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师范大学:物联网工程专业《计算机通信与网络》课程教学大纲

计算机通信与网络课程教学大纲教研室主任:周子力执笔人:郭卫栋一、课程基本信息开课单位:物理工程学院课程名称:计算机通信与网络课程编号:073310英文名称:ComputerCommunicationsandNetworking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总学时:36理论学时:36实验学时:12学分:2开设专业:通信工程、物联网工程先修课程:计算机基础C语言电子技术二、课程任务目标(一)课程任务本课程是一门工科通信类专业基础必修课程,也是工科学生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的入门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从应用角度出发,在理论上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体系结构、工作协议以及基本的网络通信知识,建立网络的整体概念,为计算机网络的应用打下基础。(二)课程目标在学完本课程之后,学生能够:1.建立基本的网络框架结构;2.掌握两种计算网络的主流架构各层的相关协议:3.初步掌握计算机网络应用程序的开发思想和方法。三、教学内容和要求(一)理论教学的内容及要求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第一节计算机网络及其分类1.了解计算机网络及其功能;2.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分类以及一些与计算机通信有关的国际组织。第二节计算机网络的组成1.了解计算网络的拓扑结构;
计算机通信与网络课程教学大纲 教研室主任: 周子力 执笔人:郭卫栋 一、课程基本信息 开课单位:物理工程学院 课程名称:计算机通信与网络 课程编号:073310 英文名称:Computer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ing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总 学 时: 36 理论学时: 36 实验学时:12 学 分:2 开设专业:通信工程、物联网工程 先修课程:计算机基础 C 语言 电子技术 二、课程任务目标 (一)课程任务 本课程是一门工科通信类专业基础必修课程,也是工科学生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的入门 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从应用角度出发,在理论上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体系结构、工作协 议以及基本的网络通信知识,建立网络的整体概念,为计算机网络的应用打下基础。 (二)课程目标 在学完本课程之后,学生能够: 1.建立基本的网络框架结构; 2.掌握两种计算网络的主流架构各层的相关协议; 3.初步掌握计算机网络应用程序的开发思想和方法。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理论教学的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 第一节 计算机网络及其分类 1.了解计算机网络及其功能; 2.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分类以及一些与计算机通信有关的国际组织。 第二节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1.了解计算网络的拓扑结构;

2.掌握网络节点的分类及其区别:3.理解网络协议的用途。第二章中间节点上的通信技术第一节交换技术的演变1.掌握电路交换、存储-转发交换的联系和区别:2.理解分组交换网络中最佳顿长度的计算。第二节虚电路与数据报1.掌握虚电路与数据报服务的步骤以及两者的区别;2.掌握电路交换、虚电路与数据报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第三节交换机1.理解交换机的功能和交换机的分类方式。第四节路由节点上的通信1.理解路由器的用途与路由表的含义2.了解路由技术的演进。第三章链路上的数据传送技术第一节基本通信方式1.掌握串行传输和并行传输的定义;2.理解串行传输的同步控制方式。第二节数据信号分析与信道特性1.掌握数据、信息与信号的联系与区别:2.理解常用的数据信号分析方法;3.理解信道的频谱特性。第三节系带传输、频带传输与数据信号变换1.理解基带传输与频带传输的适用范围和区别:2.了解常见的数字信号的模拟调制方式:3.了解PCM技术的步骤:4.理解常见的数字编码方式。第四节信道的多路复用技术1.理解常见的四种多路复用技术。第五节数据的可靠传输1.了解差错产生的原因与相应对策:
