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高等代数》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六章 带度量的线性空间(6.2)欧氏空间中特殊的线性变换

设M是n维欧氏空间V的一个子空间,易知M关于V的内积也成一个欧氏空间.定义 M={∈对一切B∈M有(a,B)=0 称M为M的正交补.显然M也是V的子空间 命题1.5设M是n维欧氏空间V的子空间,则V=M⊕M 证明设a∈M∩M+,则由正交补的定义得(a,a)=0.所以a=0.这说明M+M 是直和.取M的一组标准正交基E,E2,…,s,先将它扩为V的一组基 E,a1,…,an将它先正交化,再单位化由于E1,E2…,E,已经是两两正 交的单位向量,故先正交化,再单位化后保持不变,得到E1,E2…,E,Es1,…,En·显然 E1,…,En与M中向量都正交,故E1,…,En∈M.于是 V=L ,E3)+L( )cM+MCV 从而V=M⊕M 推论n维欧氏空间V中的任一两两正交的单位向量组s,E2,…,E,都可以扩充为 丿的标准正交基 证明设ML(E1,E2…,E、),在M中取出一组标准正交基E、1,…,En,则 E1,E2…,E、,Es1,…En就是V的一组标准正交基 最后介绍一下欧氏空间同构的概念. 设VV2是两个欧氏空间,如果存在V到V2的一个映射σ,满足 (1)σ是V到V2的线性空间的同构映射 2)σ保持内积关系 则称σ是欧氏空间V到欧氏空间v2的同构映射,称V与V同构 第六章§2欧氏空间中特殊的线性变换 1.正交变换 设V是n维欧氏空间,A是V内一个线性变换如果对任意a,B∈V都有 AB)=(a,B) 则称A是V内的一个正交变换 正交变换的四个等价表述 命题2.1A是n维欧氏空间V内的一个线性变换,则下列命题等价:
设 M 是 n 维欧氏空间 V 的一个子空间,易知 M 关于 V 的内积也成一个欧氏空间.定义 = | ( , ) = 0 ⊥ M V 对一切 M有 称 ⊥ M 为 M 的正交补.显然 ⊥ M 也是 V 的子空间. 命题 1.5 设 M 是 n 维欧氏空间 V 的子空间,则 ⊥ V = M M . 证明 设 ⊥ M M ,则由正交补的定义得( , )=0.所以 = 0 .这说明 ⊥ M + M 是直和 . 取 M 的 一 组 标 准 正 交 基 1 2 s , ,, , 先 将 它 扩 为 V 的 一 组 基 1 2 s , ,, , s 1 n + , , .将它先正交化,再单位化.由于 1 2 s , ,, 已经是两两正 交的单位向量,故先正交化,再单位化后保持不变,得到 1 2 s , ,, , s 1 n , , + .显然 s 1 n , , + 与 M 中向量都正交,故 s 1 n , , + ⊥ M .于是 V=L( 1 2 s , ,, )+L( s 1 n , , + ) + ⊥ M M V 从而 ⊥ V = M M . 推论 n 维欧氏空间 V 中的任一两两正交的单位向量组 1 2 s , ,, 都可以扩充为 V 的标准正交基. 证 明 设 M=L( 1 2 s , ,, ), 在 ⊥ M 中取出一组标准正交基 s 1 n , , + , 则 1 2 s , ,, , s 1 n , , + 就是 V 的一组标准正交基. 最后介绍一下欧氏空间同构的概念. 设 1 2 V ,V 是两个欧氏空间,如果存在 V1到V2 的一个映射 ,满足 (1) 是 V1到V2 的线性空间的同构映射 (2) 保持内积关系. 则称 是欧氏空间 V1到欧氏空间V2 的同构映射,称 V1与V2 同构. 第六章 §2 欧氏空间中特殊的线性变换 1.正交变换 设 V 是 n 维欧氏空间,A 是 V 内一个线性变换.如果对任意 , V 都有 (A , A ) = (, ) 则称 A 是 V 内的一个正交变换. 正交变换的四个等价表述: 命题 2.1 A 是 n 维欧氏空间 V 内的一个线性变换,则下列命题等价:

(1)A是正交变换 (2)A把V的标准正交基变为标准正交基 (3)A在标准正交基下的矩阵为正交矩阵; (4)对任意a∈V,AaH=a 证明(1)→(2):设E,E2,En是V的一组标准正交基,则由正交变换的定义 A1|=√Ac1,Ac1)=√(1,)=1 )=(E;,E;)=0(i≠j 于是,AE1,AE2,…,AEn是V的标准正交基 (2)→(3):A在E,E2…,En下的矩阵A恰是E,E2,…,En到AE1,AE2 的过渡矩阵,从而A是正交矩阵 (3)→(4):设A在标准正交基E,E2…,5n下的矩阵为A设a=∑a6;,则 Aa,Aa)=(i,62…,En)A:|,(s,E2……,En):|) (a1…an)4A ):|=(a,a) 开方即得|AaHa (4)→(1):如果A保持向量长度不变,则(Aa,Aa)=(a,a),(AB,AB)=(B,B) (A(a+B),A(a+B)=(a+B,a+B),展开 (Aa, Aa)+2(Aa, A B)+(AB,AB)=(a, a)+2(a, B)+(B,B) 利用前两个式子,得(Aa,AB)=(a,B) 证明显然E∈O(m);如果AB∈O(n),则(ABa,ABB)=(Ba,BB)=(a,B),故 AB∈O(n);若A∈O(m),则显然可逆,于是 (a,B)=(Ea,EB)=(A(aa),a(a B)=b)=(aa,a B) 从而A-∈O(m).于是O(m)构成群 由于正交矩阵的行列式只可能为1或-1,我们以此对正交变换进行分类:如果正交变换A
