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现代生物科学导论》课程PPT课件_第六章 光合作用

第六章光合作用 第一节早期研究 第二节光的性质与叶绿素 第三节光合作用的过程 第四节光合作用的意义
第六章 光合作用 第一节 早期研究 第二节 光的性质与叶绿素 第三节 光合作用的过程 第四节 光合作用的意义

第一节早期研究 17世纪:化学家范赫尔蒙特( Helmont,1577-1644 首次科学地研究植物的生长。小柳树长大, 土壤重量几乎未变一水提供所需物质 18世纪:英国牧师普利斯特列( Priestley1733 1804)在1770年的实验。玻璃罩、老鼠和蜡 烛植物能放氧; 10年后:荷兰植物生理学家又证明上述实验需要 光照
第一节 早期研究 17世纪:化学家范.赫尔蒙特(Helmont,1577-1644) 首次科学地研究植物的生长。小柳树长大, 土壤重量几乎未变 — 水提供所需物质; 18世纪:英国牧师普利斯特列(Priestley,1733- 1804)在1770年的实验。玻璃罩、老鼠和蜡 烛—植物能放氧; 10年后:荷兰植物生理学家又证明上述实验需要 光照

1804年:瑞士化学家索苏尔证明水结合到植物的 组织中; 19世纪50年代:法采矿工程师鲍森戈用不含有机 的土壤来种植。发现植物只能利用空气 中的CO2和土壤里的N; 土壤供应的营养只限于某些无机盐,如硝酸盐和 磷酸盐,是有机肥料加到土壤中去的
1804年:瑞士化学家索苏尔证明水结合到植物的 组织中; 19世纪50年代:法采矿工程师鲍森戈用不含有机 的土壤来种植。发现植物只能利用空气 中的CO2和土壤里的N; 土壤供应的营养只限于某些无机盐,如硝酸盐和 磷酸盐,是有机肥料加到土壤中去的

1817年:法佩尔蒂埃和卡旺托分离出“叶绿素 1865年:德植物学家萨克斯发现“叶绿素″仅分布 在小体叶绿体,叶绿体内有淀粉积累 向动态生物化学方向发展,涉及到酶和光合作用的 代谢过程 科学研究是艰难的探索过程!
1817年:法佩尔蒂埃和卡旺托分离出“叶绿素” 1865年:德植物学家萨克斯发现“叶绿素”仅分布 在小体—叶绿体,叶绿体内有淀粉积累. 向动态生物化学方向发展,涉及到酶和光合作用的 代谢过程。 科学研究是艰难的探索过程!

光合作用 6CO2+6H2O光CH12O6+O2 绿色细胞 光能 6c0,+6H20 120。+ 二氧化碳水 萄糖 氧气 光合作用 绿叶中的光合作用
绿叶中的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 6CO2 +6H2O C6H12O6 + O2 光 绿色细胞

1930年:Niel的假设一氧的来源 否定CO2→C+O2 C+HO- CHO 依据细菌的光合作用 CO2+2H2S→CHO+H2O+2S 通式CO2+2H2X→CH2O+H2O+2X 植物CO2+2H2O→CH2O+H2O+O2 10年后:同位素示踪法证明O2来源于H2O
1930年: Niel 的假设 — 氧的来源 否定 CO2 → C + O2 C + H2 O→ CH2O 依据细菌的光合作用 CO2 +2 H2S → CH2O + H2 O + 2S 通式 CO2 +2 H2X → CH2O + H2 O + 2X 植物 CO2 +2 H2O → CH2O + H2 O + O2 10年后: 同位素示踪法证明 O2来源于H2 O

光能 ADP 类囊体 ATP NADP NADPH Calvin循环 CO 葡萄糖

第二节光的性质与叶绿素 LEAF CROSS SECTION MESOPHTLL CELL 光 反射 CHLOROPLAST intermembrane poco 吸 Stroma conpartment 透射 注:叶绿素中的色素分子可吸收蓝光与红光, 反射与透射绿光,因而叶片看上去显 绿色
第二节 光的性质与叶绿素

(一)叶绿素的结构 镶嵌在类囊体膜 CHo chlorophyll b 中的一簇色素分子 CH, in chlorophyll a -CHy-CH 卟啉环 基粒 CH CHE CH 注:叶绿素的结构叶绿素a是直接参加光合 作用反应的色素分子,它有一个卟啉环中 心有一个镁原子与卟啉环连接的是一个碳 碳水化合物尾 水化合物尾,它与类囊体膜上的蛋白质疏 水区互作。叶绿素b与叶绿素a的差别仅在 一个与卟啉环连接的基团不同
(一)叶绿素的结构

