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曲阜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ARM体系结构与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DOC
文档页数:10
文件大小:102.5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曲阜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ARM体系结构与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ARM体系结构与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教研室主任:黄勇坚执笔人:黄勇坚一、课程基本信息开课单位:物理工程学院课程名称:ARM体系结构与程序设计课程编号:073308英文名称:ARMArchitectureandProgramming课程类型:专业方向限选课总学时:54理论学时:36实验学时:18学分:3开设专业:通信工程先修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二、课程任务目标(一)课程任务本课程是通信工程专业方向限选课,目前ARM系统技术开发已经广泛的应用于消费电子、网络通信、工业控制、军事国防等各个领域。本课程以Cortex-M3内核的STM32F107ARM芯片为基础,以"Cortex开发套件”为硬件开发平台,MDK-ARM为软件开发环境,基于STM32固件库的编程方法,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Cortex-M3ARM芯片架构原理及STM32F107基础和高级应用,掌握ARM系统软硬件设计的基本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二)课程目标在学完本课程之后,学生能够:1.掌握Cortext-M3内核的基本架构和工作原理:2.了解并掌握STM32的指令系统、固件库结构及程序设计方法:3.比较熟练地使用MDK-ARM开发工具进行ARM开发板的编程及调试:4.根据实际设计需要熟练应用STM32F107的各种片内外设和接口进行编程、系统扩展及开发等;5.了解实时操作系统μC/OS,并学会用μC/OS开发小型应用系统。三、教学内容和要求(一)理论教学的内容及要求

“ARM 体系结构与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教研室主任: 黄勇坚 执笔人:黄勇坚 一、课程基本信息 开课单位:物理工程学院 课程名称:ARM 体系结构与程序设计 课程编号:073308 英文名称:ARM Architecture and Programming 课程类型:专业方向限选课 总 学 时:54 理论学时:36 实验学时:18 学 分:3 开设专业:通信工程 先修课程:C 语言程序设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二、课程任务目标 (一)课程任务 本课程是通信工程专业方向限选课,目前 ARM 系统技术开发已经广泛的应用于消费电子、网 络通信、工业控制、军事国防等各个领域。本课程以 Cortex-M3 内核的 STM32F107 ARM 芯片为基 础,以“Cortex 开发套件”为硬件开发平台,MDK-ARM 为软件开发环境,基于 STM32 固件库的编程 方法,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 Cortex-M3 ARM 芯片架构原理及 STM32F107 基础和高级应 用,掌握 ARM 系统软硬件设计的基本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二)课程目标 在学完本课程之后,学生能够: 1.掌握 Cortext-M3 内核的基本架构和工作原理; 2.了解并掌握 STM32 的指令系统、固件库结构及程序设计方法; 3. 比较熟练地使用 MDK-ARM 开发工具进行 ARM 开发板的编程及调试; 4. 根据实际设计需要熟练应用 STM32F107 的各种片内外设和接口进行编程、系统扩展及开发 等; 5.了解实时操作系统 µC/OS,并学会用 µC/OS 开发小型应用系统。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理论教学的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概述第一节ARM体系概述1.了解ARM的含义。第二节Cortex内核1.理解Cortex-M3内核的特点。第三节CM3指令集1.了解Cortex-M3的指令集。第四节STM32系列MCU1.理解STM32系列MCU的分类。第五节STM32固件库1.了解CMSIS的含义;2.掌握STM32固件库的含义和结构。第六节开发工具1.掌握STM32F107开发工具MDK-ARM的使用。本章重点:ARM的含义,Cortex-M3内核的特点,STM32固件库的含义和结构,STM32F107的开发工具MDK-ARM。本章难点:Cortex-M3内核的特点,STM32固件库的含义和结构。第二章STM32F107内核架构第一节内核架构1.理解CM3内核与STM32F107架构关系。第二节存储器组织1.理解STM32F107的存储器组织。第三节存储器映像1.理解STM32F107的存储器映像,了解位带别名区地址计算方法。第四节寄存器组1.了解STM32F107的寄存器组的功能。第五节堆栈1.了解CM3的堆栈特点:2.了解CM3的双堆栈机制及各自作用。第六节电源管理1.理解电源管理模式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ARM 体系概述 1.了解 ARM 的含义。 第二节 Cortex 内核 1.理解 Cortex-M3 内核的特点。 第三节 CM3 指令集 1.了解 Cortex-M3 的指令集。 第四节 STM32 系列 MCU 1.理解 STM32 系列 MCU 的分类。 第五节 STM32 固件库 1. 了解 CMSIS 的含义; 2. 掌握 STM32 固件库的含义和结构。 第六节 开发工具 1. 掌握 STM32F107 开发工具 MDK-ARM 的使用。 本章重点:ARM 的含义,Cortex-M3 内核的特点,STM32 固件库的含义和结构,STM32F107 的开发工具 MDK-ARM。 本章难点:Cortex-M3 内核的特点,STM32 固件库的含义和结构。 第二章 STM32F107 内核架构 第一节 内核架构 1. 理解 CM3 内核与 STM32F107 架构关系。 第二节 存储器组织 1. 理解 STM32F107 的存储器组织。 第三节 存储器映像 1. 理解 STM32F107 的存储器映像,了解位带别名区地址计算方法。 第四节 寄存器组 1. 了解 STM32F107 的寄存器组的功能。 第五节 堆栈 1.了解 CM3 的堆栈特点; 2. 了解 CM3 的双堆栈机制及各自作用。 第六节 电源管理 1. 理解电源管理模式

