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练习题_2012中考古诗词复习练习:04饮酒

04饮酒 、默写 二、练习 1、有人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一句写出了门庭冷落的景象,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 寂寞。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几句诗描写了一种怎样的生活 状态? 3、诗中描绘傍晚时分山中美丽景色的诗句是 4、诗歌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脱俗,是因为 5、“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指的是仆么? 6、请从炼字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 7、下列对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而无车马喧”意思是没有那些人来人往的喧嚣,没有世俗的困扰 B、“心远地自偏”意思是只要居所偏僻安静,心就会远离喧闹的尘世。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写出了心与自然的会意与亲近,达到了一种物我合一 的境界。 D、“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此句写出了诗人面对良辰美景神往而又迷惘的情形 8、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饮酒(其五)主要表达了诗人如何从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的真正意义,获得恬静的心 境这一内容 B、“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句与杜甫(望岳)中“荡胸生层云,决眦人归鸟”都借归 鸟来写诗人陶醉自然而不愿做官的感受 C、“此中有真意”与《归园田居(其三)》中“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都表达了诗人
1 04 饮酒 一、默写 二、练习 1、有人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一句写出了门庭冷落的景象,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 寂寞。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几句诗描写了一种怎样的生活 状态? 3、诗中描绘傍晚时分山中美丽景色的诗句是“ , ” 4、诗歌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脱俗,是因为“ ”。 5、“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指的是仆么? 6、请从炼字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 7、下列对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而无车马喧”意思是没有那些人来人往的喧嚣,没有世俗的困扰。 B、“心远地自偏”意思是只要居所偏僻安静,心就会远离喧闹的尘世。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写出了心与自然的会意与亲近,达到了一种物我合一 的境界。 D、“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此句写出了诗人面对良辰美景神往而又迷惘的情形。 8、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饮酒(其五))主要表达了诗人如何从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的真正意义,获得恬静的心 境这一内容。 B、“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句与杜甫(望岳)中“荡胸生层云,决眦人归鸟”都借归 鸟来写诗人陶醉自然而不愿做官的感受。 C、“此中有真意”与《归园田居(其三)》中“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都表达了诗人

返朴归真的人生理想。 D、陶渊明爱菊,菊花成了远离尘俗、洁身自好的品格象征:周敦颐说莲,莲花象征着 君子美好的品德。他们都托物言志,寄托了一种高洁的情致。 9.对下面这首诗歌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写诗人虽身居闹市,但门庭冷落,表现出诗人的孤独 与寂寞。 B.“心远地自偏”意思是指心远离官场和世俗,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 自然,表现出了诗人悠然恬静的心境 D.“此中有真意”中的“真意”与《归园田居(其三)》中“衣沾不足借,但使愿无违” 的“愿”指的都是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 10.对下面诗歌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诗歌通过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了“心远地自偏”的道理。 B.诗歌的前四句从哲理的高度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后六句写诗人从对自然的欣赏 中得到美的享受和哲理的启迪。 C.晋宋隐逸之风盛行,作者陶渊明便是晋宋隐士的代表之一。诗中反映了诗人超脱尘 世,隐居山野的隐士生活,突出了其“境”与“心”皆“静”的特点。 D.“此中有真意”的“此中”,指的是幽美淡远的“景”和悠然自得之“情 ll、下面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结庐在入境,而无车马喧”写出了诗人的居住环境和生话状况。 B.尽管没有车马的喧闹嘈杂,但仍有“采菊东篱下”的劳作烦忧。 C.诗中四句写景句子传神的描绘了优美恬静的田园风光。 D.全诗融说理、写景、抒情为一体,表现了诗人细微的内心感受。 对《饮酒》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本诗首句交代诗人隐居之地乃是众人聚居之地 B.“心远地自偏”写出诗人不染世俗之事的原因。 C.“欲辨已忘言”表明诗人隐居生活的迷惘状态 D.本诗语言清新自然,情、境、理浑然融合。 04饮酒 1、不同意。这一句是写诗人虽身居闹,却远离俗世,不受世俗烦扰,表达了诗人陶醉于自然,恬淡愉悦的 心情。(言之成理即可) 2、悠然自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状态 3、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4、心远地自偏 5、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 悠然”形象地写出了诗人隐居时的安逸闲适的心境 示例二:妙在美景不是有意去“望”,而是无意所“见”,充分表现了诗人悠然恬静的心境 7、B8、B9.A10、C11、B12.C
