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基础》精品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高电压技术——电力系统波过程(线路和绕组中的波过程)

上游久通大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电气工程基础 电力系统波过程 張君 大漏 心照 SHANC 1日95
电力系统波过程 电力系统波过程

线路和绕组中的波过程 第一节单相均匀无损耗线路上的行波 第二节波的折射和反射 。第三节波通过串联电感和并联电容 。第四节波在有限长线段上的多次折反射 第五节波在平行多导线系统中的传播 ®第六节波的衰减和变形 第七节变压器绕组中的波过程 ®小结 电气工程基础国家精品课程
线路和绕组中的波过程 线路和绕组中的波过程 第一节 单相均匀无损耗线路上的行波 第二节 波的折射和反射 第三节 波通过串联电感和并联电容 第四节 波在有限长线段上的多次折反射 第五节 波在平行多导线系统中的传播 第六节 波的衰减和变形 第七节 变压器绕组中的波过程 小结

一、单相均匀无损耗线路上的行波 波动方程,单导线-地的等值电路 Lo:每米导线-地形成的回路电感,Co每米导线的对地电容 距首端x点,电压U(x,t),i(x,t)。 电压参考方向:线路对地为正 电流参考方向:与x正方向一致 i+ oi dx ou dx Ox u u+ 8x i+ d Lodx i+ _dx Codx ou u+ d i+ 电气工程基础国家精品课程
一、单相均匀无损耗线路上的行波 一、单相均匀无损耗线路上的行波 波动方程,单导线-地的等值电路 L0:每米导线-地形成的回路电感,C0:每米导线的对地电容 距首端x点,电压U(x,t),i(x,t)。 电压参考方向:线路对地为正 电流参考方向:与x正方向一致 u u i i i i dx x i i dx x i i dx x i i dx x u u dx x u u dx x x dx dx i i L0dx C0dx

均匀无损线的方程组 Bu u=f(x-vt)+f2(x+vt)=u+u 8x Lo r 0i =C0 Bu i=7f(x-m)-(x+】=i+i 8x 8t 1 波速度 √,C 波阻抗 u=f(x-vt),u=f(x+vt) i u u 三一 Z Z 电气工程基础国家精品课程
均匀无损线的方程组 均匀无损线的方程组 ' " 1 2 ()( ) uuvtxfvtxfu ' " 1 2 ()([ )] 1 iivtxfvtxf Z i t u C x i t i L x u 0 0 0 0 0 0 ' " 1 2 ' ' ' " 1 ( ), ( ) , L C v L C Z u f x vt u f x vt u u i i Z Z 波速度 波阻抗

行波方程解的意义 波动方程解的物理意义一前行波和反行波 u()=u'(t-)+u+) 1) (u,x)=i(u-)+i(t+ u Z Z 线路上可以存在两组沿着导线表面-地表面以一 定波速度分别向正方向或者x负方向运动的 电荷。分别被称为导线的前行波(公式中的“+” 号项)和反行波(“”号项),导线的对地电压 和通过导线截面的电流是波的叠加的结果 电气工程基础国家精品课程
波动方程解的物理意义——前行波和反行波 线路上可以存在两组沿着导线表面-地表面以一 定波速度分别向 x正方向或者x负方向运动的 电荷。分别被称为导线的前行波(公式中的“+” 号项)和反行波(“-”号项),导线的对地电压 和通过导线截面的电流是波的叠加的结果 ( , ) ( ) ( ) x x u t x t u u t ( , ) ( ) ( ) x x i t x t t i i Z u Z u 行波方程解的意义 行波方程解的意义

行波有两个属性 1. 以波速度”运动 这一点可以从-和+得以证明: t时刻 t+△M时刻 u'-x) u'(u+4山-X+a Xo o+UAI 图1G一2前行波的传播 由w+-X+=uu- 可知,该值经过 时间已向X正方 向推进了△x=o 的距离,即力 以波速度 向X正方向运 动。 电气工程基础国家精品裸程
( ) x t t 0 (t ) x u 0 ( ) t t t x u x0 0 x t x l 0 0 ( ) ( ) t t t t x x u u ( ) x t 行波有两个属性 1. 以波速度 运动 这一点可以从 和 得以证明: 由 可知,该值经过 时间已向X正方 向推进了 的距离,即 以波速度 向X正方向运 动。 t x t u ( ) i

