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大学:《放射诊断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放射部分)介入放射学、非血管介入技术

第二篇介入放射学
第二篇 介入放射学

第十一章介入放射学 第一节经导管血管栓塞术
第十一章 介入放射学 第一节 经导管血管栓塞术

经导管血管栓塞术概述 诊疗技术的发展 1928年Santoss等完成第一例经皮直接穿刺主动脉造影 1931年Dos Stantos首先用针穿刺腹主动脉完成了最早的动脉造影 1940年古巴放射学家Farin.as用股动脉切开的方法将导管送入主动脉 20世纪40年代开展了右心房、室及肺动脉的导管技术 20世纪40年代后期,瑞典学者Jonsson,用同轴针经皮穿刺颈总动脉后 1964:年美国放射学家Dotter开发了使用同轴导管系统的血管成形术 1969年首先完成了血管内支架置入术的动物实验 1983年首创了镓钛记忆合金螺旋管状支架 1985年分别创造了不锈钢Z型自涨式和球囊扩张式支架 1920年Brooks首次应且肌肉片栓塞创伤性颈动脉一海绵窦瘘获得成功 从而开创了栓塞治疗的历史 20世纪70年代初期,随着各种栓塞剂如明胶海绵、聚烯醇,组织粘合剂、 可脱球囊等)的发展及导管技术的改进,推动了栓塞治疗在临床上的应用
1928年Santos等完成第一例经皮直接穿刺主动脉造影 1931年Dos Stantos首先用针穿刺腹主动脉完成了最早的动脉造影 1940年古巴放射学家Farinas用股动脉切开的方法将导管送入主动脉 20世纪40年代开展了右心房、室及肺动脉的导管技术 20世纪40年代后期,瑞典学者Jonsson用同轴针经皮穿刺颈总动脉后 1964:年美国放射学家Dotter开发了使用同轴导管系统的血管成形术 1969年首先完成了血管内支架置入术的动物实验 1983年首创了镓钛记忆合金螺旋管状支架 1985年分别创造了不锈钢Z型自涨式和球囊扩张式支架 1920年Brooks首次应且肌肉片栓塞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获得成功 从而开 创了栓塞治疗的历史 20世纪70年代初期,随着各种栓塞剂(如明胶海绵、聚烯醇, 组织粘合剂、 可脱球囊等)的发展及导管技术的改进,推动了栓塞治疗在临床上的应用。 诊疗技术的发展 一、经导管血管栓塞术概述

心血管造影机一DSA
心血管造影机-DSA

心血管介入应用
心血管介入应用

、经导管血管栓塞术概述 按照介入放射学方法分类 (一)穿刺/引流术 1.血管穿刺,如动静脉或门静脉的穿刺 2.囊肿、脓肿、血肿、积液的穿刺治疗 3.实质脏器肿瘤的穿刺治疗(消融术) 4.采取组织学标本 5。阻断、破坏神经传导用于止痛
按照介入放射学方法分类 (一)穿刺/引流术 1.血管穿刺,如动静脉或门静脉的穿刺 2.囊肿、脓肿、血肿、积液的穿刺治疗 3.实质脏器肿瘤的穿刺治疗(消融术) 4.采取组织学标本 5.阻断、破坏神经传导用于止痛 一、经导管血管栓塞术概述

一、经导管血管栓塞术概述 按照介入放射学方法分类 (二)灌注、栓塞术 1.各种原因出血的治疗 2.实质脏器肿瘤的治疗 3.消除或减少器官功能 4.非特异性炎症
按照介入放射学方法分类 (二)灌注、栓塞术 1.各种原因出血的治疗 2.实质脏器肿瘤的治疗 3.消除或减少器官功能 4.非特异性炎症 一、经导管血管栓塞术概述

、 经导管血管栓塞术概述 按照介入放射学方法分类 (三)成形术(angioplasty) 1.恢复管腔脏器的形态 2.建立新的通道 3。消除异常通道 (四)其他: 非包含在以上三项内的内容,如取出血管内异物等
按照介入放射学方法分类 (三)成形术(angioplasty) 1.恢复管腔脏器的形态 2. 建立新的通道 3.消除异常通道 (四)其他: 非包含在以上三项内的内容,如取出血管内异物等 一、经导管血管栓塞术概述

一、经导管血管栓塞术概述 (一)适应证 1、 止血 ●手术、活检后医源性出血 ●外伤、肿瘤致盆腔和内脏出血 ●肺部疾病导致咯血 ●鼻出血 2、异常血流动力学的纠正或恢复 (1)AVM (3)静脉曲张 (2)动静脉瘘 (4)填塞异常血管腔
(一)适应证 1、止血 ⚫ 手术、活检后医源性出血 ⚫ 外伤、肿瘤致盆腔和内脏出血 ⚫ 肺部疾病导致咯血 ⚫ 鼻出血 2、异常血流动力学的纠正或恢复 (1)AVM (3)静脉曲张 (2)动静脉瘘 (4)填塞异常血管腔 一、经导管血管栓塞术概述

