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理工大学:《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四章 外动力地质作用与沉积岩

第四章外动力地质作用与沉积岩 1外动力地质作用 定义:大气、水和生物在太阳辐射下能、重能和明引力能的影响下 产生的动,对地表所进行的各种作用。 结果:减小地表起伏、夷平高差。 二、外动力地质作用的类型 (-)风化作用 岩石受外力作用后发生机械崩解和化学分解,破坏产物基本残留原地,使坚 硬的岩石变为松散的碎屑及土壤。(化学风化、物理风化、生物风化) 二)剥蚀作用 岩石受外力作用而破坏,破坏产物同时被搬走。(侵蚀、刨蚀、潜蚀…-.-) 三)搬运作用 将风化、剥蚀物搬运到它处。(机械搬运、化学搬运、生物搬运) (四)沉积作用 搬运物在条件适宜的地方发生沉积。条件适宜是指搬运能力减弱,如 流水搬运泥砂时,流速减小时,动能減少,过载而沉积。化学沉积受化学反 应规律支配,过饱和沉积胶体凝胶作用。CACO3+CO2+H2O Ca[Hco3]2 (五)固结成岩作用 松散沉积物(任何动力搬来的机械的或化学的)转变为坚硬的沉积岩。 沉积物是松散的,颗粒之间富含孔隙和水分,颗粒之间相互无坚密的连接力, 从沉积物沉积岩经历以不几个阶段 1.压固作用 上覆沉积物的重量作用于下部使其压实 (孔隙减少,水分排除,体积减小) 2.胶结作用(只发生在碎屑沉积物中) 经压固后的沉积物仍有些孔隙(粒间),由胶结物质充真到孔隙中,使沉 积颗粒胶结在一起变坚硬 胶结物主要是化学沉淀物:硅质(SiO2); 铁质(Fe2O3nH2O) 钙质(CaCO3); (粘土矿物 不同的化学成分的胶结物坚硬程度不同:硅质铁质〉钙质泥质 胶结类型可分为:接触式胶结,孔隙式胶结,基底式胶结 图略 胶结类型不同坚硬程度不同:接触式胶结〉孔隙式胶结〉基底式胶结
1 第四章 外动力地质作用与沉积岩 §1.外动力地质作用 一、 定义:大气、水和生物在太阳辐射下能、重力能和明引力能的影响下 产生的动,对地表所进行的各种作用。 结果:减小地表起伏、夷平高差。 二、 外动力地质作用的类型 (一) 风化作用 岩石受外力作用后发生机械崩解和化学分解,破坏产物基本残留原地,使坚 硬的岩石变为松散的碎屑及土壤。(化学风化、物理风化、生物风化) (二) 剥蚀作用 岩石受外力作用而破坏,破坏产物同时被搬走。(侵蚀、刨蚀、潜蚀…….) (三) 搬运作用 将风化、剥蚀物搬运到它处。(机械搬运、化学搬运、生物搬运) (四) 沉积作用 搬运物在条件适宜的地方发生沉积,。条件适宜是指搬运能力减弱,如 流水搬运泥砂时,流速减小时,动能减少,过载而沉积。化学沉积受化学反 应规律支配,过饱和沉积胶体凝胶作用。C ACO3+CO2+H2O Ca[HCO3]2 (五) 固结成岩作用 松散沉积物(任何动力搬来的机械的或化学的)转变为坚硬的沉积岩。 沉积物是松散的,颗粒之间富含孔隙和水分,颗粒之间相互无坚密的连接力, 从沉积物 沉积岩经历以不几个阶段: 1. 压固作用 上覆沉积物的重量作用于下部使其压实 (孔隙减少,水分排除,体积减小)。 2. 胶结作用(只发生在碎屑沉积物中) 经压固后的沉积物仍有些孔隙(粒间),由胶结物质充真到孔隙中,使沉 积颗粒胶结在一起变坚硬。 胶结物主要是化学沉淀物:硅质 (SiO2); 铁质 (Fe2O3.nH2O); 钙质 (CaCO3); (粘土矿物) 不同的化学成分的胶结物坚硬程度不同:硅质铁质 〉钙质泥质 胶结类型可分为:接触式胶结,孔隙式胶结,基底式胶结。 图略 胶结类型不同坚硬程度不同: 接触式胶结〉孔隙式胶结〉基底式胶结