2 返朴归真的人生理想。 D、陶渊明爱菊,菊花成了远离尘俗、洁身自好的品格象征;周敦颐说莲,莲花象征着 君子美好的品德。他们都托物言志,寄托了一种高洁的情致。 9.对下面这首诗歌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写诗人虽身居闹市,但门庭冷落,表现出诗人的孤独 与寂寞。 B.“心远地自偏”意思是指心远离官场和世俗,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 自然,表现出了诗人悠然恬静的心境。 D.“此中有真意”中的“真意”与《归园田居(其三)》中“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的“愿”指的都是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 10.对下面诗歌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诗歌通过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了“心远地自偏”的道理。 B.诗歌的前四句从哲理的高度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后六句写诗人从对自然的欣赏 中得到美的享受和哲理的启迪。 C.晋宋隐逸之风盛行,作者陶渊明便是晋宋隐士的代表之一。诗中反映了诗人超脱尘 世,隐居山野的隐士生活,突出了其“境”与 “心”皆“静”的特点。 D.“此中有真意”的“此中”,指的是幽美淡远的“景”和悠然自得之“情”。 11、下面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结庐在入境,而无车马喧”写出了诗人的居住环境和生话状况。 B.尽管没有车马的喧闹嘈杂,但仍有“采菊东篱下”的劳作烦忧。 C.诗中四句写景句子传神的描绘了优美恬静的田园风光。 D.全诗融说理、写景、抒情为一体,表现了诗人细微的内心感受。 12、对《饮酒》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本诗首句交代诗人隐居之地乃是众人聚居之地。 B.“心远地自偏”写出诗人不染世俗之事的原因。 C.“欲辨已忘言”表明诗人隐居生活的迷惘状态。 D.本诗语言清新自然,情、境、理浑然融合。 04 饮酒 1、不同意。这一句是写诗人虽身居闹,却远离俗世,不受世俗烦扰,表达了诗人陶醉于自然,恬淡愉悦的 心情。(言之成理即可) 2、悠然自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状态。 3、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4、心远地自偏 5、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 6、示例一:“悠然”形象地写出了诗人隐居时的安逸闲适的心境。 示例二:妙在美景不是有意去“望”,而是无意所“见”,充分表现了诗人悠然恬静的心境。 7、B 8、B 9.A 10、 C 1 1、B 12.C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饮酒》导学案_盐阜中学初三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doc
- 《饮酒》同步练习_饮酒.doc
- 《饮酒》《行路难》《己亥杂诗》导学案_课题.doc
- 《饮酒》《春望》同步练习.doc
- 《饮酒》ppt课件(25页)_饮酒.ppt
- 《饮酒》ppt课件(23页).ppt
- 《饮酒》ppt课件(20页)_饮酒.ppt
- 《饮酒》ppt课件(16页).ppt
- 《饮酒》ppt课件(15页).ppt
- 《饮酒》ppt课件(14页).ppt
- 《饮酒》ppt课件(12页).ppt
- 《饮酒》ppt课件(11页).ppt
- 《饮酒》ppt课件11.ppt
- 《饮湖上初晴后雨》ppt课件.ppt
- 《饮湖上初晴后雨》ppt课件2.ppt
- 《饮湖上初晴后雨》ppt课件.ppt
- 《饥饿艺术家》练习题_《饥饿的艺术家》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测.doc
- 《饥饿艺术家》ppt课件3_饥饿艺术家-last.ppt
- 《饥饿艺术家》ppt课件2_饥饿艺术家(第11-12课时).ppt
- 《饥饿艺术家》ppt课件1_饥饿艺术家.ppt
- 《饮酒(其五)》历年中考题及答案(2012-2014年).doc
- 《饮马长城窟行》ppt课件1.ppt
-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pptx课件3.pptx
-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pptx课件(14页)_首届诺贝尔奖颁发.pptx
-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ppt课件1_最新---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ppt
-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ppt课件2.ppt
-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ppt课件(14页).ppt
-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ppt课件(14页).ppt
-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ppt课件(15页)2_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ppt
-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ppt课件(15页).ppt
-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ppt课件(18页).ppt
-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ppt课件(19页).ppt
-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ppt课件(19页).ppt
-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ppt课件(21页).ppt
-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ppt课件(25页).ppt
-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ppt课件(27页).ppt
-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课后练习_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课后习题新人教版.doc
- 《香港夜色》ppt课件2_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3课《香港夜色PPT课件》.ppt
- 《香港夜色》导学案_西师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第13课《香港夜色》.doc
- 《香港,璀璨的明珠》ppt课件2_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香港璀璨的明珠》PPT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