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模糊逻辑控制及其应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模糊逻辑控制工作原理、模糊逻辑控制器(FLC)、模糊逻辑控制系统设计

2004-2005学年第1学期 模糊逕辑控制及其应用 (选修) 上海交通大 谢康林
2021/2/19 1 模糊逻辑控制及其应用 (选 修) 上海交通大学 谢康林 2004-2005学年第1学期

模糊逻辑控制工作原理 第 第三章 模糊逻辑控制工作原理 章
2 第 三 章 模 糊 逻 辑 控 制 工 作 原 理 第三章 模糊逻辑控制工作原理

模糊逻辑控制工作原理 第三章 第 模糊逻辑控制工作原理 3-1传统控制方法与模糊逻辑控制方法 章32模糊逻辑控制的工作原理
3 第 三 章 模 糊 逻 辑 控 制 工 作 原 理 第三章 模糊逻辑控制工作原理 3-1 传统控制方法与模糊逻辑控制方法 3-2 模糊逻辑控制的工作原理

3-1传统控制方法与模糊逻辑控制方法 传统控制方法 传统控制方法 传统控制系统的结构与设计方法 传统控制方法的基本结构可分为 开环控制系統 闭环控制系统 它们以被控对象的状态变量是否引入 负反馈到控制器来予以区分
4 传 统 控 制 方 法 3-1 传统控制方法与模糊逻辑控制方法 一.传统控制方法 1.传统控制系统的结构与设计方 法 传统控制方法的基本结构可分为: 开环控制系统 闭环控制系统 它们以被控对象的状态变量是否引入 负反馈到控制器来予以区分

(1)开环控制系统 仅采集被控对象的状态信息 人(操作者)作为控制器与被控对象 开 的中间环节。 人→控制器 环控制系统 →被控对象 →数据采集系统 显示打印(输出结果 开环控制系统简单 适用于控制对象变化缓慢,或不能建 立系统数学模型的,控制精度要求不高的 场
5 开 环 控 制 系 统 (1) 开环控制系统 仅采集被控对象的状态信息。 人(操作者)作为控制器与被控对象 的中间环节。 人 → 控制器 → 被控对象 →数据采集系统 → 显示打印(输出结果) 开环控制系统简单。 适用于控制对象变化缓慢,或不能建 立系统数学模型的,控制精度要求不高的 场合

(2)闭环控制系统 它是一个负反馈系统 从被控对象检测出状态变量值,并 闭环控制系统 以此检测值与目标期望值(给定值) 进行比较,以偏差值作为控制器的输 入量,由控制器按某种数学模型进行 运算后的结果,作为控制量
6 闭 环 控 制 系 统 (2)闭环控制系统 它是一个负反馈系统。 从被控对象检测出状态变量值,并 以此检测值与目标期望值(给定值) 进行比较,以偏差值作为控制器的输 入量,由控制器按某种数学模型进行 运算后的结果,作为控制量

偏 给比差 定發信 环定贺/号 输出信号 控制系 控制器 显示打印 统反 控制量 馈量 被控对象
7 闭环控制系统 显示打印 被控对象 控制器 反馈量 给定值 偏差信号e 控制量 比较器 + - 输出信号u

计计算机闭环控制系统 如果用计算机作为比较器和控制器, 算机闭环控制系统 则构成计算机闭环控制系统。 控制器输出与偏差信号之间的函数 关系称为调节规律。 常见的调节规律是比例积分微分 (PID)调节( Proportional Integral and Differential
8 计 算 机 闭 环 控 制 系 统 计算机闭环控制系统 如果用计算机作为比较器和控制器, 则构成计算机闭环控制系统。 控制器输出与偏差信号之间的函数 关系称为调节规律。 常见的调节规律是比例积分微分 (PID)调节(Proportional Integral and Differential)

2.传统控制方法的局限性 若用计算机实现传统控制方法: 传统控制方法的局限 A.首先要设定控制目标值。 B.根据被控对象的特性变化和环 境变化,通过负反馈原理,不断进行 调节,以跟踪所设定的目标值。 C.设计一个满足控制目标的控制 器,必须要有数学模型。 性因素的时变系统有很大困难 实际上,对复杂的非线性系统和多
9 传 统 控 制 方 法 的 局 限 性 2.传统控制方法的局限性 若用计算机实现传统控制方法: A. 首先要设定控制目标值。 B. 根据被控对象的特性变化和环 境变化,通过负反馈原理,不断进行 调节,以跟踪所设定的目标值。 C. 设计一个满足控制目标的控制 器,必须要有数学模型。 实际上,对复杂的非线性系统和多 因素的时变系统有很大困难