2.掌握网络节点的分类及其区别; 3.理解网络协议的用途。 第二章 中间节点上的通信技术 第一节 交换技术的演变 1. 掌握电路交换、存储-转发交换的联系和区别; 2. 理解分组交换网络中最佳帧长度的计算。 第二节 虚电路与数据报 1. 掌握虚电路与数据报服务的步骤以及两者的区别; 2. 掌握电路交换、虚电路与数据报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第三节 交换机 1. 理解交换机的功能和交换机的分类方式。 第四节 路由节点上的通信 1. 理解路由器的用途与路由表的含义; 2. 了解路由技术的演进。 第三章 链路上的数据传送技术 第一节 基本通信方式 1. 掌握串行传输和并行传输的定义; 2. 理解串行传输的同步控制方式。 第二节 数据信号分析与信道特性 1. 掌握数据、信息与信号的联系与区别; 2. 理解常用的数据信号分析方法; 3. 理解信道的频谱特性。 第三节 系带传输、频带传输与数据信号变换 1. 理解基带传输与频带传输的适用范围和区别; 2. 了解常见的数字信号的模拟调制方式; 3. 了解 PCM 技术的步骤; 4. 理解常见的数字编码方式。 第四节 信道的多路复用技术 1. 理解常见的四种多路复用技术。 第五节 数据的可靠传输 1. 了解差错产生的原因与相应对策;

2.掌握常见的差错检测和差错控制方法。第六节流量控制1.理解流量控制的含义及基本控制策略;2.掌握滑动窗口协议的工作原理和步骤。第四章ISO/OSI参考模型第一节概述1.理解计算机网络结构的多样性;2.掌握ISO/OSI层次结构的划分。第二节ISO/OSI参考模型分层介绍1.掌握ISO/OSI参考模型每层的基本功能。第三节ISO/OSI参考模型的进一步分析1.掌握ISO/OSI参考模型各层中的数据流动;2.理解服务与协议的含义;3.了解常见的服务原语。第五章局域网与IEEE802模型第一节局域网技术特点与体系结构1.掌握局域网中的介质访问技术:2.理解IEEE802模型的构架。第二节以太网技术1.掌握CSMA/CD协议的工作流程以及参数分析方法;2.了解IEEE802.3和10Mbps以太网的技术特点。第三节无线局域网1.理解无线局域网和IEEE802.11协议的特点;2.掌握CSMA/CA的工作流程;3.了解Wi-Fi的概念及其设备。第四节交换式局域网1,理解网桥的适用范围及其工作原理;2.掌握交换机、路由器和网桥的区别;3.理解虚拟局域网的端口划分方式。第五节高速以太网1.了解高速以太网的发展及其特点;
2. 掌握常见的差错检测和差错控制方法。 第六节 流量控制 1. 理解流量控制的含义及基本控制策略; 2. 掌握滑动窗口协议的工作原理和步骤。 第四章 ISO/OSI 参考模型 第一节 概述 1. 理解计算机网络结构的多样性; 2. 掌握 ISO/OSI 层次结构的划分。 第二节 ISO/OSI 参考模型分层介绍 1. 掌握 ISO/OSI 参考模型每层的基本功能。 第三节 ISO/OSI 参考模型的进一步分析 1. 掌握 ISO/OSI 参考模型各层中的数据流动; 2. 理解服务与协议的含义; 3. 了解常见的服务原语。 第五章 局域网与 IEEE 802 模型 第一节 局域网技术特点与体系结构 1. 掌握局域网中的介质访问技术; 2. 理解 IEEE 802 模型的构架。 第二节 以太网技术 1. 掌握 CSMA/CD 协议的工作流程以及参数分析方法; 2. 了解 IEEE 802.3 和 10Mbps 以太网的技术特点。 第三节 无线局域网 1. 理解无线局域网和 IEEE 802.11 协议的特点; 2. 掌握 CSMA/CA 的工作流程; 3. 了解 Wi-Fi 的概念及其设备。 第四节 交换式局域网 1. 理解网桥的适用范围及其工作原理; 2. 掌握交换机、路由器和网桥的区别; 3. 理解虚拟局域网的端口划分方式。 第五节 高速以太网 1. 了解高速以太网的发展及其特点;

2.理解百兆以太网、千兆以太网和万兆以太网的特点。第六章Internet与TCP/IP体系结构第一节概述1.掌握TCP/IP协议栈的分层结构;2.2掌握TCP/IP与OSI参考模型的比较。第二节IP协议1.掌握IP地址的分类方式;2.了解IP地址的无分类编址;3.掌握IPv4的分组格式;第三节网络接口层相关协议1.理解PPP协议的顿格式和工作状态2.理解IP地址解析协议的含义。第四节网际控制消息协议ICMP1.理解ICMP提供的服务和分组格式;2.了解ICMP协议的应用;第五节IP路由1.掌握路由器工作流程;2.理解RIP协议、OSPF协议和BGP协议;3.了解第三层交换的含义。第六节IPv61.理解IPv6的含义及其目标;2.掌握IPv6的分组结构和地址类型;3.了解从Ipv4向IPv6的过渡第七章应用层实体及其工作模式第一节客户-服务器工作模式1.掌握客服-服务器模式的工作流程及应用方式2.了解中间件的含义。第二节客户-服务器模式应用举例1.理解远程登录的字符集及其工作方式:2.理解FTP协议模型及其工作流程;3.理解电子邮件协议的传输过程和几个重要的邮件协议;
2. 理解百兆以太网、千兆以太网和万兆以太网的特点。 第六章 Internet 与 TCP/IP 体系结构 第一节 概述 1. 掌握 TCP/IP 协议栈的分层结构; 2. 掌握 TCP/IP 与 OSI 参考模型的比较。 第二节 IP 协议 1. 掌握 IP 地址的分类方式; 2. 了解 IP 地址的无分类编址; 3. 掌握 IPv4 的分组格式; 第三节 网络接口层相关协议 1. 理解 PPP 协议的帧格式和工作状态; 2. 理解 IP 地址解析协议的含义。 第四节 网际控制消息协议 ICMP 1. 理解 ICMP 提供的服务和分组格式; 2. 了解 ICMP 协议的应用; 第五节 IP 路由 1. 掌握路由器工作流程; 2. 理解 RIP 协议、OSPF 协议和 BGP 协议; 3. 了解第三层交换的含义。 第六节 IPv6 1. 理解 IPv6 的含义及其目标; 2. 掌握 IPv6 的分组结构和地址类型; 3. 了解从 Ipv4 向 IPv6 的过渡; 第七章 应用层实体及其工作模式 第一节 客户-服务器工作模式 1. 掌握客服-服务器模式的工作流程及应用方式; 2.了解中间件的含义。 第二节 客户-服务器模式应用举例 1. 理解远程登录的字符集及其工作方式; 2. 理解 FTP 协议模型及其工作流程; 3. 理解电子邮件协议的传输过程和几个重要的邮件协议;

