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课件(参考材料)第一章 大学之魂_西南联大的纪念碑碑文和校歌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DOC
文档页数:15
文件大小:82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课件(参考材料)第一章 大学之魂_西南联大的纪念碑碑文和校歌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西南联大的纪念碑碑文和校歌 碑立 冯友兰撰文、闻一多篆刻、罗庸书丹 中华民国三十四年九月九日,我国家受日本之降于南京,上距二十六年七月七日芦沟桥 之变为时八年,再上距二十年九月十八日沈阳之变为时十四年,再上距清甲午之役为时五十 一年。举凡五十年间,日本所掠吞蚕食于我国家者,至是悉备图籍献还。全胜之局,素汉以 来所未有也。 国立北京大学 、国立清华大学原设北平,私立南开大学原设天津。自沈阳之变,我国家 之威权逐渐南移,惟以文化力量与日本争持于平津,此三校实为其中坚。二十六年平津失守, 三校奉命迁移湖南,合组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以三校校长蒋梦麟、梅贻琦、张伯苓为常务 委员主持校务,设法、理、工学院于长沙,文学院于南岳,于十一月一日开始上课。迨京沪 失守,武汉需动,临时大学又秦命迁云南。师生徒步经贵州,于二十七年四月二十六日抵昆 明。旋奉命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设理、工学院于昆明,文、法学院于蒙自,于 月四 日开始上课。 一学期后,文、法学院亦迁昆明。二十七年,增设师范学校。 十九年,设分 校于四川叙永,一学年后并于本校。昆明本为后方名城,自日军入安南,陷缅甸,乃成后方 重镇。联合大学支持其间,先后毕业学生二千余人,从军旅者八百余人。河山既复,日月重 光,联合大学之战时使命既成,奉命于三十五年五月四日结束。原有三校,即将返故居,复 N业 缅维八年支持之苦辛,与夫三校合作之协和,可纪念者,盖有四 我国家以世界之古国,居东亚之天府,本应绍汉唐之遗烈,作并世之先进,将来建国完 成,必于世界历史居独特之地位。盖并世列强,虽新而不古:希腊罗马,有古而无今。惟我 国家,亘古亘今,亦新亦旧,斯所谓“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者也:旷代之伟业,八年之抗 战已开其规模、立其基础。今日之胜利,于我国家有旋乾转坤之功,而联合大学之使命,与 抗战相终如,此其可纪念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昔人所言,今有同概。三校有不同之历史,各异之学风,八年之 久,合作无间,同无妨异,异不苦同,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此其可 纪今者一也。 万物并有而不相害,天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川流。大德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断 先民之恒言 ,实为民主之真谛。联合大学以其兼容并包之精神,转移社会一时之风气,内 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违千夫之诺诺,作 士之谔谔,此其可纪念者三 也。 稽之往史,我民族若不能立足于中原、偏安江表,称日南渡。南渡之人,未有能北返者。 晋人南渡,其例一也:宋人南渡:其例二也:明人南度,其例三也。风景不殊,晋人之深悲: 还我河山,宋人之虚愿。吾人为第四次之南渡,乃能于不十年间,收恢复之全功,庚信不哀 江南,杜甫喜收蓟北,此其可纪念者四也 联合大学初定校歌,其辞始叹南迁流难之苦辛,中颂师生不屈之壮志,终寄最后胜利之 期望:校以今日之成功,历历不爽,若合符契。联合大学之始终,岂非一代之盛事、旷百世 而难遇者战!爱就歌辞,勒为碑铭。铭日:痛南渡,辞官阙。驻衡湘,又离别。更长征,经? 泽。望中原,遍酒血。抵绝微,继讲说。诗书器,犹有舌。尽笳吹,情弥切。千秋耻,终已 雪。见倭寇 。 如烟灭。起朔北,迄南越,视金瓯 一统,无顿折,中兴业,继往 三校,兄弟列,为一体,如胶结。同艰难,共欢悦,联合竟,使命彻。神京复,还燕 碣,以此石,象坚节,纪嘉庆,告米哲

西南联大的纪念碑碑文和校歌 碑文 冯友兰撰文、闻一多篆刻、罗庸书丹 中华民国三十四年九月九日,我国家受日本之降于南京,上距二十六年七月七日芦沟桥 之变为时八年,再上距二十年九月十八日沈阳之变为时十四年,再上距清甲午之役为时五十 一年。举凡五十年间,日本所掠吞蚕食于我国家者,至是悉备图籍献还。全胜之局,秦汉以 来所未有也。 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原设北平,私立南开大学原设天津。自沈阳之变,我国家 之威权逐渐南移,惟以文化力量与日本争持于平津,此三校实为其中坚。二十六年平津失守, 三校奉命迁移湖南,合组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以三校校长蒋梦麟、梅贻琦、张伯苓为常务 委员主持校务,设法、理、工学院于长沙,文学院于南岳,于十一月一日开始上课。迨京沪 失守,武汉震动,临时大学又奉命迁云南。师生徒步经贵州,于二十七年四月二十六日抵昆 明。旋奉命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设理、工学院于昆明,文、法学院于蒙自,于五月四 日开始上课。一学期后,文、法学院亦迁昆明。二十七年,增设师范学校。二十九年,设分 校于四川叙永,一学年后并于本校。昆明本为后方名城,自日军入安南,陷缅甸,乃成后方 重镇。联合大学支持其间,先后毕业学生二千余人,从军旅者八百余人。河山既复,日月重 光,联合大学之战时使命既成,奉命于三十五年五月四日结束。原有三校,即将返故居,复 旧业。 缅维八年支持之苦辛,与夫三校合作之协和,可纪念者,盖有四焉: 我国家以世界之古国,居东亚之天府,本应绍汉唐之遗烈,作并世之先进,将来建国完 成,必于世界历史居独特之地位。盖并世列强,虽新而不古;希腊罗马,有古而无今。惟我 国家,亘古亘今,亦新亦旧,斯所谓“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者也!旷代之伟业,八年之抗 战已开其规模、立其基础。今日之胜利,于我国家有旋乾转坤之功,而联合大学之使命,与 抗战相终如,此其可纪念一也。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昔人所言,今有同慨。三校有不同之历史,各异之学风,八年之 久,合作无间,同无妨异,异不害同,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此其可 纪念者二也。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天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软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斯 虽先民之恒言,实为民主之真谛。联合大学以其兼容并包之精神,转移社会一时之风气,内 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违千夫之诺诺,作一士之谔谔,此其可纪念者三 也。 稽之往史,我民族若不能立足于中原、偏安江表,称曰南渡。南渡之人,未有能北返者。 晋人南渡,其例一也;宋人南渡;其例二也;明人南渡,其例三也。风景不殊,晋人之深悲; 还我河山,宋人之虚愿。吾人为第四次之南渡,乃能于不十年间,收恢复之全功,庚信不哀 江南,杜甫喜收蓟北,此其可纪念者四也。 联合大学初定校歌,其辞始叹南迁流难之苦辛,中颂师生不屈之壮志,终寄最后胜利之 期望;校以今日之成功,历历不爽,若合符契。联合大学之始终,岂非一代之盛事、旷百世 而难遇者哉!爰就歌辞,勒为碑铭。铭日:痛南渡,辞官阙。驻衡湘,又离别。更长征,经?i 泽。望中原,遍洒血。抵绝徼,继讲说。诗书器,犹有舌。尽笳吹,情弥切。千秋耻,终已 雪。见倭寇,如烟灭。起朔北,迄南越,视金瓯,已无缺。大一统,无倾折,中兴业,继往 烈。罗三校,兄弟列,为一体,如胶结。同艰难,共欢悦,联合竟,使命彻。神京复,还燕 碣,以此石,象坚节,纪嘉庆,告来哲

李钟湘:西南联大始末记 在抗战的烽火中诞生 民二十年(一九三一)九月十八日,日本军阀在沈阳发动攻击,不久即成立伪“满洲国” 继之以“冀东”事件,平津便成了中日冲突的中心。至民二十六年(一九三七)七月七日晚, 日军又在苦沟桥制浩事瑞,中闲的全面抗战,于焉开始。十二天后,战事在北平零异讲行 两个礼拜内,宋哲元军队撤出北平 日军未经抵抗,进入了这座古城。七月 二十八 二十九日,日军攻击天津,炮轰八里台,并以飞机轮番轰炸,南开校舍全毁。京华两个 著名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天津的南开大学,自然无法再留在平津。九月间经三校当 局的筹划磋商,决定在长沙组织临时大学,便是联大的前身。 “临时大学”奉令由三校当局积极筹备,并函商中英庚款董事会筹借一百万元(见一九 三七年人月三十日高壹字第一六二五四号函)分与西南,西北两临时大学作开办费 中英庚 款董事会因一时无法筹足,允各先拨二十五万元, 时大学(西南)乃得展开设校工作。当 时计划亦甚简要: (一)校址:大学本部租定长沙圣经学校,可容学生一千人。办公处设于圣经学校宿舍。 男生宿舍则借用四十九标,可容千人左右。女生宿舍租用圣经学校附近之涵德女校,可容一 车二百人。工学院借湖南大学工学院上课 (二)设备:设备即利用各校迁湘之原有设备,工学院利用湖南大学工学院之机器设备 图书与北平图书馆合作,双方各出五万元,为购置图书之用。防空设备拟利用四十九标之 冈,掘防空壕三十个,每壕容三十人,共可容千人左右。 (三)经费: (甲)开办费预算如下: 图书费五万元。理工基本设备费十五万元。其他设备费五万元: (乙)经常费预算原则如下 薪津60%,房租5%,办公费10%,设备13-18%,预备12-17%。 (四)组织: (甲)行政组织:本大学筹备委员会设有主席一人,由教有部长兼任之:委员七人至十 一人,由教有部聘任之:常务委员三至五人,由教有部就筹备委员中指定之。常务委员组织 常务委员会,商法 一切行政方针。筹委会设秘书、总务、教务三处, 各置主任一人 ,由教育 部就常务交员中指定兼任之,并由主席指定常交一人主持各种事项之执行。 (乙)院系设置:本大学设下列各院系: (1)文学院:中国文学系、外国语文学系、历史社会学系、哲学心理学系。 (2)理学院:物理学系、化学系、地质地理学系、生物学系、数学系。 (3)工学 院:土木工程学系、机械工程学系、电机工程学系、化学工程学系。 (4)法商学院:法律学系、政治学系、经济学系、商学系 (五)开学 报到:十月十八日起至十月廿四日止。 开学:十月廿五日 注册选课:十月廿五日至十月廿七日止 上课, +日口 临时大学大体上照上列计划在进行,惟因长沙城内房子不够,遂将文学院设在南岳的圣 经学院:工学院土木系设在长沙城内:电机系和机械系因无设备,送到岳麓山湖南大学工学 院:机械系航空工程研究班,在南昌航空学校寄读:化学系在重庆大学寄读。原来三大学南

