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机器维修工程学》课程授课教案(石河子大学:赵永满)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DOC
文档页数:32
文件大小:763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机器维修工程学》课程授课教案(石河子大学:赵永满)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石河子大学教案课程名称机器维修工程学任课班级机化班任课教师赵永满二00八一一二00九学年第一学期

石河子大学教案 课程名称 机器维修工程学 任课班级 机 化 班 任课教师 赵永满 二 00 八 —— 二 00 九学年第一学期

姓名马合沙提职称54讲师总学时使用教材《机器维修工程学》农业出版社东北农学院主编通过学习使学生对本学科的体系、内容、研究范畴以及学科今后的发展方向、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等有一基本任识和了解;通过汽车拖拉机等典型课机械设备维修工艺的讲授,掌握维修性基础理论;掌握零件修复工艺原理;程了解和掌握维修管理的基本内容,从而加深对维修性思想的任识,树立正教确的维修性设计思想,更新设计观念。学习的同时,加深对数学、计算机、学力学、工程材料、互换性技术、金属工艺学等基础学科的认识。通过理论、目实验及实践等教学环节的训练,最终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解决实际问的题的能力,使学生的试验研究能力得到一定训练,了解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章名章次学时2绪论14机器设备的故障26机械零件的失效及分析32机械设备的极限技术状态44机械设备的故障诊断54维修前的技术准备学66发动机压缩系的修理时710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的检修分84.底盘主要零件的检修配94机械设备的装配原理与磨合810机械零件修复技术112机械零件修复后的性能212机械零件修复工艺方案的制定213维修性理论概述214设备维修管理

姓名 马合沙提 职称 讲师 总学时 54 使用教材 《机器维修工程学》 农业出版社 东北农学院 主编 课 程 教 学 目 的 通过学习使学生对本学科的体系、内容、研究范畴以及学科今后的发展方 向、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等有一基本任识和了解;通过汽车拖拉机等典型 机械设备维修工艺的讲授,掌握维修性基础理论;掌握零件修复工艺原理; 了解和掌握维修管理的基本内容,从而加深对维修性思想的任识,树立正 确的维修性设计思想,更新设计观念。学习的同时,加深对数学、计算机、 力学、工程材料、互换性技术、金属工艺学等基础学科的认识。通过理论、 实验及实践等教学环节的训练,最终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使学生的试验研究能力得到一定训练,了解研究问题的一般方 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 时 分 配 章 次 章 名 学 时 绪论 2 1 机器设备的故障 4 2 机械零件的失效及分析 6 3 机械设备的极限技术状态 2 4 机械设备的故障诊断 4 5 维修前的技术准备 4 6 发动机压缩系的修理 6 7 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的检修 10 8 底盘主要零件的检修 4 9 机械设备的装配原理与磨合 4 10 机械零件修复技术 8 11 机械零件修复后的性能 2 12 机械零件修复工艺方案的制定 2 13 维修性理论概述 2 14 设备维修管理 2

年月日教学概述本课程的性质、研究领域及范畴,明确本课程的研究目的和目的任务,说明本学科的地位和作用;了解本学科的历史及发展;了解本学科目前研究动态及发展领域;熟悉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体系,掌握本课程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本学科的地位和作用教2、本学科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学3、本学科在科学结构中的位置和性质、研究对象内4、本学科的领域、概念、目的和任务容5、维修工程学的体系与内容6、学习要求及方法教学教学重点:重点本学科的研究对象、领域、概念、目的和任务;课程的体系教家与内容。难点难点: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教教学方法:学方以机器的发展历史及国外研究现状、学科产生的历史背景的介绍,法同时给以祥实的数据配合说明作业1、本课程的研究目的和任务及对象是什么,研究领域有哪些?思考2、本课程有哪几部份构成?题讨论题阅读材料题后记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第1页

