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大学:《电路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十二章 三相电路

第十二章 三相电路 主要内容: 三相电源和三相电路的组成
第十二章 三相电路 三相电源和三相电路的组成 主要内容:

定子 三相电压的产生 三相电压由三相 定子的槽 交流发电机产生 中嵌有三组 绕阻,每组 其发电原理是电磁感 称为一相, 分别称为A 应(变化的磁场产生 相、B相和 变化的电场) C相 转子是一个磁极,当转子 工艺上保证定子与转子之间磁 以角速度ω顺时针旋转时, 感应强度沿定子内表面按正弦 产生变化的磁场,将在三 规律分布。在各相绕组的始端 和末端间产生随时间按正弦规 相绕组产生感应电压 律变化的感应电压
三相电压的产生 工艺上保证定子与转子之间磁 感应强度沿定子内表面按正弦 规律分布。在各相绕组的始端 和末端间产生随时间按正弦规 律变化的感应电压 三相电压由三相 交流发电机产生 其发电原理是电磁感 应(变化的磁场产生 变化的电场) 定子的槽 中嵌有三组 绕阻,每组 称为一相, 分别称为A 相、B相和 C相 定 子 转子是一个磁极,当转子 以角速度ω顺时针旋转时, 产生变化的磁场,将在三 相绕组产生感应电压

绕组的始端之间或末端之间彼此相 隔120°。当转子以角速度w顺时针 旋转时,将在三相绕组产生频率相 同、幅值相同,彼此间的相位相差 120°的三相电压 三相电 4&=√2U/smat 压的时间 &B=√2Usim(at-1209 转子]定子 表达式 uc 2U sin(ax +120 三个频率相同、幅值 相同、彼此相位相差 三相电 UUA=UU10° 120°的电压,称为对 压的相量 08=U1-120°=tJ0 称三相电压 表达式 Uc=U120°=U(- 三相电路中的电源一般都是对称的
绕组的始端之间或末端之间彼此相 隔120°。当转子以角速度ω顺时针 旋转时,将在三相绕组产生频率相 同、幅值相同,彼此间的相位相差 120°的三相电压 转 子 定 子 三相电 压的时间 表达式 三相电 压的相量 表达式 三个频率相同、幅值 相同、彼此相位相差 120°的电压,称为对 称三相电压 三相电路中的电源一般都是对称的

§11-1三湘电源 一、对称三相电源 A B X Y Z 对称三相电源的表示及其特点: 三相同步发电机示意图 a.瞬时值表达式 A相 u(t)=2U cos(@t+y) B相 ug(t)=2U cos(@t+y-120) C相 uc(t)=v2U cos(@t+y+120)
一、对称三相电源 §111 三 相 电 源 对称三相电源的表示及其特点: N S º º I w A Z B X C Y 三相同步发电机示意图 A + – X uA B + – Y uB C + – Z uC a. 瞬时值表达式 ( ) 2 cos( 120 ) o uC t U wt ψ ( ) 2 cos( 120 ) o uB t U wt ψ ( ) 2 cos( ) A相 uA t U wt ψ B相 C相

波形图 XXXXX 01 b.相量表示 以A相为参考 UA=U∠0° 120° 120° 人 U=U∠-120 120° jc=U∠120 a=1∠120°单位相量算子 Uc =aUa
波形图 O w t uA uB u uC b. 相量表示 以A相为参考 o C o B o A 120 120 0 U U U U U U A U B U C U 120° 120° 120° 2 C A B A U aU U a U a 1120 单位相量算子

C.对称三相电源的特点 ua +uB uc =0 ☑A+UB+Uc=0 d.对称三相电源的相序 三相电源中各相电源经过同一值(如最大值)的先后顺序 正序(顺序):A一B一C一A 负序(逆序):A一C一B一A 正序(顺序) 负序(逆序)
c. 对称三相电源的特点 0 0 A B C A B C U U U u u u d. 对称三相电源的相序 三相电源中各相电源经过同一值(如最大值)的先后顺序 正序(顺序):A—B—C—A 负序(逆序):A—C—B—A A B C A C B O w t uA uB u uC 正序(顺序) 负序(逆序)

c Van Von Vcn =0 120° Vanl Vonl Vcnl 120° -120° Van =Vploo Vm=Vp/-120° (a) Vm=V./-240°=V/+120° 120° Vam=Vn/0° 120° Vm=V/-120 an -120° Vm=V,/-240°=Vp/+120° Vam+Vm+Vcm=V,/0°+V/-120°+V,/+120 (b) =V1.0-0.5-j0.866-0.5+j0.866) Figure 12.7 Phase sequences:(a)abc or positive =0 sequence,(b)acb or negative sequence