4.了解简单网络管理协议的功能和管理模型:5.了解B/S模式与浏览器结构的特点。第八章计算机网络应用程序设计第一节套接口API的有关概念1.了解socket编程模型及其类型;2.理解socket地址和通信进程的两种方式。第二节基本socket函数1.理解socket、bind(、connectO、listen、accept、函数的定义和用法:2.理解套接口上的基本I/0函数;3.理解关闭套接口通道和撤销套接口的方法。第三节给予TCP的socket程序设计1.理解TCP有限状态机的状态转化分析;2.理解C/S模型的时序图;3.掌握简单的TCP网络通信程序;4.理解阻塞模式下的TCP输入输出与超时控制方法;5.了解非阻塞模式下的TCP输入输出。第四节基于UDP的socket程序设计1.理解UDP的编程模式;2.掌握简单的UDP客户一服务器程序,3.了解非阻塞模式下的UDP客户一服务器程序。第五节输入输出多路复用1.理解输入输出多路复用的基本原理;2.理解select(函数及其应用。第六节并发服务器程序设计1.理解多进程并发服务器程序设计:2.了解多线程并发服务器程序设计。四、学时分配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小章上习讨课次讲实备注外计授机题论验
4. 了解简单网络管理协议的功能和管理模型; 5. 了解 B/S 模式与浏览器结构的特点。 第八章 计算机网络应用程序设计 第一节 套接口 API 的有关概念 1. 了解 socket 编程模型及其类型; 2. 理解 socket 地址和通信进程的两种方式。 第二节 基本 socket 函数 1. 理解 socket()、bind()、connect()、 listen()、accept()、函数的定义和用法; 2. 理解套接口上的基本 I/O 函数; 3. 理解关闭套接口通道和撤销套接口的方法。 第三节 给予 TCP 的 socket 程序设计 1. 理解 TCP 有限状态机的状态转化分析; 2. 理解 C/S 模型的时序图; 3. 掌握简单的 TCP 网络通信程序; 4. 理解阻塞模式下的 TCP 输入输出与超时控制方法; 5. 了解非阻塞模式下的 TCP 输入输出。 第四节 基于 UDP 的 socket 程序设计 1. 理解 UDP 的编程模式; 2. 掌握简单的 UDP 客户-服务器程序; 3. 了解非阻塞模式下的 UDP 客户-服务器程序。 第五节 输入输出多路复用 1. 理解输入输出多路复用的基本原理; 2. 理解 select()函数及其应用。 第六节 并发服务器程序设计 1. 理解多进程并发服务器程序设计; 2. 了解多线程并发服务器程序设计。 四、学时分配 章 次 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小 计 讲 授 实 验 上 机 习 题 讨 论 课 外 备 注

22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44第二章:中间节点上的通信技术44第三章:链路上的数据传送技术44第四章:ISO/OSI参考模型66第五章:局域网与IEEE802模型88第六章:Internet与TCP/IP体系结构44第七章:应用层实体及其工作模式44第八章:计算机网络应用程序设计3636合计五、考核说明本课程采用闭卷考试,其中期末考试占70%,期中考试占10%,作业占10%,平时成绩占10%。六、主要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目(一)主要教材1.张基温著《计算机网络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二)主要参考书目1谢希仁著《计算机网络》,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年。2.沈金龙,杨庚主编《计算机通信与网络》,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年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 2 2 第二章:中间节点上的通信技术 4 4 第三章:链路上的数据传送技术 4 4 第四章:ISO/OSI 参考模型 4 4 第五章:局域网与 IEEE 802 模型 6 6 第六章:Internet 与 TCP/IP 体系结构 8 8 第七章:应用层实体及其工作模式 4 4 第八章:计算机网络应用程序设计 4 4 合 计 36 36 五、考核说明 本课程采用闭卷考试,其中期末考试占 70%,期中考试占 10%,作业占 10%,平时成绩占 10%。, 六、主要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目 (一)主要教材 1.张基温著《计算机网络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年。 (二)主要参考书目 1.谢希仁著《计算机网络》,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年。 2. 沈金龙,杨庚主编《计算机通信与网络》,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 年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曲阜师范大学:物联网工程专业《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教学大纲.doc
- 曲阜师范大学:物联网工程专业《科技英语》课程教学大纲.docx
- 曲阜师范大学:物联网工程专业《科技英语》课程教学大纲.doc