第七节复位和启动配置1.理解CM3的复位序列;2.掌握STM32F107启动配置方法。第八节时钟1.理解STM32F107的时钟系统;2.掌握时钟初始化方法。本章重点:CM3内核与STM32F107架构关系,TM32F107的存储器映像,位带别名区地址计算方法,CM3的复位序列,STM32F107启动配置方法,STM32F107的时钟系统。本章难点:STM32F107的存储器映像,位带别名区地址计算方法,CM3的复位序列。第三章GPIO和AFIO第一节通用I0和复用功能1.理解GPIO的不同功能模式:2.掌握GPIO配置方法;3.掌握GPIO库函数使用;4.理解复用功能AFIO第二节复用功能IO重映射1.掌握复用功能I0重映射。第三节GPIO编程实例1.掌握AFIO库函数的使用。本章重点:GPIO的不同功能模式,GPIO配置方法,GPIO库函数使用,复用功能AFIO,复用功能10重映射。本章难点:GPIO库函数使用,复用功能AFIO,复用功能IO重映射。第四章NVIC和EXTI第一节CM3异常和中断系统1.理解CM3内核的异常/中断处理机制:2.理解CM3的优先级概念。第二节中断向量1.理解(异常)向量表,掌握中断配置。第三节NVIC库函数配置1.掌握NVIC库函数配置。第四节外部中断/事件控制器EXTI

第七节 复位和启动配置 1. 理解 CM3 的复位序列; 2. 掌握 STM32F107 启动配置方法。 第八节 时钟 1.理解 STM32F107 的时钟系统; 2.掌握时钟初始化方法。 本章重点:CM3 内核与 STM32F107 架构关系,TM32F107 的存储器映像,位带别名区地址计 算方法,CM3 的复位序列,STM32F107 启动配置方法,STM32F107 的时钟系统。 本章难点:STM32F107 的存储器映像,位带别名区地址计算方法,CM3 的复位序列。 第三章 GPIO 和 AFIO 第一节 通用 IO 和复用功能 1.理解 GPIO 的不同功能模式; 2.掌握 GPIO 配置方法; 3.掌握 GPIO 库函数使用; 4.理解复用功能 AFIO 第二节 复用功能 IO 重映射 1. 掌握复用功能 IO 重映射。 第三节 GPIO 编程实例 1. 掌握 AFIO 库函数的使用。 本章重点:GPIO 的不同功能模式,GPIO 配置方法,GPIO 库函数使用,复用功能 AFIO,复用 功能 IO 重映射。 本章难点:GPIO 库函数使用,复用功能 AFIO,复用功能 IO 重映射。 第四章 NVIC 和 EXTI 第一节 CM3 异常和中断系统 1.理解 CM3 内核的异常/中断处理机制; 2.理解 CM3 的优先级概念。 第二节 中断向量 1. 理解(异常)向量表,掌握中断配置。 第三节 NVIC 库函数配置 1. 掌握 NVIC 库函数配置。 第四节 外部中断/事件控制器 EXTI