ua-9 iu-3 0 T 首端和末端的前行波波形图 末端的前行波来源于首端的前行波,两者存在时差:。 由于已经指定了X正方向为电流参考方向,故向X负方向运 动的正电荷形成的电流是负的,即(-兰,反行波的电流极 性与导线上电荷极性相反。 电气工程基础国家精品课程
Z u i 末端的前行波来源于首端的前行波,两者存在时差 。 由于已经指定了X正方向为电流参考方向,故向X负方向运 动的正电荷形成的电流是负的,即 ,反行波的电流极 性与导线上电荷极性相反。 l 0 0 0 0 0 1 q Z c u i u c u L c L u 0 u (t ) ( ) l u t t 首端和末端的前行波波形图 0

架空线路 C。= 2r60 2h (F/m) (16-5) In- r 2h L。 (H/m) (16-6) 2π 因此,波速度为: 电缆线路,若: 8,=4 波速度 )=150m/us 电气工程基础国家精品课程
架空线路 0 0 2 2 ln h r C 0 0 2 ln 2 h r L (F / ) m (H / ) m (16 5) (16 6) 因此,波速度为: 8 0 0 0 0 1 1 3 10 / 300 / s m s L C 电缆线路,若: 4 r 波速度 150 / m s

GHAI AO TONG Propagation path Zw [] [mlμs】 Simple current conductor 430 250 Bundled conductor 330 265 Lightning shield wire 470 240 Cable 10-40 150-200 Underground conductor 170 100 电气工程基础国家精品课程
Underground conductor 170 100 150 – 200 10 – 40 Cable 240470Lightning shield wire 265330Bundled conductor 250430Simple current conductor v [m/μs] Zw [Ω] Propagation path