电压源的连接方式 o a a + + b cn b (a) (b) Figure 12.6 Three-phase voltage sources:(a)Y-connected source,(b)A-connected source
电压源的连接方式

二、对称三相电源的连接 1.连接: A B A,星形联接(Y接): 把三个绕组的末端X,Y,Z 接在一起,把始端A,B,C 引出来。 X i A A X A UAB UCA Y oB oN oB C Uc UBC C oN
二、对称三相电源的连接 1.连接: A,星形联接(Y接): 把三个绕组的末端 X, Y, Z 接在一起,把始端 A,B,C 引出来。 + – A N X + – B Y + – Z C A U B U C U A + – X B C Y Z A B C N A U B U C U AB U BC U CA U A I B I C I A + – X uA B + – Y uB C + – Z uC

A ①端线(火线):A,B,C三端引出线。 UCA ② 中线:中性点引出线 (接地时称地线) B ③线电压:火线与火线之间的电压 UA:UNC UCA ④相电压:每相电源(负载)的电压 Y接:UA,U,a ⑤ 线电流:流过火线的电流:iA,,ic ⑥相电流: 流过每相电源(负载)的电流 Y接:iA,,ic
A + – X B C Y Z A B C N A U B U C U AB U BC U CA U A I B I C I ① 端线(火线):A, B, C 三端引出线。 ② 中线:中性点引出线 (接地时称地线) ④ 相电压:每相电源(负载)的电压 ⑥ 相电流:流过每相电源(负载)的电流 ③ 线电压:火线与火线之间的电压 ⑤ 线电流:流过火线的电流: Y接: AB , BC, C A U U U AN, BN, CN U U U A , B , C I I I Y接: A , B , C I I I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海南大学:《电路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十一章 电路的频率响应.pdf
- 海南大学:《电路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期末复习(齐琦).pdf
- 海南大学:《电路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十章 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pdf
- 海南大学:《电路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正弦稳态习题.pdf
- 海南大学:《电路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八章 相量法.pdf
- 海南大学:《电路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九章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pdf
- 海南大学:《电路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一阶电路习题.pdf
- 海南大学:《电路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七章 一阶电路的时域分析.pdf
- 海南大学:《电路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六章 储能元件.pdf
- 海南大学:《电路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五章 含有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pdf
- 海南大学:《电路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电阻电路习题课(二).pdf
- 海南大学:《电路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电阻电路习题课(三).pdf
- 海南大学:《电路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电阻电路习题课(一).pdf
- 海南大学:《电路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三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pdf
- 海南大学:《电路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四章 电路定理 Circuit Theorems(齐琦).pdf
- 海南大学:《电路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二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pdf
- 海南大学:《电路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一章 电路元件和电路定律(circuit elements、circuit laws).pdf
- 山东理工大学:《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16章 二端口网络.pdf
- 山东理工大学:《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15章 电路方程的矩阵形式.pdf
- 山东理工大学:《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14章 线性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pdf
- 海南大学:《电路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十六章 二端口网络.pdf
- 华东理工大学:《测控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主讲:王华忠、叶西宁).pdf
- 华东理工大学:《测控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指导书)第一章 自动控制系统概述.pdf
- 华东理工大学:《测控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指导书)第二章 过程特性.pdf
- 华东理工大学:《测控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指导书)第三章 过程检测仪表.pdf
- 华东理工大学:《测控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指导书)第四章 显示仪表.pdf
- 华东理工大学:《测控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指导书)第五章 执行器.pdf
- 华东理工大学:《测控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指导书)第六章 控制器.pdf
- 华东理工大学:《测控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指导书)第七章 简单控制系统.pdf
- 华东理工大学:《测控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指导书)第八章 复杂控制系统.pdf
- 华东理工大学:《测控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指导书)第九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pdf
- 华东理工大学:《测控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指导书)模拟试卷一(附答案).pdf
- 华东理工大学:《测控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指导书)第十章 生产过程控制.pdf
- 华东理工大学:《测控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指导书)模拟试卷二(附答案).pdf
- 华东理工大学:《测控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学术术语关键词.doc
- 华东理工大学:《测控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总复习.ppt
- 华东理工大学:《测控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自动控制系统概述.ppt
- 华东理工大学:《测控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过程特性.ppt
- 华东理工大学:《测控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过程检测仪表.ppt
- 华东理工大学:《测控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显示仪表.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