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安全经济学》第三章 安全经济统计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DF
文档页数:13
文件大小:68.21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一、安全经济统计的基本环节 二、安全经济统计总体、单位、标志 三、安全经济统计指标的结构与分类 四、安全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结构 五、安全经济指标的定义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第三章安全经济统计 学习要点 安全经济统计的基本环节 安全经济统计总体、单位、标志 安全经济统计指标的结构与分类 安全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结构 ·安全经济指标的定义 第一节安全经济统计的对象和方法 安全经济绕计的对象 安全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安全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即安全经济现象的 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安全经济统计是通过统计所特有的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 表明安全经济现象的规模、水平、速度、比例和效益等等,以反映安全发展规 律在一定时间、地点和条件下的具体作用。这些数量方面主要有 (1)以横断面的统计资料,反映同一时间的安全经济现象总体的规模和结 构分布情况。 (2)以时间序列的统计资料反映同一安全现象总体在不同时间的发展速度 和变动趋势。 (3)以统计资料对比反映安全经济现象之间的联系或问题。 (4)以历史的和现状的安全经济统计资料来预测安全经济现象在未来可能 达到的规模和水平 、安全经济统计的方法 1、安全经济统计的基本环节 安全经济统计是一项具有广泛群众性和高度集体性的工作,在安全统计机 关统一组织领导下,一项统计任务通常要由许多部门、地区、单位密切协作, 互相配合,共同完成。一般可有如下几个环节(图3-1

1 第三章 安全经济统计 学习要点 •安全经济统计的基本环节 •安全经济统计总体 单位 标志 •安全经济统计指标的结构与分类 •安全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结构 •安全经济指标的定义 第一节 安全经济统计的对象和方法 一 安全经济统计的对象 安全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安全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即安全经济现象的 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安全经济统计是通过统计所特有的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 表明安全经济现象的规模 水平 速度 比例和效益等等 以反映安全发展规 律在一定时间 地点和条件下的具体作用 这些数量方面主要有 (1) 以横断面的统计资料 反映同一时间的安全经济现象总体的规模和结 构分布情况 (2) 以时间序列的统计资料反映同一安全现象总体在不同时间的发展速度 和变动趋势 (3) 以统计资料对比反映安全经济现象之间的联系或问题 (4) 以历史的和现状的安全经济统计资料来预测安全经济现象在未来可能 达到的规模和水平 二 安全经济统计的方法 1 安全经济统计的基本环节 安全经济统计是一项具有广泛群众性和高度集体性的工作 在安全统计机 关统一组织领导下 一项统计任务通常要由许多部门 地区 单位密切协作 互相配合 共同完成 一般可有如下几个环节 图 3-1

安全经济统计任务的确定 安全经济统计设计 安全经济统计资料搜集 安全经济统计资料整理 安全经济统计资料分析 安全经济统计资料提供 图3-1安全经济统计的基本环节 2、安全经济统计研究的方法 安全经济统计研究过程的各个阶段,运用着各种专门的方法,如大量观察 法、综合分析法和归纳推断法等等。 (1)大量观察法 安全经济统计研究安全经济现象和过程,要从总体上加以考察。就总体中 的全部或足够多单位进行调查并进行综合分析,这种方法称为大量观察法 (2)综合分析法 这里所谓综合是对于大量观察所获得的资料,运用各种综合指标以反映总 体一般数量特征。对大量原始数据进行整理汇总,计算各种安全经济综合指标 可以显示出安全经济现象在具体时间、地点以及各种条件综合作用下所表现的 结果。 (3)归纳推断法 通过统计调查,观察安全经济总体中各单位的特征,由此得出关于总体的 某种信息,这在逻辑上用的是归纳的方法。 第二节安全经济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 安全经济统计总体、单位、标志 1、安全经济统计总体、总体单位