年 月 日 教 学 目 的 概述本课程的性质、研究领域及范畴, 明确本课程的研究目的和 任务,说明本学科的地位和作用;了解本学科的历史及发展;了解本学 科目前研究动态及发展领域;熟悉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体系,掌握本课程 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 学 内 容 1、本学科的地位和作用 2、本学科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3、本学科在科学结构中的位置和性质、研究对象 4、本学科的领域、概念、目的和任务 5、维修工程学的体系与内容 6、学习要求及方法 教 学 重 点 教 学 难 点 及 教 学 方 法 教学重点: 本学科的研究对象、领域、概念、目的和任务;课程的体系 与内容。 难点: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 以机器的发展历史及国外研究现状、学科产生的历史背景的介绍, 同时给以祥实的数据配合说明。 作 业 思 考 题 讨 论 题 阅 读 材 料 1、 本课程的研究目的和任务及对象是什么,研究领域有哪些? 2、本课程有哪几部份构成? 题 后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 1 页

年月日教学使之认识到故障理论对维修战略决策及对维修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的目的影响;掌握维修性基础理论的相关概念、故障的基本分类法和比较法故障的一般规律及形成过成;灌输维修性设计思想,第一篇机器的故障理论教第一章机器的故障学s1-1机器故障与可靠性内一、故障的概念1、故障的定义2、故障的相对性3、故障的分类容二、故障与可靠性的关系一)可靠性的概念1、定义2、可靠度、维修度三、故障的分类1、按形成的时间规律分类 2、按因果关席分类3、按影响后果分类教学教学重点:重点故障的定义、可靠度、维修度教学故障与可靠性的关系难点渐发性故障与突发性故障及教学方教学方法:课堂结合实例讲授,课外指定阅读参考书目法作业1、何为故障、可靠度、维修度?思考维修性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影响维修性的因素有哪些?2、题讨论题3、渐发性故障与突发性故障的特征与区别是什么?4、维修效果的影响因素有哪些?阅读阅读材料:《汽车维修理论》、《可靠性理论基础》、《机械设备维修工程学》、《维修管理工程学》材料题后记第2页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年 月 日 教学 目的 使之认识到故障理论对维修战略决策及对维修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的 影响;掌握维修性基础理论的相关概念、故障的基本分类法和比较法、 故障的一般规律及形成过成;灌输维修性设计思想。 教 学 内 容 第一篇 机器的故障理论 第一章 机器的故障 §1-1 机器故障与可靠性 一、故障的概念 1、故障的定义 2、故障的相对性 3、故障的分类 二、故障与可靠性的关系 一)可靠性的概念 1、定义 2、可靠度、维修度 三、故障的分类 1、按形成的时间规律分类 2、按因果关席分类 3、按影响后果分类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及教 学方 法 教学重点: 故障的定义、可靠度、维修度 故障与可靠性的关系 渐发性故障与突发性故障 教学方法:课堂结合实例讲授,课外指定阅读参考书目 作业 思考 题讨 论题 阅读 材料 1、何为故障、可靠度、维修度? 2、维修性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影响维修性的因素有哪些? 3、渐发性故障与突发性故障的特征与区别是什么?4、维修效果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阅读材料:《汽车维修理论》、《可靠性理论基础》、《机械设备维修工程学》、《维修管理工程学》 题 后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 2 页

年月日教学使学生掌握机器产生故障的机械结构因素即导致结构因素改变的能量目的因素,典型的机器寿命故障率曲线$1-2机器故障的形成机器故障的物理成因一、教一)结构因素1、连接件配合性质的破坏;2、零件相互位置关系的破坏;学3、机构工作协调性的破坏:4、零件工作性能方面的缺陷。内二)导致结构因素改变的能量因素容故障产生的总根源S2-1零件的失效形式第二章零件的缺陷教学教学重点:重点机器故障的结构因素分析;故障规律分析;故障的一般形成过程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及教故障规律分析;故障的一般形成过程学方法教学方法:结合实际,举例说明作业导致机器故障的物理成因有哪些?1.思考2.导致机器故障的结构因素有哪些,试举例说明题讨3.机器故障规律有哪几类型,分别加以说明。论题阅读材料题后记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第3页

