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日本政治与对外关系》PPT教学课件(包霞琴)_天皇制:传统与现代

第一讲天皇:传统与现代 天皇制的由来和演变 天皇制演变的三个阶段: 古代天皇制、近代天皇制、战后天皇制
第一讲 天皇:传统与现代 ◼ 一、天皇制的由来和演变 天皇制演变的三个阶段: 古代天皇制、近代天皇制、战后天皇制

1、古代天皇制一一封建专制帝王制度 (1)关于天皇的起源: 在日本最早的史书 《古事记》(712年) 和《日本书纪》(720 年)中,天皇是天照 大神的后裔。第一代 天皇神武天皇是天照 大神的孙子的玄孙
1、古代天皇制——封建专制帝王制度 (1)关于天皇的起源: ◼ 在日本最早的史书 《古事记》(712年) 和《日本书纪》(720 年)中,天皇是天照 大神的后裔。第一代 天皇神武天皇是天照 大神的孙子的玄孙

(2)古代封建专制天皇制度 日本目前最早的可以考证确定的天皇是距今公元4 世纪的仁德天皇 日本古代比较完备的封建专制天皇制度是在公元 7—-8世纪模仿中国唐朝的体制建立起来。 其后:200年天皇专权—-300年贵族专权——670 多年将军专权
(2)古代封建专制天皇制度 ◼ 日本目前最早的可以考证确定的天皇是距今公元4 世纪的仁德天皇。 ◼ 日本古代比较完备的封建专制天皇制度是在公元 7——8世纪模仿中国唐朝的体制建立起来。 其后:200年天皇专权——300年贵族专权——670 多年将军专权

2、近代天皇制(绝对主义天皇制) (1)关于天皇的地位 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第一条规定:“大日本帝 国由万世一系的天皇统治之”。第四条规定:“天皇作为 国家的元首总揽统治权,依照本宪法的条规实行之” (2)关于天皇权力的来源 《宪法发布敕语》:“联以国家之昌隆及臣民之福庆 为衷心欣荣,依承于祖宗之大权,对现在及将来之臣民, 宣布此不磨之大典
2、近代天皇制(绝对主义天皇制) ◼ (1)关于天皇的地位 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第一条规定:“大日本帝 国由万世一系的天皇统治之”。第四条规定:“天皇作为 国家的元首总揽统治权,依照本宪法的条规实行之”。 ◼ (2)关于天皇权力的来源 《宪法发布敕语》:“联以国家之昌隆及臣民之福庆 为衷心欣荣,依承于祖宗之大权,对现在及将来之臣民, 宣布此不磨之大典

(3)明治宪法中的天皇权力 天皇作为国家的元首,总揽统治权 天皇统帅陆海军 天皇以帝国议会的协赞行使立法权 国务大臣辅弼天皇。 司法权由法院以天皇的名义根据法律行使
(3)明治宪法中的天皇权力 ◼ 天皇作为国家的元首,总揽统治权。 ◼ 天皇统帅陆海军。 ◼ 天皇以帝国议会的协赞行使立法权。 ◼ 国务大臣辅弼天皇。 ◼ 司法权由法院以天皇的名义根据法律行使

二、战后天皇制(象征天皇制) 1、天皇的身份和地位: 日本宪法第1条:“天皇是日本国的象征,是 日本国民统合的象征,其地位基于拥有主权的日 本国民的总意
二、战后天皇制(象征天皇制) ◼ 1、天皇的身份和地位: 日本宪法第1条:“天皇是日本国的象征,是 日本国民统合的象征,其地位基于拥有主权的日 本国民的总意

2、天皇权力所受到的限制 (1)在继承等事务方面的限制 《皇室典范》:关于皇位继承、皇族事务以及皇 室礼仪等的规定。由国会制定,1947年实施
2、天皇权力所受到的限制 (1)在继承等事务方面的限制 《皇室典范》:关于皇位继承、皇族事务以及皇 室礼仪等的规定。由国会制定,1947年实施

(2)在职权方面的限制 宪法第3条规定:“天皇有关国事的一切行 为,必须有内阁的建议和承认,由内阁负 其责任。” 宪法第4条规定:“天皇只能从事本宪法所 规定的国事相关的行为,并无关于国政的 权能
(2)在职权方面的限制 ◼ 宪法第3条规定:“天皇有关国事的一切行 为,必须有内阁的建议和承认,由内阁负 其责任。” ◼ 宪法第4条规定:“天皇只能从事本宪法所 规定的国事相关的行为,并无关于国政的 权能

天皇国事行为的内容: 任命行为: 其他国事行为
天皇国事行为的内容: ◼ 任命行为: ◼ 其他国事行为:

