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10/13)

17电势能、电势差和电势 、电势能、电势、电势差Un-U=mE 势能零点 E·al w 零势点 q p P 电势的计算(定义法) 电势的叠加原理 U(p)=∑ q 4丌En 4 +rtOr 四、等势面、电势梯度 1.等势面:将电场中电势相等的点连接起来组成的 面叫做等势面即U(x,y,z)=C的空间曲面称为等 势面。等势面上的任一曲线叫做等势线或等位线
1. 等势面:将电场中电势相等的点连接起来组成的 面叫做等势面.即 的空间曲面称为等 势面。等势面上的任一曲线叫做等势线或等位线。 U(x, y,z) = C 四、等势面、电势梯度 三、电势的叠加原理 二、电势的计算(定义法) = i i i r q U p 4 0 ( ) = r dq U r 4 0 ( ) 一、电势能、电势、电势差 = = 零势点 P P P E dl q W U W q E dl P P = 势能零点 − = Q P P Q U U E dl 1.7 电势能、电势差和电势

等势面的性质: 1)除电场强度为零处外,电力线与等势面正交 证明: dAmn =q..dl=qEdl cos0=o d人E c≠0E≠0.0=丌/2 M 2)电力线的方向指向电势降落的方向。 因沿电力线方向移动正电荷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 3)等势面较密集的地方,场强较大。等势面较稀疏的地方, 场强较小
等势面的性质: 证明: dAMN = q E dl = q Edl cos = 0 2) 电力线的方向指向电势降落的方向。 因沿电力线方向移动正电荷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 3) 等势面较密集的地方,场强较大。等势面较稀疏的地方, 场强较小。 1) 除电场强度为零处外,电力线与等势面正交。 +q dl 0 = / 2 E 0 dl M N E . . q

说明: 电势分别为U和U+△U的邻近等势面,其电 力线与二等势面分别相交于P、Q,两点间的垂直距 离为PQ=Mn,又等势面法向指向电势升高的方向。 U-U= E- dI =E·△=En△n=-△U △U E U)+△ △n 规定两个相邻等势面的电势差相等,所以等势面较密 集的地方,场强较大。等势面较稀疏的地方,场强较小
电势分别为 和 的邻近等势面,其电 力线与二等势面分别相交于P、Q,两点间的垂直距 离为 ,又等势面法向指向电势升高的方向。 U U +U PQ = n = E n = En n = −U n U En = − − = Q P P Q U U E dl E n U +U U n Q P 说明: 规定两个相邻等势面的电势差相等,所以等势面较密 集的地方,场强较大。等势面较稀疏的地方,场强较小

2、电势梯度 由前知E.=-i △U = △n→>0△n 考虑任一1方向,在两个 考 方虑 等势面之间有△矢量 向任 △7与△方向之间的夹角是b。 U+△U △n=△cosO △U△UAn 于是可求出电势在l方向的变化率: △l△n△l d0 dU COS0=-E CoS0=-E ol an
n U n U E n n = − = − → lim | | 0 由前知 En El n U l U = = − = − cos cos n = l cos 考虑任一 方向,在两个 等势面之间有 矢量。 l l 考 虑 任 一 方 向 l E n U +U U n Q P l 与 方向之 间的夹角是 。 n 于是可求出电势在 l 方向的变化率: l n n U l U = 2、 电势梯度

结论 U沿n方向的微商最大。 b 2)U沿7方向的微商等于an COS 6 定义:VU≡n= grad 称VUU沿n 方向的梯度 电势梯度ⅴU是一个矢量,它的方向是该点附近电势 升高最快的方向 ∵∴E E cos 0 E 7 7 E=-VU=-(i+j+k)=grad C 上式说明电场中某点E与U的微分关系
cos l En l U E = − = − n gradU n U U ˆ = 定义: 称 为 沿 方向的梯度 U n U ; x U Ex = − k grad U z U j y U i x U E = −U = −( ˆ + ˆ + ˆ ) = ; y U Ey = − z U Ez = − 1) 沿 n 方向的微商最大。 U 结论: 它的方向是该点附近电势 升高最快的方向。 电势梯度 U 是一个矢量, 上式说明电场中某点 E与U 的微分关系. 2) 沿 l 方向的微商等于 U cos n U

真空中静电场小结 1.两个物理量EU 2.两个基本方程「E E·d=0 3.两种计算思路E=」EU=JU (Q) (Q) P(0 内 E·ds
真空中静电场小结 1. 两个物理量 E U 2. 两个基本方程 0 0 = = L i i S E dl q E ds 内 3. 两种计算思路 = (Q) E dE = (Q) U dU 0 = i i S q E ds 内 = (0) ( ) P P U E dl