李钟湘:西南联大始末记 在抗战的烽火中诞生 民二十年(一九三一)九月十八日,日本军阀在沈阳发动攻击,不久即成立伪“满洲国”, 继之以“冀东”事件,平津便成了中日冲突的中心。至民二十六年(一九三七)七月七日晚, 日军又在芦沟桥制造事端,中国的全面抗战,于焉开始。十二天后,战事在北平零星进行。 两个礼拜内,宋哲元军队撤出北平,日军未经抵抗,进入了这座古城。七月二十八、 二十九日,日军攻击天津,炮轰八里台,并以飞机轮番轰炸,南开校舍全毁。京华两个 著名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天津的南开大学,自然无法再留在平津。九月间经三校当 局的筹划磋商,决定在长沙组织临时大学,便是联大的前身。 “临时大学”奉令由三校当局积极筹备,并函商中英庚款董事会筹借一百万元(见一九 三七年八月三十日高壹字第一六二五四号函)分与西南、西北两临时大学作开办费。中英庚 款董事会因一时无法筹足,允各先拨二十五万元,临时大学(西南)乃得展开设校工作。当 时计划亦甚简要: (一)校址:大学本部租定长沙圣经学校,可容学生一千人。办公处设于圣经学校宿舍。 男生宿舍则借用四十九标,可容千人左右。女生宿舍租用圣经学校附近之涵德女校,可容一 至二百人。工学院借湖南大学工学院上课。 (二)设备:设备即利用各校迁湘之原有设备,工学院利用湖南大学工学院之机器设备。 图书与北平图书馆合作,双方各出五万元,为购置图书之用。防空设备拟利用四十九标之土 冈,掘防空壕三十个,每壕容三十人,共可容千人左右。 (三)经费: (甲)开办费预算如下: 图书费五万元。理工基本设备费十五万元。其他设备费五万元。 (乙)经常费预算原则如下: 薪津 60%,房租 5%,办公费 10%,设备 13-18%,预备 12-17%。 (四)组织: (甲)行政组织:本大学筹备委员会设有主席一人,由教育部长兼任之;委员七人至十 一人,由教育部聘任之;常务委员三至五人,由教育部就筹备委员中指定之。常务委员组织 常务委员会,商决一切行政方针。筹委会设秘书、总务、教务三处,各置主任一人,由教育 部就常务委员中指定兼任之,并由主席指定常委一人主持各种事项之执行。 (乙)院系设置:本大学设下列各院系: (1)文学院:中国文学系、外国语文学系、历史社会学系、哲学心理学系。 (2)理学院:物理学系、化学系、地质地理学系、生物学系、数学系。 (3)工学 院:土木工程学系、机械工程学系、电机工程学系、化学工程学系。 (4)法商学院:法律学系、政治学系、经济学系、商学系。 (五)开学 报到:十月十八日起至十月廿四日止。 开学:十月廿五日 注册选课:十月廿五日至十月廿七日止。 上课:十一月一日 临时大学大体上照上列计划在进行,惟因长沙城内房子不够,遂将文学院设在南岳的圣 经学院;工学院土木系设在长沙城内;电机系和机械系因无设备,送到岳麓山湖南大学工学 院;机械系航空工程研究班,在南昌航空学校寄读;化学系在重庆大学寄读。原来三大学南

来同学千四百五十九人(包括清华六三八人,北大三四二人。南开一四七人,新生一一一四 人,借读二一八人)于二十六年(一九三七年)正式上课(此日即为后来西南联合大学之校 肉甲全先兰空床喜 庆日)。 大学教授亦陆续南来。根据柳无忌教授的记忆, 光、周先庚及英人燕卜荪诸先生,后来有陈雪屏、刘崇■(寿民)、容肇祖诸先生陆续到校(见 柳著《古稀话旧集》),自然还有柳无忌先生。至二十日计清华七三人、北大五五人、南开二 O人,共一四八人。此时前线军情紧张,后方日夜空袭,临大师生坚苦卓绝,固守岗位,仍 然弦歌不辍。但随者上海和南京的沦陷,临时大学在长沙仅一学期,遂于 一九三八年二月决 定迁往昆明。 从长沙到昆明,分两批进行。一批二百四十四人,组成湘黔滇旅行团,由黄子坚教授任 团长,教授有闻一多、许骏齐、李嘉言、袁复礼(希渊)、王钟山、曾昭抡、毛应斗、郭海峰、 吴征镒诸先生:同学则分成二大队、三中队,当时湖南省主席张治中特派费时岳领队。队伍 于二月十九日出发,步行从长沙经湘西穿越责州,翻山越岭, 夜宿晓行,全程 千六百六 公里(号称三千五百余里),耗时两月零八日,于四月二十六日到达昆明。赵元任教授夫人 杨步伟女士、蒋梦制校长夫人陶曾谷女士、黄子坚院长夫人和他们的女儿还向第一批到达的 师生献花,并给大家做了一顿饺子吃。全体抵昆明后,黄子坚团长宴请全体师生于海棠春饭 馆。这乃是我国教育界在抗战期间之一项壮举,钱能软同学有《西南三千五百里》纪其事(商 务版)。另一批约八百余人,由长沙乘粤汉、广九铁路到香港,再乘船到海防,由海防乘滇越 铁路到昆明,全程约十天 。还有 三百五十余位学生留在长沙 一九三八年四月,临时大学奉令改称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也是因为昆 明房子不够,文、法商学院暂设蒙自,假歌胪士洋行上课。时,云南省的治安不大好,有女 同学曾于晚间在小巷遇土匪,因而晚间下课,女同学均有人持红缨枪护送。一学期后,由于 敌机轰炸后方各大城市,昆明各中学疏散,联大乃得商借各中学校舍,法商学院和理学院设 在昆华农校和昆华师 文学院亦自蒙自迁回昆明。 ,在大西门外建筑了文、法商 理学院的简陋茅屋教室和学生寝室,这使是联大的“新校舍”。工学院设在昆明拓东路三会馆 全蜀会馆、迤西会馆和江四会馆,其后全蜀会馆重办小学,男生宿舍又迁到由盐仓改建 的民房里。一九三八年十二月,又增设师范学院。至此联大规模己具,教学乃顺利进行。 历史社会系于一九四O年六月十日,分为历史与社会两系。并和北平图书馆合作,设立 “中日史料征集委员会 “事搜集抗战史料。次年,社会系划归法商学院 西南联大校务,由北京大学蒋梦麟(孟邻)校长、清华大学梅贻琦(月涵)校长、南开 大学张伯苓校长三位常务委员负责主持,梅任常委会主席。张长年在重庆,蒋亦不常在昆明, 因而学校大部分行政责任都落在梅的身上。梅先生以退苦卓绝的精神,从无疾言厉色,亦不 慷概激昂,默默地领导着大学的工作。 一九四五年,蒸梦鼓出任行政院秘书长,由傅断年(孟 真)继任,傅又荐胡适以自代 九三九年教务长是樊际昌(逵羽)教授 其后潘光旦教接 兼任一个时期,杨石先(绍曾)教授继任。最后杨先生辞职,梅贻琦自己兼任,直至联大解 散。训导长查良钊(勉仲)。总务长郑天挺(毅生)教授,是明清史专家。西南联大除常务委 员会外,另有教授会组织,由全体教授和剧教授组成。 九四O年,设立分校于四川叙永,地址在文庙、南华宫、春秋祠、帝王宫、城庙等 处,分校主任为杨振声(今甫)教授,于三十年元月上课,后来当时教有部又决定一年级全 设昆明,叙永只设先修班四班,当然大学部同学也全部迁回昆明(其后先修班也迁回昆明) 联合大学分未久而又合。有一篇回忆文章写道:“三大学在平津时代,各有其学风和传统,它 们是不同的。但其相同相和之处,又如此之多!正因为‘和而不同’的精神,更有孕出联大

