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学》第四章 土壤胶体与土壤吸收性能

第四章 土壤胶体和土壤吸收性能 土壤胶体是土壤中最活跃的部分,对土 壤肥力有深刻的影响 土壤胶体及其特性 土壤的交换吸收性能
第四章 土壤胶体和土壤吸收性能 ⚫ 土壤胶体是土壤中最活跃的部分,对土 壤肥力有深刻的影响。 ⚫ 土壤胶体及其特性 ⚫ 土壤的交换吸收性能

第一节、土壤胶体及其特性
第一节、土壤胶体及其特性

土壤胶体的概念 (一)胶体的概念 种或数种物质的微小颗粒均匀地分散 于另一种物质中,便构成分散体系。均 匀分散的颗粒称为分散相颗粒 分散相颗粒的粒径在1-100nm(毫微米) 范围的分散相体系,称为胶体分散体系 其中的分散相颗粒就是胶体颗粒
一、土壤胶体的概念 (一)胶体的概念 ---一种或数种物质的微小颗粒均匀地分散 于另一种物质中,便构成分散体系。均 匀分散的颗粒称为分散相颗粒。 ---分散相颗粒的粒径在1-100nm(毫微米) 范围的分散相体系,称为胶体分散体系, 其中的分散相颗粒就是胶体颗粒

土壤胶体一般指土壤粘粒,其粒径在1-2 微米之间(100200微米)。比一般 规定的胶体粒级大10-20倍 ●严格说来,土壤胶体是一种准胶体
⚫ 土壤胶体一般指土壤粘粒,其粒径在1-2 微米之间(1000-2000毫微米)。比一般 规定的胶体粒级大10-20倍。 ⚫ 严格说来,土壤胶体是一种准胶体

、土壤胶体的特性 (一)具有巨大的比表面和表面积 内表面:指膨胀性粘土矿物的晶层表面 和腐植质分子聚集体内部的表面。 外表面:指粘土矿物、氧化物和腐植质 分子暴露在外的表面
二、土壤胶体的特性 (一)具有巨大的比表面和表面积 ---内表面:指膨胀性粘土矿物的晶层表面 和腐植质分子聚集体内部的表面。 ---外表面:指粘土矿物、氧化物和腐植质 分子暴露在外的表面

土壤常见粘粒矿物的比表面积 (m2/g 胶体成分内表面积外表面积总表面积 蒙脱石 700-75015-150 700-850 蛭石 400-7501-50 400-800 水云母 0-5 90-150 90-150 高岭石 0 5-40 5-40 埃洛石 10-45 10-45 水化埃洛石|400 25-30 430 水铝英石130-400130400260-800
土壤常见粘粒矿物的比表面积 (m2 /g) 胶体成分 内表面积 外表面积 总表面积 蒙脱石 蛭石 水云母 高岭石 埃洛石 水化埃洛石 水铝英石 700-750 400-750 0-5 0 0 400 130-400 15-150 1-50 90-150 5-40 10-45 25-30 130-400 700-850 400-800 90-150 5-40 10-45 430 260-800

(二)土壤胶体的带电性 ●土壤胶体所带的电荷可以分为两类: 永久电荷:指由于层状硅酸盐矿物晶格 中的同晶替代作用所产生的剩余负电荷 这种负电荷不受介质pH值的影响。 ●可变负电荷:指随介质pH的变化而变化 的负电荷。 ●有机胶体、氧化物胶体的电荷属于可变 电荷,层状硅酸盐矿物的电荷既有永久 电荷,也有可变电荷
(二)土壤胶体的带电性 ⚫ 土壤胶体所带的电荷可以分为两类: ⚫ 永久电荷:指由于层状硅酸盐矿物晶格 中的同晶替代作用所产生的剩余负电荷。 这种负电荷不受介质pH值的影响。 ⚫ 可变负电荷:指随介质pH的变化而变化 的负电荷。 ⚫ 有机胶体、氧化物胶体的电荷属于可变 电荷,层状硅酸盐矿物的电荷既有永久 电荷,也有可变电荷