(3)在财产和经费方面的限制 ■第8条“皇室财产授受的限制”:“将财产让渡给 皇室,或皇室接受让渡,或者赐予财产,均须根 据国会的决议。” 第88条“皇室财产和皇室费用”的规定:“皇室 的一切财产属于国家。皇室的一切费用必须列入 预算,经国会决议通过
(3)在财产和经费方面的限制 ◼ 第8条“皇室财产授受的限制”:“将财产让渡给 皇室,或皇室接受让渡,或者赐予财产,均须根 据国会的决议。” ◼ 第88条“皇室财产和皇室费用”的规定:“皇室 的一切财产属于国家。皇室的一切费用必须列入 预算,经国会决议通过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复旦大学:《日本政治与对外关系》PPT教学课件(包霞琴)_导论.ppt
- 复旦大学:《日本政治与对外关系》PPT教学课件(臧志军)_第十三讲 普通国家:新保守主义与日本的国际定位.ppt
- 复旦大学:《日本政治与对外关系》PPT教学课件(臧志军)_第十二讲 借船出海:国际贡献与争常外交.ppt
- 复旦大学:《日本政治与对外关系》PPT教学课件(臧志军)_第十一讲 对华关系:竞争与合作(简).ppt
- 复旦大学:《日本政治与对外关系》PPT教学课件(臧志军)_第十讲 同盟外交:五五年体制与日美同盟(简).ppt
- 复旦大学:《日本政治与对外关系》PPT教学课件(臧志军)_第九讲 和平宪法:美国占领与吉田路线.ppt
- 复旦大学:《日本政治与对外关系》PPT教学课件(臧志军)_第八讲 利益集团:组织化社会与公共政策(略).ppt
- 复旦大学:《日本政治与对外关系》PPT教学课件(臧志军)_第七讲 地方自治:三分自治与分权改革.ppt
- 复旦大学:《日本政治与对外关系》PPT教学课件(臧志军)_第六讲 政党:派阀结构与政治资金.ppt
- 复旦大学:《日本政治与对外关系》PPT教学课件(臧志军)_第五讲 官僚:制度框架与人事.ppt
- 复旦大学:《日本政治与对外关系》PPT教学课件(臧志军)_第四讲 司法:司法独立与消极保障.ppt
- 复旦大学:《日本政治与对外关系》PPT教学课件(臧志军)_第三讲 行政:窗口指导与政官角力.ppt
- 复旦大学:《日本政治与对外关系》PPT教学课件(臧志军)_第二讲 国会:选举与运行.ppt
- 复旦大学:《日本政治与对外关系》PPT教学课件(臧志军)_第一讲 天皇制:传统与现代.ppt
- 复旦大学:《日本政治与对外关系》PPT教学课件(臧志军)_导论.ppt
- 复旦大学:《电子治理》教学课件_06 电子治理实践分析工具——过程与方法.pdf
- 复旦大学:《电子治理》教学课件_05 数字时代的公共服务——电子公共服务.pdf
- 复旦大学:《电子治理》教学课件_04 电子治理实践分析工具——过程与方法.pdf
- 复旦大学:《电子治理》教学课件_03 ICT技术发展及其对组织社会的影响.pdf
- 复旦大学:《电子治理》教学课件_02 电子治理概念与内容.pdf
- 复旦大学:《日本政治与对外关系》PPT教学课件(包霞琴)_国会:选举与运行.ppt
- 复旦大学:《日本政治与对外关系》PPT教学课件(包霞琴)_行政:窗口指导与政官角力.ppt
- 复旦大学:《日本政治与对外关系》PPT教学课件(包霞琴)_中日关系.ppt
- 复旦大学:《日本政治与对外关系》PPT教学课件(包霞琴)_日美同盟.ppt
- 复旦大学:《日本政治与对外关系》PPT教学课件(包霞琴)_日本与东亚共同体.ppt
- 复旦大学:《日本政治与对外关系》PPT教学课件(包霞琴)_美国占领政策.ppt
- 复旦大学:《日本政治与对外关系》PPT教学课件(包霞琴)_鸠山热.ppt
- 复旦大学:《日本政治与对外关系》PPT教学课件(包霞琴)_池田内阁的政治与外交.ppt
- 复旦大学:《日本政治与对外关系》PPT教学课件(包霞琴)_佐藤内阁的政治与外交.ppt
- 复旦大学:《日本政治与对外关系》PPT教学课件(包霞琴)_“一亿中流”与自主多边外交.ppt
- 复旦大学:《日本政治与对外关系》PPT教学课件(包霞琴)_新保守主义的兴起与“政治大国”目标的提出.ppt
- 复旦大学:《宗教与国际关系》课程教学资源(阅读资料)传教运动与当代国际关系(世宗所).doc
- 复旦大学:《宗教与国际关系》课程教学资源(阅读资料)宗教对国际安全的影响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oc
- 复旦大学:《宗教与国际关系》课程教学资源(阅读资料)宗教与当代国际关系(宗教与当代国际关系论丛序).doc
- 复旦大学:《宗教与国际关系》课程教学资源(阅读资料)宗教与当前美国政治与外交(新,国际问题研究).doc
- 复旦大学:《宗教与国际关系》课程教学资源(阅读资料)宗教与美国外交论文集(试析美国“1998年国际宗教自由法”).doc
- 复旦大学:《宗教与国际关系》课程教学资源(阅读资料)宗教与中国国家安全(完整版).doc
- 复旦大学:《宗教与国际关系》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国际宗教人物:法韦尔与道德多数派.pdf
- 复旦大学:《宗教与国际关系》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在中国.pdf
- 复旦大学:《宗教与国际关系》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国际宗教人物:新教“教宗”葛培理.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