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技术基础》PPT教学课件:直接耦合放大电路

§33直接耦合放大电路 差分放大电路1、基本电路 2)Q点:令u1=u2=0 Rcl R BOI BQ2 BO QI CO2 cO R R T T EQI E02 EO CO2 CO R O COI CO2 E=m+Cmo+2/R,因为R小,且很小,所以 EE BEQ EO EQ 2Re 01+B UcEo =VcC-IcoR+UBEO
§3.3 直接耦合放大电路 一、差分放大电路 1、基本电路 2) Q点:令uI1= uI2=0 O CQ1 CQ2 0 CQ1 CQ2 CQ E Q1 E Q2 E Q CQ1 CQ2 CQ BQ1 BQ2 BQ = − = = = = = = = = = u U U U U U I I I I I I I I I CEQ CC CQ c BEQ E Q BQ e E E BEQ E Q E E BQ BEQ E Q e b BQ 1 2 2 U V I R U I I R V U I V I U I R R I = − + + = − = + + ,因为 小,且 很小,所以

3)抑制共模信号 共模信号:数值相等,极性相同的输入信号。即un=1=l in1=△in,Ain1=△i Rcl R 2 C2 ll u R R =(l(Q1+△l1)-(l(Q2+△u(2 B IE2 0 对于每一边 共模放大倍数A △ 电路,R=? 参数理想对称时A=0 R的共模负反馈作用: 7(℃)↑→lc1↑le2↑→U↑→lB1↓l2↓→l↓l2↓抑制每只 差分管集电极电位的变化
3) 抑制共模信号 共模信号:数值相等,极性相同的输入信号。即 uI1= uI1= uIc 0 ( ) ( ) CQ1 C1 CQ2 C2 O C1 C2 = = + − + = − u u u u u u u 0 c Ic Oc c = = A u u A 参数理想对称时 共模放大倍数 Re的共模负反馈作用: T(℃)↑→IC1↑ IC2 ↑→UE↑→ IB1 ↓IB2 ↓→ IC1 ↓ IC2 ↓抑制每只 差分管集电极电位的变化。 C1 C2 B1 B2 C1 C2 u u i i i i = = , = , 对于每一边 电路,Re=?

4)放大差模信号 差模信号:数值相等,极性相反的输入信号。即u1=-U2=ud/2。 R R u BI △ B2 Rbi R T T Aic1=-△2 C1 △ C2 R ulle 2△ △=-△i2,R中电流不变,即Rε对差模信号无反馈作用
4) 放大差模信号 ◼ 差模信号:数值相等,极性相反的输入信号。即uI1= -uI2= uId/2。 O C1 C1 C2 C1 C2 B1 B2 u 2 u u u i i i i = = − = − = − △iE1 =-△ iE2,Re中电流不变,即Re 对差模信号无反馈作用

R1 R R R 2 B1△iB △ lBl R RL R R1 T u △ulo B2△i32 差模放大倍数A1 △ R B(R。∥ △ △iB·2(Rb+) R,+ R=2(R, +re Od △ic·2(R∥-) R=2R
) 2 2( 2( ) L Od C c Id B b be Id Od d R u i R u i R r u u A ∥ 差模放大倍数 = − = + = 2 2( ) ) 2 ( o c i b be b be L c d R R R R r R r R R A = = + + = − ∥

5)动态参数:AA、R1、R。、A、KcMR 共模抑制比κcM:综合考察差分放大电路放大差模信 号的能力和抑制共模信号的能力。 CMR三 A 在参数理想对称的情况下,KcwR=∞ 在实际应用时,信号源需要有“接地”点,以避 免干扰;或负载需要有“接地”点,以安全工作 根据信号源和负载的接地情况,差分放大电路有四 种接法:双端输入双端输岀、双端输入单端输出、单端 输入双端输出、单端输入单端输出
5) 动态参数:Ad、Ri、 Ro、 Ac、KCMR ◼ 共模抑制比KCMR:综合考察差分放大电路放大差模信 号的能力和抑制共模信号的能力。 在参数理想对称的情况下, = 。 = CMR c d CMR K A A K 在实际应用时,信号源需要有“ 接地”点,以避 免干扰;或负载需要有“ 接地”点,以安全工作。 根据信号源和负载的接地情况,差分放大电路有四 种接法:双端输入双端输出、双端输入单端输出、单端 输入双端输出、单端输入单端输出

2、差分放大电路的四种接法 1)双端输入单端输出 Q:1o、lmo、l与双端输出时相同。 CEQI CEO2 R R CO I Cc-loQ(R∥R1) R+Ru R cQ2=VcC-lcoR T R 动态:A41= 1B(R∥R1) 2 R 十n B(R∥R1 R=2(R+ Rb+rbe +2(1+B)R R.= R K Rb+re +2(1+ BRe CMR r+ 可为零!
2、差分放大电路的四种接法 1) 双端输入单端输出 - ( ) CQ2 CC CQ c CC CQ c L c L L CQ1 CEQ1 CEQ2 E Q BQ CQ U V I R V I R R R R R U U U Q I I I = − + = ∥ : 、 、 与双端输出时相同。 b be b be e CMR b be e c L c b be c L d 2(1 ) 2(1 ) ( ) ( ) 2 1 R r R r R K R r R R R A R r R R A + + + + = + + + = − + = − ∥ ∥ 动态: o c i b be 2( ) R R R R r = = + 可为零!