4.强调两句话 注重叠加原理 点电荷 均匀带电球面 注重典型场 无限长的带电线(柱) 无限大的带电面(板)
4. 强调两句话 点电荷 均匀带电球面 无限长的带电线 (柱) 无限大的带电面 (板) 注重叠加原理 注重典型场

第二章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 导体 存在大量的可自由移动的电荷 2绝缘体—-理论上认为一个自由移动的电 荷也没有也称电介质 3.半导体——介于上述两者之间 本章讨论金属导体和电介质对场的影响 及静电场的一般规律在有导体和电介质存在 的情况下的具体应用
本章讨论金属导体和电介质对场的影响 及静电场的一般规律在有导体和电介质存在 的情况下的具体应用 第二章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 1.导体 ---- 存在大量的可自由移动的电荷 2.绝缘体----理论上认为一个自由移动的电 荷也没有 也称 电介质 3.半导体-----介于上述两者之间

§1静电场中的导体 导体的静电平衡条件 1.静电平衡 导体内部和表面无自由电荷的定向移动, 即导体处于静电平衡状态。 导体 EH=Eo+El (E0 E q (E’:感应电荷q'产生的场) 2.导体静电平衡的条件 E=0 内 E.⊥表面
+ q - q 导体 1.静电平衡 导体内部和表面无自由电荷的定向移动, 即导体处于静电平衡状态。 E内 = 0 Es ⊥ 表面 · E E 0 §1 静电场中的导体 2.导体静电平衡的条件 一.导体的静电平衡条件 (E :感应电荷q 产生的场) E内 = E0 + E

3.导体的电势 导体静电平衡时,导体各点电势相等, 即导体是等势体,表面是等势面。 u=cl 证:在导体上任取两点a和b b E.d=0 导体等势是导体体内电场强静电平衡条件 度处处为零的必然结果 的另一种表述
Ua =Ub U = c ( ) ( ) − = b a a b U U E dl = 0 3.导体的电势 导体静电平衡时,导体各点电势相等, 即导体是等势体,表面是等势面。 证:在导体上任取两点 a 和 b dl 导体等势是导体体内电场强 度处处为零的必然结果 静电平衡条件 的另一种表述a b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电磁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1/13).ppt
- 《电磁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6/13).ppt
- 《电磁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6/13).ppt
- 物理:相对论_狭义相对论基础.ppt
- 物理:相对论_同时性的相对性时间膨胀.ppt
- 物理:相对论_相对论的质量和动量.ppt
- 量子物理_势垒穿透.ppt
- 量子物理_薛定谔方程.ppt
- 量子物理_实物粒子的波动性.ppt
- 量子物理_从经典物理到现代物理概述.ppt
- 物理《热学》题解:气体分子的平均自由程.ppt
- 物理《热学》题解:第三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ppt
- 物理《热学》习题:第三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ppt
- 物理《热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ppt
- 物理《热学》练习题.ppt
- 《双折射现象》知识点PPT.ppt
- 《马吕斯定律》PPT教学.ppt
- 电阻电路习题课_电阻习题解.ppt
- 东华大学:《光全息存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7章 全息存储的应用前景.ppt
- 东华大学:《光全息存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6章 复用技术.ppt
- 《电磁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11/13).ppt
- 《电磁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12/13).ppt
- 《电磁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13/13).ppt
- 《电磁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2/13).ppt
- 《电磁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3/13).ppt
- 《电磁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4/13).ppt
- 《电磁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5/13).ppt
- 《电磁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7/13).ppt
- 《电磁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8/13).ppt
- 《电磁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9/13).ppt
- 华北电力大学《大学物理-力学》电子教案_质点运动学.ppt
- 华北电力大学《大学物理-力学》电子教案_第二次课.ppt
- 华北电力大学《大学物理-力学》电子教案_牛顿运动定律.ppt
- 华北电力大学《大学物理-力学》电子教案_动量和角动量.ppt
- 华北电力大学《大学物理-力学》电子教案_转动中的功和能.ppt
- 华北电力大学《大学物理-力学》电子教案_刚体的定轴转动.ppt
- 《大学物理》课程电子教案(讲义)1光的干涉.doc
- 《大学物理》课程电子教案(讲义)2光的衍射.doc
- 《大学物理》课程电子教案(讲义)3光的偏振.doc
- 《大学物理》课程电子教案(讲义)1质点运动学.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