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生态学——Microbial Ecology》第三讲 微生物之间及其与动、植物的相互作用

微生物生态学 Microbial ecology 授课人: 刘双江微生物所研究员,电话:62652317, email: liusj@sun. imaccn 刘志培微生物所副研究员,电话:62554043, email: liuzhp(@sun. imaccn 辅导员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讨论为主; 另有3次左右的专题报告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海洋微生物多样性, 微生物合成聚羟基烷酸
授课人: 刘双江微生物所研究员,电话:62652317,email: liusj@sun.im.ac.cn 刘志培 微生物所副研究员, 电话:62554043,email: liuzhp@sun.im.ac.cn 辅导员: 微生物生态学 Microbial Ecology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讨论为主; 另有3次左右的专题报告 •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 海洋微生物多样性, • 微生物合成聚羟基烷酸

微生物生态学 Microbial ecology 是生态学的分支学科,是研究和揭 示微生物系统与环境系统(包括动植 物)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功能表达规律 探索其控制和应用途径的科学
• 微生物生态学(Microbial ecology) 是生态学的分支学科,是研究和揭 示微生物系统与环境系统(包括动植 物)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功能表达规律, 探索其控制和应用途径的科学

第三讲 微生物之间及其 与动、植物的相互作用
第三讲 微生物之间及其 与动、植物的相互作用

微生物分布广泛、种类繁多 以土壤的微生物含量最髙,肥沃土壤可 达101213/克土壤, 其次是水体,在富营养化程度高的水体 达108%/m, 空气中的微生物含量相对较低,主要来 源于土壤和水体。 据最新的预测微生物的种类可达107~108 种,远远超过动植物的总和。 据估算,地球上微生物总量可达1027
微生物分布广泛、种类繁多 以土壤的微生物含量最高,肥沃土壤可 达1012-13/克土壤, 其次是水体,在富营养化程度高的水体 达108-9 /ml, 空气中的微生物含量相对较低,主要来 源于土壤和水体。 据最新的预测微生物的种类可达107~108 种,远远超过动植物的总和。 据估算,地球上微生物总量可达1027

这么多的微生物存在于生态环境中,除 了与其环境中的理化因素发生相互作用外 还与系统中的其他生物(包括微生物本身)发生 着极为复杂的相互作用,以此构成生态系统 的完整结构及发挥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根 据生物类群划分,可以将微生物与其他生物 的相互作用分为以下类型: 1、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2、微生物与动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3、微生物与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这么多的微生物存在于生态环境中,除 了与其环境中的理化因素发生相互作用外, 还与系统中的其他生物(包括微生物本身)发生 着极为复杂的相互作用,以此构成生态系统 的完整结构及发挥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根 据生物类群划分,可以将微生物与其他生物 的相互作用分为以下类型: 1、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2、微生物与动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3、微生物与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生态系统中的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通常以种群的相互作用表现出来,这种作 用不仅在种群之间可以发生,而且在种群 内部也可以发生。它们的作用形式有以下 几种:
一、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生态系统中的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通常以种群的相互作用表现出来,这种作 用不仅在种群之间可以发生,而且在种群 内部也可以发生。它们的作用形式有以下 几种:

般关系( Neutralism) 2、偏利共生关系( Commensalism) 3、协同作用( Synergism) 4、互惠共生关系( Mutualism) 5、竞争关系( Competition 6、偏害关系( Amensalism)或称拮抗作用 (Antagonism 7、寄生关系( Parasitism) 8、捕食关系( Predation
1、一般关系(Neutralism) 2、偏利共生关系(Commensalism) 3、协同作用(Synergism) 4、互惠共生关系(Mutualism) 5、竞争关系(Competition) 6、偏害关系(Amensalism)或称拮抗作用 (Antagonism) 7、寄生关系(Parasitism) 8、捕食关系(Predation)

1、中性关系( Neutralism)或称 般关系 表明两个微生物种群之间缺乏相 互作用。一个微生物种群的存在对另 外的微生物种群不造成任何的有利或 不利的影响
1、中性关系 (Neutralism)或称 一般关系 表明两个微生物种群之间缺乏相 互作用。一个微生物种群的存在对另 外的微生物种群不造成任何的有利或 不利的影响