2 2 安全经济统计研究的方法 安全经济统计研究过程的各个阶段 运用着各种专门的方法 如大量观察 法 综合分析法和归纳推断法等等 1 大量观察法 安全经济统计研究安全经济现象和过程 要从总体上加以考察 就总体中 的全部或足够多单位进行调查并进行综合分析 这种方法称为大量观察法 2 综合分析法 这里所谓综合是对于大量观察所获得的资料 运用各种综合指标以反映总 体一般数量特征 对大量原始数据进行整理汇总 计算各种安全经济综合指标 可以显示出安全经济现象在具体时间 地点以及各种条件综合作用下所表现的 结果 3 归纳推断法 通过统计调查 观察安全经济总体中各单位的特征 由此得出关于总体的 某种信息 这在逻辑上用的是归纳的方法 第二节 安全经济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 一 安全经济统计总体 单位 标志 1 安全经济统计总体 总体单位 安全经济统计任务的确定 安全经济统计设计 安全经济统计资料搜集 安全经济统计资料整理 安全经济统计资料分析 安全经济统计资料提供 图 3-1 安全经济统计的基本环节

安全经济统计总体、总体单位、单位标志的涵义是安全经济统计最基本的 概念。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统计所需要研究的事物全体称为统计总体,简 称总体。构成总体的每一个事物,称为总体单位,简称单位。 2、单位标志和标志表现 通常所说的统计标志就是单位标志,简称标志,它是总体单位的共同属性 或特征。很明显,总体单位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标志是依附于单位的。 3、安全经济统计总体的特征 (1)大量性 安全经济统计总体是由许多单位组成的,仅仅个别或少数单位不能形成统 计总体 (2)同质性 总体的同质性是一切统计研究的最重要前提。它意味着统计总体各个单位, 必须具有某种共同的性质把它们结合在一起。 (3)变异性 构成统计总体的单位在某一方面是同质的,但在其他方面又必须是有差异 的。总体的变异性是各种因素错综复杂作用的结果,这就决定着要用统计的方 法来研究这类变异现象 安全经济统计指标 1、安全经济统计指标的意义 安全经济统计指标是反映安全经济现象综合数量特征的范畴。构成安全经 济现象总体的各个单位均具有某些数量特征。这些经济范畴都是对大量存在的、 反复出现的具体安全经济现象的某种共同特征进行概括而形成的基本概念。 安全经济统计指标的结构与分类 安全经济统计指标的基本结构是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指标名称是确定的, 指标值是变量值。指标名称体现了指标涵义和指标所确定的范围,指标数值并 不是一些随意的数字,而是总体各单位某标志在一定时间、地点的数量表现的 综合概括。安全经济统计指标有各种各样的分类,安全经济统计中通常把统计 指标分为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两种

3 安全经济统计总体 总体单位 单位标志的涵义是安全经济统计最基本的 概念 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 统计所需要研究的事物全体称为统计总体 简 称总体 构成总体的每一个事物 称为总体单位 简称单位 2 单位标志和标志表现 通常所说的统计标志就是单位标志 简称标志 它是总体单位的共同属性 或特征 很明显 总体单位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 标志是依附于单位的 3 安全经济统计总体的特征 1 大量性 安全经济统计总体是由许多单位组成的 仅仅个别或少数单位不能形成统 计总体 2 同质性 总体的同质性是一切统计研究的最重要前提 它意味着统计总体各个单位 必须具有某种共同的性质把它们结合在一起 3 变异性 构成统计总体的单位在某一方面是同质的 但在其他方面又必须是有差异 的 总体的变异性是各种因素错综复杂作用的结果 这就决定着要用统计的方 法来研究这类变异现象 二 安全经济统计指标 1 安全经济统计指标的意义 安全经济统计指标是反映安全经济现象综合数量特征的范畴 构成安全经 济现象总体的各个单位均具有某些数量特征 这些经济范畴都是对大量存在的 反复出现的具体安全经济现象的某种共同特征进行概括而形成的基本概念 2 安全经济统计指标的结构与分类 安全经济统计指标的基本结构是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 指标名称是确定的 指标值是变量值 指标名称体现了指标涵义和指标所确定的范围 指标数值并 不是一些随意的数字 而是总体各单位某标志在一定时间 地点的数量表现的 综合概括 安全经济统计指标有各种各样的分类 安全经济统计中通常把统计 指标分为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两种