1.理解外部中断概念、功能。第五节EXTI库函数配置1.掌握EXTI库函数配置。第六节中断应用实例1.掌握中断初始化、中断服务函数的程序编写。本章重点:CM3内核的异常/中断处理机制,CM3的优先级概念,(异常)向量表,中断配置,外部中断概念。本章难点:CM3内核的异常/中断处理机制,(异常)向量表,中断配置。第五章定时器TIM第一节STM32F107定时器概述1.了解STM32F107定时器的基本构成。第二节高级和通用定时器TIMx1.了解定时器特性,掌握时基单元组成。第三节计数模式1.了解计数模式工作方式;2.掌握计数模式配置,掌握计数值计算:第四节捕获/比较通道1.了解定时器捕获/比较通道的基本组成及功能。第五节输出模式1.理解PWM模式原理;2.掌握PWM模式配置。3.了解输出比较模式、单脉冲模式。第六节输入模式1.了解输入捕获模式、PWM输入模式原理:2.了解定时器输入异或功能、定时器同步等。本章重点:时基单元组成,计数模式配置,计数值计算,PWM模式配置。本章难点:计数模式配置,计数值计算。第六章看门狗WDG第一节看门狗概述1.了解STM32F107看门狗的组成。第二节独立看门狗

1.理解外部中断概念、功能。 第五节 EXTI 库函数配置 1. 掌握 EXTI 库函数配置。 第六节 中断应用实例 1.掌握中断初始化、中断服务函数的程序编写。 本章重点:CM3 内核的异常/中断处理机制,CM3 的优先级概念,(异常)向量表,中断配置, 外部中断概念。 本章难点:CM3 内核的异常/中断处理机制,(异常)向量表,中断配置。 第五章 定时器 TIM 第一节 STM32F107 定时器概述 1.了解 STM32F107 定时器的基本构成。 第二节 高级和通用定时器 TIMx 1. 了解定时器特性,掌握时基单元组成。 第三节 计数模式 1.了解计数模式工作方式; 2.掌握计数模式配置,掌握计数值计算; 第四节 捕获/比较通道 1.了解定时器捕获/比较通道的基本组成及功能。 第五节 输出模式 1.理解 PWM 模式原理; 2. 掌握 PWM 模式配置。 3.了解输出比较模式、单脉冲模式。 第六节 输入模式 1.了解输入捕获模式、PWM 输入模式原理; 2.了解定时器输入异或功能、定时器同步等。 本章重点:时基单元组成,计数模式配置,计数值计算,PWM 模式配置。 本章难点:计数模式配置,计数值计算。 第六章 看门狗 WDG 第一节 看门狗概述 1.了解 STM32F107 看门狗的组成。 第二节 独立看门狗

1.理解看门狗工作原理,熟悉IWDG特点和功能;2.掌握IWDG配置方法。第三节窗口看门狗1.理解WWDG与IWDG区别,熟悉WWDG特点和功能2.掌握WWDG配置方法。本章重点:IWDG配置方法,WWDG配置方法。本章难点:WWDG配置方法。第七章通用同步异步收发器USART第一节USART功能描述1.了解USART主要特性和功能;2.了解STM32F107的USART组成。第二节USART异步模式1.2掌握USART异步模式配置和使用;2.了解USART发送器和接收器工作方式;3.掌握USART的DMA通信方法;4.掌握USART中断方式。第三节USART同步模式1.了解USART同步模式特点及配置。第四节LIN(局域互联网)模式(不讲)第五节USART编程实例1.掌握USART的配置方法:2.掌握USART库函数的使用。本章重点:USART异步模式配置和使用,USART的DMA通信方法,USART中断方式,USARI库函数使用。本章难点:USART异步模式配置和使用,USART中断方式,USART库函数使用。第八章直接存储器访问DMA第一节DMA功能描述1.理解DMA的概念:2.了解DMA的主要特性,了解DMA的仲裁器和优先级;3.掌握DMA的配置方法;掌握存储器到存储器模式的应用;4.掌握DMA指针增量的概念