来同学一千四百五十九人(包括清华六三八人,北大三四二人,南开一四七人,新生一一四 人,借读二一八人)于二十六年(一九三七年)正式上课(此日即为后来西南联合大学之校 庆日)。三大学教授亦陆续南来。根据柳无忌教授的记忆,当时文学院教授有朱自清(佩弦)、 闻一多、陈梦家、叶公超、罗皑岚,金岳霖(龙荪)、冯友兰(芝生)、吴俊升(士选)、罗廷 光、周先庚及英人燕卜荪诸先生,后来有陈雪屏、刘崇■(寿民)、容肇祖诸先生陆续到校(见 柳著《古稀话旧集》),自然还有柳无忌先生。至二十日计清华七三人、北大五五人、南开二 ○人,共一四八人。此时前线军情紧张,后方日夜空袭,临大师生坚苦卓绝,固守岗位,仍 然弦歌不辍。但随着上海和南京的沦陷,临时大学在长沙仅一学期,遂于一九三八年二月决 定迁往昆明。 从长沙到昆明,分两批进行。一批二百四十四人,组成湘黔滇旅行团,由黄子坚教授任 团长,教授有闻一多、许骏齐、李嘉言、袁复礼(希渊)、王钟山、曾昭抡、毛应斗、郭海峰、 吴征镒诸先生;同学则分成二大队、三中队,当时湖南省主席张治中特派费时岳领队。队伍 于二月十九日出发,步行从长沙经湘西穿越贵州,翻山越岭,夜宿晓行,全程一千六百六十 三公里(号称三千五百余里),耗时两月零八日,于四月二十六日到达昆明。赵元任教授夫人 杨步伟女士、蒋梦麟校长夫人陶曾谷女士、黄子坚院长夫人和他们的女儿还向第一批到达的 师生献花,并给大家做了一顿饺子吃。全体抵昆明后,黄子坚团长宴请全体师生于海棠春饭 馆。这乃是我国教育界在抗战期间之一项壮举,钱能钦同学有《西南三千五百里》纪其事(商 务版)。另一批约八百余人,由长沙乘粤汉、广九铁路到香港,再乘船到海防,由海防乘滇越 铁路到昆明,全程约十天。还有三百五十余位学生留在长沙。 一九三八年四月,临时大学奉令改称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也是因为昆 明房子不够,文、法商学院暂设蒙自,假歌胪士洋行上课。时,云南省的治安不大好,有女 同学曾于晚间在小巷遇土匪,因而晚间下课,女同学均有人持红缨枪护送。一学期后,由于 敌机轰炸后方各大城市,昆明各中学疏散,联大乃得商借各中学校舍,法商学院和理学院设 在昆华农校和昆华师范,文学院亦自蒙自迁回昆明。半年内,在大西门外建筑了文、法商和 理学院的简陋茅屋教室和学生寝室,这便是联大的“新校舍”。工学院设在昆明拓东路三会馆 ——全蜀会馆、迤西会馆和江四会馆,其后全蜀会馆重办小学,男生宿舍又迁到由盐仓改建 的民房里。一九三八年十二月,又增设师范学院。至此联大规模已具,教学乃顺利进行。 历史社会系于一九四○年六月十日,分为历史与社会两系。并和北平图书馆合作,设立 “中日史料征集委员会”,广事搜集抗战史料。次年,社会系划归法商学院。 西南联大校务,由北京大学蒋梦麟(孟邻)校长、清华大学梅贻琦(月涵)校长、南开 大学张伯苓校长三位常务委员负责主持,梅任常委会主席。张长年在重庆,蒋亦不常在昆明, 因而学校大部分行政责任都落在梅的身上。梅先生以艰苦卓绝的精神,从无疾言厉色,亦不 慷慨激昂,默默地领导着大学的工作。一九四五年,蒋梦麟出任行政院秘书长,由傅斯年(孟 真)继任,傅又荐胡适以自代。一九三九年教务长是樊际昌(逵羽)教授,其后潘光旦教授 兼任一个时期,杨石先(绍曾)教授继任。最后杨先生辞职,梅贻琦自己兼任,直至联大解 散。训导长查良钊(勉仲)。总务长郑天挺(毅生)教授,是明清史专家。西南联大除常务委 员会外,另有教授会组织,由全体教授和副教授组成。 一九四○年,设立分校于四川叙永,地址在文庙、南华宫、春秋祠、帝王宫、城隍庙等 处,分校主任为杨振声(今甫)教授,于三十年元月上课,后来当时教育部又决定一年级全 设昆明,叙永只设先修班四班,当然大学部同学也全部迁回昆明(其后先修班也迁回昆明), 联合大学分未久而又合。有一篇回忆文章写道:“三大学在平津时代,各有其学风和传统,它 们是不同的。但其相同相和之处,又如此之多!正因为‘和而不同’的精神,更育孕出联大

的优良校风。‘自由教学'是它的显著特点。这里所谓自由,并不是错综复杂和散漫紊乱的代 名词,而是一种有组织的、负责的、尊重个性和学术独立的自由。不合理的自由,为联大所 不取:合理的不自由 ,阿为联大所尊重。”大学教有必须由学校负责人的精神和人 格,教师们 作学问的认真态度, 培有出一种追求真理、热爱自由、优良传统和合乎理性的气氛,来薰陶 学生,联大八年始终在这种优良的气氛里成长与发展。 文学院 西南联大文学院教授,多是好学深思之士 教授来自三校,各具不同学派的观点,历史 上百家杂陈的局面,又在联大复现。教授们各就所长与爱好开课,其特点是学术自由空气的 浓厚、课程名目繁多,有宁坐三年牢不思看一句新词的卫道之士,也有决心改革中国文化的 进步学者,而且各有自己的体系。 ,是中国哲学史的权威 方面讲中国哲学 方法。他的哲学史,陈寅恪在审查报告 况 才 ,持论精确。 外王之 (陆续发表了)《新世论》、《新理学》、《新世训》等在当时颇有影响的著作。他把人类的行为 分为三种:道德的,如爱国助人:不道德的:如出卖国家,陷害他人:非道德的,如一切自 然行为。人类的成功,也有三方面:立德 一道德的成功,靠努力:立功 一事业的成功, 靠机云:立言- 一学问的成功,靠智慧。冯氏讲话有些口吃, 一句“学而时习之”的“而 字,要“而”.一分多钟,在同学中传为笑谈 中国文学系主任,先是朱自清(佩弦),继为罗常培(莘田)教授。其后罗常培教授赴美, 由罗庙教授继任。罗莘田教授在声韵学方面的成就,是举国公认的。朱自清(佩弦)教授的 散文也是有口皆碑,每个中学生几乎都能背通他的《背影》。他讲授中国文学史概要和文学批 平,有他种到的见解。他不但讲书认直,坏坚持要学生写读书报告。他不同意只而教师自己 研究学术。他认为 文化是继实的, 总应该给下 一代看想 ,如果都不肯为青年服务,下一代 怎么办?”因而认真为学生改笔记,从不缺课。罗痛(膺中)教授温文儒雅,搜集很多资料。他 用包剿围攻的方法讲《论语》和《孟子》。他不但深懂文学,对佛学也有很深刻的造诣。如果 有机会和罗教授长谈,和听他讲《论语》同样有益。 闻一多教授讲唐诗、讲乐府。他著有《唐诗杂论》、《周易义证类》、《诗经今译》、 府诗笺》。他用人类学知识讲这些古代民谣。他对金石、诗词都有其独到之处。唐兰教授的中 国语文专书研究和文字学,从甲骨到楷书,原原本本道出文字的构造和演变,真不愧为文字 学的大师。他授《说文解字》,以菩声心肠劝同学好好读书。杨振声(今甫)教授专授传记文学。 浦江清教授的诗词,由每一个字讲起。此外教授还有游国恩、王力(了一)两位。 当然,还有自称世界上自古至今只有两个半庄子(住子自己和一个日本教授),而他是其中 半个的刘文典(叔雅)教授。刘叔雅教授不但是庄子权威,他的骈体文也不让魏晋人士专美于 前。他讲授文选,有时一个字要讲一小时。本来,一个字代表一种字宙现象,要写好文章, 就必须把每一个字认清楚,而且要多识字。利教授有许难■(骏斋)、陈梦家,教员则有邢庆 兰、李广田、李觐高(次峰)、彭丽天、张盛祥、赵西陆、高华年,助教有冯钟云 王志毅 赵仲色、孙昌熙、周定 陈士林、吴宏聪、姚殿芳等 当然也和其他各系 八年期间 时有变动。中文研究所则设在距昆明八公里的龙泉镇司家营,几个研究生在默默地作研究工 作

的优良校风。‘自由教学’是它的显著特点。这里所谓自由,并不是错综复杂和散漫紊乱的代 名词,而是一种有组织的、负责的、尊重个性和学术独立的自由。不合理的自由,为联大所 不取;合理的不自由,同为联大所尊重。”大学教育必须由学校负责人的精神和人格,教师们 作学问的认真态度,培育出一种追求真理、热爱自由、优良传统和合乎理性的气氛,来薰陶 学生,联大八年始终在这种优良的气氛里成长与发展。 文学院 西南联大文学院教授,多是好学深思之士。教授来自三校,各具不同学派的观点,历史 上百家杂陈的局面,又在联大复现。教授们各就所长与爱好开课,其特点是学术自由空气的 浓厚、课程名目繁多,有宁坐三年牢不愿看一句新词的卫道之士,也有决心改革中国文化的 进步学者,而且各有自己的体系。 院长冯友兰(芝生),是中国哲学史的权威。他一方面讲中国哲学史,一方面讲哲学研究 方法。他的哲学史,陈寅恪在审查报告里说:“取材谨严,持论精确。”他分析内圣外王之道, (陆续发表了)《新世论》、《新理学》、《新世训》等在当时颇有影响的著作。他把人类的行为 分为三种:道德的,如爱国助人;不道德的:如出卖国家,陷害他人;非道德的,如一切自 然行为。人类的成功,也有三方面:立德——道德的成功,靠努力;立功——事业的成功, 靠机运;立言——学问的成功,靠智慧。冯氏讲话有些口吃,一句“学而时习之”的“而” 字,要“而”.一分多钟,在同学中传为笑谈。 中国文学系主任,先是朱自清(佩弦),继为罗常培(莘田)教授。其后罗常培教授赴美, 由罗庸教授继任。罗莘田教授在声韵学方面的成就,是举国公认的。朱自清(佩弦)教授的 散文也是有口皆碑,每个中学生几乎都能背诵他的《背影》。他讲授中国文学史概要和文学批 评,有他独到的见解。他不但讲书认真,还坚持要学生写读书报告。他不同意只顾教师自己 研究学术。他认为“文化是继续的,总应该给下一代着想,如果都不肯为青年服务,下一代 怎么办?”因而认真为学生改笔记,从不缺课。罗庸(膺中)教授温文儒雅,搜集很多资料。他 用包剿围攻的方法讲《论语》和《孟子》。他不但深懂文学,对佛学也有很深刻的造诣。如果 有机会和罗教授长谈,和听他讲《论语》同样有益。 闻一多教授讲唐诗、讲乐府。他著有《唐诗杂论》、《周易义证类纂》、《诗经今译》、《乐 府诗笺》。他用人类学知识讲这些古代民谣。他对金石、诗词都有其独到之处。唐兰教授的中 国语文专书研究和文字学,从甲骨到楷书,原原本本道出文字的构造和演变,真不愧为文字 学的大师。他授《说文解字》,以菩萨心肠劝同学好好读书。杨振声(今甫)教授专授传记文学。 浦江清教授的诗词,由每一个字讲起。此外教授还有游国恩、王力(了一)两位。 当然,还有自称世界上自古至今只有两个半庄子(庄子自己和一个日本教授),而他是其中 半个的刘文典(叔雅)教授。刘叔雅教授不但是庄子权威,他的骈体文也不让魏晋人士专美于 前。他讲授文选,有时一个字要讲一小时。本来,一个字代表一种宇宙现象,要写好文章, 就必须把每一个字认清楚,而且要多识字。副教授有许维■(骏斋)、陈梦家,教员则有邢庆 兰、李广田、李觐高(次峰)、彭丽天、张盛祥、赵西陆、高华年,助教有冯钟云、王志毅、 赵仲色、孙昌熙、周定一、陈士林、吴宏聪、姚殿芳等,当然也和其他各系一样,八年期间, 时有变动。中文研究所则设在距昆明八公里的龙泉镇司家营,几个研究生在默默地作研究工 作

