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植物化学保护学》课程教学大纲(民)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DF
文档页数:9
文件大小:289.05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植物化学保护学》课程教学大纲(民)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植物化学保护学课程教学大纲(民)一、基本概况课程名称:植物化学保护学(PlantChemicalProtection)课程代码:131010119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学时/学分:68/4(其中理论60学时,实验18学时)需预修课程:普通昆虫学、植物病理学适用专业:适用植物保护、森林保护、动植物检疫等专业的本科教学课程简介植物化学保护学是科学地应用农药来防治害虫、害螨、线虫、病原菌、杂草及鼠类等有害生物,保护农、林业生产的一科学。植物化学保护学与农药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主要包括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的主要品种及作用机理;农业有害生物抗药性及综合治理、农药的环境毒理等重要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应用化学防治法,防治植物病、虫、草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掌握主要农药的理化性质、作用机理及合理使用的基本知识;植物化学保护的主要实验技术和研究方法;能独立设计有关化学防治实验方案;理论联系实际地解决一些化学防治中的重要问题。本课程也强调与普通昆虫学、普通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农业植物病理学、生物防治、生物化学、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等课程的有机结合,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二、教学目标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达到以下要求:1.理论、知识自标:通过学习植物化学保护的基本理论和技能,掌握农药的理化性质、农药的类型与应用、农药毒理、加工剂型及科学安全使用等基本知识。2.能力目标:学生在工作中能够科学合理的使用农药防治有害生物,并能根据生产需要进行科学实验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达成目标:本课程对应于植物保护人才培养方案中要求毕业生掌握植物病虫害化学防治的基本原理、化学防治科学合理应用等农业有害生物持续控制的理论、方法和技能的培养的达成目标:培养学生独立设计有关化学防治实验方案的能力:培养学生在实践中理论联系实际地解决一些化学防治中重要问题的能力。三、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第一章绪论(讲课2学时:实验0学时)教学内容:1.植物化学保护的概念;2.植物化学保护的地位及优缺点:3.植物化学防治的展望;4.农药的发展历程、世界农药发展概况、我国农药生产现状。教学要求:概括介绍本课程的意义和重要性。要求学生了解农药的产生是农业发展的必然及其发展历程,国内外农药发展现状,明确植物化学防治的地位及优缺点。第二章植物化学保护的基本概念(讲课3学时:实验2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农药的定义及分类一、农药的定义

植物化学保护学课程教学大纲(民) 一、基本概况 课程名称:植物化学保护学(Plant Chemical Protection) 课程代码:131010119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学时/学分:68/4(其中理论60学时,实验18学时) 需预修课程:普通昆虫学、植物病理学 适用专业:适用植物保护、森林保护、动植物检疫等专业的本科教学 课程简介 植物化学保护学是科学地应用农药来防治害虫、害螨、线虫、病原菌、杂草及鼠类等有害生物,保护农、林业 生产的一门科学。植物化学保护学与农药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主要包括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的主要品种及作 用机理;农业有害生物抗药性及综合治理、农药的环境毒理等重要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应用化学防 治法,防治植物病、虫、草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掌握主要农药的理化性质、作用机理及合理使用的基本知 识;植物化学保护的主要实验技术和研究方法;能独立设计有关化学防治实验方案;理论联系实际地解决一些化学 防治中的重要问题。本课程也强调与普通昆虫学、普通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农业植物病理学、生物防治、生 物化学、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等课程的有机结合,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1.理论、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植物化学保护的基本理论和技能,掌握农药的理化性质、农药的类型与应用、 农药毒理、加工剂型及科学安全使用等基本知识。 2.能力目标:学生在工作中能够科学合理的使用农药防治有害生物,并能根据生产需要进行科学实验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 3.达成目标:本课程对应于植物保护人才培养方案中要求毕业生掌握植物病虫害化学防治的基本原理、化学防 治科学合理应用等农业有害生物持续控制的理论、方法和技能的培养的达成目标;培养学生独立设计有关化学防治 实验方案的能力;培养学生在实践中理论联系实际地解决一些化学防治中重要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第一章绪论(讲课2学时;实验0学时) 教学内容: 1.植物化学保护的概念; 2.植物化学保护的地位及优缺点; 3.植物化学防治的展望; 4.农药的发展历程、世界农药发展概况、我国农药生产现状。 教学要求: 概括介绍本课程的意义和重要性。要求学生了解农药的产生是农业发展的必然及其发展历程,国内外农药发展 现状,明确植物化学防治的地位及优缺点。 第二章植物化学保护的基本概念(讲课3学时;实验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农药的定义及分类 一、农药的定义

