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生理学 Physiology》精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2019)第五章 心血管活动调节(自身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

第五节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自身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第五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自身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心血管活动的自身调节 1.心搏功能的自身调节: Star l ing机制 Star l ing 在一百年前发现, Systole 心脏能自动地调节并平衡心 搏出量和回心血量的关系,自 称此现象为“心的定律”。 也称心泵功能的异长自身 调节 k Diastole 机制? 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同骨骼肌的收缩调节,心脏的每搏输出量也取决于 前负荷,后负荷,心肌收缩能力;
一、心血管活动的自身调节 1. 心搏功能的自身调节: Starling机制 同骨骼肌的收缩调节,心脏的每搏输出量也取决于: 前负荷, 机制? 心肌收缩能力; Starling在一百年前发现, 心脏能自动地调节并平衡心 搏出量和回心血量的关系, 称此现象为“心的定律” 。 也称心泵功能的异长自身 调节。 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后负荷

德国生理学家奥托.富兰克(0 tto frank)于 1865年出生。1895年在 Car I Ludw ig生理研究 所进行离体蛙心实验,观察到在心肌收缩前,如果 心肌受牵拉增加可导致心肌收缩力加强,即心肌收缩 前的长度影响心肌的收缩。1899年 Frank因提出了 容积-压力图的数学计算公式和左心室作功的理论机 制成为心脏生理学家。 Otto frank 英国生理学家欧内斯特.斯塔林。1914年,他 发现当静脉回流增加时,心室压增加,每搏心输出量 亦随之增加的现象,并总结为:心脏收缩力是收缩前 心肌纤维长度的函数。后世称之为“ Star l ing定 律”或“ Star ling效应”,它是近代循环理 论中的基本概念。 只有通过实验,我们才有可能获得对人体的智慧 Ernest henry和心脏功能的认识,因而才能去控制疾病和疼痛,去 Starling 减轻人类的负担”。 g
Otto Frank 德国生理学家 奥托 . 富兰克 ( Otto Frank )于 1865 年 出生。 1895 年 在 Carl Ludwig 生理研究 所进行 离体蛙心实验, 观察到在 心肌收缩前,如果 心肌受牵拉增加可导致心肌收缩力加强,即心肌收缩 前的长度影响心肌的收缩。 1899 年 Frank 因提出了 容积 - 压力图的数学计算公式和左心室作功的理论机 制成为心脏生理学家。 英国生理学家欧内斯特 . 斯塔林。 1914 年,他 发现当静脉回流增加时,心室压增加,每搏心输出量 亦随之增加的现象,并总结为:心脏收缩力是收缩前 心肌纤维长度的函数。后世称之为 “ Starling 定 律 ” 或 “ Starling 效应 ” ,它是近代循环理 论中的基本概念。 “只有通过实验,我们才有可能获得对人体的智慧 和心脏功能的认识,因而才能去控制疾病和疼痛,去 减轻人类的负担” 。 Ernest Henry Starling

在完整心脏,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相当于心室的前负荷,心 室功能曲线也反映了前负荷一初长度与搏出量的关系 心室充盈量=静脉回心血量+心室射血后剩余血量 静脉回心血量 (1)心室舒张充盈持续时间:与心率有关。心率快, 舒张期短,心室充盈不完全,搏出量少; (2)静脉回流速度,外周静脉压与心房、心室压之 差。压差大,静脉回流加速。 心室射血后剩余血量 与心肌收缩力有关:心肌收缩力强,射血分数增大, 心室剩余血量就减少。 心脏自身调节的意义: 对心搏岀量的精细调节,搏出量与充盈量达到平衡
在完整心脏,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相当于心室的前负荷,心 室功能曲线也反映了前负荷-初长度与搏出量的关系。 心室充盈量= • 静脉回心血量 (1)心室舒张充盈持续时间:与心率有关。心率快, 舒张期短,心室充盈不完全,搏出量少; (2)静脉回流速度,外周静脉压与心房、心室压之 差。压差大,静脉回流加速。 • 心室射血后剩余血量 与心肌收缩力有关:心肌收缩力强,射血分数增大, 心室剩余血量就减少。 心脏自身调节的意义: 对心搏出量的精细调节,搏出量与充盈量达到平衡。 静脉回心血量 + 心室射血后剩余血量