(1)绝对指标 用于反映安全经济现象总规模、总水平或总工作量的指标,在安全经济统 计中统称为绝对指标。由于它们反映的是现象的总量,因此也称之为总量指标。 (2)相对指标 用以表明安全经济现象相对水平或工作质量的统计指标,称为相对指 标。它是安全经济现象和过程两个相互联系的指标的比率,它以一个抽象 化的数字表明这些现象和过程所固有的数量对比关系。 3、安全经济统计指标的基本要求 (1)要有明确的指标涵义; (2)要有明确的指标内容; (3)要有科学的计算方法 有确切的统计指标涵义和明确的计算范围,还必须有科学的计算方法,才 能保证统计资料的质量。统计指标的内容决定统计指标的计算方法。但是由于 安全经济现象的复杂性和联系的多样性,统计指标在计算上往往带有某些假定 性。 、安全经济统计指标体系 1、安全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的意义 安全经济现象总体总是存在着许多互相联系的方面,不同的安全经济现象 总体之间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联系 2、安全经济统计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安全经济指标体系是由各种与安全因素相关的经济特征指标构成的,它必 须是能够全面、科学地反映安全的任务、安全的状态、安全的效果等许多安全 经济质量和数量特征的指标总和,它们应能对安全活动既有质的规定,又有量 的规定,并且包含有反映安全活动与经济活动相结合的综合性指标。 建立安全经济指标体系应遵循如下原则 (1)安全经济指标必须符合客观性和科学性原则 (2)安全经济指标必须符合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原则 (3)安全经济指标体系不仅应包容安全经济系统的宏观特征(反映地区

4 1 绝对指标 用于反映安全经济现象总规模 总水平或总工作量的指标 在安全经济统 计中统称为绝对指标 由于它们反映的是现象的总量 因此也称之为总量指标 2 相对指标 用以表明安全经济现象相对水平或工作质量的统计指标 称为相对指 标 它是安全经济现象和过程两个相互联系的指标的比率 它以一个抽象 化的数字表明这些现象和过程所固有的数量对比关系 3 安全经济统计指标的基本要求 1 要有明确的指标涵义 2 要有明确的指标内容 3 要有科学的计算方法 有确切的统计指标涵义和明确的计算范围 还必须有科学的计算方法 才 能保证统计资料的质量 统计指标的内容决定统计指标的计算方法 但是由于 安全经济现象的复杂性和联系的多样性 统计指标在计算上往往带有某些假定 性 三 安全经济统计指标体系 1 安全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的意义 安全经济现象总体总是存在着许多互相联系的方面 不同的安全经济现象 总体之间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联系 2 安全经济统计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安全经济指标体系是由各种与安全因素相关的经济特征指标构成的 它必 须是能够全面 科学地反映安全的任务 安全的状态 安全的效果等许多安全 经济质量和数量特征的指标总和 它们应能对安全活动既有质的规定 又有量 的规定 并且包含有反映安全活动与经济活动相结合的综合性指标 建立安全经济指标体系应遵循如下原则 1 安全经济指标必须符合客观性和科学性原则 2 安全经济指标必须符合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原则 3 安全经济指标体系不仅应包容安全经济系统的宏观特征 反映地区