(二)叶绿素的吸收光谱 10-5nm 103 nm I nm 103nm 106nm (10°nm) 103 y-射线X-射线UV 红外线 微波 辐射波 可见光 380 nm 450 nm 500 nm 550 nm 600 nm 650 nm 700 nm 750 nm 一能量增加波长增加 绿素a 绿 叶绿素b 素色素对光的吸 注:a)电磁波波长 类胡萝卜揍 b)叶绿素色素分子具有 不同的吸收光譜,但 都限于可见光 收 吸收光满光波波长(m)
(二)叶绿素的吸收光谱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复旦大学:《现代生物科学导论》课程PPT课件_第五章 细胞呼吸和能量的生成.ppt
- 复旦大学:《现代生物科学导论》课程PPT课件_第四章 能量与代谢.ppt
- 复旦大学:《现代生物科学导论》课程PPT课件_第三章 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ppt
- 复旦大学:《现代生物科学导论》课程PPT课件_第一章 绪论.ppt
- 复旦大学:《现代生物科学导论》课程教学资源_平台课考试(答案).doc
- 复旦大学:《现代生物科学导论》课程教学资源_平台课考试(试题).doc
- 复旦大学:《生理学 Physiology》精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2019)第一章 绪论.ppt
- 复旦大学:《生理学 Physiology》精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2019)第一篇 细胞生理学 第四章 肌细胞的收缩功能.ppt
- 复旦大学:《生理学 Physiology》精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2019)第六章 呼吸(下)第四节 血液中O2和CO2的运输 第五节 呼吸的调节.ppt
- 复旦大学:《生理学 Physiology》精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2019)第六章 呼吸(上)第二节 肺通气 第三节 气体与血液交换.ppt
- 复旦大学:《生理学 Physiology》精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2019)第五章 血管生理 一、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二、血流动力学 三、动脉血压 四、微循环与淋巴系统.ppt
- 复旦大学:《生理学 Physiology》精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2019)第五章 血液 第一节 血液与循环系统的进化 第二节 血液生理.ppt
- 复旦大学:《生理学 Physiology》精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2019)第五章 心血管活动调节(自身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ppt
- 复旦大学:《生理学 Physiology》精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2019)第五章 心脏生理 一、心脏的泵血功能 二、心脏的节律性兴奋 三、心脏功能的检测.ppt
- 复旦大学:《生理学 Physiology》精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2019)第一篇 细胞生理学 第二章 细胞的兴奋.ppt
- 复旦大学:《生理学 Physiology》精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2019)第一篇 细胞生理学 第三章 细胞间信息传递.ppt
- 复旦大学:《生理学 Physiology》精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2019)第一篇 细胞生理学 第一章 生物膜的物质转运功能.ppt
- 复旦大学:《生理学 Physiology》精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2018)血液循环(3/4).ppt
- 复旦大学:《生理学 Physiology》精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2018)第七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 第一节 能量代谢(energy metabolism)第二节 体温及其调节.ppt
- 复旦大学:《生理学 Physiology》精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2018)第十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2/2).ppt
- 复旦大学:《现代生物科学导论》课程PPT课件_第七章 细胞繁殖和和分化.ppt
- 复旦大学:《现代生物科学导论》课程PPT课件_第八章 生命延续的本质——遗传与变异.ppt
- 复旦大学:《现代生物科学导论》课程PPT课件_第九章 生物界.ppt
- 复旦大学:《现代生物科学导论》课程PPT课件_第十章 生物的整体性.ppt
- 复旦大学:《现代生物科学导论》课程PPT课件_第十一章 生殖和发育.ppt
- 复旦大学:《现代生物科学导论》课程PPT课件_第十二章 反应和调控.ppt
- 复旦大学:《现代生物科学导论》课程PPT课件_第十三章 生物的进化.ppt
- 复旦大学:《现代生物科学导论》课程PPT课件_第十四章 生物与环境.ppt
- 复旦大学:《改变生活的生物技术》课程教学资源_教学大纲(2013年).pdf
- 复旦大学:《改变生活的生物技术》课程教学资源_教学大纲(2014年).pdf
- 复旦大学:《改变生活的生物技术》课程教学资源_教学大纲(2015年秋).pdf
- 复旦大学:《改变生活的生物技术》课程教学资源_教学大纲(2016年).pdf
- 复旦大学:《改变生活的生物技术》课程教学资源_教学实践活动.pdf
- 复旦大学:《改变生活的生物技术》教学实践_植物转基因技术翻转课堂导读与设计规则.pdf
- 复旦大学:《改变生活的生物技术》教学实践_植物转基因技术翻转课堂-课程导言.pdf
- 复旦大学:《改变生活的生物技术》教学实践_学生分组名单.pdf
- 复旦大学:《改变生活的生物技术》教学实践_植物转基因技术课堂辩论内容思考题.pdf
- 复旦大学:《改变生活的生物技术》教学实践(辩论)反方——对转基因说NO.pdf
- 复旦大学:《改变生活的生物技术》教学实践(辩论)反方——转基因技术存在的安全隐患.pdf
- 复旦大学:《改变生活的生物技术》教学实践(辩论)反方——转基因食品是天使还是魔鬼.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