二、农药的分类1.按照农药的来源分类;2.按照农药的用途分类;3.按照农药的作用方式分类;4.按照农药毒性分类。第二节农药的毒力与药效1.毒力、药效的概念;2.农药毒力的测定与计量;3.农药药效的计算;4.农药的稀释计算方法。第三节影响农药药效的主要因素第四节农药对作物的影响1.药害的表现形式:2.产生药害的原因;3.药害的预防和消除;4.农药对植物的安全评价指标。第五节农药的毒性(自学)教学要求:了解农药的类型与农药的各种作用方式,理解农药的毒力、毒性、药效的概念以及相互间的关系:掌握致死中量与药效的计算方法:了解农药药害产生的原因和农药毒性的分级。本章重点、难点:重点:农药的作用方式、毒力的测定与表示方法、药效的计算。难点:毒力、毒性、药效、防效间的区别与联系。第三章农药剂型和使用方法(讲课6学时:实验4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农药分散度与药剂性能的关系1.分散度的概念;2.分散度对农药应用性能的影响。第二节农药助剂(自学)1.农药助剂的种类;2.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性和作用;3.表面活性剂的种类;4.表面活性剂在农药加工和使用中的应用。第三节主要农药剂型1.粉剂:2.粒剂:3.可湿性粉剂:4.可溶性粉剂:5.水分散性粒剂;6.水悬浮剂;7.乳油;8.水乳剂;

二、农药的分类 1.按照农药的来源分类; 2.按照农药的用途分类; 3.按照农药的作用方式分类; 4.按照农药毒性分类。 第二节农药的毒力与药效 1.毒力、药效的概念; 2.农药毒力的测定与计量; 3.农药药效的计算; 4.农药的稀释计算方法。 第三节影响农药药效的主要因素 第四节农药对作物的影响 1.药害的表现形式; 2.产生药害的原因; 3.药害的预防和消除; 4.农药对植物的安全评价指标。 第五节农药的毒性(自学) 教学要求: 了解农药的类型与农药的各种作用方式,理解农药的毒力、毒性、药效的概念以及相互间的关系;掌握致死中 量与药效的计算方法;了解农药药害产生的原因和农药毒性的分级。 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农药的作用方式、毒力的测定与表示方法、药效的计算。 难点:毒力、毒性、药效、防效间的区别与联系。 第三章农药剂型和使用方法(讲课6学时;实验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农药分散度与药剂性能的关系 1.分散度的概念; 2.分散度对农药应用性能的影响。 第二节农药助剂(自学) 1.农药助剂的种类; 2.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性和作用; 3.表面活性剂的种类; 4.表面活性剂在农药加工和使用中的应用。 第三节主要农药剂型 1.粉剂; 2.粒剂; 3.可湿性粉剂; 4.可溶性粉剂; 5.水分散性粒剂; 6.水悬浮剂; 7.乳油; 8.水乳剂;

