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节 水稻高产的土、肥、水条件

第四节水稻高产的土、肥、水条件 。水稻高产的土壤 ★水稻土的特点 ★高产水稻对土壤条件的要求 ●水稻的需肥特性和施肥原则 ★水稻的需肥规律 ☆水稻土壤的供肥性能 ★施肥技术 ●◎水稻的需水特性和灌溉原则
第四节 水稻高产的土、肥、水条件 ⚫ ● 水稻高产的土壤 ⚫ ★ 水稻土的特点 ⚫ ★ 高产水稻对土壤条件的要求 ⚫ ● 水稻的需肥特性和施肥原则 ⚫ ★ 水稻的需肥规律 ⚫ ★ 水稻土壤的供肥性能 ⚫ ★ 施肥技术 ⚫ ● 水稻的需水特性和灌溉原则

●水稻高产的土壤 ★水稻土的特点 水稻土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人们种 植水稻采用各种措施的影响下形成的。由 于长期灌溉和干湿交替,形成了不同于旱 地的土壤性状。稻田在淹水的情况下,由 于P值一般趋于中性至微碱性和氧化还原 电位降低,促进磷酸铁的水解加强,。同时 高价铁的磷酸盐还原为低价的磷酸盐,土 壤中有效磷増加,利于水稻吸收
● 水稻高产的土壤 ⚫ ★ 水稻土的特点 ⚫ 水稻土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人们种 植水稻采用各种措施的影响下形成的。由 于长期灌溉和干湿交替,形成了不同于旱 地的土壤性状。稻田在淹水的情况下,由 于PH值一般趋于中性至微碱性和氧化还原 电位降低,促进磷酸铁的水解加强,同时 高价铁的磷酸盐还原为低价的磷酸盐,土 壤中有效磷增加,利于水稻吸收

由于PH的升高及铁硅复合体的还原, 速效性的si02增多,有利于水稻茎秆增租 和抗倒。 淹水时三价铁被还原为能溶于水的 亚铁,锰也发生类似变化。钾也有部分 被铁、锰、铵等离子置换而释放出来, 这不仅满足水稻的需要,且亚铁能和硫 化氢结合生成硫化亚铁汎淀。减轻其毒 害,但亚铁过多,对水稻有害
⚫ 由于PH的升高及铁硅复合体的还原, 速效性的sio2增多,有利于水稻茎秆增租 和抗倒。 ⚫ 淹水时三价铁被还原为能溶于水的 亚铁,锰也发生类似变化,钾也有部分 被铁、锰、铵等离子置换而释放出来, 这不仅满足水稻的需要,且亚铁能和硫 化氢结合生成硫化亚铁沉淀,减轻其毒 害,但亚铁过多,对水稻有害

★高产水稻对土壤条件的要求 ●▲田面平整耕层深厚绵软,要求田面平整, 高低差不超过2cm,以达到灌水均勻,"寸 水棵棵到"。耕层厚度以6寸左右为好。 ▲土壤保水、爽水,保肥、供肥性能好 般要求耕层土壤质地砂粘峾中,有机质较 丰富,耕层构造良好,既有一个较紧实的 犁底层,又可适度透水渗水,使地下水位 不过高,耕作层不渗水
★ 高产水稻对土壤条件的要求 ⚫ ▲ 田面平整 耕层深厚绵软,要求田面平整, 高低差不超过2cm,以达到灌水均匀, "寸 水棵棵到" 。耕层厚度以6寸左右为好。 ⚫ ▲ 土壤保水、爽水,保肥、供肥性能好 一 般要求耕层土壤质地砂粘适中,有机质较 丰富,耕层构造良好,既有一个较紧实的 犁底层,又可适度透水渗水,使地下水位 不过高,耕作层不渗水

耕层中养分含量适中和协调 ●土壤酸碱度接近中性(PH6.0-7.5),有机 质含量2-4%全N含量为0.13-0.23%全磷 为0.1%以上,每亩有效磷5kg以上,全钾 为1.5%以上,每亩速效钾15kg以上,以及 高的离子代换量(每100克土不低于20mg当 量)和较高的盐基饱和度(60-80%),能 不断满足水稻发育的需要
⚫ ▲ 耕层中养分含量适中和协调 ⚫ 土壤酸碱度接近中性(PH6.0-7.5),有机 质含量2-4%,全N含量为0.13-0.23%,全磷 为0.11%以上,每亩有效磷5kg以上,全钾 为1.5%以上,每亩速效钾15kg以上,以及 高的离子代换量(每100克土不低于20mg当 量)和较高的盐基饱和度(60-80%),能 不断满足水稻发育的需要