(1) A 是正交变换; (2) A 把 V 的标准正交基变为标准正交基; (3) A 在标准正交基下的矩阵为正交矩阵; (4) 对任意 V ,|A |=| |. 证明 (1) (2):设 1 2 n , ,, 是 V 的一组标准正交基,则由正交变换的定义: |A i |= (A ,A ) i i = ( , ) i i =1 (A i A j )=( i , j )=0 (i j) 于是, A 1 , A , , 2 A n 是 V 的标准正交基. (2) (3): A 在 1 2 n , ,, 下的矩阵 A 恰是 1 2 n , ,, 到 A 1 , A , , 2 A n 的过渡矩阵,从而 A 是正交矩阵. (3) (4):设 A 在标准正交基 1 2 n , ,, 下的矩阵为 A,设 == n i ai i 1 ,则 (A , A )=(( 1 2 n , ,, )A n a a 1 ,( 1 2 n , ,, )A n a a 1 ) = an a A 1 an a A 1 = (a1 an )AA n a a 1 = ( ) a1 an n a a 1 = (,) 开方即得|A |=| |. (4) (1):如果 A 保持向量长度不变,则(A , A )= (,) ,(A ,A )= (, ) (A( + ),A( + ))=( + , + ),展开: (A , A )+2(A , A ) +(A ,A )= (,) +2 (, ) + (, ) 利用前两个式子,得(A , A ) = (, ) . 证明 显然 E O(n) ;如果 A,B O(n) ,则(AB , AB )=(B ,B )= (, ) ,故 AB O(n) ;若 A O(n) ,则显然可逆,于是 ( , ) ( = E , E ) ( = A ( A 1), − A ( A 1 )) − = ) ( = A 1, − A 1 ) − , 从而 A −1 O(n) .于是 O (n) 构成群. 由于正交矩阵的行列式只可能为 1 或-1,我们以此对正交变换进行分类:如果正交变换 A

在某一组基下的矩阵的行列式为1,则称A为第一类正交变换;如果行列式为-1,则称A为第 二类正交变换
在某一组基下的矩阵的行列式为 1,则称 A 为第一类正交变换;如果行列式为-1,则称 A 为第 二类正交变换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北京大学:《高等代数》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六章 带度量的线性空间(6.1)欧几里得空间.doc
- 北京大学:《高等代数》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二学期第二次课.doc
- 北京大学:《高等代数》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五章 5.3 实与复二次型的分类(1/2).doc
- 北京大学:《高等代数》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五章 5.1 双线性函数 5.1.3 线性空间上的对称双线性函数、二次型函数的定义 5.2 二次型 5.2.1 数域上的二次型的定义,二次型 5.2.2 二次型化为标准形的计算方法(配方法).doc
- 北京大学:《高等代数》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五章 5.1 双线性函数 5.1.1 线性空间上的线性函数的定义 5.1.2 双线性函数.doc
- 北京大学:《高等代数》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一学期第二十八次课.doc
- 北京大学:《高等代数》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四章 线性空间与线性变换 4.4 线性变换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4.4.2 关于特征向量与特征子空间的一些性质 4.4.3 线性变换的不变子空间.doc
- 北京大学:《高等代数》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四章 线性空间与线性变换 4.4 线性变换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4.4.1 线性变换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定义.doc
- 北京大学:《高等代数》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四章 线性空间与线性变换 4.3 线性映射与线性变换 4.3.4 线性变换的定义与运算.doc
- 北京大学:《高等代数》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四章 线性空间与线性变换 4.3 线性映射与线性变换 4.3.2 线性映射的运算的定义与性质 4.3.3 线性映射在一组基下的矩阵的定义.doc
- 北京大学:《高等代数》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四章 线性空间与线性变换 4.3 线性映射与线性变换 4.3.1 线性映射的定义.doc
- 北京大学:《高等代数》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四章 线性空间与线性变换 4.2子空间与商空间 4.2.7 线性空间关于一个子空间的同余关系 4.2.8 商空间的定义,定义的合理性以及商空间的基的选取.doc
- 北京大学:《高等代数》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四章 线性空间与线性变换 4.2子空间与商空间 4.2.4 子空间的直和与直和的四个等价定义 4.2.5 直和因子的基与直和的基 4.2.6 补空间的定义及存在性.doc