9.微乳剂:10.水剂和可溶性液剂;11.种衣剂:12.油剂;13.缓释剂:14.烟剂。第四节农药施用方法1.喷雾法2.喷粉法第五节航空施药及精准施药技术(自学)1.航空施药的优缺点;2.喷雾装置;3.精准施药技术原理;4.定点杂草控制技术。第六节农药的混用1.混用单剂之间的相互作用;2.混配使用的基本原则。第七节农药安全使用及储运1.农药科学使用的基础;2.施用农药和保护害物天敌;3.农药的储运方法。教学要求:了解农药常用加工剂型,理解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原理与应用,掌握农药的施用方法。本章重点、难点:重点:表面活性剂的原理与应用。难点:农药剂型的种类与施用方法。第四章杀虫杀螨剂(讲课9学时;实验4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杀虫剂毒理学基础1.杀虫剂进行昆虫体内的途径:2.杀虫剂对昆虫的作用机制;第二节无机及重金属类杀虫剂(自学)1.无机杀虫剂的主要品种;2.无机杀虫剂的特性;第三节有机磷类杀虫杀螨剂(自学)1.有机磷杀虫剂的化学结构类型有机磷杀虫剂的特点:2.有机磷杀虫剂的毒性;3.重要有机磷杀虫剂品种:第四节氨基甲酸酯类杀虫杀螨剂1.氨基甲酸酯杀虫剂的特点:2.主要品种:灭多威、克百威、虫威、异丙威、硫双威等:第五节拟除虫菊酯类杀虫杀螨剂

9.微乳剂; 10.水剂和可溶性液剂; 11.种衣剂; 12.油剂; 13.缓释剂; 14.烟剂。 第四节农药施用方法 1.喷雾法 2.喷粉法 第五节航空施药及精准施药技术(自学) 1.航空施药的优缺点; 2.喷雾装置; 3.精准施药技术原理; 4.定点杂草控制技术。 第六节农药的混用 1.混用单剂之间的相互作用; 2.混配使用的基本原则。 第七节农药安全使用及储运 1.农药科学使用的基础; 2.施用农药和保护害物天敌; 3.农药的储运方法。 教学要求: 了解农药常用加工剂型,理解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原理与应用,掌握农药的施用方法。 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表面活性剂的原理与应用。 难点:农药剂型的种类与施用方法。 第四章杀虫杀螨剂(讲课9学时;实验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杀虫剂毒理学基础 1.杀虫剂进行昆虫体内的途径; 2.杀虫剂对昆虫的作用机制; 第二节无机及重金属类杀虫剂 (自学) 1.无机杀虫剂的主要品种; 2.无机杀虫剂的特性; 第三节有机磷类杀虫杀螨剂 (自学) 1.有机磷杀虫剂的化学结构类型有机磷杀虫剂的特点; 2.有机磷杀虫剂的毒性; 3.重要有机磷杀虫剂品种; 第四节氨基甲酸酯类杀虫杀螨剂 1. 氨基甲酸酯杀虫剂的特点; 2.主要品种:灭多威、克百威、茚虫威、异丙威、硫双威等; 第五节拟除虫菊酯类杀虫杀螨剂

1.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发展历程;2.结构特征和特性;3.主要品种及应用;第六节氯化烟酰类杀虫剂1.结构特点、作用机制:2.主要产品及应用;第七节阿维菌素类杀虫杀螨剂1.阿维菌素类杀虫剂的来源、结构特征;2.作用机制;3.重点品种及应用;第八节吡咯(吡唑)类杀虫杀螨剂(自学)1.主要品种及其应用:虫螨睛、氟虫:2.作用机制;第九节吡啶类杀虫剂(自学)1.吡蚜酮的结构特征、特性与应用;第十节苯甲酰苯脲类和嗪类杀虫杀螨剂1.作用机制与结构特征、特性;2.主要品种与应用;第十一节保幼激素与蜕皮激素类杀虫剂1.作用机制与特性;2.主要品种与应用;第十二节专性杀螨剂1.作用机制2.主要品种。教学要求:了解杀虫剂的结构类型,理解杀虫剂进入昆虫体内的途径和各类型杀虫剂的杀虫机制,掌握目前生产上使用主要杀虫剂品种的特点与应用技术,能针对不同害虫的发生规律选择用药。本章重点、难点:重点:杀虫剂的作用机制,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氯化烟酰类、苯甲酰脲类等杀虫剂类型。难点:杀虫剂的作用机制。第五章杀菌剂(讲课9学时:实验4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植物病害化学防治原理及策略1.植物病害化学防治策略:2.杀菌剂防治植物病害的作用原理;第二节杀菌剂作用机理1.杀菌剂的作用机理的三种类型;2.杀菌剂的作用机理第三节杀菌剂的使用技术1.喷雾和喷粉:2.种子处理:

1.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发展历程; 2.结构特征和特性; 3.主要品种及应用; 第六节氯化烟酰类杀虫剂 1.结构特点、作用机制; 2.主要产品及应用; 第七节阿维菌素类杀虫杀螨剂 1.阿维菌素类杀虫剂的来源、结构特征; 2.作用机制; 3.重点品种及应用; 第八节吡咯(吡唑)类杀虫杀螨剂 (自学) 1.主要品种及其应用:虫螨腈、氟虫腈; 2.作用机制; 第九节吡啶类杀虫剂 (自学) 1.吡蚜酮的结构特征、特性与应用; 第十节苯甲酰苯脲类和嗪类杀虫杀螨剂 1.作用机制与结构特征、特性; 2.主要品种与应用; 第十一节保幼激素与蜕皮激素类杀虫剂 1.作用机制与特性; 2.主要品种与应用; 第十二节专性杀螨剂 1.作用机制 2.主要品种。 教学要求: 了解杀虫剂的结构类型,理解杀虫剂进入昆虫体内的途径和各类型杀虫剂的杀虫机制,掌握目前生产上使用主 要杀虫剂品种的特点与应用技术,能针对不同害虫的发生规律选择用药。 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杀虫剂的作用机制,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氯化烟酰类、苯甲酰脲类等杀虫剂类 型。 难点:杀虫剂的作用机制。 第五章杀菌剂(讲课9学时;实验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植物病害化学防治原理及策略 1.植物病害化学防治策略; 2.杀菌剂防治植物病害的作用原理; 第二节杀菌剂作用机理 1.杀菌剂的作用机理的三种类型; 2.杀菌剂的作用机理; 第三节杀菌剂的使用技术 1.喷雾和喷粉; 2.种子处理;

3.土壤处理;4.其他施药方法;第四节传统多作用位点杀菌剂1.传统多作用位点杀菌剂的类型;2.作用机理;3.主要品种;第五节现代选择性杀菌剂1.现代选择性杀菌剂;2.作用机理;3.主要品种教学要求:了解杀菌剂的发展历程,掌握主要杀菌剂类型及常用品种的特点与使用,能针对不同重要病害发生特点和规律,利用所学的化防原理等制定化学防治方法。本章重点、难点:重点:杀菌剂类型、杀菌剂作用方式、作用机制。难点:使用技术和抗药性治理策略。第六章除草剂(讲课8学时:实验4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除草剂选择性原理1.除草剂的选择性原理;2.除草剂的吸收与输导;第二节除草剂的吸收与输导1.除草剂的吸收;2.除草剂在植物体内的输导;第三节除草剂的作用机理1.抑制光合作用:2.破坏植物的呼吸作用;3.抑制植物的生物合成;4.干扰植物激素的平衡;5.抑制微管与组织发育:第四节除草剂的使用技术1.除草剂防除农田杂草的使用方法;2.影响药效的因素;第五节除草剂的常用类型及其品种1.苯氧羧酸类:2.芳氧基苯氧基丙酸酯类;3.二硝基苯胺类;4.三氮苯类;5.酰胺类;6.二苯醚类;7.磺酰脲类;8.氨基甲酸酯类:

3.土壤处理; 4.其他施药方法; 第四节传统多作用位点杀菌剂 1.传统多作用位点杀菌剂的类型; 2.作用机理; 3.主要品种; 第五节现代选择性杀菌剂 1.现代选择性杀菌剂; 2.作用机理; 3.主要品种 教学要求: 了解杀菌剂的发展历程,掌握主要杀菌剂类型及常用品种的特点与使用,能针对不同重要病害发生特点和规 律,利用所学的化防原理等制定化学防治方法。 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杀菌剂类型、杀菌剂作用方式、作用机制。 难点:使用技术和抗药性治理策略。 第六章除草剂(讲课8学时;实验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除草剂选择性原理 1.除草剂的选择性原理; 2.除草剂的吸收与输导; 第二节除草剂的吸收与输导 1.除草剂的吸收; 2.除草剂在植物体内的输导; 第三节除草剂的作用机理 1.抑制光合作用; 2.破坏植物的呼吸作用; 3.抑制植物的生物合成; 4.干扰植物激素的平衡; 5.抑制微管与组织发育; 第四节除草剂的使用技术 1.除草剂防除农田杂草的使用方法; 2.影响药效的因素; 第五节除草剂的常用类型及其品种 1.苯氧羧酸类; 2.芳氧基苯氧基丙酸酯类; 3.二硝基苯胺类; 4.三氮苯类; 5.酰胺类; 6.二苯醚类; 7.磺酰脲类; 8.氨基甲酸酯类;

9.有机磷类;教学要求:理解除草剂在植物体内的吸收与输导方式及主要作用机理,掌握除草剂的选择性原理和主要品种的使用技术。本章重点、难点:重点:除草剂的选择性原理,除草剂的吸收与输导。难点:除草剂的主要作用机理。第七章杀鼠剂及其他有害动物防治剂(讲课3学时:实验0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杀鼠剂1.杀鼠剂类型;2.杀鼠剂的作用机制;3.杀鼠剂的使用技术;4.常用杀鼠剂品种;第二节杀线虫剂1.杀线虫剂常见品种:第三节杀软体动物剂(自学)1.有害软体动物的种类;2.主要杀软体动物剂:教学要求:了解杀鼠剂和杀软体动物剂的作用机理与特点,掌握杀鼠剂的应用方法,掌握几种最常用的杀鼠剂和杀软体动物剂品种。本章重点、难点:重点:杀鼠剂的特点、杀鼠剂的使用技术。难点:常用杀鼠剂和主要杀软体动物剂品种。第八章植物生长调节剂(讲课3学时:实验0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概念和分类1.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概念;2.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类型:第三节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主要作用1.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方式:第三节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1.使用方法;2.植物对生长调节剂的吸收和运转;3.影响植物生长调节剂作用的因素:第四节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常用品种1.乙烯利:2.丁酰肼;3.多效唑;4.芸墓素内酯:5.赤霉素:

9.有机磷类; 教学要求: 理解除草剂在植物体内的吸收与输导方式及主要作用机理,掌握除草剂的选择性原理和主要品种的使用技术。 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除草剂的选择性原理,除草剂的吸收与输导。 难点:除草剂的主要作用机理。 第七章杀鼠剂及其他有害动物防治剂(讲课3学时;实验0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杀鼠剂 1.杀鼠剂类型; 2.杀鼠剂的作用机制; 3.杀鼠剂的使用技术; 4.常用杀鼠剂品种; 第二节杀线虫剂 1.杀线虫剂常见品种; 第三节杀软体动物剂 (自学) 1.有害软体动物的种类; 2.主要杀软体动物剂; 教学要求: 了解杀鼠剂和杀软体动物剂的作用机理与特点,掌握杀鼠剂的应用方法,掌握几种最常用的杀鼠剂和杀软体动 物剂品种。 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杀鼠剂的特点、杀鼠剂的使用技术。 难点:常用杀鼠剂和主要杀软体动物剂品种。 第八章植物生长调节剂(讲课3学时;实验0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概念和分类 1.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概念; 2.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类型; 第二节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主要作用 1.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方式; 第三节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 1.使用方法; 2.植物对生长调节剂的吸收和运转; 3.影响植物生长调节剂作用的因素; 第四节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常用品种 1.乙烯利; 2.丁酰肼; 3.多效唑; 4.芸薹素内酯; 5.赤霉素;