- 曲阜师范大学:物联网工程专业《电路CAD》课程教学大纲.doc
- 曲阜师范大学:物联网工程专业《物联网数据处理》课程教学大纲.doc
- 曲阜师范大学:物联网工程专业《物联网应用系统设计》课程教学大纲.docx
- 曲阜师范大学:物联网工程专业《物联网定位技术》课程教学大纲.doc
- 曲阜师范大学:物联网工程专业《无线传感网技术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doc
- 曲阜师范大学:物联网工程专业《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doc
- 曲阜师范大学:物联网工程专业《数据结构》课程教学大纲.doc
- 曲阜师范大学:物联网工程专业《微波技术与天线》课程教学大纲.doc
- 曲阜师范大学:物联网工程专业《嵌入式Linux开发技术》课程教学大纲.doc
- 曲阜师范大学:物联网工程专业《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课程教学大纲.doc
- 曲阜师范大学:物联网工程专业《ZigBee开发技术及实践》课程教学大纲.docx
- 曲阜师范大学:物联网工程专业《V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doc
- 曲阜师范大学:物联网工程专业《TinyOS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doc
- 曲阜师范大学:物联网工程专业《RFID开发技术与实践》课程教学大纲(物联网).doc
- 曲阜师范大学:物联网工程专业《RFID开发技术与实践》课程教学大纲.doc
- 曲阜师范大学:物联网工程专业《Linux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doc
- 曲阜师范大学:物联网工程专业《ARM体系结构与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doc
- 曲阜师范大学:物联网工程专业《通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2).doc
- 曲阜师范大学:物联网工程专业《通信电子电路》课程教学大纲.doc
- 曲阜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
- 曲阜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ARM体系结构与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doc
- 曲阜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DSP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doc
- 曲阜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Matlab语言及其应用》课程教学大纲.doc
- 曲阜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Solidworks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
- 曲阜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传感器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doc
- 曲阜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大纲.doc
- 曲阜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信息论编码》课程教学大纲.doc
- 曲阜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光纤通信》课程教学大纲.doc
- 曲阜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单片机原理》课程教学大纲.doc
- 曲阜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大纲(一).doc
- 曲阜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大纲(二).doc
- 曲阜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微机原理》课程教学大纲.doc
- 曲阜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微波技术与天线》课程教学大纲.doc
- 曲阜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大纲.doc
- 曲阜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教学大纲.doc
- 曲阜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
- 曲阜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数字电路》课程教学大纲.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