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内蒙古农业大学:《设施园艺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高效节能日光温室的设计与建造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PT
文档页数:39
文件大小:5.1M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内蒙古农业大学:《设施园艺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高效节能日光温室的设计与建造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第三章 高效节能日光 温室的设计与建造

第三章 高效节能日光 温室的设计与建造

温室设计 加温系统 温室方位 前后排的距离 供水设计 通风系统 保温性能 温室角度

温室设计 加温系统 温室方位 前后排的距离 供水设计 通风系统 保温性能 温室角度

一 场地选择 ▪ 避风向阳的地方,地势平坦; ▪ 水资源充足且水质好,排水畅通; ▪ 电力充沛; ▪ 土壤肥沃适于种植,避开盐碱地和夏湿地; ▪ 避开有毒的工厂、化肥厂、化工厂、水泥厂等 污染严重的厂区,注意环境中水、土壤、空气 的污染 ▪ 交通便利,有销售市场

一 场地选择 ▪ 避风向阳的地方,地势平坦; ▪ 水资源充足且水质好,排水畅通; ▪ 电力充沛; ▪ 土壤肥沃适于种植,避开盐碱地和夏湿地; ▪ 避开有毒的工厂、化肥厂、化工厂、水泥厂等 污染严重的厂区,注意环境中水、土壤、空气 的污染 ▪ 交通便利,有销售市场

▪ 温室的角度:就是温室斜面与地面的夹角。 ▪ 依据“合理采光时段”理论选择好合理温室 角度(冬至日中午温室的采光角)。所谓合 理温室角度就是这个角度能在冬至日10︰ 00~14︰00太阳在温室采光面上投射角都能 达到50°以上。拱圆型温室的角度:以主要 进光面决定。 二 温室角度的设计

▪ 温室的角度:就是温室斜面与地面的夹角。 ▪ 依据“合理采光时段”理论选择好合理温室 角度(冬至日中午温室的采光角)。所谓合 理温室角度就是这个角度能在冬至日10︰ 00~14︰00太阳在温室采光面上投射角都能 达到50°以上。拱圆型温室的角度:以主要 进光面决定。 二 温室角度的设计

H h α β A B L 1 L 2 L b

H h α β A B L 1 L 2 L b

合理角度 = 23.5+(当地纬度 - 40)×0.618 +α1+α2+α3  α1:纬度调节系数。+或-1,小于35°时加1,大 于50°时减1,在35° ~50°之间不加不减;  α2:海拔调节系数。海拔每升高1000m加上1;  α3:冬季生产为主加1,以生产喜温性蔬菜为主

合理角度 = 23.5+(当地纬度 - 40)×0.618 +α1+α2+α3  α1:纬度调节系数。+或-1,小于35°时加1,大 于50°时减1,在35° ~50°之间不加不减;  α2:海拔调节系数。海拔每升高1000m加上1;  α3:冬季生产为主加1,以生产喜温性蔬菜为主

▪ 温室方位角: 是指其长方向的法线与正南方向的 夹角。一般采用偏西5 ~8°,可以延长下午的 光照时间。 ▪ 后屋面角:温室后屋面与后墙顶部水平线的夹角。 一般认为后坡仰角以比当地冬至太阳高度角大7~8°为 宜。生产中以40~50°为好,其原因是: ➢ 第一、后坡仰角大,冬季反射光好,能增加温室后部光照; ➢ 第二、后坡内侧因多得阳光辐射热,有利于夜间保温; ➢ 第三、能增加钢架水平推力,增加温室的稳固性; ➢ 第四、避免夏天遮荫严重的现象

▪ 温室方位角: 是指其长方向的法线与正南方向的 夹角。一般采用偏西5 ~8°,可以延长下午的 光照时间。 ▪ 后屋面角:温室后屋面与后墙顶部水平线的夹角。 一般认为后坡仰角以比当地冬至太阳高度角大7~8°为 宜。生产中以40~50°为好,其原因是: ➢ 第一、后坡仰角大,冬季反射光好,能增加温室后部光照; ➢ 第二、后坡内侧因多得阳光辐射热,有利于夜间保温; ➢ 第三、能增加钢架水平推力,增加温室的稳固性; ➢ 第四、避免夏天遮荫严重的现象

前后排温室的距离 查冬至9︰00太阳高度角和温室脊高,确定前后排温室 距离。以往计算温室前后距离多以冬至中午太阳高度角为依 据,结果上下午还有还有很长一段时间遮光,其原因是冬季 太阳遮光的轨迹走向南凹,成弧形,约离开中越长。为使上 午9︰00就不遮光,那就应该以上午9︰00太阳高度角和前 栋温室脊高为依据,计算前后栋温室的最佳距离。计算公式: 温室间距 = tg(H9)×COS(A9) 脊高+ 0.5 -(后颇投影长+后墙宽) 式中H9为冬至9︰00太阳高度角;A9为冬至9︰00太阳时角,是45°

前后排温室的距离 查冬至9︰00太阳高度角和温室脊高,确定前后排温室 距离。以往计算温室前后距离多以冬至中午太阳高度角为依 据,结果上下午还有还有很长一段时间遮光,其原因是冬季 太阳遮光的轨迹走向南凹,成弧形,约离开中越长。为使上 午9︰00就不遮光,那就应该以上午9︰00太阳高度角和前 栋温室脊高为依据,计算前后栋温室的最佳距离。计算公式: 温室间距 = tg(H9)×COS(A9) 脊高+ 0.5 -(后颇投影长+后墙宽) 式中H9为冬至9︰00太阳高度角;A9为冬至9︰00太阳时角,是45°

图2-6 温室间距与阴影的关系

图2-6 温室间距与阴影的关系

三 保温设计 ▪ 3.1 最重要的是墙体 ▪ 3.2 后坡 ▪ 3.3 密封 ▪ 3.4 透明覆盖物——膜 ▪ 3.5 保温覆盖物——帘子 ▪ 3.6 地下的保温设施

三 保温设计 ▪ 3.1 最重要的是墙体 ▪ 3.2 后坡 ▪ 3.3 密封 ▪ 3.4 透明覆盖物——膜 ▪ 3.5 保温覆盖物——帘子 ▪ 3.6 地下的保温设施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