- 北京大学:《高等代数》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四章 线性空间与线性变换 4.2子空间与商空间 4.2.2子空间的交与和,生成元集 4.2.3 维数公式.doc
- 北京大学:《高等代数》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四章 线性空间与线性变换 4.1 线性空间的基本概念 4.1.4 线性空间的基变换,基的过渡矩阵 4.2子空间与商空间 4.2.1 线性空间的子空间的定义.doc
- 北京大学:《高等代数》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四章 线性空间与线性变换 4.1 线性空间的基本概念 4.1.3 线性空间的基与维数,向量的坐标.doc
- 北京大学:《高等代数》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四章 线性空间与线性变换 4.1 线性空间的基本概念 4.1.1-4.1.2.doc
- 北京大学:《高等代数》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三章 行列式(3.4)行列式的完全展开式.doc
- 北京大学:《高等代数》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三章 行列式(3.2-3.2)2n阶方阵的行列式(2/2).doc
- 北京大学:《高等代数》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三章 行列式(3.1-3.2)2n阶方阵的行列式(1/2).doc
- 北京大学:《高等代数》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六章 带度量的线性空间(6.2)欧氏空间中特殊的线性变换(续).doc
- 北京大学:《高等代数》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六章 带度量的线性空间(6.3)对称变换.doc
- 北京大学:《高等代数》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六章 带度量的线性空间(6.3)酉空间(1/2).doc
- 北京大学:《高等代数》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二学期第八次课.doc
- 北京大学:《高等代数》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六章 带度量的线性空间(6.4)四维时空空间与辛空间.doc
- 北京大学:《高等代数》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七章 线性变换的Jordan标准型 7.1 幂零线性变换的 Jordan 标准型.doc
- 北京大学:《高等代数》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七章 线性变换的Jordan标准型 7.2 一般线性变换的 Jordan标准型(1/2).doc
- 北京大学:《高等代数》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二学期第十二次课.doc
- 北京大学:《高等代数》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八章 有理整数环 8.1 有理整数环的基本概念.doc
- 北京大学:《高等代数》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八章 有理整数环 8.2 同余式.doc
- 北京大学:《高等代数》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九章 一元多项式环 9.1 一元多项式环的基本理论(9.1.1-9.1.6).doc
- 北京大学:《高等代数》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九章 一元多项式环 9.1 一元多项式环的基本理论(9.1.7-9.1.11).doc
- 北京大学:《高等代数》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九章 一元多项式环 9.1 一元多项式环的基本理论(9.1.7-9.1.11).doc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考研资料: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公式大全.doc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考研资料:概率公式整理讲解.doc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复习公式(高等数学公式)考研资料.doc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复习资料:公式手册.pdf
- 《高等数学简明公式》教学资源:第一章 初等数学.pdf
- 《高等数学简明公式》教学资源:第三章 矢量代数.pdf
- 《高等数学简明公式》教学资源:第二章 解析几何.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