外国语文学系主任本是叶公超教授,叶教授未久去了伦墩,而由陈福田教授继任。外文 系为抗战可以说做过 一些工作。尤其自珍珠港事变之后,美国空军到中国作战 需要大量译 员。外语系同学有许多参加译员工作,外语系教授则参加训练译员。系主任陈福田教授,身 体壮健,一口华侨国语比英语差得多,哈佛大学毕业,热诚爱国,编有《大一英文》,固不仅 联大采用为教本,且作为“大学丛书”风行全国。 教授吴宓(雨僧)讲授欧洲文学史、英国文学史、希腊罗马文学选读、欧洲名著选读、中 西诗之比较、 人文主 文学与人生等。他手持从法国带回的手杖,是刘叔雅教授的传人 现在红楼梦己成世界学术界研究的对象,吴教授早就成为红学权威,可能“红学”(仅就“红 学”二字,现在已成为一种学术)是由他开始。某同学在文林街开了一座小饭馆,名日“潇湘 馆”。雨僧教授一气之下,打毁了他的门窗用具。他认为不应该用林妹妹的公馆作饭馆的名字, 小饭馆只好关门。 外语系教授还有莫泮芹、潘家洵(介泉)、冯承植(君培)、袁家骅、闻家驷、吴达元、陈 铨(涛海)、杨业治(禹功)、陈定民、赵治熊、傅恩龄(锡永)、林文铮、洪谦、黄炯华(以尚)、 李赋宁、薛成之、衣家骥、刘世沐、贾恩培、李华德、徐锡良、陈嘉,还有美籍教授温德(侧iter Pant)授“英诗”及“现代诗”,英籍教授白英(Rober Pavyen)授“现代小说”和“伊利莎白 时代文学”。 人在桥上看月,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份 月亮点缀了你的窗子,你点缀了别人的梦 短短几个字,卞之琳教授的新诗,写尽人生哲理。闻一多教授认为卞氏的诗是旷世之作。 冯至教授专讲“歌德”,十分关心国事。柳无忌教授任教仅一年后去了重庆。教员有王佐良、 王庆祗、杨周翰、区伟吕,助教有王还、周榆瑞、蒋智存、查良铮、颜锡瑕、林同梅、李■ 石、蒋铁云、陈祖文、俞铭传、张振先等。写《未央歌》的鹿桥 (吴讷荪),也在联大任助教 杨西昆也曾在联大抱着儿子教大一英文,非常叫座。 哲学心理系系主任汤用形(锡予)教授的《魏晋玄学之研究》、《魏晋文学与思想之关系》、 《魏晋时代圣人之观念》,都是一家之言。他在印度佛学方面也有独到的研究,胖胖的身材, 走起路来一歪一歪的,为人正直诚恳。金岳霖(龙荪)教授对逻辑和皙 兰问题,恐怕除了他 吃饭睡觉时间以外,时时刻刻素系于怀。他的知识论利 论道”均已享誉国际。冯文潜 琦)教授的美学,绝不让朱光潜专美于前,和蔼庄严,令人景仰。贺麟(自昭)教授是研究 黑格尔专家,他讲“正”“反”“和”辩证法,“和”就是矛盾的统一,他认为以“不变应万变” 是典型的矛盾的统一。一九四一年清华大学用一连串的演讲庆祝三十周年,哲学方面贺教授 主讲。他说:“研究哲学如果不以国家为念,仅为哲学而哲学,将是玩物丧志。”他说美国杜 城教授七十寿辰,各方皙学家用骂来祝寿,因而他也用“口不择言”来庆祝清华三十年。 冯友兰(芝生)教授前面己说过,他的中国哲学史不必再提。沈有鼎(以武)教授的形 而上学,有时不知在讲什么。教授还有郑听(秉碧)、王宪钧、周先庚、敦福堂、王淮诚诸先 生,副教授胡世华,专任讲师能十力,教员郑沛、曹日吕,还有助教石俊、任继愈、齐良 骥等。 历史学系集三校教授于一处,都是一时人选,八音合泰,五色交辉。梅月涵校长在《复 员后之清华(上)》(《清华校友通讯》新州九期)报告上说:“教师皆系当代权威,学子受益 匪浅。在校诸教师皆以治学谨严,蜚声士林。”系主任雷海宗(伯伦)教授的“中国文化周期

外国语文学系主任本是叶公超教授,叶教授未久去了伦敦,而由陈福田教授继任。外文 系为抗战可以说做过一些工作。尤其自珍珠港事变之后,美国空军到中国作战,需要大量译 员。外语系同学有许多参加译员工作,外语系教授则参加训练译员。系主任陈福田教授,身 体壮健,一口华侨国语比英语差得多,哈佛大学毕业,热诚爱国,编有《大一英文》,固不仅 联大采用为教本,且作为“大学丛书”风行全国。 教授吴宓(雨僧)讲授欧洲文学史、英国文学史、希腊罗马文学选读、欧洲名著选读、中 西诗之比较、人文主义、文学与人生等。他手持从法国带回的手杖,是刘叔雅教授的传人。 现在红楼梦已成世界学术界研究的对象,吴教授早就成为红学权威,可能“红学”(仅就“红 学”二字,现在已成为一种学术)是由他开始。某同学在文林街开了一座小饭馆,名曰“潇湘 馆”。雨僧教授一气之下,打毁了他的门窗用具。他认为不应该用林妹妹的公馆作饭馆的名字, 小饭馆只好关门。 外语系教授还有莫泮芹、潘家洵(介泉)、冯承植(君培)、袁家骅、闻家驷、吴达元、陈 铨(涛海)、杨业治(禹功)、陈定民、赵治熊、傅恩龄(锡永)、林文铮、洪谦、黄炯华(以尚)、 李赋宁、薛成之、衣家骥、刘世沐、贾恩培、李华德、徐锡良、陈嘉,还有美籍教授温德(Winter Pant)授“英诗”及“现代诗”,英籍教授白英(Rober Pavyen)授“现代小说”和“伊利莎白 时代文学”。 人在桥上看月,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月亮点缀了你的窗子,你点缀了别人的梦 短短几个字,卞之琳教授的新诗,写尽人生哲理。闻一多教授认为卞氏的诗是旷世之作。 冯至教授专讲“歌德”,十分关心国事。柳无忌教授任教仅一年后去了重庆。教员有王佐良、 王庆祗、杨周翰、区伟昌,助教有王还、周榆瑞、蒋智存、查良铮、颜锡瑕、林同梅、李■ 石、蒋铁云、陈祖文、俞铭传、张振先等。写《未央歌》的鹿桥(吴讷荪),也在联大任助教。 杨西昆也曾在联大抱着儿子教大一英文,非常叫座。 哲学心理系系主任汤用彤(锡予)教授的《魏晋玄学之研究》、《魏晋文学与思想之关系》、 《魏晋时代圣人之观念》,都是一家之言。他在印度佛学方面也有独到的研究,胖胖的身材, 走起路来一歪一歪的,为人正直诚恳。金岳霖(龙荪)教授对逻辑和哲学问题,恐怕除了他 吃饭睡觉时间以外,时时刻刻萦系于怀。他的知识论和“论道”均已享誉国际。冯文潜(柳 琦)教授的美学,绝不让朱光潜专美于前,和蔼庄严,令人景仰。贺麟(自昭)教授是研究 黑格尔专家,他讲“正”“反”“和”辩证法,“和”就是矛盾的统一,他认为以“不变应万变” 是典型的矛盾的统一。一九四一年清华大学用一连串的演讲庆祝三十周年,哲学方面贺教授 主讲。他说:“研究哲学如果不以国家为念,仅为哲学而哲学,将是玩物丧志。”他说美国杜 威教授七十寿辰,各方哲学家用骂来祝寿,因而他也用“口不择言”来庆祝清华三十年。 冯友兰(芝生)教授前面已说过,他的中国哲学史不必再提。沈有鼎(以武)教授的形 而上学,有时不知在讲什么。教授还有郑昕(秉碧)、王宪钧、周先庚、敦福堂、王淮诚诸先 生,副教授胡世华,专任讲师熊十力,教员郑沛畛、曹日昌,还有助教石俊、任继愈、齐良 骥等。 历史学系集三校教授于一处,都是一时人选,八音合奏,五色交辉。梅月涵校长在《复 员后之清华(上)》(《清华校友通讯》新卅九期)报告上说:“教师皆系当代权威,学子受益 匪浅。在校诸教师皆以治学谨严,蜚声士林。”系主任雷海宗(伯伦)教授的“中国文化周期

