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农业大学:《基础生物化学 Bio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核酸

在非孝小孝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 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第一章核酸
第一章 核酸

目的要求 令核酸构件分子的结构特点、代号 令DNA分子结构特点、稳定力、三级结构特 点及有关概念; 令掌握RNA分子结构特点、类型 令了解核酸的重要理化性质及应用
❖ 核酸构件分子的结构特点、代号; ❖ DNA分子结构特点、稳定力、三级结构特 点及有关概念; ❖ 掌握RNA分子结构特点、类型; ❖ 了解核酸的重要理化性质及应用。 目的要求

内容 第一节核酸的种类、分布和化学组成 令第二节DNA的分子结构与功能 第三节RNA的分子结构与功能 令第四节核酸的理化性质及应用
❖ 第一节 核酸的种类、分布和化学组成 ❖ 第二节 DNA的分子结构与功能 ❖ 第三节 RNA的分子结构与功能 ❖ 第四节 核酸的理化性质及应用 内容

第一节核酸的种类、分布和化学组成 概念:是一类重要的生物大分 子,在生物体内负责生命信息 的储存和传递。 核酸就是由很多核苷酸通过共 SOLVING 价键聚合形成的多聚核苷酸。 3’,5磷酸二酯键 ■重要性 (1)DNA是主要贵传物质 storic discover ow gene science has (2)RNA的功能多样性 ns of the future
第一节 核酸的种类、分布和化学组成 ◼ 概念:是一类重要的生物大分 子,在生物体内负责生命信息 的储存和传递。 核酸就是由很多核苷酸通过共 价键聚合形成的多聚核苷酸。 ——3' ,5 '-磷酸二酯键 ◼ 重要性: (1) DNA是主要遗传物质 (2) RNA的功能多样性

核酸的发现和研究工作进展 1868年 Fridrich miescher从脓细胞中提取“核素” 1944年 Avery等人证实DNA是遗传物质 1953年 Watson和 Crick发现DNA的双螺旋结构 ■1968年 Nirenberg发现遗传密码 1975年 Temin和 Baltimore发现逆转录酶 1981年 Gilbert和 Sanger建立DNA测序方法 1985年Muis发明PCR技术 1990年美国启动人类基因组计划(HGP)
核酸的发现和研究工作进展 ◼ 1868年 Fridrich Miescher从脓细胞中提取“核素” ◼ 1944年 Avery等人证实DNA是遗传物质 ◼ 1953年 Watson和Crick发现DNA的双螺旋结构 ◼ 1968年 Nirenberg发现遗传密码 ◼ 1975年 Temin和Baltimore发现逆转录酶 ◼ 1981年 Gilbert和Sanger建立DNA 测序方法 ◼ 1985年 Mullis发明PCR 技术 ◼ 1990年 美国启动人类基因组计划(HGP)

核酸的生物学功能 THE DNA EVOLUTION The Secret of Life Cadingthe DAode has changed how we five, heal, eat and imagine the future. By Nancy Gibbs
一、核酸的生物学功能

肺炎球菌转化实验图解 IIS型细胞 ⅡIR型细胞 (有毒) 破碎细胞DNA (无毒) R(粗糙) S(光滑) ⅡR型细胞 DNAase 接受IS型DNA 降解后的DNA R R 只有ⅡR型 少数R型细胞被大多数仍为R型 转化产生IS型荚膜
肺炎球菌转化实验图解 III S型细胞 (有毒) 破碎细胞 DNA II R型细胞 (无毒) S(光滑) R(粗糙) II R型细胞 DNAase 接受III S型DNA 降解后的DNA 只有II R型 少数II R型细胞被 转化产生III S型荚膜 大多数仍为II R型 R S R

Diverse is beautiful!
Diverse is beautiful!

A-C—T—C—G-A-C-G—A (DNA) GIc-Glc ---Glc- (cellulose)

核酸的分类及分布 脱氡核糖核酸90%以上分布于细胞核,其余分布于 DEOXYribonucleic acid,,核外如线粒体,叶绿体,质粒等。 (dec 携带遗传信息,决定细胞和个 体的基因型( genotype) 核糖核酸 分布于胞核、胞液。 ( ribonucleic acid,RNA)参与细胞内DNA遗传信息的表 达。某些病毒RNA也可作为遗 传信息的载体
二、核酸的分类及分布 90%以上分布于细胞核,其余分布于 核外如线粒体,叶绿体,质粒等。 分布于胞核、胞液。 (deoxyribonucleic acid, DNA) (ribonucleic acid, RNA) 脱氧核糖核酸 核糖核酸 携带遗传信息,决定细胞和个 体的基因型(genotype)。 参与细胞内DNA遗传信息的表 达。某些病毒RNA也可作为遗 传信息的载体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化学平衡——熵和Gibbs函数.ppt
- 《基础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教学课件,第三版)三份考卷(二).ppt
- 《基础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三版)三份考卷(一).doc
- 《基础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教学课件,第三版)考题选编和答案.ppt
- 《基础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教学课件,第三版)有机化合物的定性鉴别.ppt
- 《基础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教学课件,第三版)重要有机反应的反应机理.ppt
- 《基础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三版)结构和表达.doc
- 《基础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三版)静态立体化学.doc
- 《基础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三版)同分异构.doc
- 《基础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三版)电子效应.doc
- 《基础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三版)光谱.doc
- 《基础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三版)试剂.doc
- 《基础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三版)反应和反应机理.doc
- 《基础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教学课件,第三版)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ppt
- 《基础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三版)化学键.doc
- 《基础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三版)理论.doc
- 《基础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三版)化合物类名.doc
- 《基础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教学课件,第三版)分子模型.ppt
- 《基础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教学课件,第三版)有机化合物的命名.ppt
- 《基础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三版)有机化合物的命名.doc
- 《物质的俗称汇总》参考资料.doc
- 《药物中间体化学》(上册)PDF电子书.pdf
- 《药物中间体化学》(上册)PDF电子书.pdf
- 《杂环合成》(英文版)Recent developments in indole ring synthesis—methodology and applications.pdf
- 《杂环合成》(英文版)Synthesis of aromatic heterocycles.pdf
- 沈阳药科大学:《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课程教学资源(讲义).doc
- 《表面化学》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教材)表面化学书籍电子版(PDF电子书,共十二章).pdf
- 《化学分析测试中的干扰消除》PDF电子书(共六章).pdf
- 北京大学:《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分析化学概论.ppt
- 北京大学:《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误差与分析数据处理.ppt
- 北京大学:《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酸碱平衡及酸碱(3.1-3.2).ppt
- 北京大学:《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酸碱平衡及酸碱(3.3-3.4).ppt
- 北京大学:《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酸碱平衡及酸碱(3.5-3.6).ppt
- 北京大学:《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酸碱平衡及酸碱(3.7-3.8-3.9)第四章 络合滴定法(4.1).ppt
- 北京大学:《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络合滴定法(4.2-4.3).ppt
- 北京大学:《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络合滴定法(4.4-4.5).ppt
- 北京大学:《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5.1-5.2).ppt
- 北京大学:《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5.3-5.4).ppt
- 北京大学:《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七章 沉淀滴定法、重量分析法.ppt
- 北京大学:《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吸光光度法(8.1-8.2).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