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人教版八年级下古诗文默写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DOC
文档页数:4
文件大小:33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下古诗文默写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第八册下测试 姓名 、积累与运用 看拼音写汉字,给汉字加拼音 (1) niechi 类动物。(2)疯狂 tun shi (3)眼睛 里露出 tan lan 的目光。(4)风驰电掣()(5)眼睑() (6)吹毛求疵() 2、在下列横线上完成诗句 浩荡离愁白日斜, 3、诗词积累 (1) 留丹心照汗青 (2)安得广厦千万间, 2005年的连宋大陆之行,是历史的发展趋势,顺应了民意 打破了僵局,开启了两岸交流的新纪元。(填写《酬乐天扬州初逢 席上见赠》诗句。) 4)文天祥《过零丁洋》中表现诗人宁死不屈的千古名句是 (5)李白的《行路难》中通过“ 两句的细节描写,形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 4、读下面某商场“五·一”黄金周促销活动片断,完成下列各题: 活动期间,为感谢多年来对广大顾客的关心和爱护,本商场将让 利50万元回报消费者:同时本商场将为(A)购买大型家电产品 的顾客提供(B)送货上门的(C)服务(D)。 (1)语段中画线句子有语病,应改为: (2)为了使语意明确,应把“免费”一词加入A、B、C、D的 处 5、在列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语句,要求语意语音连贯,句式一致: 给我一次困难,让我懂得克服 让我经受磨 炼:给我一次失败, 给我一次耻辱,让我学 会振作:我感谢每一次带我走向成功的经历。 6、请从你读过的文学名著中推荐一位让自己感动的英雄人物,并写 段简短的话来概述其主要事迹。 人物姓名 作品名称《 主要事迹:

1 第八册下测试 姓名___ 一、积累与运用 1、 看拼音写汉字,给汉字加拼音: (1)nièchǐ____类动物。(2)疯狂 tūn shì_____。(3)眼睛 里露出 tān lán____的目光。(4)风驰电掣.( )(5)眼睑.( ) (6)吹毛求疵.( ) 2、 在下列横线上完成诗句 浩荡离愁白日斜,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3、 诗词积累: (1) _________,留丹心照汗青。 (2) 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5 年的连宋大陆之行,是历史的发展趋势,顺应了民意, 打破了僵局,开启了两岸交流的新纪元。(填写《酬乐天扬州初逢 席上见赠》诗句。) (4) 文天祥《过零丁洋》中表现诗人宁死不屈的千古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 (5) 李白的《行路难》中通过“________,___ ____。”两句的细节描写,形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 4、 读下面某商场“五·一”黄金周促销活动片断,完成下列各题: 活动期间,为感谢多年来对广大顾客的关心和爱护,本商场将让 利 50 万元回报消费者;同时本商场将为(A)购买大型家电产品 的顾客提供(B)送货上门的(C)服务(D)。 (1)语段中画线句子有语病,应改为:___________ _______。 (2)为了使语意明确,应把“免费”一词加入 A、B、C、D 的_ _处。 5、 在列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语句,要求语意语音连贯,句式一致: 给我一次困难,让我懂得克服;________,让我经受磨 炼;给我一次失败,________;给我一次耻辱,让我学 会振作:我感谢每一次带我走向成功的经历。 6、 请从你读过的文学名著中推荐一位让自己感动的英雄人物,并写 一段简短的话来概述其主要事迹。 人物姓名____ 作品名称《_______》 主要事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送东阳马生序》片断,完成(7-10)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 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 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览群书。既加冠,益慕 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 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 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 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 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 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 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 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录毕,走送之 (2)俟其欣悦 媵人持汤沃灌 (4)色愈恭,礼愈至 (5)同舍生皆被绮绣 (6)腰白玉之环 8.翻译下列文言语句 (1)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2)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3)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9.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了自己求学的艰难? (4)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送东阳马生序》片断,完成(7-10)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 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 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览群书。既加冠,益慕 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 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 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 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 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 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 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 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⑴录毕,走送之 ⑵俟其欣悦 ⑶媵人持汤沃灌 ⑷色愈恭,礼愈至 ⑸同舍生皆被绮绣 ⑹腰白玉之环 8.翻译下列文言语句。 ⑴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了自己求学的艰难? ⑴ ___________ ⑵ _________。 ⑶ ____________。(4)

10.你从作者的读书经历中悟出了哪些学习秘诀? 11.宋濂无书读,天寒抄录:求师难,恭敬询问;生活苦,以学为乐 这种求学精神对你有什么启示?请结合实际,谈谈认识 12、‘嗜学”和“家贫”是一对矛盾,作者是如何解决的?(用文中原话回 (二)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甲)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 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 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余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 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也?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 斯人,吾谁与归? (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 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 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 而乐,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 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3、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微斯人 。(2)佳木秀而繁阴 14、翻译下列句子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15、甲、乙两文在描写景物方面有共同特点,任选一个角度加以具体 分析。 16、比较甲乙两段文字中的画线句子,探究两文作者对“乐”的理解 的共同之处

3 10.你从作者的读书经历中悟出了哪些学习秘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宋濂无书读,天寒抄录;求师难,恭敬询问;生活苦,以学为乐。 这种求学精神对你有什么启示?请结合实际,谈谈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嗜学”和“家贫”是一对矛盾,作者是如何解决的?(用文中原话回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甲)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 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 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余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 悲。居庙堂之高, 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也?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 斯人,吾谁与归? (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 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 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 而乐,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 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3、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 微.斯人_____。(2)佳木秀.而繁阴____。 14、翻译下列句子: (1)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___________。 (2) 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________。 15、甲、乙两文在描写景物方面有共同特点,任选一个角度加以具体 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比较甲乙两段文字中的画线句子,探究两文作者对“乐”的理解 的共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用“/”给下列句子划节奏 (1)、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2)、是进亦忧,退亦忧 (3)、前人之述备矣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5)、属予作文以记之 (6)、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三)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 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 参差披拂。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①心乐之。之 ②水尤清洌 ③全石以为底 19.把“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译成现代汉语。 20、选文的作者是朝的文学家 (四)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 名马,衹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栗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 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 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 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21、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段中的名句是 (2)第二段中写千里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3)第三段文字的中心句是 22、翻译下列句子 (1)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 也 (2)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4 ______。 17、用“/”给下列句子划节奏: (1)、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2)、是进亦忧,退亦忧。 (3)、前人之述备矣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5)、属予作文以记之 (6)、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三)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 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 参差披拂。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① 心乐之。之: ② 水尤清洌。尤: ③ 全石以为底。为: 19.把“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译成现代汉语。 20、选文的作者是__朝的文学家_____。 (四)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 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栗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 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 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 曰: “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21、.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段中的名句是: (2)第二段中写千里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3)第三段文字的中心句是: 22、翻译下列句子。 (1)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 也。 (2)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