论”,是划时代的创论,他把中国文化分为二周。所以他讲中国通史讲到泥水之战,这是文化 第一周。水之战以后,便非常简单地叙述了。他认为那是第一周的翻版。他上课不带片纸 只字,仅带 支彩 讲春秋战国的诸侯, 和西洋中古史几十个国 有长达十几个卖 文字母的,和他们的起迄年代,信手拈来,从不假思索。他有超人的记忆力和异于常人的见 解。他最反对女人干政。他说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时代,只要太后当政,朝政必致不可收 拾,古今中外从无例外。他把国际关系分为“春秋式”与“战国式”,春秋式讲道义重礼节, “超让而升,降而饮”。以宋寒公作代麦,不鼓不成列。不进道义专进袭人不名,白起坑赵卒 四十万人,则完全属于战国式 陈寅格教授为旷代大师,先就读于美国哈佛大学,又至德国柏林大学和法国巴黎大学研究, 终身无任何学位,使他几乎进不了清华国学研究所。他不但能背诵十三经之大部分,对每 字均求其正解,而且精通梵文、巴利文,也曾学过蒙文、藏文、满文、波斯文、西夏文及土 耳其文,当然英、法、德、日,再加上拉丁、希腊文全精。 陈寅格真是无所不通。 学无所成名。 而陈氏博学的重点则在于 史。他的著作大 史的方面 在联 南北朝史”和“梵文”。貂皮帽、衣孤裘、围围巾、手提蓝布小包袱,坐在南区小牧室里,有 时微笑,有时暝目,旁征博引,滔滔不绝。同学如坐白鹿洞中,教室虽无绛帐,却也如沐春 风。至于陈寅格的诗,俞大维说:“寅格先生佩服陶、杜,他虽好李白及李义山诗,但不认为 是上品。如果寅格先生重写诗品,太白与义山诗,恐将被列为二等了。他特别喜好平民化的 诗,故最推崇白香山。”记得胜利之后,成都某一家报纸,刊登先生一首七律: 渺渺钟声出远方,依依林影万鸦藏。 破碎山河迎胜利,残余岁月送凄谅。 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 竹门松菊家何在,日认他乡作故乡 这真是一首好诗,令人低徊哦吟,伤感不己。可情陈寅格教授在联大仅一年,即因健康 关系而他去。 姚从吾教授毕生致力于宋、辽、金、元史,晚年对元史尤有创论,对邱处机特别推崇, 在联大讲授宋史和史学方法。毛准(子水)教授史籍名著:《史记》和《史通》,并曾教授科 学概论。郑天挺(毅生)教授和孟森(心史)教授衣体相传,授明清史,再传至何鹏航(耀 南)。向达 (觉民)教授也授明清史,但对 中西交通史享名当世。皮名举、蔡维落(文侯)两 位教授的西洋通史,每课学生挤满一个大教室。皮名举教授用“组织能力”和“发明天才 来决定一个民族之优劣。刘崇■(寿民)教授西洋近世史也是权威之论,待人和蔼可亲,热 诚爱国。张荫鼓教授不但授历史,而且还讲逻辑,仅“1”的独特与发展,就发展一个学期 外籍教授葛邦福讲授西洋上古史。王信忠(迅中)教授是日本通,授中日外交史。吴晗(辰 伯)和丁则良教授授中国通史。邵循正教授年轻叫座,他对蒙古史颜作了些研究。此外有白 约翰(佩之),讲师杨志玖,教员何鹏毓、游任达、赵玉良、李忻、宋泽、邵景洛等。皮名举 教授说,唯有北大、清华才能养住这一群教授。 理学院 再说联大理学院,更是漪欤乎盛哉。三校教授聚于一堂,虽然在简陋的环境里,又没有 理想的设备,但研究工作何曾 日稍辍:甚至有些位教授专事研究而不 F课,难怪当时有人 曾责怪联大“囤集教授”。“南清北合,联大开花”,一位与三校有渊源的人士,目睹联大盛况 曾为此盛况而如此歌唱,理学院与有荣焉。院长吴有训(正之)调长中大之后,由饶毓泰(树 人)教授兼任。数学系主任江泽涵教授对微分几何有特殊研究。作人态度和蔼,治学认真谨

论”,是划时代的创论,他把中国文化分为二周。所以他讲中国通史讲到淝水之战,这是文化 第一周。淝水之战以后,便非常简单地叙述了。他认为那是第一周的翻版。他上课不带片纸 只字,仅带一支粉笔。讲春秋战国的诸侯,和西洋中古史几十个国君,名字有长达十几个英 文字母的,和他们的起迄年代,信手拈来,从不假思索。他有超人的记忆力和异于常人的见 解。他最反对女人干政。他说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时代,只要太后当政,朝政必致不可收 拾,古今中外从无例外。他把国际关系分为“春秋式”与“战国式”,春秋式讲道义重礼节, “揖让而升,降而饮”。以宋襄公作代表,不鼓不成列。不讲道义专讲袭人不备,白起坑赵卒 四十万人,则完全属于战国式。 陈寅恪教授为旷代大师,先就读于美国哈佛大学,又至德国柏林大学和法国巴黎大学研究, 终身无任何学位,使他几乎进不了清华国学研究所。他不但能背诵十三经之大部分,对每一 字均求其正解,而且精通梵文、巴利文,也曾学过蒙文、藏文、满文、波斯文、西夏文及土 耳其文,当然英、法、德、日,再加上拉丁、希腊文全精。陈寅恪真是无所不通。昔仲尼博 学无所成名,而陈氏博学的重点则在于史。他的著作大半也属于史的方面,在联大授“魏晋 南北朝史”和“梵文”。貂皮帽、衣狐裘、围围巾、手提蓝布小包袱,坐在南区小教室里,有 时微笑,有时瞑目,旁征博引,滔滔不绝。同学如坐白鹿洞中,教室虽无绛帐,却也如沐春 风。至于陈寅恪的诗,俞大维说:“寅恪先生佩服陶、杜,他虽好李白及李义山诗,但不认为 是上品。如果寅恪先生重写诗品,太白与义山诗,恐将被列为二等了。他特别喜好平民化的 诗,故最推崇白香山。”记得胜利之后,成都某一家报纸,刊登先生一首七律: 渺渺钟声出远方,依依林影万鸦藏。 破碎山河迎胜利,残余岁月送凄凉。 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 竹门松菊家何在,且认他乡作故乡。 这真是一首好诗,令人低徊哦吟,伤感不已。可惜陈寅恪教授在联大仅一年,即因健康 关系而他去。 姚从吾教授毕生致力于宋、辽、金、元史,晚年对元史尤有创论,对邱处机特别推崇, 在联大讲授宋史和史学方法。毛准(子水)教授史籍名著:《史记》和《史通》,并曾教授科 学概论。郑天挺(毅生)教授和孟森(心史)教授衣钵相传,授明清史,再传至何鹏毓(耀 南)。向达(觉民)教授也授明清史,但对中西交通史享名当世。皮名举、蔡维藩(文侯)两 位教授的西洋通史,每课学生挤满一个大教室。皮名举教授用“组织能力”和“发明天才” 来决定一个民族之优劣。刘崇■(寿民)教授西洋近世史也是权威之论,待人和蔼可亲,热 诚爱国。张荫麟教授不但授历史,而且还讲逻辑,仅“1”的独特与发展,就发展一个学期。 外籍教授葛邦福讲授西洋上古史。王信忠(迅中)教授是日本通,授中日外交史。吴晗(辰 伯)和丁则良教授授中国通史。邵循正教授年轻叫座,他对蒙古史颇作了些研究。此外有白 约翰(佩之),讲师杨志玖,教员何鹏毓、游任达、赵玉良、李忻、宋泽、邵景洛等。皮名举 教授说,唯有北大、清华才能养住这一群教授。 理学院 再说联大理学院,更是漪欤乎盛哉。三校教授聚于一堂,虽然在简陋的环境里,又没有 理想的设备,但研究工作何曾一日稍辍!甚至有些位教授专事研究而不开课,难怪当时有人 曾责怪联大“囤集教授”。“南清北合,联大开花”,一位与三校有渊源的人士,目睹联大盛况, 曾为此盛况而如此歌唱,理学院与有荣焉。院长吴有训(正之)调长中大之后,由饶毓泰(树 人)教授兼任。数学系主任江泽涵教授对微分几何有特殊研究。作人态度和蔼,治学认真谨

严。华罗庚虽然走起路来“八面威风”,但他教授近世代数却是一绝,他的“素数论”曾震惊 当世。此外,还有姜立夫、杨武之教授(杨振宁之父)教微积分。姜教授为数学界前辈, 泽涵、申又枨、陈省身诸先生均出其门下。申又枨教授的高等微积分,田方增教授的微分方 程,蒋硕民教授的高等代数,刘晋年(伯蕃)教授的积分论,也都非常叫座。还有教授张希 陆、程毓准、许宝■、赵访熊、陈省身、郑桐荪,副教授赵淞(雨秋),俱是一时之选。陈省 身教授不仅著作等身,而且名噪国际,应用数学课程(如电工数学、高等微分方程)在国内 西南联大首先开出。英文最好的钟开来及王湘浩都还是专任讲师。研究助教则有孙树本,教 员有闵 鹤、陈鸿 匹、影云二位先生。助牧 测有王寿仁、栾汝书、龙季和、虞介藩、傅铁 健、刘诉年、钱圣发、施悉同、孙本旺、颜道岸、王联芳、冷生明。 物理系教授更是聚全国之精英。系主任饶毓泰(树人)兼任理学院长,不仅是学术界权 成,也擅长于行政。联大、北大的理学院之所以能对学术有最大贡献,树人先生之功不可没 吴大猷教授的近代物理学、原子与分子光谱学、理论物理 电子力学 世界上的地位不但 于国内。朱物华教授的无线电学,霍秉权(重衡)、郑华炽教授的普通物理学 赵忠尧的力学 叶企孙教授不但讲授普通物理、近代物理,他的电噬学也很叫座。王竹溪教授的热学、统计 力学是二次大战时新学问。还有周培源、赵忠尧、张文裕、马仕俊、许祯阳诸教授。这样的 教授阵容,虽不敢言绝后,但确属空前。以如此之济济多士,才能孕有出诺贝尔奖金得主杨 振宁、李政道等学人。讲师有或文赛,助教有沈寿云、薛琴芬、虞福春、卓励、梅镇岳、张 家骅、胡玉和、 金光杰、王代■、黄永泰、郭沂曾诸先生 化学系主任杨石先(绍曾)教授,曾兼任教务长。其后由黄子卿(碧帆)代理,他讲授理论 化学。曾昭抡(叔伟)教授讲授有机化学、无机工业化学,他能文能武,文章下笔千言,有求 以应,对军事学也有特别研究,整年一袭蓝布长衫 一双破皮鞋】 有一次公开滋进,他推期 当时欧洲战场盟军登陆地点和时间 深得某盟军军事专家的推 ,后来盟军在欧洲开辟第 战场,登陆的时间与曹教授推断仅差两天,而地点则完全相同。教授孙承锷授普通化学,不 重考试,但考试时如被发现作弊,处罚可就严了。张青莲教授用由美国自己带来的材料和仪 器作重水研究。朱汝华(实君)、高崇熙、邱宗岳(崇意)、严仁荫、刘云浦,还有中央研究院 钱思亮先生也曾任教一时。张为申(伟森)专任讲师,朱汝苗教授当时也是助教。化学研究。 有待于充之验累 。抗战期间 三校南运者固不多:而战时交通阻隔,采购不易,是以甚 感简陋,影响于研究者固甚大也 生物系主任李继侗教授的普通生物学最为同学所畏惧,普通植物也很难过关,教学严格 闻名全校。陈植(协三)教授的细胞遗传学,对金鱼突变的研究,早己蜚声国际。据说“维他 命”一名词,即陈教授所译。教授张景钺(岘侪)是植物学权威,周先庚、沈嘉瑞、杜增瑞、 殷宏章、沈同教授发现橄榄所含维他命特别多 ,吴素萱是副教授,罗苇士、萧承、牛满江( 如)是助教。当时助教有十五人之多。吴韫珍教授因工作忙碌,生活困难,极近于殉道精神, 而投于昆明。宁不令人敏城! 地质地理气象系,因西南地质构造复杂,矿产种类繁多,地层完备,地学系得天独厚 利于研究,故对我国西南地质之研究,未曾因交通阻隔、图书仪器缺乏而少有页献。其教授 个人之研究更有足述者:系主任孙云铸(铁仙)系古生物学专家,有很高的国际地位,对地层 说也有独到之处。张席■(惠远)教授对贵州三叠纪之研究蓝声世界。张印堂(荫棠)教授是中 国地理学权威,在联大授中国地理总论,于滇西告急之际,不畏危险,深入江心坡一带作实