2. 单波的电场能量等于磁场能量 5-z危a- 对于架空线路有: Z=601n2h=1381g24(2) 一般Z=500欧姆,分裂导线Z=300欧姆 对于电缆线路,因C。大L。小,故其波租要比架空线小得多, 且变化范围较大,约在1050欧姆之间 线路上有两组电荷沿导线-地同步地以波速度分别向X正方 向或X负方向运动,它们在空间建立了电磁场,造就了导线上 的电压和电流。在此,导线一介质—大地起到了引导电磁 波的作用。因而这个过程被称为波过程。 电气工程基础国家精品课程
2 2 2 0 0 0 0 1 1 2 2 ( ) Z ( ) ( ) u L C u L i i C 2. 单波的电场能量等于磁场能量 对于架空线路有: 一般Z=500欧姆,分裂导线Z=300欧姆 对于电缆线路,因C0 大L0 小,故其波租要比架空线小得多, 且变化范围较大,约在10~50欧姆之间 线路上有两组电荷沿导线-地同步地以波速度分别向X正方 向或X负方向运动,它们在空间建立了电磁场,造就了导线上 的电压和电流。在此,导线——介质——大地起到了引导电磁 波的作用。因而这个过程被称为波过程。 (lg138ln60 ) 2 2 r h r hc c Z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基础》精品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高电压技术——概论(主讲:张君).pdf
- 《电气工程基础》课程教学资源(参考教材)电力系统过电压(共四部分,著:朱子述).pdf
- 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基础》精品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历年试题分析_2010试题说明.pdf
- 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基础》精品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历年试题分析_2009试题说明.pdf
- 上海交通大学:《检测技术基础 Fundamentals of Test & Measurement Technology》课程教学资源_检测技术B_5.3噪声及干扰抑制技术.pdf
- 上海交通大学:《检测技术基础 Fundamentals of Test & Measurement Technology》课程教学资源_检测技术B_5.2信号变换技术.pdf
- 上海交通大学:《检测技术基础 Fundamentals of Test & Measurement Technology》课程教学资源_检测技术B_5.1信号调理电路.pdf
- 上海交通大学:《检测技术基础 Fundamentals of Test & Measurement Technology》课程教学资源_检测技术B_4.4.2 磁量检测技术.pdf
- 上海交通大学:《检测技术基础 Fundamentals of Test & Measurement Technology》课程教学资源_检测技术B_4.4.1 电量检测技术.pdf
- 上海交通大学:《检测技术基础 Fundamentals of Test & Measurement Technology》课程教学资源_检测技术B_4.3.4 流量检测技术.pdf
- 上海交通大学:《检测技术基础 Fundamentals of Test & Measurement Technology》课程教学资源_检测技术B_4.3.3 加速度检测技术.pdf
- 上海交通大学:《检测技术基础 Fundamentals of Test & Measurement Technology》课程教学资源_检测技术B_4.3.2 速度检测技术.pdf
- 上海交通大学:《检测技术基础 Fundamentals of Test & Measurement Technology》课程教学资源_检测技术B_4.3.1力学量检测技术.pdf
- 上海交通大学:《检测技术基础 Fundamentals of Test & Measurement Technology》课程教学资源_检测技术B_4.2热量学检测技术2.pdf
- 上海交通大学:《检测技术基础 Fundamentals of Test & Measurement Technology》课程教学资源_检测技术B_4.2热量学检测技术1.pdf
- 上海交通大学:《检测技术基础 Fundamentals of Test & Measurement Technology》课程教学资源_检测技术B_4.1.3角度检测技术.pdf
- 上海交通大学:《检测技术基础 Fundamentals of Test & Measurement Technology》课程教学资源_检测技术B_4.1.2距离检测技术.pdf
- 上海交通大学:《检测技术基础 Fundamentals of Test & Measurement Technology》课程教学资源_检测技术B_4.1.1位移检测技术.pdf
- 上海交通大学:《检测技术基础 Fundamentals of Test & Measurement Technology》课程教学资源_检测技术B_4.1.1位移检测技术-电容传感器.pdf
- 上海交通大学:《检测技术基础 Fundamentals of Test & Measurement Technology》课程教学资源_检测技术B_3检测系统的特性与技术指标.pdf
- 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基础》精品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高电压技术——电力系统的绝缘.pdf
- 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基础》精品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高电压技术——电力系统过电压.pdf
- 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基础》精品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高电压技术——课程导学与习题集.pdf
- 上海交通大学:《机电伺服元件及系统》课程教学资源(讲义)01 绪论(王旭永).pdf
- 上海交通大学:《机电伺服元件及系统》课程教学资源(讲义)02 伺服电机1/3.pdf
- 上海交通大学:《机电伺服元件及系统》课程教学资源(讲义)02 伺服电机2/3.pdf
- 上海交通大学:《机电伺服元件及系统》课程教学资源(讲义)02 伺服电机3/3.pdf
- 上海交通大学:《机电伺服元件及系统》课程教学资源(讲义)03 电机功率驱动与系统.pdf
- 上海交通大学:《机电伺服元件及系统》课程教学资源(讲义)04 液压伺服元件.pdf
- 上海交通大学:《机电伺服元件及系统》课程教学资源(讲义)05 液压伺服系统.pdf
- 上海交通大学:《机电伺服元件及系统》课程教学资源(讲义)00 机电控制系统总复习.pdf
- 上海交通大学:《系统模型、分析与控制 Modeling、Analysis and Control》课程教学资源[01]Lecture1-introduction(莫锦秋).pdf
- 上海交通大学:《系统模型、分析与控制 Modeling、Analysis and Control》课程教学资源[01]Lecture1-introduction.pdf
- 上海交通大学:《系统模型、分析与控制 Modeling、Analysis and Control》课程教学资源[01]Syllabus(A 类).pdf
- 上海交通大学:《系统模型、分析与控制 Modeling、Analysis and Control》课程教学资源[01]习题册.pdf
- 上海交通大学:《系统模型、分析与控制 Modeling、Analysis and Control》课程教学资源[01]汽车控制.pdf
- 上海交通大学:《系统模型、分析与控制 Modeling、Analysis and Control》课程教学资源[01]自动控制的故事(简).pdf
- 上海交通大学:《系统模型、分析与控制 Modeling、Analysis and Control》课程教学资源[02]Lecture2.1 平动机械系统建模 Translational Mechanical system.pdf
- 上海交通大学:《系统模型、分析与控制 Modeling、Analysis and Control》课程教学资源[02]Lecture21-Translational Mechanical system 平动机械系统建模.pdf
- 上海交通大学:《系统模型、分析与控制 Modeling、Analysis and Control》课程教学资源[02]Lecture22-Rotational Mechanical system 转动机械系统建模.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