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与健康》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大气与健康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PTX
文档页数:140
文件大小:8.81M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第一节 大气的特征及其卫生学意义 一、大气的结构 二、大气的组成 三、大气的物理性状 第二节 大气污染及大气污染物的转归 一、大气污染的来源 二、大气污染物的种类 三、影响大气中污染物浓度的因素 四、大气污染物的转归 第三节 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一、大气污染对健康的直接危害 二、大气污染对健康的间接危害 第四节 大气主要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第五节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一、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二、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制定原则 三、现行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四、空气质量指数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第二章大气与健康 魏红英 公共卫生学院环境健康系 暴露生物学课题组 2015.05.05 1

魏红英 公共卫生学院环境健康系 暴露生物学课题组 2015.05.05 1

环境分类 大气圈 大气与健康 自然环境 水圈 水与健康 土壤岩石圈 (人体) 土壤与健康 生物圈 境 社会环境:经济、文化、人际、社会心理 2

环 境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经济、文化、人际、社会心理 大气圈 水圈 土壤岩石圈 环境分类 生物圈 (人体) n 大气与健康 n 水与健康 n 土壤与健康 2

内容 1 大气的特征及其卫生学意义 2 大气污染及大气污染物的转归 3 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4 大气主要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5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3

内 容 1 大气的特征及其卫生学意义 大气污染及大气污染物的转归 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大气主要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 21 31 41 51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3

第一节大气的特征及其卫生学意义 一、大气的结构 二、大气的组成 三、大气的物理性状 4

第一节 大气的特征及其卫生学意义 一、大气的结构 二、大气的组成 三、大气的物理性状 4

一、大气的结构 外大气层(逸散层) ◆ 外层大气;大气圈与外层星际空间的过渡地带 500km 大气稀薄,气温高,分子运动速度快 1200℃ 地球对气体分子的吸引力小 热层 宇宙射线作用下处于电离状态 电离后的氯能吸收太阳的短波辐射 80km 90km= 非均质层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92℃ 均质层 能反射无线电波 中间层 该层内臭氧含量少 ◆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下降 50km -2℃ 水汽极少,仍有垂直对流运动 高空对流层或上对流层 平流层 臭氧层 在30~35km以下,气温趋于稳定—同温层 同温层 ◆ 空气气流以水平运动为主 10-16km- 在高约15~35km处有厚约20km的臭氧层 -56℃ 30~35km以上,温度随高度升高而升高 对流层 地表 ◆ 75%的空气和几乎全部的水蒸汽量,污染物聚集 KKKKKKmr 气温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空气具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天气变化复杂,与人类关系密切 5

n 75%的空气和几乎全部的水蒸汽量,污染物聚集 n 气温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n 空气具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n 天气变化复杂,与人类关系密切 n 在30~35km以下,气温趋于稳定——同温层 n 空气气流以水平运动为主 n 在高约15~35km处有厚约20km的臭氧层 n 30~35km以上,温度随高度升高而升高 n 该层内臭氧含量少 n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下降 n 水汽极少,仍有垂直对流运动 n 高空对流层或上对流层 n 宇宙射线作用下处于电离状态 n 电离后的氧能吸收太阳的短波辐射 n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n 能反射无线电波 n 外层大气;大气圈与外层星际空间的过渡地带 n 大气稀薄,气温高,分子运动速度快 n 地球对气体分子的吸引力小 一 、大气的结构 5

二、大气的组成 自然状态下的大气是由混合气体、水汽和气溶胶组成。除去 水汽和气溶胶的空气称为干洁空气。 干洁空气的组成 空气成分 容积百分比(20℃,1个大气压) 氮(N2) 78.10 氧(02) 20.93 二氧化碳(C0) 0.03 氩(Ar) 0.93 氖(Ne) 0.0018 氦(He) 0.0005 6

自然状态下的大气是由混合气体、水汽和气溶胶组成。除去 水汽和气溶胶的空气称为干洁空气。 二、大气的组成 6

二、大气的组成 气溶胶(aerosol) ■大气气溶胶是液体或固体微粒均匀地分散在气体中形成的相对稳定 的悬浮体系。 ■自然状态下的大气气溶胶主要来源于岩石的风化、火山爆发、宇宙 落物以及海水溅沫等。 ■它的含量、种类以及化学成分都是变化的。 ■根据形成过程、对能见度的影响以及颜色的差异等,气溶胶可分为 霾(haze)、烟(smoke)、粉尘(dust、烟气(fume)、烟雾(smog)、 轻雾(mist)和浓雾(fog)等。 7

u 气溶胶(aerosol) n 大气气溶胶是液体或固体微粒均匀地分散在气体中形成的相对稳定 的悬浮体系。 n 自然状态下的大气气溶胶主要来源于岩石的风化、火山爆发、宇宙 落物以及海水溅沫等。 n 它的含量、种类以及化学成分都是变化的。 n 根据形成过程、对能见度的影响以及颜色的差异等,气溶胶可分为 霾(haze)、烟(smoke)、粉尘(dust)、烟气(fume)、烟雾(smog)、 轻雾(mist)和浓雾(fog)等。 二、大气的组成 7

二、大气的组成 几种气溶胶的形成机制及其特征 名称e 物理性质: 粒径(m)p 形成机制 主要效应, 湿度小时有吸水性,降低能见度, 霾e 固体微粒: 1e 机械粉碎、扬尘、煤燃烧 能形成水核知 烟气(尘)?固、液微粒和 40e 雾化、冷凝和 净化空气和 8

二、大气的组成 8

三、大气的物理性状 紫外线 气温 气流 可见光 太阳 气象 气湿 红外线 辐射 因素 气压 空气离 子 阴离子 轻离子 阳离子 重离子 有利 有害 9

气象 因素 空气离 子 太阳 辐射 三、大气的物理性状 紫外线 可见光 红外线 气温 气流 气湿 气压 阴离子 阳离子 轻离子 重离子 有 利 有 害 9

第二节大气污染及大气污染物的转归 一、大气污染的来源 二、大气污染物的种类 三、影响大气中污染物浓度的因素 四、大气污染物的转归 10

第二节 大气污染及大气污染物的转归 一、大气污染的来源 二、大气污染物的种类 三、影响大气中污染物浓度的因素 四、大气污染物的转归 10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