严。华罗庚虽然走起路来“八面威风”,但他教授近世代数却是一绝,他的“素数论”曾震惊 当世。此外,还有姜立夫、杨武之教授(杨振宁之父)教微积分。姜教授为数学界前辈,江 泽涵、申又枨、陈省身诸先生均出其门下。申又枨教授的高等微积分,田方增教授的微分方 程,蒋硕民教授的高等代数,刘晋年(伯蕃)教授的积分论,也都非常叫座。还有教授张希 陆、程毓准、许宝■、赵访熊、陈省身、郑桐荪,副教授赵淞(雨秋),俱是一时之选。陈省 身教授不仅著作等身,而且名噪国际,应用数学课程(如电工数学、高等微分方程)在国内 西南联大首先开出。英文最好的钟开来及王湘浩都还是专任讲师。研究助教则有孙树本,教 员有闵嗣鹤、陈鸿远、彭慧云三位先生。助教则有王寿仁、栾汝书、龙季和、虞介藩、傅铁 健、刘诉年、钱圣发、施悉同、孙本旺、颜道岸、王联芳、冷生明。 物理系教授更是聚全国之精英。系主任饶毓泰(树人)兼任理学院长,不仅是学术界权 威,也擅长于行政。联大、北大的理学院之所以能对学术有最大贡献,树人先生之功不可没。 吴大猷教授的近代物理学、原子与分子光谱学、理论物理、电子力学,在世界上的地位不低 于国内。朱物华教授的无线电学,霍秉权(重衡)、郑华炽教授的普通物理学,赵忠尧的力学。 叶企孙教授不但讲授普通物理、近代物理,他的电磁学也很叫座。王竹溪教授的热学、统计 力学是二次大战时新学问。还有周培源、赵忠尧、张文裕、马仕俊、许祯阳诸教授。这样的 教授阵容,虽不敢言绝后,但确属空前。以如此之济济多士,才能孕育出诺贝尔奖金得主杨 振宁、李政道等学人。讲师有戴文赛,助教有沈寿云、薛琴芬、虞福春、卓励、梅镇岳、张 家骅、胡玉和、金光杰、王代■、黄永泰、郭沂曾诸先生。 化学系主任杨石先(绍曾)教授,曾兼任教务长。其后由黄子卿(碧帆)代理,他讲授理论 化学。曾昭抡(叔伟)教授讲授有机化学、无机工业化学,他能文能武,文章下笔千言,有求 必应,对军事学也有特别研究,整年一袭蓝布长衫,一双破皮鞋。有一次公开演讲,他推断 当时欧洲战场盟军登陆地点和时间,深得某盟军军事专家的推许。后来盟军在欧洲开辟第二 战场,登陆的时间与曾教授推断仅差两天,而地点则完全相同。教授孙承锷授普通化学,不 重考试,但考试时如被发现作弊,处罚可就严了。张青莲教授用由美国自己带来的材料和仪 器作重水研究。朱汝华(实君)、高崇熙、邱宗岳(崇彦)、严仁荫、刘云浦,还有中央研究院 钱思亮先生也曾任教一时。张为申(伟森)专任讲师,朱汝瑾教授当时也是助教。化学研究, 有待于充实之验器。抗战期间,由三校南运者固不多;而战时交通阻隔,采购不易,是以甚 感简陋,影响于研究者固甚大也。 生物系主任李继侗教授的普通生物学最为同学所畏惧,普通植物也很难过关,教学严格 闻名全校。陈桢(协三)教授的细胞遗传学,对金鱼突变的研究,早已蜚声国际。据说“维他 命”一名词,即陈教授所译。教授张景钺(岘侪)是植物学权威,周先庚、沈嘉瑞、杜增瑞、 殷宏章、沈同教授发现橄榄所含维他命特别多。吴素萱是副教授,罗苇士、萧承宪、牛满江(渊 如)是助教。当时助教有十五人之多。吴韫珍教授因工作忙碌,生活困难,极近于殉道精神, 而殁于昆明。宁不令人敬佩! 地质地理气象系,因西南地质构造复杂,矿产种类繁多,地层完备,地学系得天独厚, 利于研究,故对我国西南地质之研究,未曾因交通阻隔、图书仪器缺乏而少有贡献。其教授 个人之研究更有足述者:系主任孙云铸(铁仙)系古生物学专家,有很高的国际地位,对地层 说也有独到之处。张席■(惠远)教授对贵州三叠纪之研究蜚声世界。张印堂(荫棠)教授是中 国地理学权威,在联大授中国地理总论,于滇西告急之际,不畏危险,深入江心坡一带作实

地调查。袁复礼(希渊)教授学问渊博,足迹遍华夏,讲起学来如天马行空,忽焉在前,忽焉 在后。他和冯景兰(准西)教授,先后赴西康作地质矿产之调查。一九四二年夏,与云南省政 府建设厅合作成立云南地质调查 有王烈(霖之) 恒升(洁 外籍教授米」 苏良赫(赫声)。地理方面有鲍觉民、钟道铭、陶治渊诸先生。气象方面有赵九章、李宪之(达 三)、程纯枢、顾均格、高仕功诸教授。后来各教授均有高就,只有李达三教授固守岗位, 家六口,贫困异常,然怡然自得,教授严格,每劝学生多读书少管闲事。助教多达八九人。 法商学院 法商学院院长陈序经教授授文化论,他主张全盘西化,不同意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 主张。他说文化是有机体,不能割裂一部,为此曾和文学院长冯友兰舞论一阵。结果还是冯 先生说,辩论往往是后总者胜而终止。其实我们也觉得全盘西化有问题,仅让你天天吃面包 一项,不但小麦不够,而且也受不了。法律系系主任燕树棠教授,当年北大四公子之一,到 联大时已有老态,甘贫乐道,择善固执,讲授法学概论, 以继承儒家道统自居。对“大规模 社会秩序 就半 学期 未提出法律是什么。他 圣世界局势的 扰,政局的不安,是因为他不再讲授国际法所致。有一次公开讲演,他说:“国际公法不教了 国际关系也不谈了,国际上于是乎太乱了。”言下不胜唏嘘。戴修瓒教授的人格,比他的大胡 须还美。当年在北京因受理燕树棠先生状告国务总理段棋瑞,和燕树棠教授一起被逐出京师。 数授有蔡板衡(天助),竞剑(化侬)、李十形、张企泰、赵鸣技、费青、罗文干诸生。最 令人羡慕的是芮沐教授,他因为兼任律师,收入颇丰。助教仅三四人, 学生少 但右成就 的却很多 政治系系主任张奚若(熙若)教授,八字胡须,衣冠楚楚,手不离杖,作人一丝不苟。 他教授西洋政治思想史。政治研究室主任钱端升教授,博学深思,授课也材料最多,因而参 考书一大堆。期考的时候,要同学把参考书全抱到教室,随意翻阅。但如果平常不熟读,笔 下不快 你也休想及格 吴之春教授的现代政治思想史 英国宪法史,也是叫座的课业。此 外教授还有崔书琴、赵风歧(鸣歧)、邵循格(恭甫)、王赣愚(贡予)诸位先生。助教仅二 三人。 经济系和商学系可以并谈。不但国学人数冠全校,全系多达五百余人,课程方面,多半 属于理论方面, 。系主任陈总(岱孙)教授, 高硕英俊,鼻梁稍歪 ,经常口衔烟 斗,以致口唇下搭,处事明快决断,不苟言笑。经济系同学人数虽多,但毕业时问题最少, 同学选课时不容马虎所致。他授经济概论和财政学,上课均在大教室,每课必早到五分钟, 立在讲台上,上课铃一响即把当日主题大书于黑板之上,开始讲授。因为听课同学太多,每 每有些因上一堂课下课迟或数室远而迟到,则必再约略重复一次,以兔迟到同学无法笔记。 把他的话按次笔记,便是一本很好的讲义。 赵■抟(濂澄)教授经济思想史、西洋近代思海及商业循环,讲到亚当斯密(Adam Smith), 把《原富》一书如何修正用字:wear and bare改为bear and wear都说清楚.以中国之Marshall 自居,同学不称赵先生而以Marshall Chow称之。他学问渊博,举止安详,每以藏书丰言自 做,喜欢旧诗。他曾讲一个故事:某教授在美读书时,买到 本最近出版的旧书,颇为自得 他用打油诗来嚼笑 无知 籍仲如何作仲箱,皆缘书读欠夫功,马金登玉应难到 只好苏姑作判通。”盖苏州曾有一通判,看见坟前翁仲说成仲翁也。 萧蘧(叔玉)教授讲经济概论与国际贸易,因为讲解过于详细,每学期很少能讲完。秦