年 月 日 教学 目的 使学生掌握机器产生故障的机械结构因素即导致结构因素改变的能量 因素,典型的机器寿命故障率曲线 教 学 内 容 §1-2 机器故障的形成 一、机器故障的物理成因 一)结构因素 1、连接件配合性质的破坏;2、零件相互位置关系的破坏; 3、机构工作协调性的破坏;4、零件工作性能方面的缺陷。 二)导致结构因素改变的能量因素 故障产生的总根源 第二章 零件的缺陷 §2-1 零件的失效形式 教 学 重 点 教 学 难 点 及 教 学 方 法 教学重点: 机器故障的结构因素分析;故障规律分析;故障的一般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 故障规律分析;故障的一般形成过程 教学方法: 结合实际,举例说明 作 业 思 考 题 讨 论 题 阅 读 材 料 1.导致机器故障的物理成因有哪些? 2.导致机器故障的结构因素有哪些,试举例说明。 3.机器故障规律有哪几类型,分别加以说明。 题 后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 3 页

年月日教学使学生掌握磨损的概念、摩察的分类、磨损的分类及各类磨损的定义、产生的条目的件、特点、影响因素第二节零件的磨损磨损的定义1、教2、摩察的分类:干摩察、边界摩察、液体摩察;产生液体摩察的条件学3、磨损的分类及影响因素内1)摩料磨损定义、产生的条件、特点、影响因素容2)抓粘磨损定义、产生的条件、特点、影响因素3)腐蚀磨损定义、产生的条件、特点、影响因素教学教学重点:1、磨损、干摩察、边界摩察、液体摩察的定义重点2、摩料磨损产生的条件、特点教学3、抓粘磨损产生的条件、特点难点教学难点:1、摩察与磨损的关系2、滑动轴承产生液体摩察的条件及教教学方法:举例讲授学方法作业1、按零件间介质摩察分哪几种?希望得到哪一种?思考2、摩料磨损、抓粘磨损产生的条件和特点是什么?题讨论题阅读材料题后记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第4页

年 月 日 教学 目的 使学生掌握磨损的概念、摩察的分类、磨损的分类及各类磨损的定义、产生的条 件、特点、影响因素 教 学 内 容 第二节 零件的磨损 1、磨损的定义 2、摩察的分类:干摩察、边界摩察、液体摩察;产生液体摩察的条件 3、磨损的分类及影响因素 1)摩料磨损 定义、产生的条件、特点、影响因素 2)抓粘磨损 定义、产生的条件、特点、影响因素 3)腐蚀磨损 定义、产生的条件、特点、影响因素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及教 学方 法 教学重点:1、磨损、干摩察、边界摩察、液体摩察的定义 2、摩料磨损产生的条件、特点 3、抓粘磨损产生的条件、特点 教学难点:1、摩察与磨损的关系 2、滑动轴承产生液体摩察的条件 教学方法: 举例讲授 作 业 思 考 题 讨 论 题 阅 读 材料 1、按零件间介质摩察分哪几种?希望得到哪一种? 2、摩料磨损、抓粘磨损产生的条件和特点是什么? 题 后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 4 页