行业、部门以至全国的综合安全经济特性),又能反映安全经济的微观特性(企 业、项目的安全经济特性)。 (4)安全经济指标体系必须反映安全经济效益的特征。 (5)安全经济指标体系应是社会、国家和企业经济指标体系中的一个组成 部分。因而,要体现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经济指标相容的原则,能够与其他专 业的经济指标相协调和综合比较平衡 (6)安全经济指标体系的结构应从安全经济活动规律的要求出发,指标的 性质应反映安全活动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在宏观和微观上都能把事故的后果 和影响、安全活动的成本和效益反映出来 (7)安全经济指标应既适应于计划,也适用于统计,即安全指标体系既包 括计划指标体系,也包括统计指标体系。 3、安全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结构 安全经济系统的运行模型见图3-2所示。 (输入) 安全系统 输出) 安全投入 (状态一安全性) 安全后果 安全效益 图3-2安全经济系统运行模式 从图中可看出,安全经济的特性也由三个环节来反映:安全投入、安全后 果和安全效益,我们把它称作安全经济的三类特性。基于这种设计,可整理出 如图3-3、图3-4、图3-5所示的安全经济指标结构体系。 第三节安全经济指标的定义 安全投入指标 1、安全投入宏观综合性指标 (1)安技人员配备合格率:

5 行业 部门以至全国的综合安全经济特性 又能反映安全经济的微观特性 企 业 项目的安全经济特性 4 安全经济指标体系必须反映安全经济效益的特征 5 安全经济指标体系应是社会 国家和企业经济指标体系中的一个组成 部分 因而 要体现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经济指标相容的原则 能够与其他专 业的经济指标相协调和综合比较平衡 6 安全经济指标体系的结构应从安全经济活动规律的要求出发 指标的 性质应反映安全活动的目标 任务和要求 在宏观和微观上都能把事故的后果 和影响 安全活动的成本和效益反映出来 7 安全经济指标应既适应于计划 也适用于统计 即安全指标体系既包 括计划指标体系 也包括统计指标体系 3 安全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结构 安全经济系统的运行模型见图 3-2 所示 从图中可看出 安全经济的特性也由三个环节来反映 安全投入 安全后 果和安全效益 我们把它称作安全经济的三类特性 基于这种设计 可整理出 如图 3-3 图 3-4 图 3-5 所示的安全经济指标结构体系 第三节 安全经济指标的定义 一 安全投入指标 1 安全投入宏观综合性指标 1 安技人员配备合格率 输入 安全投入 输出 安全后果 安全系统 状态—安全性 安全效益 图 3-2 安全经济系统运行模式

安技人员配备合格率=安技人员配备合格单位数×100% 考察单位总数 (2)安全投资合格率 安技人员配备合格率 安全投资合格率 安全投资合格率 安技人员配备率 更改费安措投资指数(比重 国民(生产)产值安全投资指数(安措费指数 安全投资指数 安全投资指数,安全成本指数,安全负担指数) 宏观综合指标 国民收入安全投资指数(安措费指数,安全投资 指数,安全成本指数,安全负担指数) 安措费增长率 安全投入增长率{劳保用品费增长率 安全投入指标 安全投资增长率 项目三同时比例 人均安措费 人均劳保用品费 职工安全投资强度人均职业病诊治费 人均安全成本 微观指标 人均安全负担 专职人员人均安措费 安技人员投资强度 专职人员人均安全投资 图3-3安全投入指标结构、内容 安全投资合格率=安全投资合格的单位数×100% 安全投资=安措费+防护品费+保健费+安全奖金 (3)更改费安措投资指数 更改费安措投资指数=安措费x100% 更改费 (4)国民(生产)产值安措投资指数 国民产值安措投资指数 安措投资 100% 国民(生产)总值 (5)国民产值安全投资指数 国民产值安全投资指数 安全投资 100% 国民(生产)总值 6