地调查。袁复礼(希渊)教授学问渊博,足迹遍华夏,讲起学来如天马行空,忽焉在前,忽焉 在后。他和冯景兰(淮西)教授,先后赴西康作地质矿产之调查。一九四二年夏,与云南省政 府建设厅合作成立云南地质调查所。教授还有王烈(霖之)、王恒升(洁秋),外籍教授米士、 苏良赫(赫声)。地理方面有鲍觉民、钟道铭、陶治渊诸先生。气象方面有赵九章、李宪之(达 三)、程纯枢、顾均禧、高仕功诸教授。后来各教授均有高就,只有李达三教授固守岗位,一 家六口,贫困异常,然怡然自得,教授严格,每劝学生多读书少管闲事。助教多达八九人。 法商学院 法商学院院长陈序经教授授文化论,他主张全盘西化,不同意“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 主张。他说文化是有机体,不能割裂一部,为此曾和文学院长冯友兰辩论一阵。结果还是冯 先生说,辩论往往是后息者胜而终止。其实我们也觉得全盘西化有问题,仅让你天天吃面包 一项,不但小麦不够,而且也受不了。法律系系主任燕树棠教授,当年北大四公子之一,到 联大时已有老态,甘贫乐道,择善固执,讲授法学概论,以继承儒家道统自居。对“大规模 社会秩序之整理”,一整理就半年。一学期下来,尚未提出法律是什么。他责怪世界局势的纷 扰,政局的不安,是因为他不再讲授国际法所致。有一次公开讲演,他说:“国际公法不教了, 国际关系也不谈了,国际上于是乎太乱了。”言下不胜唏嘘。戴修瓒教授的人格,比他的大胡 须还美。当年在北京因受理燕树棠先生状告国务总理段祺瑞,和燕树棠教授一起被逐出京师。 教授有蔡枢衡(天助),章剑(化侬)、李士彤、张企泰、赵鸣歧、费青、罗文干诸先生。最 令人羡慕的是芮沐教授,他因为兼任律师,收入颇丰。助教仅三四人,学生较少,但有成就 的却很多。 政治系系主任张奚若(熙若)教授,八字胡须,衣冠楚楚,手不离杖,作人一丝不苟。 他教授西洋政治思想史。政治研究室主任钱端升教授,博学深思,授课也材料最多,因而参 考书一大堆。期考的时候,要同学把参考书全抱到教室,随意翻阅。但如果平常不熟读,笔 下不快,你也休想及格。吴之春教授的现代政治思想史、英国宪法史,也是叫座的课业。此 外教授还有崔书琴、赵凤歧(鸣歧)、邵循恪(恭甫)、王赣愚(贡予)诸位先生。助教仅二 三人。 经济系和商学系可以并谈。不但同学人数冠全校,全系多达五百余人,课程方面,多半 属于理论方面,教授也最多。系主任陈总(岱孙)教授,高硕英俊,鼻梁稍歪,经常口衔烟 斗,以致口唇下搭,处事明快决断,不苟言笑。经济系同学人数虽多,但毕业时问题最少, 同学选课时不容马虎所致。他授经济概论和财政学,上课均在大教室,每课必早到五分钟, 立在讲台上,上课铃一响即把当日主题大书于黑板之上,开始讲授。因为听课同学太多,每 每有些因上一堂课下课迟或教室远而迟到,则必再约略重复一次,以免迟到同学无法笔记。 把他的话按次笔记,便是一本很好的讲义。 赵■抟(濂澄)教授经济思想史、西洋近代思潮及商业循环,讲到亚当斯密(Adam Smith), 把《原富》一书如何修正用字:wear and bare 改为 bear and wear 都说清楚。以中国之 Marshall 自居,同学不称赵先生而以 Marshall Chow 称之。他学问渊博,举止安详,每以藏书丰富自 傲,喜欢旧诗。他曾讲一个故事:某教授在美读书时,买到一本最近出版的旧书,颇为自得, 他用打油诗来嘲笑他的无知,诗曰:“翁仲如何作仲翁,皆缘书读欠夫功,马金堂玉应难到, 只好苏姑作判通。”盖苏州曾有一通判,看见坟前翁仲说成仲翁也。 萧蘧(叔玉)教授讲经济概论与国际贸易,因为讲解过于详细,每学期很少能讲完。秦

瓒(缜略)教授教高级财政学和中国财政史,他不高兴上课时,一学期上不了几小时:如果 认真起来, 学年不会少一分钟,而且上课一定先同学而到。他曾反驳胡适先生的“井田制 度是孟子面壁造谣”的说法。考试的时候 坐在教室手捧报纸,惟恐前面同学吃亏。但以他 讲解之有条理,同学上课的兴趣,再加上最低八十九分,根本没有一个人会去抄袭。杨西梦 教授的高、初级统计学,也是一门叫座课业,他常常概叹我们的数学根基太差,比起德国人 差的太远。高级统计学如果数学根基不够,真难懂,几乎认为是在讲玄学。他也授数理经济 周作仁教授讲授高、初级货币银行 ,态度之认真,真是罕见 一小时 来, 力竭声 , 身粉笔灰。据传周教授当年丢弃了天津金城银行经理,而悄梢到北大教书,金城银行曾登报 寻人。家住在星贡,有时背负几斤老米,下火车还要跑十几里路。平日寡言笑,但三杯酒落 肚,议论大发,由国府主席到法学院长为止,惟对系主任绝不妄加一辞,说是为保留风度。 他对同学非常家气,但考试之认直,有如他的作人。周柄琳(枚苏)数授讲授高级经济理论 教材用A rinc s 0 omics 坐在系办公室逐句讲解 没有考试,每 学期交一篇读书报告,最好用英文写,准列甲等。枚荪教授一身正气,赵濂澄教授誉之为“大 气磅礴,有所不为,代表北大精神”。戴世光教授也讲初级统计学,并兼主持人口普查研究所。 伍启元教授授“国际经济政策”。伍教授读书过多,腹筒渊博,经济政策旁征博引,对罗斯福 总统的四大自由,条极推崇。但因广东口音过重,字音难辨,笔记也最难记。往往讲一个问 题有三点,却只说了两点,有的同学追问第三点,他说第二点包含两点。他和杨西孟先生, 常常对当时经济政策有 所建议,往往是“不幸而言中” 腾茂桐牧授伦敦经济学院毕业,以正统派理论授经济概论。丁佶教授系商学系主任,他 教会计学最令人难过关,可惜他不善游泳,以致在大普基灭顶,由贺治仁副教授接任。而毕 业同学谋事的烦事,便落在经济系主任陈岱孙教授的肩上 、徐■教是英国剑桥大学经 学博士,讲授“高级经济学”、“经济名著选读”,大半 高年级或 究生所选读。当时把Keyn 的“充分就业”观念,也带进了联大。此外还有张德昌教授在联大授课未久而离去,姚嘉椿 周罩祓先生是讲师,助教四五人。 社会系是由历史社会系独立而来,系丰陈达(夫)教授,讲授社会研究法和社会调杏 他和陈序经都开过“华侨问题”。吴泽霖教授授社会学原理和人类学,但他的一项主要工作 是办理译员训练班。以优生学著名的潘光旦教授,当年是清华教务长,学生时期 ,因踢足到 而折断一条腿,因而走路有三条腿。他译的蔼理士的《性心理学》,不仅有信达雅之译笔,也 用尽了我国二十四史、野史、笔记、专著、诗词、戏曲、稗官小说细加详注,足见先生读书 之功力,学问之渊博,中西之通达叹观止矣!潘先生曾读遍二十四史,也许“宗谱”收藏最 宫,因为他要在家谱里遗传的证据。他的“优生学”和“西弹社会思想史”.也是座误程 社会系教授 在战 为国家作了 对人口政策有影响的研究和调查 费孝通和李 汉、李树青、戴世光诸先生,全是社会系教授,助教则仅有李植人、袁方二人而已。 T学 战前北大没有工学院,南开仅有化工系,所以工学院保持清华风度最浓厚。工学院设在 昆明拓东路三会馆(全蜀会馆、 会馆和江西会馆),其后全蜀会馆重办小学,男生宿舍迁 到由盐仓改建的民房里。同学们努力读书,认真运动。 工学院院长施嘉■,是水文学专家,他开的“堡垒工程”,“要塞工程”均与军事有关。 他与阁振兴(光复)教授主编之《昆明水工试验研究丛刊》和当时李谟炽教授主编之《公路研