▲有益微生物活动旺盛 般认为固N菌数量有随着肥力水平 为高低而有增减的趋势,硝化细菌、氨化 细菌、好气性纤维分解菌和反硫化细菌等 的数量,与土壤肥力水平成正相关,反硝 化细菌则与此相反 ●^此外,高产水稻还要求土壤升温降温 比较缓和
⚫ ▲ 有益微生物活动旺盛 ⚫ 一般认为固N菌数量有随着肥力水平 的高低而有增减的趋势,硝化细菌、氨化 细菌、好气性纤维分解菌和反硫化细菌等 的数量,与土壤肥力水平成正相关,反硝 化细菌则与此相反。 ⚫ ▲ 此外,高产水稻还要求土壤升温降温 比较缓和

水稻的需肥特性和施肥原则 ●★水稻的需肥规律 水稻的需肥量水稻必须从土壤中吸收一定 量的N.P.K.Si.S.Ca.MaFe.Mn.Zn.Cu.Ma.B Cl等营养元素,才能正常生长发育,其中作为肥 料施用的,主要是N.PK.三要素。 水稻对N.P.K.三要素吸收 般每生产稻谷 和稻草各100kg时,吸收的数量为N:1.50-1.91kg, P2O5:0.81-1.02kg,K20:1.83-3.82kg,三者的比 例大致是2:1:3,栽培地区、品种类型、施肥水 平、土壤特性、复种情况、产量水平等不同,对N P.K.的吸收量也不一样
● 水稻的需肥特性和施肥原则 ⚫ ★ 水稻的需肥规律 ⚫ ▲ 水稻的需肥量 水稻必须从土壤中吸收一定 量的N. P. K. Si. S. Ca. Mg. Fe. Mn . Zn. Cu. Ma. B. Cl.等营养元素,才能正常生长发育,其中作为肥 料施用的,主要是N. P. K. 三要素。 ⚫ 水稻对N. P. K. 三要素吸收,一般每生产稻谷 和稻草各100kg时,吸收的数量为N:1.50-1.91kg, P2O5:0.81-1.02kg, K2O:1.83-3.82kg,三者的比 例大致是2:1:3,栽培地区、品种类型、施肥水 平、土壤特性、复种情况、产量水平等不同,对N. P. K. 的吸收量也不一样

●水稻吸收si的数量很大。据分析,每 收500kg稻谷需吸收si86-100kg,故高产 田应采取稻草还田,施用稿秆堆肥或硅 酸肥料,以满足水稻对$的需要 ●水稻各生育期的吸肥情况水稻对营 养元素的吸收 般是移栽返責后逐浙 提高,至抽穗前达最高,以后逐渐减少 ●对N的吸收,以返青后至分蘖盛期最高 吸N量约占总量的50-60%。幼穗发育期 次之,约占30-40%,结实成熟期仅占吸 N总量的10-20%左右
⚫ 水稻吸收si的数量很大。据分析,每 收500kg稻谷需吸收si86-100kg,故高产 田应采取稻草还田,施用稿秆堆肥或硅 酸肥料,以满足水稻对si的需要。 ⚫ 水稻各生育期的吸肥情况 水稻对营 养元素的吸收,一般是移栽返青后逐渐 提高,至抽穗前达最高,以后逐渐减少。 ⚫ 对N的吸收,以返青后至分蘖盛期最高, 吸N量约占总量的50-60%,幼穗发育期 次之,约占30-40%,结实成熟期仅占吸 N总量的10-20%左右

对P的吸收,都以幼穗发育期为最高, 占总吸收量的50%左右,分蘖期次之 对K的吸收,以抽穗前最多,达90%以上, 抽穗后吸收量很少,在分蘖盛期,中稻比 早、晩稻吸K多,拔节到抽穗期中稻吸钾 (K)量又比早、晚稻少。同是中稻,品 种不同各生貪期吸K量也不一样 水稻吸收si的数量很大。据分析,每 收500k稻谷需吸收si86-100kg,故高产田 应采取稻草还田,施用稿秆堆肥或硅酸肥 料,以满足水稻对s的需要
⚫ 对P的吸收,都以幼穗发育期为最高, 占总吸收量的50%左右 ,分蘖期次之, 对K的吸收,以抽穗前最多,达90%以上, 抽穗后吸收量很少,在分蘖盛期,中稻比 早、晚稻吸K多,拔节到抽穗期中稻吸钾 (K)量又比早、晚稻少。同是中稻,品 种不同,各生育期吸K量也不一样。 ⚫ 水稻吸收si的数量很大。据分析,每 收500kg稻谷需吸收si86-100kg,故高产田 应采取稻草还田,施用稿秆堆肥或硅酸肥 料,以满足水稻对si的需要