6 安技人员配备合格率= 考察单位总数 安技人员配备合格单位数 100% 2 安全投资合格率 安全投资合格率= 考察的单位总数 安全投资合格的单位数 100% 安全投资=安措费+防护品费+保健费+安全奖金 3 更改费安措投资指数 更改费安措投资指数= 更改费 安措费 100% 4 国民 生产 产值安措投资指数 国民产值安措投资指数= 国民 生产 总值 安措投资 100% 5 国民产值安全投资指数 国民产值安全投资指数= 国民 生产 总值 安全投资 100% 安 全 投 入 指 标 安技人员配备合格率 安全投资合格率 安全投资合格率 更改费安措投资指数 比重 国民 生产 产值安全投资指数 安措费指数 安全投资指数 安全成本指数 安全负担指数 国民收入安全投资指数 安措费指数 安全投资 指数 安全成本指数 安全负担指数 安措费增长率 劳保用品费增长率 安全投资增长率 安技人员配备率 安全投资指数 安全投入增长率 项目三同时比例 宏 观 综 合 指 标 人均安措费 人均劳保用品费 人均职业病诊治费 人均安全成本 人均安全负担 专职人员人均安措费 专职人员人均安全投资 职工安全投资强度 安技人员投资强度 微 观 指 标 图 3-3 安全投入指标结构 内容

(6)国民产值安全成本指数 安全成本=主动投资+被动投资=(安措费+防护用品费+保健费+安全 奖金)+(职业病诊治费+赔偿费+事故处理费+维修费) 国民产值安全成本指数=安全成本×100% 国民产值 (7)国民产值安全负担指数:安全负担是指为了安全所做出的总 体消耗。即 安全负担=主动投资+被动投资+事故与灾害损失 国民产值安全负担指数=安全负担×100% 国民总值 (8)国民收入安措投资指数 国民收入安措投资指数=安措投资×100% 民收入总值 (9)国民收入安全投资指数 国民收入安全投资指数=安全总投资×100% (10)国民收入安全成本指数 国民收入安全成本指数=安全总成本×100% 民收入总值 (11)国民收入安全负担指数 国民收入安全负担指数=安全总负担×100% 国民收入总值 (12)安措费增长率: 安措费增长率=后一时期安措投资量一前一时期安措投资量×100% 前一时期安措投资量 (13)安全投资增长率 安全投资增长率=后一时期安全投资量前一时期安全投资量×100% 前一时期安全投资量 (14)劳动防护用品投资增长率: 劳防品投资增长率=后一时期劳防品投资量一前一时期劳防品投资量×100% 前一时期劳防品投资量 (15)项目三同时比例 项目三同时比例=符合三同时要求项目数×100% 总项目数 2、安全投入微观指标 7

7 6 国民产值安全成本指数 安全成本=主动投资+被动投资= 安措费+防护用品费+保健费+安全 奖金 + 职业病诊治费+赔偿费+事故处理费+维修费 国民产值安全成本指数= 国民产值 安全成本 100% 7 国民产值安全负担指数 安全负担是指为了安全所做出的总 体消耗 即 安全负担=主动投资+被动投资+事故与灾害损失 国民产值安全负担指数= 国民总值 安全负担 100% 8 国民收入安措投资指数 国民收入安措投资指数= 国民收入总值 安措投资 100% 9 国民收入安全投资指数 国民收入安全投资指数= 国民收入总值 安全总投资 100% 10 国民收入安全成本指数 国民收入安全成本指数= 国民收入总值 安全总成本 100% 11 国民收入安全负担指数 国民收入安全负担指数= 国民收入总值 安全总负担 100% 12 安措费增长率 安措费增长率= 前一时期安措投资量 后一时期安措投资量− 前一时期安措投资量 100% 13 安全投资增长率 安全投资增长率= 前一时期安全投资量 后一时期安全投资量− 前一时期安全投资量 100% 14 劳动防护用品投资增长率 劳防品投资增长率= 前一时期劳防品投资量 后一时期劳防品投资量− 前一时期劳防品投资量 100% 15 项目三同时比例 项目三同时比例= 总项目数 符合三同时要求项目数 100% 2 安全投入微观指标