瓒(缜略)教授教高级财政学和中国财政史,他不高兴上课时,一学期上不了几小时;如果 认真起来,一学年不会少一分钟,而且上课一定先同学而到。他曾反驳胡适先生的“井田制 度是孟子面壁造谣”的说法。考试的时候,坐在教室手捧报纸,惟恐前面同学吃亏。但以他 讲解之有条理,同学上课的兴趣,再加上最低八十九分,根本没有一个人会去抄袭。杨西梦 教授的高、初级统计学,也是一门叫座课业,他常常慨叹我们的数学根基太差,比起德国人 差的太远。高级统计学如果数学根基不够,真难懂,几乎认为是在讲玄学。他也授数理经济。 周作仁教授讲授高、初级货币银行,态度之认真,真是罕见,一小时下来,力竭声嘶,满 身粉笔灰。据传周教授当年丢弃了天津金城银行经理,而悄悄到北大教书,金城银行曾登报 寻人。家住在呈贡,有时背负几斤老米,下火车还要跑十几里路。平日寡言笑,但三杯酒落 肚,议论大发,由国府主席到法学院长为止,惟对系主任绝不妄加一辞,说是为保留风度。 他对同学非常客气,但考试之认真,有如他的作人。周炳琳(枚荪)教授讲授高级经济理论, 教材用 A. Marshall 的 Principles Of Economics,坐在系办公室逐句讲解,没有考试,每 学期交一篇读书报告,最好用英文写,准列甲等。枚荪教授一身正气,赵濂澄教授誉之为“大 气磅礴,有所不为,代表北大精神”。戴世光教授也讲初级统计学,并兼主持人口普查研究所。 伍启元教授授“国际经济政策”。伍教授读书过多,腹笥渊博,经济政策旁征博引,对罗斯福 总统的四大自由,备极推崇。但因广东口音过重,字音难辨,笔记也最难记。往往讲一个问 题有三点,却只说了两点,有的同学追问第三点,他说第二点包含两点。他和杨西孟先生, 常常对当时经济政策有所建议,往往是“不幸而言中”。 腾茂桐教授伦敦经济学院毕业,以正统派理论授经济概论。丁佶教授系商学系主任,他 教会计学最令人难过关,可惜他不善游泳,以致在大普基灭顶,由贺治仁副教授接任。而毕 业同学谋事的烦事,便落在经济系主任陈岱孙教授的肩上。徐毓■教授是英国剑桥大学经济 学博士,讲授“高级经济学”、“经济名著选读”,大半是高年级或研究生所选读。当时把 Keynes 的“充分就业”观念,也带进了联大。此外还有张德昌教授在联大授课未久而离去,姚嘉椿、 周覃祓先生是讲师,助教四五人。 社会系是由历史社会系独立而来,系主任陈达(通夫)教授,讲授社会研究法和社会调查, 他和陈序经都开过“华侨问题”。吴泽霖教授授社会学原理和人类学,但他的一项主要工作, 是办理译员训练班。以优生学著名的潘光旦教授,当年是清华教务长,学生时期,因踢足球 而折断一条腿,因而走路有三条腿。他译的蔼理士的《性心理学》,不仅有信达雅之译笔,也 用尽了我国二十四史、野史、笔记、专著、诗词、戏曲、稗官小说细加详注,足见先生读书 之功力,学问之渊博,中西之通达叹观止矣!潘先生曾读遍二十四史,也许“宗谱”收藏最 富,因为他要在家谱里找遗传的证据。他的“优生学”和“西洋社会思想史”,也是叫座课程 之一。社会系教授,在战时为国家作了不少对人口政策有影响的研究和调查。费孝通和李景 汉、李树青、戴世光诸先生,全是社会系教授,助教则仅有李植人、袁方二人而已。 工学院 战前北大没有工学院,南开仅有化工系,所以工学院保持清华风度最浓厚。工学院设在 昆明拓东路三会馆(全蜀会馆、迤西会馆和江西会馆),其后全蜀会馆重办小学,男生宿舍迁 到由盐仓改建的民房里。同学们努力读书,认真运动。 工学院院长施嘉■,是水文学专家,他开的“堡垒工程”,“要塞工程”均与军事有关。 他与阎振兴(光复)教授主编之《昆明水工试验研究丛刊》和当时李谟炽教授主编之《公路研

究丛刊》均为内容充实,极富学术价值的刊物。 土木工程系设备不够充实, 但教授在结构 水力 ,交通及市政工程方面 颇为理想,且 各方面均有研究实验之成绩,并曾为地方工程机关及美军工程部解决若干困难问题,甚至协 助云南省抗疟工作,而各位教授且不断著述,系主任陶葆楷(作楷)教授之《给水工程学》与 《军事卫生工程学》,察方荫之《普通结构学》,吴柳生教授之《工程材料学》(《钢筋混凝土 设计》他首先将英制改为公制D,张泽配(豫生)教授之《铁路工程学》,均为传世之作。还有 王裕光(明之》教授之坊工地基及月 屋》、 ,刘恢先生之《结构 。均为 时名著。 《工程估计及契约 名建筑师张昌华、衣复得、王龙甫,王明之诸先生, 均曾任土木系教授,助教力 人,目前多已成名。 机械工程系设有金工、土木、锻工、铸工、造水等厂及热工试验室,是工学院规模最大 学生最多一系。系主任先是庄前鼎,后为李辑样(较)教授。庄教授的“兵器学”,李辑祥 教授的“机械设计制图与原理 刘仙 老教授的“村 动学 均 。还有王师义 幕(景竹)入、王遵明(直承)、孟广喆(哲公入、董树屏(邱竹)、梁守盘、冯钟(豫诸)教授 分别授“应用力学”、“金相及热炼”、“热工学”及“汽车工程”等。褚士荃、甯■(旭光) 两位副教授,授“工程画”等。此外还有强明伦(叙五)、李宗海两位讲师和助教十余人。机 械系同学人数繁多,为工学院各系之冠。当时云南耀龙申力公司,资原委员会昆明申厂,中 机器 及廿三兵工厂,航空委员会第 飞机制造浩厂第十飞机修理 云南裕滇纱厂,全有机械系三四年级同学在实习 电机工程学系于一九三九年九月添设。章名涛教授兼系主任,赵友民、倪俊、任之恭, 都兼过系主任。教授有马大猷(停道)、倪俊、毛启爽、任之恭、叶楷、钱钟韩、范崇武、张 瑞岐诸先生。严酸(酸夫)、钟士模(子范)、胥室澄、陈葫谷、沈秉鲁(葆东)和年轻的 贤修(洁人)全是专任讲师。课程有“电工原理”、“电讯网路” “直流电机 “发电所”、“电 磁测验”、“交流电机”、“无线电大意”、“无线电原理”、“电工及电机实验”等,张友熙教授 还兼任电讯专修科主任。助教则有唐统一等六人。 航空工程系,是一九三八年七月为战时需要而第设的,同样造就了不少工程师。系主任王德 荣教授,授“飞机结构”与“概论”,教授有李锦安、王宏基二位先生,当时航空系本身课业 不多,一般性课业则与电机、机械系同学共同上课。王宏基教授之“空气动力学”,甯■教授 授“内燃机”、“航空发动机”等,秦大钧教授也教过“空气动力学”,教授还有周惠久、金希 武、刘治勒、丁限德诸先生」 化学工程系原仅南开大学设有,当时原以为机械系与化学系相拼凑,雅不如今日之无物 非化工也。系主任先后为陈克忠、苏国桢、谢明山教授。中原理工学院院长谢明山教授授“化 学工程”和“化学机械设计”,张青达教授授“理论化学”,丁嗣贤教授授“酸碱工业”,陈关 符先生授“工业化学”。张明哲先生此时也在化工系。教授还有潘尚贞、胡志彬、高长庚、赵 越衰、周荫阿(铭西)诸先生。钟秉智先生曾任专任讲师。助教则有六人。 一九三九年二月,联大又增设了电信专修科。 师范学院 师范学院系联大迁昆明后,于一九四O年设立的,本为培植云南师资。一九四一年十一

究丛刊》均为内容充实,极富学术价值的刊物。 土木工程系设备不够充实,但教授在结构、水力、交通及市政工程方面,颇为理想,且 各方面均有研究实验之成绩,并曾为地方工程机关及美军工程部解决若干困难问题,甚至协 助云南省抗疟工作,而各位教授且不断著述,系主任陶葆楷(作楷)教授之《给水工程学》与 《军事卫生工程学》,察方荫之《普通结构学》,吴柳生教授之《工程材料学》(《钢筋混凝土 设计》他首先将英制改为公制),张泽熙(豫生)教授之《铁路工程学》,均为传世之作。还有 王裕光(明之)教授之《坊工地基及房屋》、《工程估计及契约》,刘恢先生之《结构学》,均为 一时名著。名建筑师张昌华、衣复得、王龙甫,王明之诸先生,均曾任土木系教授,助教九 人,目前多已成名。 机械工程系设有金工、土木、锻工、铸工、造水等厂及热工试验室,是工学院规模最大、 学生最多一系。系主任先是庄前鼎,后为李辑祥(筱韩)教授。庄教授的“兵器学”,李辑祥 教授的“机械设计制图与原理”,刘仙洲老教授的“机动学”,均副时望。还有王师义、刘德 慕(景竹)、王遵明(直承)、孟广喆(哲公)、董树屏(邱竹)、梁守盘、冯钟(豫诸)教授 分别授“应用力学”、“金相及热炼”、“热工学”及“汽车工程”等。褚士荃、甯■(旭光) 两位副教授,授“工程画”等。此外还有强明伦(叙五)、李宗海两位讲师和助教十余人。机 械系同学人数繁多,为工学院各系之冠。当时云南耀龙电力公司,资源委员会昆明电厂,中 央机器厂,兵工署第五十三及廿三兵工厂,航空委员会第一飞机制造厂,第十飞机修理厂, 云南裕滇纱厂,全有机械系三四年级同学在实习。 电机工程学系于一九三九年九月添设。章名涛教授兼系主任,赵友民、倪俊、任之恭, 都兼过系主任。教授有马大猷(倬道)、倪俊、毛启爽、任之恭、叶楷、钱钟韩、范崇武、张 瑞岐诸先生。严睃(睃夫)、钟士模(子范)、胥室澄、陈荫谷、沈秉鲁(葆东)和年轻的徐 贤修(洁人)全是专任讲师。课程有“电工原理”、“电讯网路”、“直流电机”、“发电所”、“电 磁测验”、“交流电机”、“无线电大意”、“无线电原理”、“电工及电机实验”等,张友熙教授 还兼任电讯专修科主任。助教则有唐统一等六人。 航空工程系,是一九三八年七月为战时需要而筹设的,同样造就了不少工程师。系主任王德 荣教授,授“飞机结构”与“概论”,教授有李锦安、王宏基二位先生,当时航空系本身课业 不多,一般性课业则与电机、机械系同学共同上课。王宏基教授之“空气动力学”,甯■教授 授“内燃机”、“航空发动机”等,秦大钧教授也教过“空气动力学”,教授还有周惠久、金希 武、刘治勤、丁履德诸先生。 化学工程系原仅南开大学设有,当时原以为机械系与化学系相拼凑,雅不如今日之无物 非化工也。系主任先后为陈克忠、苏国桢、谢明山教授。中原理工学院院长谢明山教授授“化 学工程”和“化学机械设计”,张青达教授授“理论化学”,丁嗣贤教授授“酸碱工业”,陈关 符先生授“工业化学”。张明哲先生此时也在化工系。教授还有潘尚贞、胡志彬、高长庚、赵 越寰、周荫阿(铭西)诸先生。钟秉智先生曾任专任讲师。助教则有六人。 一九三九年二月,联大又增设了电信专修科。 师范学院 师范学院系联大迁昆明后,于一九四○年设立的,本为培植云南师资。一九四一年十一

共15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