2讲 科学与工业文明.ppt
- 北京大学:《科学通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3讲 生命新图景.ppt
- 北京大学:《科学通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讲 绪论(主讲:吴国盛).ppt
- 北京大学:《科学通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2讲.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