年月日教学使学生掌握疲劳磨损、微动磨损,穴蚀的定义、产生的条件影响因素目的及零件磨损的控制因素,掌握磨损件正确选材的步骤疲劳磨损定义、产生的条件、特点、影响因素4)5)微动磨损定义、产生的条件、特点、影响因素教6)穴蚀产生的条件、特点学4、零件磨损的控制内1)控制因素容2)磨损件选材时如何考虑及确定教学教学重点:1、腐蚀磨损、疲劳磨损、微动磨损产生的条件及特点重点2、如何减少腐蚀磨损、疲劳磨损、微动磨损;教学3、不同情况下的磨损控制因素及磨损件正确选材的方法难点教学难点:磨损零件正确选材的步骤及教学方教学方法:以实例辅以理解摩擦理论,从而加深对重点内容的消化;法作业1、什么叫腐蚀磨损、疲劳磨损、微动磨损?举例说明思考2、如何减少腐蚀磨损、疲劳磨损、微动磨损?题讨3、穴蚀是如何形成的?举例论题阅读材料题后记第5页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年 月 日 教学 目的 使学生掌握疲劳磨损、微动磨损,穴蚀的定义、产生的条件影响因素 及零件磨损的控制因素,掌握磨损件正确选材的步骤 教 学 内 容 4)疲劳磨损 定义、产生的条件、特点、影响因素 5)微动磨损 定义、产生的条件、特点、影响因素 6)穴蚀 产生的条件、特点 4、零件磨损的控制 1)控制因素 2)磨损件选材时如何考虑及确定 教 学 重 点 教 学 难 点 及 教 学 方 法 教学重点: 1、腐蚀磨损、疲劳磨损、微动磨损产生的条件及特点 2、如何减少腐蚀磨损、疲劳磨损、微动磨损; 3、不同情况下的磨损控制因素及磨损件正确选材的方法 教学难点:磨损零件正确选材的步骤 教学方法:以实例辅以理解摩擦理论,从而加深对重点内容的消化; 作 业 思 考 题 讨 论 题 阅 读 材料 1、什么叫腐蚀磨损、疲劳磨损、微动磨损?举例说明 2、如何减少腐蚀磨损、疲劳磨损、微动磨损? 3、穴蚀是如何形成的?举例 题 后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 5 页

年月日教学了解和掌握形成断裂的机理与形貌特征,为失效分析、事故仲裁提供目的依据。$2-3零件变形一、变形的基本概念、危害、量影响因素教S2-4零件的疲劳破坏学1、疲劳破坏的定义产生的内因和外因形成过程内2、疲劳破坏的特点容3、疲劳断口的特征4、疲劳破坏的影响因素教学重点:教学1、疲劳破坏产生的内部和外部条件重点2、疲劳断口的特征教学教学难点:点难疲劳断裂的形成机理分析及教教学方法:学方复习《机械工程材料》的相关内容,说明塑性边形的实质,由此解释、分析疲劳法裂纹的产生与扩展。观看典型实物照片作业1、变形的实质是什么?有什么危害?思考2、疲劳断口分几部分?其断口有何特点?试画出断口截面并标识说明。行讨什么叫疲劳破坏?说明其形成过程论题阅读材料题后记第6页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年 月 日 教学 目的 了解和掌握形成断裂的机理与形貌特征,为失效分析、事故仲裁提供 依据。 教 学 内 容 §2-3 零件变形 一、变形的基本概念、危害、影响因素 §2-4 零件的疲劳破坏 1、疲劳破坏的定义 产生的内因和外因 形成过程 2、疲劳破坏的特点 3、疲劳断口的特征 4、疲劳破坏的影响因素 教 学 重 点 教 学 难 点 及 教 学 方 法 教学重点: 1、疲劳破坏产生的内部和外部条件 2、疲劳断口的特征 教学难点: 疲劳断裂的形成机理分析 教学方法: 复习《机械工程材料》的相关内容,说明塑性边形的实质,由此解释、分析疲劳 裂纹的产生与扩展。观看典型实物照片 作 业 思 考 题 讨 论 题 阅 读 材料 1、变形的实质是什么?有什么危害? 2、疲劳断口分几部分?其断口有何特点?试画出断口截面并标识说明。 什么叫疲劳破坏?说明其形成过程 题 后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 6 页

年月日教学了解几种常见农业作业工艺方案特点,掌握各种工艺方案合理选择的方目的法。第三章产品的极限技术状态83-1机械设备完好标准的主要内容教一、主要性能;二、精度要求;三、液压系统;四、电气系统;五、动力系统;学六、环境保护和工业卫生:七、安全可靠:八、维护保养:九、配套齐全。内s3-2产品极限状态的确定依据容一、产品损伤程度及输出参数的极限状态一)产品极限状态的分类:1、使用极限2、允许极限二)产品输出参数的极限状态;三)产品损伤程度和输出参数极限状态的关系:1、Xax由某一种主要损伤的极限状态确定:Xr=KUa2、Xx由若干种元件的损伤之和来确定:n:X.- K,U K.U.KU+.U..i=13、Xa与各元件的极限磨损存在复杂函数关系:Xmx = f(u++-+U,)二、极限状态确定依据一)确定原则;1、技术原则;2、运行安全原则:3、经济院则。二)确定移据:1、依机械设备的无故障工作概率为标志:2、用技术经济分析的方法来确定;以机械设备的主要质量指标的劣化程度为依据3、三、产品允许极限U.的确定U,≤UmU,=Um-V*T, =Umx -U.*T,/TUmxU.=-T = KT,T——零件工作时间1T第7页