因此: 1、中性关系不可能在微生物群落中具 有相同或相似功能的种群之间发生, 2、只能在代谢类型相差极大的种群之 间存在, 3、或在空间上相互分离、低密度、寡 营养、不利于生长繁殖的环境(如低 温冷冻、干燥的大气中)存在, 4、或处于休眠状态的微生物种群之间 才可能出现
因此: 1、中性关系不可能在微生物群落中具 有相同或相似功能的种群之间发生, 2、只能在代谢类型相差极大的种群之 间存在, 3、或在空间上相互分离、低密度、寡 营养、不利于生长繁殖的环境(如低 温冷冻、干燥的大气中)存在, 4、或处于休眠状态的微生物种群之间 才可能出现

2、偏利共生关系( Commensalism) 指一个种群获利而另一个种群不受影 响的共生关系。在微生物种群之间相互关 系中,偏利共生关系具有以下特点: 1)非常多见,但不是专性的 2)是两个种群之间的单向性关系
2、偏利共生关系(Commensalism) 指一个种群获利而另一个种群不受影 响的共生关系。在微生物种群之间相互关 系中,偏利共生关系具有以下特点: 1)非常多见,但不是专性的。 2)是两个种群之间的单向性关系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安微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普通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义,共十一章).ppt
- 清华大学:《生物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英文版)Lipids-Introduction(主讲:裴端卿).ppt
- 清华大学:《生物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英文版)Biological Membranes and Transport(2/2).ppt
- 清华大学:《生物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英文版)Biological Membranes and Transport(1/2).ppt
- 华南师范大学:《医学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信号转导(signal transduction).ppt
- 华南师范大学:《医学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细胞通讯(cell communication)与信号转导(signal transduction).ppt
- 华南师范大学:《医学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九章 DNA序列测定 第十章 核酸分子杂交技术.ppt
- 华南师范大学:《医学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ppt
- 华南师范大学:《医学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六章 基因诊断 Gene Diagnosis.ppt
- 华南师范大学:《医学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基因表达(转录)Gene Expression.ppt
- 华南师范大学:《医学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翻译 Translation(主讲:董彩虹).ppt
- 华南师范大学:《医学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ppt
- 华南师范大学:《医学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五章 癌基因与抑癌基因.ppt
- 华南师范大学:《医学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转基因生物和基因打靶.ppt
- 华南师范大学:《医学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七章 基因治疗.ppt
- 华南师范大学:《医学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八章 基因工程.ppt
- 华南师范大学:《医学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核酸和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Structures &functions of nucleic acid &protein.ppt
- 华南师范大学:《医学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复制 replication.ppt
- 华南师范大学:《医学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三章 DNA芯片技术.ppt
- 华南师范大学:《分子生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双语版)核酸的体外扩增(主讲:盛德乔).ppt
- 西华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微生物学》第10章 微生物与基因工程(车振明).ppt
- 西华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微生物学》第12章 微生物生态(车振明).ppt
- 酒泉职业技术学院:《植物生理学》(PPT课件)第四章 植物的呼吸作用.ppt
- 酒泉职业技术学院:《植物生理学》(PPT课件)第一章 植物的水分代谢.ppt
- 酒泉职业技术学院:《植物生理学》(PPT课件)第二章 植物的矿质营养.ppt
- 酒泉职业技术学院:《植物生理学》(PPT课件)第三章 植物的光合作用.ppt
- 酒泉职业技术学院:《植物生理学》(PPT课件)第九章 光形态建成.ppt
- 酒泉职业技术学院:《植物生理学》(PPT课件)第五、六章 植物体内有机物的代谢与运输.ppt
- 酒泉职业技术学院:《植物生理学》(PPT课件)第八章 植物生长物质.ppt
- 酒泉职业技术学院:《植物生理学》(PPT课件)第十一章 植物的生殖生理.ppt
- 酒泉职业技术学院:《植物生理学》(PPT课件)第十二章 植物休眠、衰老与脱落.ppt
- 酒泉职业技术学院:《植物生理学》(PPT课件)第七章 植物体内的细胞信号转导.ppt
- 酒泉职业技术学院:《植物生理学》(PPT课件)第十章 植物的生长生理.ppt
- 酒泉职业技术学院:《植物生理学》(PPT课件)第十三章 植物的抗性生理.ppt
- 《植物生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双语版)第十章 逆境生理.ppt
- 《植物生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双语版)Part 1 Photosynthesis.ppt
- 《植物生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双语版)Part 2 Long-Distance Transport.ppt
- 《植物生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双语版)Part 3 Plant Mineral Nutrition.ppt
- 《植物生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双语版)第三章 植物的无机营养(3-1)植物的水分代谢.ppt
- 北京大学:《细胞生物学 Cell Science》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 of microfilament(蔡国平).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