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匚静脉回心血量 心室剩余血量 心室舒充盈时间]□静脉国逸度一匚心肌收缩力 心率 外周静脉压与 房室内压之差 图5-42影响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因素

循环血量 心泵功能 肌肉泵 前负荷 (静脉回流量) 每搏输出量 主神经、激素 呼吸运动 体位变化 后负荷 心肌收缩力 心率 动脉血压 小动脉口径 外周阻力 血液粘滞度 年龄 大动脉管壁弹性 图5-36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2)后负荷对搏出量的影响 心室肌后负荷:大动脉血压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动脉血压个→等容收缩期个 →射血期↓>射血速度↓射血量↓ →心室剩余血量↑→通过自身调节机制,血量恢复 (3)等长自身调节。 肌收缩能力改变对心搏出量的调节。 心肌不依赖于负荷而能改变其收缩强度和速度的特性,称 为心肌收缩能力( myocardial contractility),也称为 心肌的变力状态( i ic state)
(2) 后负荷对搏出量的影响 心室肌后负荷: 大动脉血压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动脉血压 → 等容收缩期 → 射血期 → 心室剩余血量 → 射血速度 → 射血量 → 通过自身调节机制,血量恢复 (3)等长自身调节。 心肌收缩能力改变对心搏出量的调节。 心肌不依赖于负荷而能改变其收缩强度和速度的特性,称 为心肌收缩能力(myocardial contractility),也称为 心肌的变力状态(inotropic state)

兴奋—收缩耦联过程事件 横桥活化数目,粗细肌丝重叠状态, 肌凝蛋白ATP酶活性,肌钙蛋白与0a2亲和力。 儿茶酚胺增强心肌收缩能力 β-Adr受体,通过cAMP增加,Ga2通道磷酸化,a2内流。 收缩力增强 收缩力-频率关系 正常对照 血儿茶酚胺含量 洋地黄等正性肌力药物 三年筒 缺氧 交感及副交感神经神动 心肌收缩状态—高碳酸血症 酸中毒 收缩力 减弱 内源性抑制 药物抑制 心肌细胞减少 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图5-43影响心肌收缩力的因素(仿自 braunwald等,1967)
• 兴奋-收缩耦联过程事件 横桥活化数目,粗细肌丝重叠状态, 肌凝蛋白ATP酶活性,肌钙蛋白与Ca2+亲和力。 • 儿茶酚胺增强心肌收缩能力 -Adr受体,通过cAMP增加,Ca2+通道磷酸化,Ca2+内流