6.吲哚丁酸;7.萘乙酸;8.矮壮素;教学要求:了解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主要类型,理解其作用机理,掌握主要植物生长调节剂品种及其应用。本章重点、难点:重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类型。难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主要品种。第九章生物农药(讲课3学时:实验0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生物杀虫剂1.微生物源杀虫剂;2.植物源杀虫剂;第二节生物杀菌剂1.真菌杀菌剂:2.抗生素杀菌剂;3.海洋生物杀菌剂;4.仿生合成生物杀菌剂;第三节植物源生长调节剂教学要求:了解微生物农药的概念和特点以及分类,理解重要微生物农药的毒性,掌握我国常用的微生物农药的品种。本章重点、难点:重点:我国常用的微生物农药品种。难点:重要微生物农药的毒性。第十章农业有害生物抗药性及综合治理(讲课2学时:自学2学时:实验0学时)教学内容:1.害虫的抗药性:2.植物病原物抗药性(自学):3.杂草对除草剂抗性的现状(自学)教学要求:要求了解有害生物产生抗药性的原因,理解抗药性的机理,掌握抗药性治理的策略与技术本章重点、难点:重点:抗药性机理、抗药性治理技术。难点:抗药性机理、抗药性治理策略。第十一章农药与环境安全(讲课2学时:实验0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农药的环境行为与毒性1.农药的环境行为特征;2.农药残留的毒性。第二节农药残留对生态安全和食品安全的影响(自学)1.农药对生态系统的影响:2.农药对食品安全的影响。第三节环境中农药残留污染的控制与安全性评价(自学)

6.吲哚丁酸; 7.萘乙酸; 8.矮壮素; 教学要求:了解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主要类型,理解其作用机理,掌握主要植物生长调节剂品种及其应用。 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类型。 难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主要品种。 第九章生物农药(讲课3学时;实验0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生物杀虫剂 1.微生物源杀虫剂; 2.植物源杀虫剂; 第二节生物杀菌剂 1.真菌杀菌剂; 2.抗生素杀菌剂; 3.海洋生物杀菌剂; 4.仿生合成生物杀菌剂; 第三节植物源生长调节剂 教学要求: 了解微生物农药的概念和特点以及分类,理解重要微生物农药的毒性,掌握我国常用的微生物农药的品种。 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 我国常用的微生物农药品种。 难点:重要微生物农药的毒性。 第十章农业有害生物抗药性及综合治理(讲课2学时;自学2学时;实验0学时) 教学内容: 1.害虫的抗药性; 2.植物病原物抗药性(自学); 3.杂草对除草剂抗性的现状(自学) 教学要求: 要求了解有害生物产生抗药性的原因,理解抗药性的机理,掌握抗药性治理的策略与技术。 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抗药性机理、抗药性治理技术。 难点:抗药性机理、抗药性治理策略。 第十一章农药与环境安全(讲课2学时;实验0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农药的环境行为与毒性 1.农药的环境行为特征; 2.农药残留的毒性。 第二节农药残留对生态安全和食品安全的影响 (自学) 1.农药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2.农药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第三节环境中农药残留污染的控制与安全性评价 (自学)