模糊逻辑控制方法及其限制 1.模糊逻辑控制方法 把模糊数学理论应用于自动控制领域 从而产生的控制方法称为模糊控制方法。 模糊逻辑控制方法 传统控制侬赖于被控系统的 数学模 模糊逻辑控制依赖于被控系统的 物理特性 物理特性的提取要依靠人的直觉和经验。 人的经验是一系列含有语言变量值的条件 和规则; 模糊集合理论能十分恰当地表达模糊性的 语言变量和条件语句
10 模 糊 逻 辑 控 制 方 法 二.模糊逻辑控制方法及其限制 1. 模糊逻辑控制方法 把模糊数学理论应用于自动控制领域, 从而产生的控制方法称为模糊控制方法。 传统控制依赖于被控系统的 数学模型 模糊逻辑控制依赖于被控系统的 物理特性 物理特性的提取要依靠人的直觉和经验。 人的经验是一系列含有语言变量值的条件 和规则; 模糊集合理论能十分恰当地表达模糊性的 语言变量和条件语句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上海交通大学:《模糊逻辑控制及其应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绪论、模糊逻辑及其理论基础.ppt
- 半导体课程_半导体三极管.ppt
- 半导体课程_3.2数字课件.ppt
- 半导体课程_3.1模拟课件.ppt
- 半导体课程_2_2场效应半导体三级管.ppt
- 半导体课程_2_2_5双极型和场效应型三极管的比较.ppt
- 半导体课程_2_2_4场效应三极管的参数和型号.ppt
- 半导体课程_2_2_3结型场效应半导体三级管.ppt
- 半导体课程_2_2_2伏安特性曲线.ppt
- 半导体课程_2_2_1绝缘栅场效应三极管的工作原理.ppt
- 半导体课程_2_1双极型半导体三极管.ppt
- 半导体课程_2_1_6半导体三极管的型号.ppt
- 半导体课程_2_1_5半导体三极管的参数.ppt
- 半导体课程_2_1_4双极型半导体三极的特性曲线.ppt
- 半导体课程_2_1_3双极型半导体三极管电流关系.ppt
- 半导体课程_2_1_2双极型半导体三极管结构电流分配与控制.ppt
- 半导体课程_2_1_1双极型半导体三极管结构.ppt
-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PPT教学课件:微电流源、集成运放读图.ppt
-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PPT教学课件:互补输出级、集成运算放大电路概述.ppt
-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PPT教学课件:直接耦合放大电路.ppt
- 上海交通大学:《模糊逻辑控制及其应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数字单片机模糊逻辑控制技术的应用.ppt
- 上海交通大学:《模糊逻辑控制及其应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模糊逻辑控制软件开发工具、模糊逻辑控制集成电路和模糊计算机.ppt
- 南京邮电大学:《电路分析》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11-12章 二端口网络、简单非线性电阻电路.ppt
- 南京邮电大学:《电路分析》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1章 电路基本概念.ppt
- 南京邮电大学:《电路分析》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2章 电路分析中的等效变换.ppt
- 南京邮电大学:《电路分析》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3章 线性网络的一般分析方法.ppt
- 南京邮电大学:《电路分析》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四章 网络定理.ppt
- 南京邮电大学:《电路分析》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5章 一阶电路分析(1/2).ppt
- 南京邮电大学:《电路分析》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5章 一阶电路分析(2/2).ppt
- 南京邮电大学:《电路分析》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6章 二阶电路分析.ppt
- 南京邮电大学:《电路分析》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7章 正弦稳态分析(1/2).ppt
- 南京邮电大学:《电路分析》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7章 正弦稳态分析(2/2).ppt
- 南京邮电大学:《电路分析》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8章 耦合电感和变压器电路分析(1/2).ppt
- 南京邮电大学:《电路分析》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8章 耦合电感和变压器电路分析(2/2).ppt
- 南京邮电大学:《电路分析》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9章 电路的频率特性.ppt
- 南京邮电大学:《电路分析》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习题1.ppt
- 南京邮电大学:《电路分析》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习题2.ppt
- 南京邮电大学:《电路分析》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习题3.ppt
- 南京邮电大学:《电路分析》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习题4.ppt
- 南京邮电大学:《电路分析》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习题5.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