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北固山下》练习题_6次北固山下

06次北固山下 一、默写 二、练习 1、本诗的作者是代诗人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 3、首联中的 两个词已暗含身在异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4、诗的前二联中,描写远景的句子是 5、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展现的画面。 6、“风正一帆悬”的“悬”字,用得极妙,请简析。 7、“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 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B.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天气势。 C.颈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 的理趣。 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客路”“行舟”,与尾联“乡书”“归雁”遥相呼应 B、颔联采用了衬托的手法,描绘了洪水浩瀚、轻风和顺的传神景象 C、尾联诗人感叹家书无处通达,借大雁北飞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清 D、诗人触景生情,借波澜壮阔的景色表达壮志未酬的情怀。 10、下列对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题“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游览”的意思,表明诗人写诗的地点 B.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流露与字里行间 C.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颔联颈联对仗非常工整,这时候律诗的一个重要特征。 D.尾联的“乡书”“归雁”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乡思愁绪 ll、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写景诗描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表达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的胸襟 B.诗的颈联写景致的缺憾:残夜中的海日和旧年中的江春,使人顿生惆怅之情。 C.尾联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抒写了思乡之情 D.在唐朝的诗人里,王湾并不算一位有名的人物,但他的这首五言绝句却使他留名青史 1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06 次北固山下 一、默写 二、练习 1、本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 3、首联中的 、 两个词已暗含身在异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4、诗的前二联中,描写远景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展现的画面。 6、“风正一帆悬”的“悬”字,用得极妙,请简析。 7、“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 ) 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B.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天气势。 C.颈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 的理趣。 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9、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客路”“行舟”,与尾联“乡书”“归雁”遥相呼应。 B、颔联采用了衬托的手法,描绘了洪水浩瀚、轻风和顺的传神景象。 C、尾联诗人感叹家书无处通达,借大雁北飞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清。 D、诗人触景生情,借波澜壮阔的景色表达壮志未酬的情怀。 10、下列对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题“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游览”的意思,表明诗人写诗的地点。 B. 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 ,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流露与字里行间。 C.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颔联颈联对仗非常工整,这时候律诗的一个重要特征。 D. 尾联的“乡书”“归雁”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乡思愁绪。 11、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写景诗描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表达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的胸襟。 B.诗的颈联写景致的缺憾:残夜中的海日和旧年中的江春,使人顿生惆怅之情。 C.尾联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抒写了思乡之情。 D.在唐朝的诗人里,王湾并不算一位有名的人物,但他的这首五言绝句却使他留名青史。 1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次北固山下”的“次”是“停泊”的意思。北固山在镇江北边,三面临江。 B“客路”即“旅途”,第一句指明作者要去的路途,第二句交代了乘舟而来的情况。 C“潮平”指潮水上涨,水与岸平。“风正”指风向既顺,风力又不猛 D“归雁洛阳边”意即我想学北归的大雁,回到故乡洛阳 06次北固山下 1、唐王湾 2、思念故乡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客路行舟 4、潮平两岸阔 5、潮水涌涨起来,两岸相距更显宽阔,风正好吹在高高悬挂着的船帆之上。 6、悬是笔笔直直地高挂的样子,作者以小景呈现了平野开阔、和风吹拂、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大景。 7、①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 ②表现了时光匆匆,光阴荏苒,身在他乡的游子顿生思乡之情 ③把“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表现了作者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④“生”与“人”用了拟人的手法,富有情趣 ⑤两句诗对偶工整,形象生动(答出其中一点,言之成理即可。) D10、A11、D12、D
A “次北固山下”的“次”是“停泊”的意思。北固山在镇江北边,三面临江。 B “客路”即“旅途”,第一句指明作者要去的路途,第二句交代了乘舟而来的情况。 C “潮平”指潮水上涨,水与岸平。“风正”指风向既顺,风力又不猛。 D “归雁洛阳边”意即我想学北归的大雁,回到故乡洛阳。 06 次北固山下 1、唐 王湾 2、思念故乡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客路 行舟 4、潮平两岸阔 5、潮水涌涨起来,两岸相距更显宽阔,风正好吹在高高悬挂着的船帆之上。 6、悬是笔笔直直地高挂的样子,作者以小景呈现了平野开阔、和风吹拂、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大景。 7、①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 ②表现了时光匆匆,光阴荏苒,身在他乡的游子顿生思乡之情 ③把“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表现了作者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④“生”与“人”用了拟人的手法,富有情趣 ⑤两句诗对偶工整,形象生动 (答出其中一点,言之成理即可。) 8、D 9、 D 10、A 11、D 12、D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次北固山下》案及相关资料.doc
- 《次北固山下》《春望》练习试题.doc
- 《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课件.ppt
- 《次北固山下》课件(5页).ppt
- 《次北固山下》课件(18页).ppt
- 《次北固山下》课件(15页)(含音频)_次北固山.ppt
- 《次北固山下》课件(11页).ppt
- 《次北固山下》课件7_次北固山下(学课件).ppt
- 《次北固山下》课件6.ppt
- 《次北固山下》课件5.ppt
- 《橡皮头铅笔》学设计2_19、橡皮头铅笔.doc
- 《橡皮头铅笔》课件2_橡皮头铅笔(西师大版).ppt
- 《橡皮头铅笔》课件1_橡皮头铅笔(西师大版)(1).ppt
- 《橘颂》学案_基础知识及相关背景.doc
- 《橘颂课件3_橘颂2.ppt
- 《橘逾淮为枳》练习.doc
- 《橘逾淮为枳》案2_橘逾淮为枳.doc
- 《橘逾淮为枳课件3_橘逾淮为枳.ppt
- 《橘逾淮为枳课件2_3橘逾淮为枳.ppt
- 《橘逾淮为枳课件1_橘逾淮为枳.ppt
- 《次北固山下》表格式学案_次北固山下学案.doc
- 《欢乐的泼水节课件2_20欢乐的泼水节_课件.ppt
- 《欢乐的泼水节课件4_欢乐的泼水节01.ppt
- 《欢庆》课件1.ppt
- 《欢庆》课件2.ppt
- 《欢庆》课件3_欢庆.ppt
- 《欢庆》课件4_《欢庆》课件.ppt
- 《欢度春节》课件1.ppt
- 《欢度春节》案1.doc
- 《欣赏王羲之法课件1.ppt
- 《欣赏生命课件2.ppt
- 《欣赏生命》说课稿_欣赏生命.doc
- 《欧也妮·葛朗台》专题练习.doc
- 《欧阳修》专题介课件.ppt
- 《欧阳定稿》课件1_欧阳定稿.ppt
- 《欧阳定稿》课件2_欧阳定稿课件.ppt
- 《欲速则不达》课件1_《欲速则不达-》课.ppt
- 《欲速则不达》课件2_欲速则不达(1).ppt
- 《欲速则不达》课件3_欲速则不达.ppt
- 《欲速则不达》课件4_欲速则不达-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