▲水稻各生育期的吸肥情况 水稻对营养元素的吸收 般是移栽返青后 逐渐提高,至抽穗前达最高,以后逐渐减少 对N的吸收,以返青后至分蘖盛期最高.吸N 量约占总量的50-60%,幼穗发育期次之,约占30 40%,结实成熟期仅占吸N总量的10-20%左右, 对P的吸收,都以幼穗发育期为最高,占总吸收量 的50%左右,分蘖期次之,结实成熟期仍吸收相 当数量的P。对K的吸收,以抽穗前最多,达90% 以上。抽穗后吸收量很少,在分蘖盛期.中稻比 早、晚稻吸K多,拔节到抽穗期中稻吸钾(K)量 又比早、晩稻少。同是中稻,品种不同,各生育 期吸K量也不一样
⚫ ▲ 水稻各生育期的吸肥情况 ⚫ 水稻对营养元素的吸收,一般是移栽返青后 逐渐提高,至抽穗前达最高,以后逐渐减少。 ⚫ 对N的吸收,以返青后至分蘖盛期最高,吸N 量约占总量的50-60%,幼穗发育期次之,约占30- 40%,结实成熟期仅占吸N总量的10-20%左右 , 对P的吸收,都以幼穗发育期为最高,占总吸收量 的50%左右 ,分蘖期次之,结实成熟期仍吸收相 当数量的P 。对K的吸收,以抽穗前最多,达90% 以上,抽穗后吸收量很少,在分蘖盛期,中稻比 早、晚稻吸K多,拔节到抽穗期中稻吸钾(K)量 又比早、晚稻少。同是中稻,品种不同,各生育 期吸K量也不一样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云南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讲 马铃薯的生物学基础.ppt
- 云南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讲 脱毒种薯生产技术.ppt
-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有益元素营养功能.ppt
-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微量元素营养功能-镍.ppt
-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微量元素营养功能-氯.ppt
-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施肥与作物品质和环境.ppt
-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钙、镁、硫、硅肥料.ppt
-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肥料学绪论(主讲:李晓林).ppt
-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植物营养的遗传特性与改良.ppt
- 东北农业大学:《休闲与旅游农业》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三章 生态旅游——生态旅游业概述.ppt
- 东北农业大学:《休闲与旅游农业》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二章 观光休闲农业 第一节 观光休闲农业简介.ppt
- 东北农业大学:《休闲与旅游农业》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引言、第一章 都市农业(主讲:马春梅).ppt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业机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耕地机械.ppt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业机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绪论.ppt
- 天津农学院:《土壤肥料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绪论.ppt
- 天津农学院:《土壤肥料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土壤矿物质土粒.ppt
- 天津农学院:《土壤肥料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土壤空气及热量状况.ppt
- 天津农学院:《土壤肥料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土壤水.ppt
- 天津农学院:《土壤肥料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土壤的孔性、结构性与耕性.ppt
- 天津农学院:《土壤肥料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土壤的形成、分类与分布.ppt
- 云南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水稻的栽培技术.ppt
- 云南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小麦栽培的生物学基础.ppt
- 云南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小麦部分(小麦栽培技术).ppt
- 云南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小麦部分(病、虫、草害).ppt
- 云南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小麦——病虫草害.ppt
- 《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绪论.ppt
- 《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脂类代谢.ppt
- 《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蛋白质.ppt
- 《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与分解.ppt
- 《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核酸.ppt
- 《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糖代谢.ppt
- 《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核酸的生物合成.ppt
- 《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电子传递链与氧化磷酸化.ppt
- 《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章 代谢调控.ppt
- 《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酶.ppt
- 《卉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花卉的栽培管理.ppt
- 《卉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花卉应用(主讲教师:杨静慧).ppt
- 《卉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花卉的生长与发育.ppt
- 《卉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花卉与环境因子.ppt
- 《卉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花卉的繁殖.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