1. 理解看门狗工作原理,熟悉 IWDG 特点和功能; 2. 掌握 IWDG 配置方法。 第三节 窗口看门狗 1.理解 WWDG 与 IWDG 区别,熟悉 WWDG 特点和功能; 2.掌握 WWDG 配置方法。 本章重点:IWDG 配置方法,WWDG 配置方法。 本章难点:WWDG 配置方法。 第七章 通用同步异步收发器 USART 第一节 USART 功能描述 1.了解 USART 主要特性和功能; 2.了解 STM32F107 的 USART 组成。 第二节 USART 异步模式 1. 掌握 USART 异步模式配置和使用; 2. 了解 USART 发送器和接收器工作方式; 3. 掌握 USART 的 DMA 通信方法; 4. 掌握 USART 中断方式。 第三节 USART 同步模式 1.了解 USART 同步模式特点及配置。 第四节 LIN(局域互联网)模式(不讲) 第五节 USART 编程实例 1. 掌握 USART 的配置方法; 2. 掌握 USART 库函数的使用。 本章重点:USART 异步模式配置和使用,USART 的 DMA 通信方法,USART 中断方式,USART 库函数使用。 本章难点:USART 异步模式配置和使用,USART 中断方式,USART 库函数使用。 第八章 直接存储器访问 DMA 第一节 DMA 功能描述 1. 理解 DMA 的概念; 2. 了解 DMA 的主要特性,了解 DMA 的仲裁器和优先级; 3. 掌握 DMA 的配置方法;掌握存储器到存储器模式的应用; 4. 掌握 DMA 指针增量的概念

第二节DMA编程实例1.掌握DMA配置步骤及编程方法。本章重点:DMA的概念,DMA的主要特性,DMA的仲裁器和优先级,DMA的配置方法。本章难点:DMA的主要特性,DMA的配置方法。第九章控制器局域网络CAN第一节CAN总线1.了解CAN总线含义,熟悉CAN总线技术规范:2.了解CAN总线顿格式;3.理解CAN总线的总线仲裁机制。第二节STM32F107的bxCAN1.掌握STM32F107的bxCAN工作模式;2.掌握bxCAN调试模式;3.掌握bxCAN标识符配置。第三节发送处理1.理解CAN总线发送优先级;2.掌握CAN总线发送配置。第四节接收管理1.理解CAN总线有效报文概念;2.了解FIFO管理机制;3.掌握CAN总线接收配置。第五节bxCAN标识符过滤1.了解bxCAN过滤器组结构;2.掌握bxCAN过滤器组配置及应用。第六节bxCAN中断1.了解bxCAN中断过程。第七节bxCAN编程实例1.掌握bxCAN主函数、中断服务函数的编写:2.掌握bxCAN常用库函数的使用。本章重点:CAN总线技术规范,STM32F107的bxCAN工作模式,bxCAN调试模式,bxCAN标识符配置,bxCAN过滤器组配置及应用。本章难点:CAN总线技术规范,bxCAN过滤器组配置及应用

第二节 DMA 编程实例 1.掌握 DMA 配置步骤及编程方法。 本章重点:DMA 的概念,DMA 的主要特性,DMA 的仲裁器和优先级,DMA 的配置方法。 本章难点:DMA 的主要特性,DMA 的配置方法。 第九章 控制器局域网络 CAN 第一节 CAN 总线 1.了解 CAN 总线含义,熟悉 CAN 总线技术规范; 2.了解 CAN 总线帧格式; 3.理解 CAN 总线的总线仲裁机制。 第二节 STM32F107 的 bxCAN 1.掌握 STM32F107 的 bxCAN 工作模式; 2.掌握 bxCAN 调试模式; 3.掌握 bxCAN 标识符配置。 第三节 发送处理 1.理解 CAN 总线发送优先级; 2.掌握 CAN 总线发送配置。 第四节 接收管理 1.理解 CAN 总线有效报文概念; 2.了解 FIFO 管理机制; 3.掌握 CAN 总线接收配置。 第五节 bxCAN 标识符过滤 1.了解 bxCAN 过滤器组结构; 2. 掌握 bxCAN 过滤器组配置及应用。 第六节 bxCAN 中断 1.了解 bxCAN 中断过程。 第七节 bxCAN 编程实例 1.掌握 bxCAN 主函数、中断服务函数的编写; 2.掌握 bxCAN 常用库函数的使用。 本章重点:CAN 总线技术规范,STM32F107 的 bxCAN 工作模式,bxCAN 调试模式,bxCAN 标识符配置,bxCAN 过滤器组配置及应用。 本章难点:CAN 总线技术规范,bxCAN 过滤器组配置及应用