2.血管活动的自身调节 (1)肌源性自身调节 (2)代谢性自身调节机制
2.血管活动的自身调节 (1)肌源性自身调节 (2)代谢性自身调节机制

二、心血管活动的反射性调节 1.心脏和血管的神经支配 (1)心脏的神经支配:支配心脏的传出神经是心交感神经 和心迷走神经(传出、传入概念) 躯体感觉纤维(本体觉) 后根 后角 躯体感觉纤维(触觉) 侧角 躯体感觉纤维(痛觉) 脊神经节 内脏感觉纤维 内脏运动纤维 前角 躯体运动纤维 后支 肌梭 前支 前根 交感干神经节 皮肤 惚款 动脉 胃 骨骼肌运动终板 附录图-9脊神经的纤维成分和分布
1. 心脏和血管的神经支配 (1)心脏的神经支配:支配心脏的传出神经是心交感神经 和心迷走神经 (传出、传入概念) 二、心血管活动的反射性调节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复旦大学:《生理学 Physiology》精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2019)第五章 心脏生理 一、心脏的泵血功能 二、心脏的节律性兴奋 三、心脏功能的检测.ppt
- 复旦大学:《生理学 Physiology》精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2019)第一篇 细胞生理学 第二章 细胞的兴奋.ppt
- 复旦大学:《生理学 Physiology》精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2019)第一篇 细胞生理学 第三章 细胞间信息传递.ppt
- 复旦大学:《生理学 Physiology》精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2019)第一篇 细胞生理学 第一章 生物膜的物质转运功能.ppt
- 复旦大学:《生理学 Physiology》精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2018)血液循环(3/4).ppt
- 复旦大学:《生理学 Physiology》精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2018)第七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 第一节 能量代谢(energy metabolism)第二节 体温及其调节.ppt
- 复旦大学:《生理学 Physiology》精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2018)第十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2/2).ppt
- 复旦大学:《生理学 Physiology》精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2018)第十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1/2).ppt
- 复旦大学:《生理学 Physiology》精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2018)第六章 消化和吸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口腔内消化 第三节 胃内消化 第四节 小肠内消化 第五节 大肠的功能 第六节 吸收.ppt
- 复旦大学:《生理学 Physiology》精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2018)第九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 9.1 感受器及其一般生理 9.2 眼的视觉功能 9.3 耳的听觉功能 9.4 内耳的平衡感觉功能.ppt
- 复旦大学:《生理学 Physiology》精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2018)第八章 尿的生成和排出(2/2)第五节 肾尿生成的调节 第六节 清除率(clearance)第七节 尿的排放.ppt
- 复旦大学:《生理学 Physiology》精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2018)第八章 尿的生成和排出(1/2).ppt
- 复旦大学:《生理学 Physiology》精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2018)第五章 呼吸(2/2)第三节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第四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ppt
- 复旦大学:《生理学 Physiology》精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2018)第五章 呼吸(1/2)第一节 肺通气 第二节 呼吸气体的交换.ppt
- 复旦大学:《生理学 Physiology》精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2018)第十一章 内分泌.ppt
- 复旦大学:《生理学 Physiology》精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2018)血液循环(4/4).ppt
- 复旦大学:《生理学 Physiology》精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2018)血液循环(2/4).ppt
- 复旦大学:《生理学 Physiology》精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2018)血液循环(1/4).ppt
- 复旦大学:《生理学 Physiology》精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2018)第三章 血液.ppt
- 复旦大学:《生理学 Physiology》精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2018)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4/4)第四节 肌细胞的收缩.ppt
- 复旦大学:《生理学 Physiology》精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2019)第五章 血液 第一节 血液与循环系统的进化 第二节 血液生理.ppt
- 复旦大学:《生理学 Physiology》精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2019)第五章 血管生理 一、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二、血流动力学 三、动脉血压 四、微循环与淋巴系统.ppt
- 复旦大学:《生理学 Physiology》精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2019)第六章 呼吸(上)第二节 肺通气 第三节 气体与血液交换.ppt
- 复旦大学:《生理学 Physiology》精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2019)第六章 呼吸(下)第四节 血液中O2和CO2的运输 第五节 呼吸的调节.ppt
- 复旦大学:《生理学 Physiology》精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2019)第一篇 细胞生理学 第四章 肌细胞的收缩功能.ppt
- 复旦大学:《生理学 Physiology》精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2019)第一章 绪论.ppt
- 复旦大学:《现代生物科学导论》课程教学资源_平台课考试(试题).doc
- 复旦大学:《现代生物科学导论》课程教学资源_平台课考试(答案).doc
- 复旦大学:《现代生物科学导论》课程PPT课件_第一章 绪论.ppt
- 复旦大学:《现代生物科学导论》课程PPT课件_第三章 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ppt
- 复旦大学:《现代生物科学导论》课程PPT课件_第四章 能量与代谢.ppt
- 复旦大学:《现代生物科学导论》课程PPT课件_第五章 细胞呼吸和能量的生成.ppt
- 复旦大学:《现代生物科学导论》课程PPT课件_第六章 光合作用.ppt
- 复旦大学:《现代生物科学导论》课程PPT课件_第七章 细胞繁殖和和分化.ppt
- 复旦大学:《现代生物科学导论》课程PPT课件_第八章 生命延续的本质——遗传与变异.ppt
- 复旦大学:《现代生物科学导论》课程PPT课件_第九章 生物界.ppt
- 复旦大学:《现代生物科学导论》课程PPT课件_第十章 生物的整体性.ppt
- 复旦大学:《现代生物科学导论》课程PPT课件_第十一章 生殖和发育.ppt
- 复旦大学:《现代生物科学导论》课程PPT课件_第十二章 反应和调控.ppt
- 复旦大学:《现代生物科学导论》课程PPT课件_第十三章 生物的进化.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