年 月 日 教学 目的 了解几种常见农业作业工艺方案特点,掌握各种工艺方案合理选择的方 法。 教 学 内 容 第三章 产品的极限技术状态 § 3-1 机械设备完好标准的主要内容 一、主要性能;二、精度要求;三、液压系统;四、电气系统;五、动力系统; 六、环境保护和工业卫生;七、安全可靠;八、维护保养;九、配套齐全。 § 3-2 产品极限状态的确定依据 一、产品损伤程度及输出参数的极限状态 一)产品极限状态的分类;1、使用极限 2、允许极限 二)产品输出参数的极限状态; 三)产品损伤程度和输出参数极限状态的关系; 1、Xmax 由某一种主要损伤的极限状态确定:Xmax=KUmax 2、Xmax 由若干种元件的损伤之和来确定: Xmax == n i KiUi 1 max =K1U1mx+K2U2max+.+KnUnmax 3、Xmax 与各元件的极限磨损存在复杂函数关系: max ( . ) U1 U2 Un X f = + + + 二、极限状态确定依据 一)确定原则;1、技术原则;2、运行安全原则;3、经济院则。 二)确定移据: 1、依机械设备的无故障工作概率为标志; 2、用技术经济分析的方法来确定; 3、以机械设备的主要质量指标的劣化程度为依据 三、产品允许极限 Ua的确定 Ua  U max Ua = U max −Vt *T1 = U max −Ua *T1 /T T T U Ua 1 max 1+ = T = KT1 T——零件工作时间 第 7 页

年月日s3-3极限技术状态的确定方法一、生产统计法;二、生产实验法;三、实验室研究法;四、数学分析法教学重点:教学产品损伤程度及输出参数的极限状态;产品极限状态的分类;使用极限、允许极重点限的概念;产品输出参数的极限状态;产品损伤程度和输出参数极限状态的关系;教学极限状态确定依据;产品允许极限U.的确定。难点及教学方教学难点:法产品损伤程度及输出参数的极限状态的理解;产品输出参数的极限状态的理解;产品损伤程度和输出参数极限状态的关系的理解;产品允许极限U.的确定教学方法:采用实例分析详解,以学生熟悉的机械为例。通过具体工艺方法的诠释加深理解。作业1、机械设备完好标准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思粥2、产品极限状态的确定依据有哪些?题讨3、产品极限状态的分几类?论 题4、产品损伤程度和输出参数极限状态有哪几种关系?阅读5、林极限状态确定原则是什么?材料6、极限技术状态的确定方法有哪些题后记第8页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年 月 日 § 3-3 极限技术状态的确定方法 一、生产统计法; 二、生产实验法; 三、实验室研究法;四、数学分析法 教 学 重 点 教 学 难 点 及 教 学 方 法 教学重点: 产品损伤程度及输出参数的极限状态;产品极限状态的分类;使用极限、允许极 限的概念;产品输出参数的极限状态;产品损伤程度和输出参数极限状态的关系; 极限状态确定依据;产品允许极限 Ua的确定。 教学难点: 产品损伤程度及输出参数的极限状态的理解;产品输出参数的极限状态的理解; 产品损伤程度和输出参数极限状态的关系的理解;产品允许极限 Ua的确定 教学方法: 采用实例分析详解,以学生熟悉的机械为例。通过具体工艺方法的诠释 加深理解。 作 业 思 考 题 讨 论 题 阅 读 材料 1、机械设备完好标准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产品极限状态的确定依据有哪些? 3、产品极限状态的分几类? 4、产品损伤程度和输出参数极限状态有哪几种关系? 5、极限状态确定原则是什么? 6、极限技术状态的确定方法有哪些 题 后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 8 页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