第十章ADC 和 DAC第一节模拟/数字转换(ADC)掌握ADC模块的组成;1.2.了解ADC的校准;3.掌握ADC的DMA请求。第二节ADC工作模式1.掌握ADC不同模式的特点;第三节ADC编程实例1.掌握ADC的配置及编程方法。第四节双ADC模式1.了解双ADC转换模式的特点第五节数字/模拟转换(DAC)1.理解DAC功能、数据格式等;2.理解DAC的DMA请求。第六节DAC输出模式1.掌握DAC不同输出模式的特点。第七节DAC编程实例1.掌握DAC的配置及编程方法。本章重点:ADC模块的组成,ADC的校准,ADC不同模式的特点,DAC不同输出模式的特点。本章难点:ADC不同模式的特点,DAC不同输出模式的特点。第十一章串行外设接口SPI第一节SPI接口简介1.了解SPI接口规范。第二节SPI功能特点1.了解STM32F107的SPI功能特点。第三节SPI管脚1.掌握SPI的管脚功能及配置。第四节SPI数据发送与接收1.了解SPI接口数据收发器特点;2.了解SPI主从模式数据传输过程。第五节SSPI时钟信号的相位和极性

第十章 ADC 和 DAC 第一节 模拟/数字转换(ADC) 1. 掌握 ADC 模块的组成; 2. 了解 ADC 的校准; 3. 掌握 ADC 的 DMA 请求。 第二节 ADC 工作模式 1. 掌握 ADC 不同模式的特点; 第三节 ADC 编程实例 1.掌握 ADC 的配置及编程方法。 第四节 双 ADC 模式 1. 了解双 ADC 转换模式的特点 第五节 数字/模拟转换(DAC) 1.理解 DAC 功能、数据格式等; 2.理解 DAC 的 DMA 请求。 第六节 DAC 输出模式 1. 掌握 DAC 不同输出模式的特点。 第七节 DAC 编程实例 1.掌握 DAC 的配置及编程方法。 本章重点:ADC 模块的组成,ADC 的校准,ADC 不同模式的特点,DAC 不同输出模式的特点。 本章难点:ADC 不同模式的特点,DAC 不同输出模式的特点。 第十一章 串行外设接口 SPI 第一节 SPI 接口简介 1.了解 SPI 接口规范。 第二节 SPI 功能特点 1.了解 STM32F107 的 SPI 功能特点。 第三节 SPI 管脚 1.掌握 SPI 的管脚功能及配置。 第四节 SPI 数据发送与接收 1. 了解 SPI 接口数据收发器特点; 2.了解 SPI 主从模式数据传输过程。 第五节 SPI 时钟信号的相位和极性

1.了解SPI时钟相位和极性的设置。第六节SPI的从设备选择1.了解SPI的从设备选择。第七节CRC计算1.了解CRC计算方法;2.掌握CRC的初始化设置。第八节SPI的DMA1.理解SPI的DMA传输过程;2.掌握SPI的DMA使能。第九节SPI中断1.掌握SPI的中断设置。第十节SPI编程实例1.掌握SPI的配置和编程方法。本章重点:SPI接口配置方法,SPI接口的中断使用,SPI接口DMA使用。本章难点:SPI接口配置方法,SPI接口的中断使用。(二)实践教学的内容及要求(本项编写要求:如该课有实验、上机、设计等环节,请注明环节名称和要求)1.工程模板建立与GPIO控制实验了解STM32固件库的组织结构,掌握如何使用固件库,建立一个工程模板,掌握GPIO的设置和使用方法。2.外部中断实验了解外部中断线引脚及按键电路,掌握外部中断的设置及使用方法。3.定时器实验了解定时器工作原理,掌握定时器的设置及使用方法,实现精确1秒定时。4.看门狗实验掌握IWDG和WWDG的工作原理,掌握看门狗的设置和使用方法。5.串口收发数据实验了解USART接口RS232电平转换电路,掌握串口使用、设置及收发数据方法。6.串口DMA发送实验了解DMA工作原理,掌握串口的DMA控制、使用和设置方法。7.CAN总线回环实验