(1)安技人员配备率 安技人员配备率=安技人员数×1000‰0 (2)人均安措费 人均安措费=单位时间人均安措投资量(元/年) 职工人数 (3)人均劳保用品费 人均劳保用品费 单位时间劳保用品投资量 元/人哖年) 职工人数 (4)人均职业病诊治费: 人均职业病诊治费=单位时间职业病诊治总费用(元/人*年) (5)人均安全成本 人均安全成本=单位时间的总安全成本(元/人年) 职工人数 (6)人均安全负担 人均安全负担=单位时间的总安全负担(元/人年) 职工人数 (7)专职人员人均安措费 专职人员人均安措费=单位时间的总安全安措费数量(万元/人年) 专职安技人员数 (8)专职人员人均安全投资 专职人员人均安全投资=单位时间的总安全投资量(万元/人年) 专职安技人员数 二、安全效果(后果)指标 安全效果宏观综合性指标 危险源整改率 伤亡达标率 宏观综】安全达标率 经济损失达标率 合指标 损失工日达标率 环境污染达标率 安全后果指标 危险源(隐患)现存率 损失直间比 损失严重度(经济损失严重度,工日损失严重度) 微观 指标〈损失重要度(经济损失重要度,工日损失重要度) 工日损失率 人均损失(人均经济损失,人均工日损失) 图3-4安全后果指标结构、内容

8 1 安技人员配备率 安技人员配备率= 职工人数 安技人员数 1000 2 人均安措费 人均安措费= 职工人数 单位时间人均安措投资量 元/人·年 3 人均劳保用品费 人均劳保用品费= 职工人数 单位时间劳保用品投资量 元/人·年 4 人均职业病诊治费 人均职业病诊治费= 职工人数 单位时间职业病诊治总费用 元/人·年 5 人均安全成本 人均安全成本= 职工人数 单位时间的总安全成本 元/人·年 6 人均安全负担 人均安全负担= 职工人数 单位时间的总安全负担 元/人·年 7 专职人员人均安措费 专职人员人均安措费= 专职安技人员数 单位时间的总安全安措费数量 万元/人·年 8 专职人员人均安全投资 专职人员人均安全投资= 专职安技人员数 单位时间的总安全投资量 万元/人·年 二 安全效果 后果 指标 1 安全效果宏观综合性指标 安 全 后 果 指 标 损失直间比 损失严重度 经济损失严重度 工日损失严重度 损失重要度 经济损失重要度 工日损失重要度 工日损失率 人均损失 人均经济损失 人均工日损失 微观 指标 伤亡达标率 经济损失达标率 损失工日达标率 环境污染达标率 危险源整改率 安全达标率 危险源 隐患 现存率 宏观综 合指标 图 3-4 安全后果指标结构 内容

(1)危险源(隐患)整改率 危险源整改率=已整改的危险源数目×100% 需整改的危险源数目 (2)伤亡达标率 伤亡达标率=伤亡水平符合有关规定的单位数×100% 考察的单位总数 (3)经济损失达标率: 经济损失达标率=经济损失水平符合有关规定的单位数x100% 考察的单位总数 (4)损失工日达标率 损失工日达标率=损失工日水平符合有关规定的单位数×100% 考察的单位总数 (5)环境污染达标率 环境污染达标率=环境污染水平符合有关规定的单位数×100% 考察的单位总数 (6)危险源(隐患)现存率 危险源(隐患)现存率=(1一危险源(隐患)整改率)×100% 安全效果微观指标 (1)损失直间比:是一较为重要的安全经济学指标,指直接损失与间接 损失的比值。 (2)经济损失严重度:指平均一次事故或灾害造成的损失强度 经济损失严重度=事故总损失(货币单位/次) 事故总次数 (3)工日损失严重度 工日损失严重度=事故总损失工日数(损失日/次) 事故总次数 (4)经济损失重要度 经济损失重要度=某类事故总损失×100% 事故总次数 (5)工日损失重要度 工日损失重要度=某类事故总损失工日数×100% 事故总损失工日数 (6)工日工时损失率: 工日(时)损失率=全年损失工日时)数×1000 职工人数x有效劳动日数(x×8)