3.重结晶作用 在化学和生物化学沉积物中,沉积物埋藏后,在新的环境下,受一定温度 和压力的影响(T2mm 祖2-05mm 廿欢应应士士小公 0c 4边)∩∩Enn
2 3. 重结晶作用 在化学和生物化学沉积物中,沉积物埋藏后,在新的环境下,受一定温度 和压力的影响(T2mm 砂状结构 2-0.05mm 粗 2—0.5mm 中 0.5—0.25mm 细 0.25—0.05mm 来源 岩石碎屑 矿物碎屑 生物碎屑

分选性—岩石中碎屑颗粒粗细均匀程度 好>75%中50-75%;差1米 中厚层05-0.1米 厚层1-0.5米;薄层0.1-0.01米;纹层<001米 2.主要层理类型 水平层理:层面平行(原始水平) 细碎屑岩中常见(泥岩、粉砂岩),反映水动力弱,低能,深水环境。 交错层理 韵律层理: 实验课:常见沉积岩的原生构造 实验课:常见沉积岩的观察与鉴定
3 分选性——岩石中碎屑颗粒粗细均匀程度 好>75%; 中 50-75%; 差1 米 ; 中厚层 0.5-0.1 米 ; 厚层 1-0.5 米 ; 薄层 0.1-0.01 米; 纹层 <0.01 米。 2. 主要层理类型 水平层理:层面平行(原始水平) 细碎屑岩中常见(泥岩、粉砂岩),反映水动力弱,低能,深水环境。 交错层理: 韵律层理: 实验课:常见沉积岩的原生构造 实验课:常见沉积岩的观察与鉴定 (二) 非碎屑结构 晶粒结构 (化学岩、碳酸岩) 生物结构 (生物岩)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安徽理工大学:《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三章 岩浆作用及岩浆岩.doc
- 安徽理工大学:《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二章 矿物.doc
- 安徽理工大学:《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一章 地球的主要特征.doc
- 安徽理工大学:《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绪论.doc
- 吉林大学:《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实习指导)实习十三 综合分析地质图及作业000.pdf
- 吉林大学:《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实习指导)实习十二 平衡剖面图的编制方法.pdf
- 吉林大学:《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实习指导)实习十一 编制和分析构造等高线图(构造图).pdf
- 吉林大学:《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实习指导)实习十 断层几何要素赤平投影.pdf
- 吉林大学:《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实习指导)实习九 分析断层地区地质图.pdf
- 吉林大学:《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实习指导)实习八 编制节理等密图.pdf
- 吉林大学:《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实习指导)实习七 褶皱几何要素赤平投影.pdf
- 吉林大学:《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实习指导)实习六 分析褶皱地区地质图.pdf
- 吉林大学:《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实习指导)实习五 在地形地质图上求倾斜岩层产状、厚度及埋深.pdf
- 吉林大学:《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实习指导)实习四 分析水平、倾斜岩层地质图.pdf
- 吉林大学:《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实习指导)实习三 面、线产状要素的正投影解析.pdf
- 吉林大学:《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实习指导)实习二 极射赤平投影的原理与基本操作方法(2/0).pdf
- 吉林大学:《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实习指导)实习一 极射赤平投影的原理与基本操作方法(1/2).pdf
- 《基础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讲 外动力地质作用——冰川的地质作用.ppt
- 《基础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讲 内动力地质作用——构造运动.ppt
- 《基础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讲 外动力地质作用——风的地质作用.ppt
- 安徽理工大学:《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五章 变质作用与变质岩.doc
- 安徽理工大学:《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六章 地质年代.doc
- 安徽理工大学:《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七章 地震地质作用.doc
- 安徽理工大学:《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八章 地壳运动与地质构造.doc
- 安徽理工大学:《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九章 板块构造理论.doc
- 安徽理工大学:《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十章 风化作用.doc
- 安徽理工大学:《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十一章 河流的地质作用.doc
- 安徽理工大学:《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十二章 冰川的地质作用.doc
- 安徽理工大学:《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十三章 地下水的地质作用.doc
- 安徽理工大学:《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十四章 海洋地质作用.doc
- 安徽理工大学:《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十五章 湖泊和沼泽的地质作用.doc
- 安徽理工大学:《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十六章 风的地质作用.doc
- 安徽理工大学:《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十七章 块体运动(负荷地质作用).doc
- 安徽理工大学:《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十八章 地球的起源和演化.doc
- 《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气象学与气候学电子教案.doc
- 西北师范大学:《城市地理学》第一章 绪论.doc
- 西北师范大学:《城市地理学》第十二章 城市问题部分.ppt
- 西北师范大学:《城市地理学》第四章 城市职能分类.ppt
- 《地球系统》(中英文)讲义ppt电子课件.ppt
- 吉林大学:《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_电子教案(刘志宏).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