经导管血管栓塞术概述 (一)适应证 3、治疗肿瘤 (1)作为术前辅助性栓塞治疗,减少术中出血,手术野清楚 可缩短手术时间,提高肿瘤切除率。 (2)姑息性栓塞治疗使肿瘤缺血坏死,达到缩小肿瘤体积 减轻或消除引起的症状。改善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期。 (3)相对根治性栓塞治疗
(一)适应证 3、治疗肿瘤 (1) 作为术前辅助性栓塞治疗,减少术中出血,手术野清楚 可缩短手术时间,提高肿瘤切除率。 (2) 姑息性栓塞治疗 使肿瘤缺血坏死,达到缩小肿瘤体积 减轻或消除引起的症状。改善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期。 (3) 相对根治性栓塞治疗 一、经导管血管栓塞术概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石河子大学:《放射诊断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放射部分)乳腺系统.ppt
- 石河子大学:《放射诊断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放射部分)中枢神经系统.ppt
- 石河子大学:《放射诊断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放射部分)第二章 骨骼和肌肉系统(4/4).ppt
- 石河子大学:《放射诊断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放射部分)第二章 骨骼和肌肉系统(3/4).ppt
- 石河子大学:《放射诊断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放射部分)第二章 骨骼和肌肉系统(2/4).ppt
- 石河子大学:《放射诊断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放射部分)第二章 骨骼和肌肉系统(1/4).ppt
- 石河子大学:《放射诊断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放射部分)第三章 呼吸系统 第四节 疾病诊断.ppt
- 石河子大学:《放射诊断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放射部分)第三章 呼吸系统 第三节 基本病变表现.ppt
- 石河子大学:《放射诊断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放射部分)第三章 呼吸系统 第一节 检查技术 第二节 正常影像表现.ppt
- 石河子大学:《放射诊断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放射部分)总论、成像技术与临床应用(主讲:赵新建).ppt
- 石河子大学:《放射诊断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第二套习题(无答案).doc
- 石河子大学:《放射诊断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第一套习题(无答案).doc
- 石河子大学:《放射诊断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医学影像学标准化试题(选择题,含答案).pdf
- 石河子大学:《放射诊断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影像诊断学第七版讲稿(超声心脏部分).doc
- 石河子大学:《放射诊断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影像诊断学第七版讲稿(超声腹部部分——基础及肝胆).doc
- 石河子大学:《放射诊断学》课程教学资源(讲稿)影像诊断学第七版讲稿(CT、MRI部分,任课教师:尹喜).doc
- 石河子大学:《放射诊断学》课程教学资源(讲稿)影像诊断学第七版讲稿(放射部分,任课教师:赵新建).doc
- 《放射诊断学》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课程《医学影像学》教材PDF电子书(共六篇,人卫版,第四版).pdf
- 《放射诊断学》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书籍《实用放射学》教材PDF电子书(第二版,共九篇).pdf
- 石河子大学:《放射诊断学》课程教学资源(讲稿)放射诊断学讲稿(任课教师:刘兵元).doc
- 石河子大学:《放射诊断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放射部分)头颈部.ppt
- 石河子大学:《放射诊断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放射部分)女性生殖系统.ppt
- 石河子大学:《放射诊断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放射部分)心脏与大血管(1/4).ppt
- 石河子大学:《放射诊断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放射部分)心脏与大血管(3/4).ppt
- 石河子大学:《放射诊断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放射部分)心脏与大血管(2/4).ppt
- 石河子大学:《放射诊断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放射部分)心脏与大血管(4/4).ppt
- 石河子大学:《放射诊断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放射部分)消化系统——急腹症.ppt
- 石河子大学:《放射诊断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放射部分)泌尿与生殖系统.ppt
- 石河子大学:《放射诊断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放射部分)肺与纵隔——肺结核.ppt
- 石河子大学:《放射诊断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放射部分)肺与纵隔——纵隔肿瘤.ppt
- 石河子大学:《放射诊断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放射部分)胃肠道——食管与胃肠道.ppt
- 石河子大学:《放射诊断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放射部分)胃肠道——胃与十二指肠.ppt
- 石河子大学:《放射诊断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放射部分)胃肠道——空肠与回肠(小肠、结肠).ppt
- 《放射诊断学》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课程《医学影像学》教材PDF电子版(七年制,共十章,人卫版).pdf
- 石河子大学:《放射诊断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超声诊断学)腹部超声诊断(主讲:陈辉).ppt
- 石河子大学:《放射诊断学》课程PPT教学课件(CT部分)CT肝胆疾病——肝脏疾病CT诊断、胆道系统疾病CT诊断(主讲:张 林).ppt
- 石河子大学:《放射诊断学》课程PPT教学课件(CT部分)肾上腺疾病CT诊断.ppt
- 石河子大学:《放射诊断学》课程PPT教学课件(CT部分)胰腺CT诊断、脾脏疾病CT诊断.ppt
- 石河子大学:《放射诊断学》课程PPT教学课件(CT部分)CT读片简介.ppt
- 石河子大学:《放射诊断学》课程PPT教学课件(CT部分)五官CT诊断.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