1.农药残留污染的控制对策;2.健康安全评价:3.生态安全评价。教学要求:了解农药的环境安全与食品安全问题的由来,理解农药残留的产生途径,掌握农药残留的残留控制措施,了解农药对生态环境有哪些影响。本章重点、难点:重点:农药在环境中的行为、残留毒性与控制。难点:食品安全问题和农药对环境的影响。第十二章农药生物测定与田间药效试验(讲课2学时:实验0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农药的生物测定(自学)1.概述;2.生物测定实验设计的基本准则;3.供试材料;4.室内毒力测定的方法:5.杀菌剂的毒力测定方法;6除草剂的毒力测定方法;7.杀线虫剂的毒力测定方法;8.试验结果的统计与分析。第二节农药田间药效试验1.概述:2.田间药效试验的基本要求与影响药效的因素:3.田间药效试验的调查内容与方法:4.田间药效试验结果的整理与分析。教学要求:了解室内生物测定的原理,理解影响生物测定和田间药效的各因子,掌握主要生物测定技术,能根据有害生物的特点和农药的特性设计合理的生物测定和田间试验方法。本章重点、难点:重点:生物测定的设计原则与方法。难点:室内毒力测定的主要方法。课程图片展(作业2学时)课程综合知识竞赛(讨论2学时)四、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考核采用闭卷笔试40%、自学综合成绩30%和实验课成绩30%三种形式结合的方式。实验课缺课3次取消本课程闭卷考试资格。自学综合成绩由课程辩论会、课程讨论会、课程图片展和知识竞赛综合评价。五、教材及参考书目教材:《植物化学保护学》(第四版),徐汉虹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标准书号:ISBN978-7-109-11989-0。《植物化学保护实验手册》马德英、张新、孙新华,新疆农业大学校内出版,2017年。参考书目:

1.农药残留污染的控制对策; 2.健康安全评价; 3.生态安全评价。 教学要求: 了解农药的环境安全与食品安全问题的由来,理解农药残留的产生途径,掌握农药残留的残留控制措施,了解 农药对生态环境有哪些影响。 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农药在环境中的行为、残留毒性与控制。 难点:食品安全问题和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第十二章农药生物测定与田间药效试验(讲课2学时;实验0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农药的生物测定 (自学) 1.概述; 2.生物测定实验设计的基本准则; 3.供试材料; 4.室内毒力测定的方法; 5.杀菌剂的毒力测定方法; 6除草剂的毒力测定方法; 7.杀线虫剂的毒力测定方法; 8.试验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第二节农药田间药效试验 1.概述; 2.田间药效试验的基本要求与影响药效的因素; 3.田间药效试验的调查内容与方法; 4.田间药效试验结果的整理与分析。 教学要求: 了解室内生物测定的原理,理解影响生物测定和田间药效的各因子,掌握主要生物测定技术,能根据有害生物 的特点和农药的特性设计合理的生物测定和田间试验方法。 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生物测定的设计原则与方法。 难点:室内毒力测定的主要方法。 课程图片展(作业2学时) 课程综合知识竞赛(讨论2学时) 四、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考核采用闭卷笔试40%、自学综合成绩30%和实验课成绩30%三种形式结合的方式。实验课缺课3次取消本课 程闭卷考试资格。自学综合成绩由课程辩论会、课程讨论会、课程图片展和知识竞赛综合评价。 五、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材:《植物化学保护学》(第四版),徐汉虹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年,标准书号:ISBN 978-7- 109-11989-0。 《植物化学保护实验手册》马德英、张新、孙新华,新疆农业大学校内出版,2017 年。 参考书目:

1.《世界农药大全》,刘长令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年,标准书号:ISBN978-7-122-13248-2:2.《进口农药应用手册》,王险峰编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年,标准书号:ISBN978-7-109-06252-8;3.《世界农药新进展》,张一宾、张译、伍贤英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年,标准书号:ISBN978-7-12218588-4;4.《农药学》,吴文君、罗万春编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年,标准书号:ISBN978-7-109-12057-0

1.《世界农药大全》,刘长令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 年,标准书号:ISBN 978-7-122-13248-2; 2.《进口农药应用手册》,王险峰编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年,标准书号:ISBN 978-7-109-06252-8; 3.《世界农药新进展》,张一宾、张怿、伍贤英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 年,标准书号:ISBN 978-7-122- 18588-4; 4.《农药学》,吴文君、罗万春编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年,标准书号:ISBN 978-7-109-12057-0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