1.了解 SPI 时钟相位和极性的设置。 第六节 SPI 的从设备选择 1.了解 SPI 的从设备选择。 第七节 CRC 计算 1.了解 CRC 计算方法; 2.掌握 CRC 的初始化设置。 第八节 SPI 的 DMA 1.理解 SPI 的 DMA 传输过程; 2.掌握 SPI 的 DMA 使能。 第九节 SPI 中断 1.掌握 SPI 的中断设置。 第十节 SPI 编程实例 1.掌握 SPI 的配置和编程方法。 本章重点:SPI 接口配置方法,SPI 接口的中断使用,SPI 接口 DMA 使用。 本章难点:SPI 接口配置方法,SPI 接口的中断使用。 (二)实践教学的内容及要求 (本项编写要求:如该课有实验、上机、设计等环节,请注明环节名称和要求) 1.工程模板建立与 GPIO 控制实验 了解 STM32 固件库的组织结构,掌握如何使用固件库,建立一个工程模板,掌握 GPIO 的设置 和使用方法。 2.外部中断实验 了解外部中断线引脚及按键电路,掌握外部中断的设置及使用方法。 3.定时器实验 了解定时器工作原理,掌握定时器的设置及使用方法,实现精确 1 秒定时。 4.看门狗实验 掌握 IWDG 和 WWDG 的工作原理,掌握看门狗的设置和使用方法。 5.串口收发数据实验 了解 USART 接口 RS232 电平转换电路,掌握串口使用、设置及收发数据方法。 6.串口 DMA 发送实验 了解 DMA 工作原理,掌握串口的 DMA 控制、使用和设置方法。 7.CAN 总线回环实验

了解CAN总线调试模式工作原理,掌握CAN总线回环工作模式的使用和设置方法。8.A/D和D/A转换了解A/D和DIA转换原理,掌握AD和DA转换器的使用和配置方法。9.SPI接口实验了解SPI接口电路和工作原理,掌握SPI的使用和配置方法。四、学时分配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章次小讲实讨课上习备注计授题论外验机44第一章:概述44第二章:STM32F107内核架构352第三章:GPIO和AFIO532第四章:NVIC和EXTI532第五章:定时器TIM532第六章:看门狗WDG4.26第七章:通用同步异步收发器USART532第八章:直接存储器访问DMA264第九章:控制器局域网络CAN532第十章:ADC和DAC422第十一章:串行外设接口SPI18合计5436五、考核说明课程考核方法:闭卷考试。课程成绩评定方法总成绩包括平时成绩、实验成绩和期末成绩三部分,其中平时成绩占比10%,实验成绩占比30%,期末成绩占比60%。六、主要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目(一)主要教材1.青岛东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著《Cortex-M3开发技术及实践》,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了解 CAN 总线调试模式工作原理,掌握 CAN 总线回环工作模式的使用和设置方法。 8.A/D 和 D/A 转换 了解 A/D 和 D/A 转换原理,掌握 AD 和 DA 转换器的使用和配置方法。 9.SPI 接口实验 了解 SPI 接口电路和工作原理,掌握 SPI 的使用和配置方法。 四、学时分配 章 次 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小 计 讲 授 实 验 上 机 习 题 讨 论 课 外 备 注 第一章:概述 4 4 第二章:STM32F107 内核架构 4 4 第三章:GPIO 和 AFIO 5 3 2 第四章:NVIC 和 EXTI 5 3 2 第五章:定时器 TIM 5 3 2 第六章:看门狗 WDG 5 3 2 第七章:通用同步异步收发器 USART 6 4 2 第八章:直接存储器访问 DMA 5 3 2 第九章:控制器局域网络 CAN 6 4 2 第十章:ADC 和 DAC 5 3 2 第十一章:串行外设接口 SPI 4 2 2 合 计 54 36 18 五、考核说明 课程考核方法:闭卷考试。 课程成绩评定方法:总成绩包括平时成绩、实验成绩和期末成绩三部分,其中平时成绩占比 10%, 实验成绩占比 30%,期末成绩占比 60%。 六、主要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目 (一)主要教材 1.青岛东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著《Cortex-M3 开发技术及实践》,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3年。(二)主要参考书目1.田苗苗著《嵌入式控制系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2年。2.周立功等著《ARM微控制器基础与实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3年

2013 年。 (二)主要参考书目 1.田苗苗著《嵌入式控制系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2 年。 2.周立功等著《ARM 微控制器基础与实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3 年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