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10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生杰系统中的初级生产 生杰系统中的次级生产 冷生态系统中的分解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异养生态系统的能流分析 令生态系统能流模型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及其传递
10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 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 ❖ 生态系统中的次级生产 ❖ 生态系统中的分解 ❖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 异养生态系统的能流分析 ❖ 生态系统能流模型 ❖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及其传递

10.1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 ·基本概念 生产效率 限制因素 测定方法
10.1 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 • 基本概念 • 生产效率 • 限制因素 • 测定方法

(1)基本概念 ◆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或所制造的有机物质称为初级生产量或 第一性生产量( primary production) 总初级生产量=净初级生产量+呼吸消耗的能量,即 GP=NP+R (J/m2a)或( g m-a ◆如果考虑到更高营养级的取食或死亡而减少,则有 dB/dt= NP-R-H-D 0式中:Dbd某一时期内生物量的变化 H、D—分别为高营养级的取食量和死亡损失量 ◆各种生态系统的净生产力(书中表10-1) 全球:115×10%a(陆地)+55×10%t/a(海洋) 海洋:河口湾和上涌区高,深海低 陆地: 热带雨林最高,其它依次为:温带常绿林,落叶林北方针 叶林,稀树草原,温带草原,寒漠和荒漠 沼泽和作物栽培地高
(1)基本概念 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或所制造的有机物质称为初级生产量或 第一性生产量(primary production)。 总初级生产量=净初级生产量+呼吸消耗的能量,即 GP=NP+R (J/m2·a)或(g/ m2·a ) 如果考虑到更高营养级的取食或死亡而减少,则有 dB/dt = NP-R-H-D 式中:Db/dt—某一时期内生物量的变化 H、D—分别为高营养级的取食量和死亡损失量 各种生态系统的净生产力(书中表10-1) – 全球:115×109 t/a(陆地)+55 × 109 t/a(海洋) – 海洋:河口湾和上涌区高,深海低 – 陆地: • 热带雨林最高,其它依次为:温带常绿林,落叶林北方针 叶林,稀树草原,温带草原,寒漠和荒漠 • 沼泽和作物栽培地高

(2)生产效率 ◆理论生产效率(书中表10-2) 最大光合作用=最大太阳辐射一紫外或红外辐射-反射 =40.5% 最大光合效率=最大光合作用-非活性吸收一不稳定中间 产物=9% Loomis和 Wilianm于1963年介绍的计算结果见表10-1 ◆实际生产效率 自然条件下:<3% 精心管理农业生态系统:6~8% 肥沃地区:1~2% 贫瘠地区:0.1% 全球平均:0.2~0.5%
(2)生产效率 理论生产效率(书中表10-2) – 最大光合作用=最大太阳辐射–紫外或红外辐射–反射 =40.5% – 最大光合效率=最大光合作用–非活性吸收–不稳定中间 产物=9%。 – Loomis和Wilianm于1963年介绍的计算结果见表10-1 实际生产效率 – 自然条件下:<3% – 精心管理农业生态系统:6~8% – 肥沃地区:1~2% – 贫瘠地区:0.1% – 全球平均:0.2~0.5%

表10-1根据总太阳能估算初级生产所消耗的能量(kjm2d) 能量输入能量丢失百分率 总太阳能 20900 100 植物色素不能吸收 11286 55.8 植物色素吸收 9729.6 44.2 浪2植物表面反射 773.3 3.7 非活性吸收 919.6 4.4 人测光合作用有效能 7586.7 36.1 碳水化合物中能量不稳定状态 68259-325 总生产率 760.8 6 呼吸作用 255 12 净生产力 505.8 2.4
表10-1 根据总太阳能估算初级生产所消耗的能量(kj/m2·d) 能量输入 能量丢失 百分率 总太阳能 20900 100 植物色素不能吸收 11286 -55.8 植物色素吸收 9729.6 44.2 植物表面反射 773.3 -3.7 非活性吸收 919.6 -4.4 光合作用有效能 7586.7 36.1 碳水化合物中能量不稳定状态 6825.9 -32.5 总生产率 760.8 3.6 呼吸作用 255 -1.2 净生产力 505.8 2.4

(3)限制因素 ◆陆地生态系统(见图10-1) 光、CO2、水和营养物质:基本生产资源 温度: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过高或过低均影响效率; 捕食:减少生物量 净生产量:反馈调节 ·水域生态系统 海洋水域系统 光:最重要的因子,见海洋初级生产力公式 叶绿素:光合作用的基本要素 营养物质:N、P、Fe(Fe起着类似催化剂的作用) 淡水生态系统 营养物质 光 食草动物的捕食:
(3)限制因素 陆地生态系统(见图10-1) – 光、CO2、水和营养物质:基本生产资源 – 温度: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过高或过低均影响效率; – 捕食:减少生物量 – 净生产量:反馈调节 水域生态系统 – 海洋水域系统 • 光:最重要的因子,见海洋初级生产力公式; • 叶绿素:光合作用的基本要素 • 营养物质:N、P、Fe(Fe起着类似催化剂的作用) – 淡水生态系统 • 营养物质: • 光: • 食草动物的捕食:

美国生态学家 J HRyther(1956)提出的海洋初级生产力的 预测公式: R一k C×3.7 2式中:P一浮游植物的净初级生产力(g1m2d) R一相对光合率; k一光强度随水深而减弱的衰变系数; C一水中的叶绿素含量(g/m)
美国生态学家J.H.Ryther(1956)提出的海洋初级生产力的 预测公式: —水中的叶绿素含量( 。 —光强度随水深而减弱的衰变系数; —相对光合率; 式中: —浮游植物的净初级生产力( ) / ) / ; 3.7 3 2 C g m k R P g m d C k R P =

图10-1初级生产量的限制因素图解 光 NP 光合作用 取食 R 生物量 O2+温度 G P H,O 营养
图10-1 初级生产量的限制因素图解

(4)测定方法 ◆收获量测定法 定期收获植被,烘干至恒重,测定干物质的热量(J/m2·a) ◆氧气测定法 初始瓶:净初级生产量 黑瓶:呼吸量 白瓶:总初级生产量 ·CO2测定法 黑罩或无光条件下:CO2的增加量(呼吸作用) 白罩:CO2的减少量(光合作用) 放射性标记物测定法 将C以碳酸盐(4CO23)的形式放入含有浮游植物的水瓶中 培养,一定时间后测定放射活性,确定光合作用固定的碳量。 叶绿素测定法 对自然水过滤,用丙酮提取,分光光度计测定 新技术 彩色红外影象,辐射计,SPOT卫星等遥感器
(4)测定方法 收获量测定法 – 定期收获植被,烘干至恒重,测定干物质的热量(J/m2·a) 氧气测定法 – 初始瓶:净初级生产量 – 黑 瓶:呼吸量 – 白 瓶:总初级生产量 CO2测定法 – 黑罩或无光条件下:CO2的增加量(呼吸作用) – 白罩:CO 2的减少量(光合作用) 放射性标记物测定法 – 将14C以碳酸盐( 14C O2- 3)的形式放入含有浮游植物的水瓶中 培养,一定时间后测定放射活性,确定光合作用固定的碳量。 叶绿素测定法 – 对自然水过滤,用丙酮提取,分光光度计测定 新技术 – 彩色红外影象,辐射计,SPOT 卫星等遥感器

102生态系统中的次级生产 次级生产量的一般生产过程 次级生产量的测定 ·次级生产的生态效率
10.2 生态系统中的次级生产 • 次级生产量的一般生产过程 • 次级生产量的测定 • 次级生产的生态效率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中国地质大学:《地籍管理学 Cadastral Management》课程教学资源(PPT讲义)第九章 地籍管理信息系统.ppt
- 中国地质大学:《地籍管理学 Cadastral Management》课程教学资源(PPT讲义)第八章 地籍档案管理.ppt
- 中国地质大学:《地籍管理学 Cadastral Management》课程教学资源(PPT讲义)第七章 土地统计.ppt
- 中国地质大学:《地籍管理学 Cadastral Management》课程教学资源(PPT讲义)第六章 土地登记.ppt
- 中国地质大学:《地籍管理学 Cadastral Management》课程教学资源(PPT讲义)第五章 土地条件调查.ppt
- 中国地质大学:《地籍管理学 Cadastral Management》课程教学资源(PPT讲义)第四章 地籍调查.ppt
- 中国地质大学:《地籍管理学 Cadastral Management》课程教学资源(PPT讲义)第三章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ppt
- 中国地质大学:《地籍管理学 Cadastral Management》课程教学资源(PPT讲义)第一章 地籍与地籍管理.ppt
-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普通地质》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共十八章(含绪论).doc
-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普通地质》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九章 湖泊及沼泽的地质作用.doc
-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普通地质》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八章 海水的地质作用.doc
-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普通地质》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七章 冰川的地质作用.doc
-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普通地质》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六章 地下水的地质作用.doc
-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普通地质》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五章 地面流水的地质作用.doc
-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普通地质》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四章 风化作用.doc
-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普通地质》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三章 地质作用.doc
-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普通地质》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二章 地壳的物质组成.doc
-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普通地质》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十八章 环境地质.doc
-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普通地质》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十七章 地质年代.doc
-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普通地质》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十六章 变质作用与变质岩.doc
- 《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ppt
- 《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陆地生态系统.ppt
- 《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景观生态学系统.ppt
- 《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ppt
- 《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2000年硕士学位研究生考试试题(一).doc
- 《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2000年硕士学位研究生考试试题(二).doc
- 《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2001entrance-a.doc
- 《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2001entrance-b.doc
- 《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2001entrance-final.doc
- 《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2001review.doc
- 《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构造地质学(答案).doc
- 《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构造地质学(试卷).doc
- 《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练习01 名词解释.doc
- 《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练习02 填空.doc
- 《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练习03 简答.doc
- 《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练习04 简述.doc
- 《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练习05 阐述.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绪论.doc
-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地球、大气与飞行.ppt
-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旅游交通地理.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