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五章学案练习_老子

《老子》五章 选择题 1下列加点词的含义,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抱:怀抱 B道可道,非常道 常:永恒的 C此三者,以为文不足 文:文字 D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居:居住 2下列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无,名天地之始 B虽有舟舆,无所乘之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C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使民重死而不远涉 D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3下列句子句式不同的一组是 A受国之垢,是为社稷主 无,名天地之始 B天下莫柔弱于水 仕宦于台阁 C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D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4下列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老子》第一章提到的“道”是指一切存在的根源,具有不可说性, 不可以概念化,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和根源 B第二章强调“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反映了一种消极的人生观 C第七十八章说”受国之垢,是社稷之主”,只要能够蒙受国家的屈辱, 就可以做君主 D第八十章里.老子认为,让百姓不用各种器具,不去冒险,只要满足 他们的温饱需要,就可以使国家太平发展 二课内重点句子翻译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2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3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4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老子》五章 一 选择题 1 下列加点词的含义,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抱:怀抱 B 道可道,非常道 常:永恒的 C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 文:文字 D 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居:居住 2 下列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无,名天地之.始 B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C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使民重死而.不远涉 D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3 下列句子句式不同的一组是: A 受国之垢,是为社稷主 无,名天地之始 B 天下莫柔弱于水 仕宦于台阁 C 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D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4 下列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老子》第一章提到的“道”是指一切存在的根源,具有不可说性, 不可以概念化,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和根源。 B 第二章强调“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反映了一种消极的人生观 C 第七十八章说”受国之垢,是社稷之主”,只要能够蒙受国家的屈辱, 就可以做君主. D 第八十章里.老子认为,让百姓不用各种器具, 不去冒险,只要满足 他们的温饱需要,就可以使国家太平发展. 二 课内重点句子翻译 1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2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3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4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老子》五章 1B(A抱持守C法律条文,原则D占有)2B两个“虽”都作 即使”(A第一个“之”主谓间,取消独立性,第二个“之”为助词,“的” 第一个“而”表示转折,第二个“而”表示因果:D第一个“为”是动 词,做,第二个“为”是句末语气词,表反问) 3C前者是宾语前置句,后者是否定陈述句(A均为判断句B均为介词结 构后置句D均为定语后置句)4A(B此句并非消极,而是主张个人要 消除掉私欲;C绝对化的表述D这种主张是一种倒退,不能使国家发展) 二翻译要点:1“莫柔于水”“莫能胜之” 见素抱朴”“绝学 4“甘”“美”“安”“乐
《老子》五章 一 1 B (A 抱 持守 C 法律条文,原则 D 占有) 2 B 两个“虽”都作 “即使”(A 第一个“之”主谓间,取消独立性,第二个“之”为助词,“的”; C 第一个“而”表示转折,第二个“而”表示因果;D 第一个“为”是动 词,做,第二个“为”是句末语气词,表反问) 3 C 前者是宾语前置句,后者是否定陈述句(A 均为判断句 B 均为介词结 构后置句 D 均为定语后置句) 4 A (B 此句并非消极,而是主张个人要 消除掉私欲;C 绝对化的表述 D 这种主张是一种倒退,不能使国家发展) 二 翻译要点:1 “莫柔于水”“莫能胜之” 2 “见素抱朴”“绝学’ 3 “生”“有”“为”“恃”“居” 4 “甘”“美”“安”“乐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老子》五章学案.doc
- 《老子》五章ppt课件(29页).ppt
- 《老子》五章ppt课件(24页).ppt
- 《老子》五章ppt课件.ppt
- 《老子》五章ppt课件3_《老子》五章.ppt
- 《老子》五章ppt课件2.ppt
- 《老子》三则教案1_第13课.doc
- 《老北京的春节》ppt课件(38页)_《北京的春节》课件.ppt
- 《老北京的春节》ppt课件(38页)_《北京的春节》课件(1).ppt
- 《老北京的春节》ppt课件1_老北京的春节.ppt
- 《老北京的小胡同》练习题_作者.doc
- 《老北京的小胡同》教案3.doc
- 《老北京的小胡同》导学案_语文:第4课《老北京的小胡同》学案(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下)(扫描板).doc
- 《老北京的小胡同》学案_《老北京的小胡同》学案第二课时.doc
- 《老北京的小胡同》ppt课件(19页).ppt
- 《老北京的小胡同》ppt课件3.ppt
- 《老北京的小胡同》ppt课件2.ppt
- 《老北京的小胡同》ppt课件1_七年级语文老北京的小胡同.ppt
- 《老北京的小胡同》pptx课件(22页).pptx
- 《老北京的四合院》教案1_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九课《北京的四合院》教案.doc
- 《老子》五章导学案.doc
- 《老子》选读之《有无相生》ppt课件1.ppt
- 《老子二章》ppt课件1.ppt
- 《老子二章》ppt课件2_老子二章.ppt
- 《老子二章》ppt课件3.ppt
- 《老字号:北京昔日的名牌》ppt课件1_2.ppt
- 《老字号:北京昔日的名牌》ppt课件2_老字号:北京昔日的名牌.ppt
- 《老家的树》ppt课件2_老家的树.ppt
- 《老家的树》ppt课件3_《老家的树》PPT.ppt
- 《老山界》ppt课件(11页)_江苏省靖江市马桥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3课 老山界课件 苏教版.ppt
- 《老山界》ppt课件(15页).ppt
- 《老山界》ppt课件(24页)2.ppt
- 《老山界》ppt课件(24页)_老山界.ppt
- 《老山界》ppt课件(32页).ppt
- 《老山界》ppt课件(35页).ppt
- 《老山界》ppt课件(37页)2.ppt
- 《老山界》ppt课件(37页).ppt
- 《老山界》ppt课件8.ppt
- 《老山界》导学案2_芹池中学.doc
- 《老山界》导学案3.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