9 1 危险源 隐患 整改率 危险源整改率= 需整改的危险源数目 已整改的危险源数目 100% 2 伤亡达标率 伤亡达标率= 考察的单位总数 伤亡水平符合有关规定的单位数 100% 3 经济损失达标率 经济损失达标率= 考察的单位总数 经济损失水平符合有关规定的单位数 100% 4 损失工日达标率 损失工日达标率= 考察的单位总数 损失工日水平符合有关规定的单位数 100% 5 环境污染达标率 环境污染达标率= 考察的单位总数 环境污染水平符合有关规定的单位数 100% 6 危险源 隐患 现存率 危险源(隐患)现存率= 1 危险源(隐患)整改率 100% 2 安全效果微观指标 1 损失直间比 是一较为重要的安全经济学指标 指直接损失与间接 损失的比值 2 经济损失严重度 指平均一次事故或灾害造成的损失强度 经济损失严重度= 事故总次数 事故总损失 货币单位/次 3 工日损失严重度 工日损失严重度= 事故总次数 事故总损失工日数 损失日/次 4 经济损失重要度 经济损失重要度= 事故总次数 某类事故总损失 100% 5 工日损失重要度 工日损失重要度= 事故总损失工日数 某类事故总损失工日数 100% 6 工日工时损失率 工日(时)损失率= ( 8) ( ) 职工人数×有效劳动日数 × 全年损失工日时 数 1000

(7)人均经济损失 人均经济损失=全年总损失(元/人哖) 职工总人数 (8)人均工日损失: 人均工日损失=全年总工日损失数(日/人年) 职工总人数 、安全效益指标 安全效益宏观综合指标 万元安措费保护职工人数 万元安全投资保护职工人数 安全投资率 人均伤亡投资(赔偿)强度 综合 万元损失投资强度 指标 人均保护职工数 安全人员劳动效率 人均安全生产率 安全效益指标 百万产值损失(伤亡)率 安全生产代价率{单位产量损失(伤亡)率 百万利税损失(伤亡)率 事故伤亡减少率 指标{安全代价降低率事故损失降低率 微观 安全成本下降率 安全总负担下降率 投资回收期 安全项目投资效率〈投资收益率 投资效果系数 图3-5安全效益指标结构、内容 (1)万元安措费保护职工人数: 万元安措费保护职工人数=全年职工人数(人/万元) 措费总 (2)万元安全投资保护职工人数 万元安全投资保护职工人数=全年职工人数(人/万元) 全年安全投资总数 (3)人均伤亡投资(赔偿)强度 人均伤亡投资(赔偿)强度=全年安全投资总量(万元/人) 全年伤亡总数

10 7 人均经济损失 人均经济损失= 职工总人数 全年总损失 元/人·年 8 人均工日损失 人均工日损失= 职工总人数 全年总工日损失数 日/人·年 三 安全效益指标 1 安全效益宏观综合指标 1 万元安措费保护职工人数 万元安措费保护职工人数= 全年安措费总数 全年职工人数 人/万元 2 万元安全投资保护职工人数 万元安全投资保护职工人数= 全年安全投资总数 全年职工人数 人/万元 3 人均伤亡投资 赔偿 强度 人均伤亡投资 赔偿 强度= 全年伤亡总数 全年安全投资总量 万元/人 安 全 效 益 指 标 万元安措费保护职工人数 万元安全投资保护职工人数 人均伤亡投资 赔偿 强度 万元损失投资强度 安全投资率 安全人员劳动效率 宏观 综合 指标 人均保护职工数 人均安全生产率 安全生产代价率 安全代价降低率 安全项目投资效率 微观 指标 百万产值损失 伤亡 率 单位产量损失 伤亡 率 百万利税损失 伤亡 率 事故伤亡减少率 事故损失降低率 安全成本下降率 安全总负担下降率 投资回收期 投资收益率 投资效果系数 图 3-5 安全效益指标结构 内容

共13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