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12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授课班级:八年级(3)班 授课教师:许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识记文学常识。扫清文字障碍,积累词语 过程与方法 1、学习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了解全文的说明顺序,掌握本文所采用的说明方法及其 作用。 2、学习准确、生动、典雅的语言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物候现象,学会在生活中运用物候知识,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进而认识和了解自然 的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 1、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的能力。 2、学习本文准确、生动、典雅的语言,体会本文说明语言的生动性 【教学方法】: 竞赛激励法、讨论法、点拨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看图片,读诗歌,融入课堂。 、检查预习 1、字词积累。 2、作者简介。 三、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根据要求,快速准确地筛选信息,整体把握文意。(快速抢答) (1)文章前两段提到的“大自然的语言”有哪些?这些“语言”和季节气候有关吗? 如果有,它们是什么关系? (2)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 (3)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4)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5)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2、理清文章写作思路及说明顺序。(快速抢答)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授课班级:八年级(3)班 授课教师:许 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识记文学常识。扫清文字障碍,积累词语。 过程与方法 1、学习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了解全文的说明顺序,掌握本文所采用的说明方法及其 作用。 2、学习准确、生动、典雅的语言。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物候现象,学会在生活中运用物候知识,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进而认识和了解自然 的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 1、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的能力。 2、学习本文准确、生动、典雅的语言,体会本文说明语言的生动性。 【教学方法】: 竞赛激励法、讨论法、点拨法。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片,读诗歌,融入课堂。 二、检查预习 1、字词积累。 2、作者简介。 三、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根据要求,快速准确地筛选信息,整体把握文意。(快速抢答) (1)文章前两段提到的“大自然的语言”有哪些?这些“语言”和季节气候有关吗? 如果有,它们是什么关系? (2)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 (3)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4)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5)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2、理清文章写作思路及说明顺序。(快速抢答)

3、释疑问难。(互问互答) 四、合作探究,落实目标。 问题设置: 1、本文所采用的说明方法有哪些?找出具体的语段并分析讨论其作用。 2、本文的说明语言有何特点?找出具体的语段并分析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己经学过的说明文中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和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然后结合本文展开小组讨论,讨论结束后汇报其讨论结果,并要求学生倾听笔录,最后集 体评议并总结。) 五、拓展延伸: 古代的诗歌也有不少反映物候知识。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就是一例。联系课文中 的物候知识,谈谈对这首诗的理解。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六、师生总结课堂收获 七、板书设计 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逻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纬度、经度、高下、古今差异顺 序 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语言特点:准确、生动、典雅 八、作业 用你们的慧眼、灵心去发现、倾听大自然,用你们的妙笔去记录大自然的语言。(用准 确生动富有科学性的语言写一篇观察日记。)
3、释疑问难。(互问互答) 四、合作探究,落实目标。 问题设置: 1、本文所采用的说明方法有哪些?找出具体的语段并分析讨论其作用。 2、本文的说明语言有何特点?找出具体的语段并分析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已经学过的说明文中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和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然后结合本文展开小组讨论,讨论结束后汇报其讨论结果,并要求学生倾听笔录,最后集 体评议并总结。) 五、拓展延伸: 古代的诗歌也有不少反映物候知识。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就是一例。联系课文中 的物候知识,谈谈对这首诗的理解。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六、师生总结课堂收获。 七、板书设计 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纬度、经度、高下、古今差异 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语言特点:准确、生动、典雅 八、作业 用你们的慧眼、灵心去发现、倾听大自然,用你们的妙笔去记录大自然的语言。(用准 确生动富有科学性的语言写一篇观察日记。) 逻 辑 顺 序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11.doc
-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模式操作卡_8(上).16大自然的语言.doc
-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反思(3篇).doc
- 《大自然的语言》导学案_大自然的语言.doc
- 《大自然的语言》导学案4_16 大自然的语言.doc
- 《大自然的语言》导学案2.doc
- 《大自然的语言》学案.doc
- 《大自然的语言》公开课教案1.doc
- 《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54页).ppt
- 《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49页).ppt
- 《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36页).ppt
- 《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34页).ppt
- 《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26页两课时).ppt
- 《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26页两课时).ppt
- 《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21页).ppt
- 《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19.ppt
- 《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18.ppt
- 《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17.ppt
- 《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16.ppt
- 《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1.ppt
-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10_大自然的语言1.doc
-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及练习.doc
- 《大自然的语言》板书设计(5篇)_板书设计.doc
- 《大自然的语言》知识要点.doc
- 《大自然的语言》精读精练_精读精练.doc
- 《大自然的语言》练习题_一.doc
- 《大自然的语言》课内、课外语段阅读题_大自然的语言.doc
- 《大自然的语言》重点篇目精彩语段阅读篇_大自然的语言.doc
- 《大自然的语言》预习学案_《大自然的语言》学案.doc
- 《大芦荡,你还在守望吗?》ppt课件.ppt
- 《大芦荡,你还在守望吗?》ppt课件(24页).ppt
- 《大象保姆》ppt课件1_《大象保姆》课件(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课件).ppt
- 《大象保姆》ppt课件2_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大象保姆》课件.ppt
- 《大象保姆》教学设计2.doc
- 《大象的耳朵》ppt课件4_大象的耳朵.ppt
- 《大还是小》ppt课件1_课文-10、大还是小.ppt
- 《大还是小》ppt课件3_《大还是小》ppt课件.ppt
- 《大还是小》教案1_大还是小.doc
- 《大连丸上》ppt课件2.ppt
- 《大连丸上》ppt课件3_大连丸上新.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