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种子病害防治》课程教学大纲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DF
文档页数:4
文件大小:232.87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种子病害防治》课程教学大纲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种子病害防治课程教学大纲一、基本概况课程名称:种子病害防治(SeedDiseasePreventionandControl)课程代码:231010070课程类别:拓展教育学时/学分:34/2(其中理论24学时,实验10学时)需预修课程:植物学、基础生物化学、普通微生物学、植物生理学、种子学适用专业:适用手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简介种子病害防治是为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一门主要讨论种子病害基本概念和知识,病害发生的普遍规律及防治的普遍原理和方法的生物学科。其开设自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种子病害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正确识别新疆主要的种子病害,了解病害产生的原因、发生规律,提出切实可行的综合防治措施。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实验占有较重要的地位,通过实际操作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印证、巩固和加深理解课程的基本内容,培养学生从事种子病害防治工作的基本操作技术和独立工作能力。要求学生多观察,多动手完成实验。二、教学目标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达到以下要求:1.理论、知识目标:掌握作物常见种子病害病原、发生规律的基本知识;掌握植物病害防治的基本原理:熟悉并掌握各类常见农作物种子病害检疫检验原理和先进技术,灵活运用到种子生产和流通中,减少因种子病害及种传病害造成的损失。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有关植物病害识别能力及运用基础理论分析和解决农业实际问题的能力。3.达成目标:本课程主要与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毕业要求的第2条相对应。种子病害防治是种子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应人才培养方案中毕业要求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协作能力和创新性思维,学生毕业后可以通过所学的植物病害症状识别和病害防治技术解决在种子生产中病虫害防治问题。三、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种子及种子科学的重要性,几种新兴的农业观念,种子健康与种子病理学概念,种子/传病害与中国加入WTO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到种子病害及其防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本课教学过程中,以新疆农作物主要病害的症状特点、病原典型特征、较为特有的病害规律和针对性较强的防治方法为重点。其中一些苗期病害、根部病害的症状识别,一些复合侵染病害的症状病与原分析,对一些较难防治病害的综合防治策略的思考为本课难点。第一章绪论一一种子与农业(讲课1学时:实验1学时)教学内容:1.种子及种子科学的重要性:2.几种新兴的农业观念;3.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基本概念。教学要求:了解常见麦类病害的分布与危害、病害症状、病害规律和病害防治的策略和方法本章重点、难点:重点:掌握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难点:在于植物病害症状的正确识别。第二章种子病害的概念和症状(讲课1学时:实验1学时)教学内容:

种子病害防治课程教学大纲 一、基本概况 课程名称:种子病害防治(Seed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课程代码:231010070 课程类别:拓展教育 学时/学分:34/2(其中理论24学时,实验10学时) 需预修课程:植物学、基础生物化学、普通微生物学、植物生理学、种子学 适用专业:适用于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 课程简介 种子病害防治是为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一门主要讨论种子病害基本概念和知 识,病害发生的普遍规律及防治的普遍原理和方法的生物学科。其开设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种子病害的基 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正确识别新疆主要的种子病害,了解病害产生的原因、发生规律,提出切实可行 的综合防治措施。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实验占有较重要的地位,通过实际操作加强理论联系实 际,印证、巩固和加深理解课程的基本内容,培养学生从事种子病害防治工作的基本操作技术和独立工作能力。要 求学生多观察,多动手完成实验。 二、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1.理论、知识目标:掌握作物常见种子病害病原、发生规律的基本知识;掌握植物病害防治的基本原理;熟 悉并掌握各类常见农作物种子病害检疫检验原理和先进技术,灵活运用到种子生产和流通中,减少因种子病害及种 传病害造成的损失。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有关植物病害识别能力及运用基础理论分析和解决农业实际问题的能力。 3.达成目标:本课程主要与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毕业要求的第2条相对应。种子病害防治是种 子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应人才培养方案中毕业要求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协作能力和创新性思维,学生毕 业后可以通过所学的植物病害症状识别和病害防治技术解决在种子生产中病虫害防治问题。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使学生了解种子及种子科学的重要性,几种新兴的农业观念,种子健康与种子病理学概念,种子/传病害与中 国加入WTO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到种子病害及其防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本课教学过程中,以新疆农作物主要病 害的症状特点、病原典型特征、较为特有的病害规律和针对性较强的防治方法为重点。其中一些苗期病害、根部病 害的症状识别, 一些复合侵染病害的症状病与原分析, 对一些较难防治病害的综合防治策略的思考为本课难点。 第一章 绪论——种子与农业(讲课1学时;实验1学时) 教学内容: 1.种子及种子科学的重要性; 2.几种新兴的农业观念; 3.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基本概念。 教学要求: 了解常见麦类病害的分布与危害、病害症状、病害规律和病害防治的策略和方法。 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 难点:在于植物病害症状的正确识别。 第二章 种子病害的概念和症状(讲课1学时;实验1学时) 教学内容:

1.植物病害与植物病理学的概念:2.植物病害分类;3.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基本概念;4.植物病害症状。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植物病害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及近代植物病理学的发展,对植物病害和侵染性病害的基本概念有准确、清晰的认识,并学习我国老一辈植物病理学家的敬业精神和优秀品德,培养学生热爱课程、热爱专业的思想感情。本章重点、难点:重点:掌握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难点:在于植物病害症状的正确识别。第三章种子病害的病原(讲课8学时:实验4学时)教学内容:1.植物病原真菌;2.植物病原原核生物;3.植物病毒:4.植物寄生线虫;5.寄生性种子植物。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真菌赖以识别的形态特征以及植物侵染性病害的主要特点(症状、侵染过程、病害循环、发生、流行条件和防治要点等)。本章重点、难点:重点:植物病原生物的基本形态。难点:病原生物的分类是本章难点。第四章种子病害的侵染和传播(讲课2学时)教学内容:1.植物侵染性病害的侵入过程(病程);2.植物侵染性病害的病害循环3.种子携带病原真菌的侵染与传播;4.种子携带病原细菌的侵染与传播5.种子携带病毒的侵染与传播,6.种子携带病原线虫的侵染与传播。教学要求:在上述各病原学学习的基础上,结合各病原物的基本特征和特性,讲述病原物侵染种子和随种子传播的特点,并了解这些基本原理与病害控制的关系。本章重点、难点:重点:重点是病原物侵染过程的4个阶段及其特点,植物侵染性病害病害循环的3个基本环节及其影响因素,不同病原生物对种子的侵染和传播特点。难点:难点是病害循环与病害控制的关系。第五章种子病害的检验(讲课1学时)教学内容:1.种子室内检验的取样方法:

1.植物病害与植物病理学的概念; 2.植物病害分类; 3.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基本概念; 4.植物病害症状。 教学要求: 使学生了解植物病害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及近代植物病理学的发展,对植物病害和侵染性病害的基本概念有准 确、清晰的认识,并学习我国老一辈植物病理学家的敬业精神和优秀品德,培养学生热爱课程、热爱专业的思想感 情。 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 难点:在于植物病害症状的正确识别。 第三章 种子病害的病原(讲课8学时;实验4学时) 教学内容: 1.植物病原真菌; 2.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3.植物病毒; 4.植物寄生线虫; 5.寄生性种子植物。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真菌赖以识别的形态特征以及植物侵染性病害的主要特点(症状、侵染过程、病害循 环、发生、流行条件和防治要点等)。 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植物病原生物的基本形态。 难点:病原生物的分类是本章难点。 第四章 种子病害的侵染和传播(讲课2学时) 教学内容 : 1.植物侵染性病害的侵入过程(病程); 2.植物侵染性病害的病害循环; 3.种子携带病原真菌的侵染与传播; 4.种子携带病原细菌的侵染与传播; 5.种子携带病毒的侵染与传播; 6.种子携带病原线虫的侵染与传播。 教学要求: 在上述各病原学学习的基础上,结合各病原物的基本特征和特性,讲述病原物侵染种子和随种子传播的特点, 并了解这些基本原理与病害控制的关系。 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重点是病原物侵染过程的4个阶段及其特点,植物侵染性病害病害循环的3个基本环节及其影响因素, 不同病原生物对种子的侵染和传播特点。 难点:难点是病害循环与病害控制的关系。 第五章 种子病害的检验(讲课1学时) 教学内容: 1.种子室内检验的取样方法;

2.植物病原真菌的检验;3.植物病原细菌的检验:4.植物病毒的检验:5.植物寄生线虫的检验。教学要求:学习各类种子病害的检疫、检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本章重点、难点:重点:重点是种子病害的检验技术的介绍。难点:检验技术的应用和实施中的注意事项。第六章种子病害防治的一般原理(讲课1学时)教学内容:1.植物病害防治的基本概念和方针:2.植物检疫:3.物理防治:4.化学防治;5.农业防治;6.利用和培育抗病品种:7.生物防治。教学要求:研究病害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控制病害的发生发展。通过本章的学习,对植物病害系统管理以及病害控制的综合观、生态观、经济观、社会观有清楚的认识,从而了解植物病害控制的各种方法及其原理。本章重点、难点:重点:植物病害控制的基本概念,IPM的概念和策略思想,各种具体方法的基本原理。难点:如何能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生产中去。第七章粮食作物种子病害一一小麦病害(讲课4学时:实验2学时)教学内容:1.麦类作物种子病害;2.玉米、高梁种子病害;3.水稻种子病害;4.油菜和向日葵菌核病;5.向日葵锈病和红花锈病。教学要求:了解主要粮食作物(小麦、水稻、玉米、高)常见病害的分布与危害、病害症状、病害规律和病害防治的策略和方法。本章重点、难点:重点:常见粮食作物病害症状识别、病原物所属分类地位、病害循环及病害综合防治。难点:如何能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生产中去。第八章棉花、油料作物种子病害(讲课4学时:实验1.5学时)教学内容:1.棉花种子病害;2.向日葵、大豆、油菜种子病害。教学要求:

2.植物病原真菌的检验; 3.植物病原细菌的检验; 4.植物病毒的检验; 5.植物寄生线虫的检验。 教学要求: 学习各类种子病害的检疫、检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重点是种子病害的检验技术的介绍。 难点:检验技术的应用和实施中的注意事项。 第六章 种子病害防治的一般原理(讲课1学时) 教学内容: 1.植物病害防治的基本概念和方针; 2.植物检疫; 3.物理防治; 4.化学防治; 5.农业防治; 6.利用和培育抗病品种; 7.生物防治。 教学要求: 研究病害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控制病害的发生发展。通过本章的学习,对植物病害系统管理以及病害控制的综 合观、生态观、经济观、社会观有清楚的认识,从而了解植物病害控制的各种方法及其原理。 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植物病害控制的基本概念,IPM的概念和策略思想,各种具体方法的基本原理。 难点:如何能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生产中去。 第七章 粮食作物种子病害——小麦病害(讲课4学时;实验2学时) 教学内容: 1.麦类作物种子病害; 2.玉米、高粱种子病害; 3.水稻种子病害; 4.油菜和向日葵菌核病; 5.向日葵锈病和红花锈病。 教学要求: 了解主要粮食作物(小麦、水稻、玉米、高粱)常见病害的分布与危害、病害症状、病害规律和病害防治的策 略和方法。 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常见粮食作物病害症状识别、病原物所属分类地位、病害循环及病害综合防治。 难点:如何能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生产中去。 第八章 棉花、油料作物种子病害(讲课4学时;实验1.5学时) 教学内容: 1.棉花种子病害; 2.向日葵、大豆、油菜种子病害。 教学要求:

了解棉花及油料作物(向日葵、大豆、油菜)常见种子病害的分布与危害、病害症状、病害规律和病害防治的策略和方法。本章重点、难点:重点:常见棉花和油料作物病害症状识别、病原物所属分类地位、病害循环及病害综合防治。难点:如何能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生产中去。第九章瓜类病害(讲课2学时;实验0.5学时)教学内容:1.瓜类枯萎病;2.瓜类蔓枯病:3.瓜类白粉病;4.瓜类霜霉病;5.瓜类细菌性斑点病。教学要求:了解瓜类作物常见病害的分布与危害、病害症状、病害规律和病害防治的策略和方法。本章重点、难点:重点:常见瓜类作物病害症状识别、病原物所属分类地位、病害循环及病害综合防治。难点:如何能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生产中去。四、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本课程的成绩将由平时成绩(考勤、作业及课堂测验)、实验成绩(参与情况+实验报告)和期未考试成绩三部分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20%、实验成绩占30%、考试成绩占50%;期末考试采用闭卷笔试。五、教材及参考书目教材:1.《植物保护学》,花蕾主编,科学出版社,2015年,标准书号:978-7-03-02-2067-7。2.《植物病理学实验实习指导》,侯明生、蔡丽主编,科学出版社,2016年,标准书号:ISBN:9787030411388。参考书目:1.《新疆农作物病害》,尹玉绮、李国英等编,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1995年,标准书号:7-5372-1012-8

了解棉花及油料作物(向日葵、大豆、油菜)常见种子病害的分布与危害、病害症状、病害规律和病害防治的 策略和方法。 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常见棉花和油料作物病害症状识别、病原物所属分类地位、病害循环及病害综合防治。 难点:如何能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生产中去。 第九章 瓜类病害(讲课2学时;实验0.5学时) 教学内容: 1.瓜类枯萎病; 2.瓜类蔓枯病; 3.瓜类白粉病; 4.瓜类霜霉病; 5.瓜类细菌性斑点病。 教学要求: 了解瓜类作物常见病害的分布与危害、病害症状、病害规律和病害防治的策略和方法。 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常见瓜类作物病害症状识别、病原物所属分类地位、病害循环及病害综合防治。 难点:如何能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生产中去。 四、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本课程的成绩将由平时成绩(考勤、作业及课堂测验)、实验成绩(参与情况+实验报告)和期末考试成绩三 部分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20%、实验成绩占30%、考试成绩占50%;期末考试采用闭卷笔试。 五、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材: 1.《植物保护学》,花蕾主编,科学出版社,2015 年,标准书号:978-7-03-02-2067-7。 2.《植物病理学实验实习指导》,侯明生、蔡丽主编,科学出版社,2016年,标准书号:ISBN: 9787030411388。 参考书目: 1.《新疆农作物病害》,尹玉绮、李国英等编,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1995年,标准书号:7-5372-1012-8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