(三)胶体的分散性和凝聚性 ●胶体有两种状态: 溶胶状态:胶粒带同种电荷,彼此互相 排斥,所以可以稳定地分散在介质中 ●凝聚状态:胶粒与胶粒之间互相凝聚在 起形成絮状或无定形沉淀
(三)胶体的分散性和凝聚性 ⚫ 胶体有两种状态: ⚫ 溶胶状态:胶粒带同种电荷,彼此互相 排斥,所以可以稳定地分散在介质中。 ⚫ 凝聚状态:胶粒与胶粒之间互相凝聚在 一起形成絮状或无定形沉淀

(四)土壤胶体的吸收代换性 ●带电荷的土壤胶体会吸附土壤溶液中的 带相反电荷的离子,以补偿胶体电性的 不平衡。 部分被吸附的离子,可以和土壤溶液 中的离子进行交换。这种现象就称为土 壤胶体的吸收交换性能
(四)土壤胶体的吸收代换性 ⚫ 带电荷的土壤胶体会吸附土壤溶液中的 带相反电荷的离子,以补偿胶体电性的 不平衡。 ⚫ 一部分被吸附的离子,可以和土壤溶液 中的离子进行交换。这种现象就称为土 壤胶体的吸收交换性能

土壤胶体的类型及其电荷 特征 ●土壤胶体可以分成三大类:无机胶体 有机胶体和有机-无机复合胶体
三、土壤胶体的类型及其电荷 特征 ⚫ 土壤胶体可以分成三大类:无机胶体、 有机胶体和有机--无机复合胶体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土壤学》第三章 土壤有机质.ppt
- 《土壤学》第二章 土壤矿物质.ppt
- 《土壤学》第七章 土壤孔性、结构性与耕性.ppt
- 《土壤学》第十一章 水稻土.ppt
- 《土壤学》课程论文.rtf
- 《土壤学》实践教学指导书.doc
- 《果品蔬菜贮藏运销学》第四章 果品蔬菜的采收和采后处理.ppt
- 《果品蔬菜贮藏运销学》第六章 果品蔬菜的贮藏方式与管理.ppt
- 《果品蔬菜贮藏运销学》第九章 蔬菜贮藏.ppt
- 《果品蔬菜贮藏运销学》第八章 果品贮藏.ppt
- 《果品蔬菜贮藏运销学》第一章 绪论.ppt
- 《果品蔬菜贮藏运销学》第五章 果品蔬菜的运输与冷链流通.ppt
- 《果品蔬菜贮藏运销学》第十章 果品蔬菜的营销策略.ppt
- 《果品蔬菜贮藏运销学》第三章 影响果品蔬菜贮藏性的因案.ppt
- 《果品蔬菜贮藏运销学》第七章 果品蔬菜采后病虫害.ppt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英文版)Chapter 04 The rhizosphere.ppt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英文版)Chapter 03 Nutrient absorbing structures Roots.ppt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英文版)Chapter 02 Plant nutrients uptake and transport Mechanisms.ppt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英文版)Chapter 01 Essential elements.ppt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英文版)Plant nutrition Lecturer.ppt
- 《土壤学》第六章 土壤养分.ppt
- 《土壤学》第八章 土壤水、空气和热量.ppt
- 《土壤学》第五章 土壤酸碱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ppt
- 《土壤学》第九章 土壤的形成与分类.ppt
- 《土壤学》第十章 铁铝土纲.ppt
- 《土壤学》第一章 绪论.ppt
- 《土壤学》绪论.rtf
- 《土壤学》第1章 土壤矿物质.rtf
- 《土壤学》第2章 土壤有机质.rtf
- 《土壤学》第3章 土壤生物.rtf
- 《土壤学》第4章 土壤质地和结构.rtf
- 《土壤学》第5章 土壤水.rtf
- 《土壤学》第6章 土壤空气和热量.rtf
- 《土壤学》第7章 土壤胶体化学和表面反应.rtf
- 《土壤学》第8章 土壤酸碱性和氧化还原性.rtf
- 《土壤学》第9章 土壤养分循环.rtf
- 《土壤学》第10章 土壤物理机械性与耕作.rtf
- 《土壤学》第11章 土壤退化与质量评价.rtf
-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植物生长与环境》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绪言.ppt
-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植物生长与环境》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呼吸怍用.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