2)单端输入双端输入 R。 R R T T R R 差模输入信号hn=1共模输入信号v。= 2 由于输入差模信号的同时伴随有共模输入信号,所以 uo=Ad u1+Ac.+U
2) 单端输入双端输入 2 I I d I I c u 差模输入信号 u = u 共模输入信号 u = OQ I O d I c 2 U u u = A u + A + 由于输入差模信号的同时伴随有共模输入信号,所以

3)四种接法的比较 在参数理想对称条件下: 输入方式:双端输入时无共模信号输入,单端输入时 有共模输入。R与输入方式无关 输出方式:Q点、A、A、KCM、R均与之有关
3) 四种接法的比较 ◼ 在参数理想对称条件下: 输入方式:双端输入时无共模信号输入,单端输入时 有共模输入。Ri与输入方式无关。 输出方式:Q点、Ad、 Ac、 KCMR、Ro均与之有关

3、电路的改进1)具有恒流源的差放 R越大,共模负反馈越强,单端输出时的A越小 CMR 越大,差分放大电路的性能越好。但R。太大,则不合理 R R R R Rh R T T T C3 E3 R R ri+r EE BEO >>/B3E3 R
3、电路的改进 Re 越大,共模负反馈越强,单端输出时的Ac越小,KCMR 越大,差分放大电路的性能越好。但Re 太大,则不合理。 1) 具有恒流源的差放 3 E E BEQ 1 2 2 2 B3 E3 R V U R R R I I I − + ,

2)加调零电位器 3)场效应管差分放大电路 R t u Rd Rd Rh T T Q Rw为调零电位器,取 值应很小
RW为调零电位器,取 值应很小。 2)加调零电位器 3) 场效应管差分放大电路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PPT教学课件:多级放大电路——耦合方式、多级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直接耦合放大电路.ppt
-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PPT教学课件:场效应管放大电路.ppt
-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PPT教学课件:静态工作点的稳定、单管放大电路的三种接法.ppt
-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PPT教学课件: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ppt
-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PPT教学课件:正弦波振荡电路(2/2).ppt
-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PPT教学课件:正弦波振荡电路(1/2).ppt
-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PPT教学课件: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ppt
-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PPT教学课件:信号的远算和处理——概述、基本运算电路.ppt
-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PPT教学课件:集成运放的主要性能指标、晶体管的高频等效电路.ppt
-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PPT教学课件:半导体器件、放大的概念及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ppt
- 《电子技术》课程PPT课件讲稿(模拟电路)第九章 直流稳压电源.pps
- 《电子技术》课程PPT课件讲稿(模拟电路)第八章 功率放大器.pps
- 《电子技术》课程PPT课件讲稿(模拟电路)第七章 波形发生电路.pps
- 《电子技术》课程PPT课件讲稿(模拟电路)第六章 非线性处理器.pps
- 《电子技术》课程PPT课件讲稿(模拟电路)第五章 线性处理器.pps
- 《电子技术》课程PPT课件讲稿(模拟电路)第四章 差动放大器与集成运算放大器.pps
- 《电子技术》课程PPT课件讲稿(模拟电路)第三章 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pps
- 《电子技术》课程PPT课件讲稿(模拟电路)第二章 基本放大电路.pps
- 《电子技术》课程PPT课件讲稿(模拟电路)第一章 半导体器件.pps
- 《电子技术》课程PPT课件讲稿(模拟电路)第十章 晶闸管及其应用.pps
-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PPT教学课件:互补输出级、集成运算放大电路概述.ppt
-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PPT教学课件:微电流源、集成运放读图.ppt
- 半导体课程_2_1_1双极型半导体三极管结构.ppt
- 半导体课程_2_1_2双极型半导体三极管结构电流分配与控制.ppt
- 半导体课程_2_1_3双极型半导体三极管电流关系.ppt
- 半导体课程_2_1_4双极型半导体三极的特性曲线.ppt
- 半导体课程_2_1_5半导体三极管的参数.ppt
- 半导体课程_2_1_6半导体三极管的型号.ppt
- 半导体课程_2_1双极型半导体三极管.ppt
- 半导体课程_2_2_1绝缘栅场效应三极管的工作原理.ppt
- 半导体课程_2_2_2伏安特性曲线.ppt
- 半导体课程_2_2_3结型场效应半导体三级管.ppt
- 半导体课程_2_2_4场效应三极管的参数和型号.ppt
- 半导体课程_2_2_5双极型和场效应型三极管的比较.ppt
- 半导体课程_2_2场效应半导体三级管.ppt
- 半导体课程_3.1模拟课件.ppt
- 半导体课程_3.2数字课件.ppt
- 半导体课程_半导体三极管.ppt
- 上海交通大学:《模糊逻辑控制及其应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绪论、模糊逻辑及其理论基础.ppt
- 上海交通大学:《模糊逻辑控制及其应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模糊逻辑控制工作原理、模糊逻辑控制器(FLC)、模糊逻辑控制系统设计.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