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大学:《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实践教学大纲(二)

自然地理学(一)实验教学大纲 师范学院 地理系 自然地理实验室(中心) 大纲制定人:高素芳 课程名称 自然地理学(一)英文名称 Physical geography课程编码Z110017 实验总学时 8 开设实验项目数 4 课程性质 独立开设 实验教材或指导书 自编 实验考核方式 动手操作 适用专业 资源环境专业 开出实验项目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类型学时 矿物观察鉴定 基础性 2 岩石观察鉴定 基础性 2 3 地质罗盘仪的使用及岩层产状测量 综合性 2 地形图的地貌判读 综合性 2
自然地理学(一)实验教学大纲 师范学院 地理系 自然地理实验室(中心) 大纲制定人:高素芳 课程名称 自然地理学(一) 英文名称 Physical geography 课程编码 Z110017 实验总学时 8 开设实验项目数 4 课程性质 独立开设 实验教材或指导书 自编 实验考核方式 动手操作 适用专业 资源环境专业 开出实验项目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类型 学时 1 矿物观察鉴定 基础性 2 2 岩石观察鉴定 基础性 2 3 地质罗盘仪的使用及岩层产状测量 综合性 2 4 地形图的地貌判读 综合性 2

矿物观察鉴定实验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实验类型 基础性实验 学时 开出时间 第14周 计划每组人数 现有每组人数 实验目的: 通过实习认识主要矿物的物理性质、化学组成及其鉴定特征。 实验内容: 1矿物的颜色、条痕、光泽、透明度、硬度等的认识。 2.矿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及其鉴定特征对照实物的辨认学习。 实验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1认识矿物的颜色时,需要区分自色、他色、和假色。 2.注意利用条痕对矿物进行识别。 3.利用硬度识别矿物时所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4.重点把握矿物的主要鉴别特征。 主要仪器设备 序号 主要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1 矿物标本 120种 4 2 条痕板(无釉瓷板) 10 3 矿物标本 40种 注:实验类型包括:基本操作训练、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开放性实验、 其它类型实验
1 矿物观察鉴定 实 验 实验类型 基础性实验 学时 2 开出时间 2009-2010 学年第一学期 第 14 周 计划每组人数 5 现有每组人数 5 实验目的: 通过实习认识主要矿物的物理性质、化学组成及其鉴定特征。 实验内容: 1.矿物的颜色、条痕、光泽、透明度、硬度等的认识。 2.矿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及其鉴定特征对照实物的辨认学习。 实验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1.认识矿物的颜色时,需要区分自色、他色、和假色。 2.注意利用条痕对矿物进行识别。 3.利用硬度识别矿物时所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4.重点把握矿物的主要鉴别特征。 主要仪器设备 序 号 主要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1 矿物标本 120 种 4 2 条痕板(无釉瓷板) 10 3 矿物标本 40 种 4 注:实验类型包括:基本操作训练、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开放性实验、 其它类型实验

岩石观察鉴定实验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实验类型 基础性实验 学时 开出时间 第14周 计划每组人数 现有每组人数 实验目的: 了解三大岩类的基本特征, 掌握岩石的结构、 构造和主要矿物成分特征,认识常见岩石 实验内容: 1、观察鉴定下列最主要的岩浆岩标本 1)超基性岩类:橄榄岩 2)基性岩类:辉长岩、玄武岩 3)中性岩类:闪长岩、安山岩 4)酸性岩类:花岗岩、流纹岩 5)其他:伟品岩、黑曜岩(火山玻璃) 2、观察鉴定下列最主要的沉积岩标本 1)碎屑岩类:砾岩、角砾岩、砂岩、粉砂岩 2)黏土岩类:泥岩、页岩 3)化学岩类:石灰岩、白云岩、凝灰岩(岩浆岩与沉积岩过渡类型 3、观察鉴定下列最主要的变质岩标本 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大理岩、石英岩、夕卡岩、混合岩。 实验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区分三大类岩石的产状、结构、构造和矿物成分,认识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主要仪器设备 序号 主要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1 岩石标本 180种 7 2 岩石标本 40种 7 注:实验类型包括:基本操作训练、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开放性实验、 其它类型实验
2 岩石观察鉴定 实 验 实验类型 基础性实验 学时 2 开出时间 2009-2010 学年第一学期 第 14 周 计划每组人数 5 现有每组人数 5 实验目的: 了解三大岩类的基本特征,掌握岩石的结构、构造和主要矿物成分特征,认识常见岩石。 实验内容: 1、观察鉴定下列最主要的岩浆岩标本 1)超基性岩类:橄榄岩 2)基性岩类:辉长岩、玄武岩 3)中性岩类:闪长岩、安山岩 4)酸性岩类:花岗岩、流纹岩 5)其他:伟晶岩、黑曜岩(火山玻璃) 2、观察鉴定下列最主要的沉积岩标本 1)碎屑岩类:砾岩、角砾岩、砂岩、粉砂岩 2)黏土岩类:泥岩、页岩 3)化学岩类:石灰岩、白云岩、凝灰岩(岩浆岩与沉积岩过渡类型) 3、观察鉴定下列最主要的变质岩标本 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大理岩、石英岩、夕卡岩、混合岩。 实验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区分三大类岩石的产状、结构、构造和矿物成分,认识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主要仪器设备 序 号 主要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1 岩石标本 180 种 7 2 岩石标本 40 种 7 注:实验类型包括:基本操作训练、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开放性实验、 其它类型实验

地质罗盘仪的使用及岩层产状测量实验 实验类型 综合性实验 学时 开出时间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2 第15周 计划每组人数 5 现有每组人数 5 实验目的: 初学会使用地质罗盘仪测量方向和测量岩层的产状。 实验内容 1、观察地质罗盘的构造 2、用地质罗盘在地形图上定点 3、用地质罗盘测量岩层产状要素 实验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1、教师讲解罗盘的基本结构、产状及方位的测量方法,利用地形图和罗盘进行野外定点 的步骤和方法。 2、学生按照教师布置、分组练习 3、实习结束,布置练习,并提出要求 主要仪器设备 序号 主要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1 地质罗盘仪 8 2 地形图 2 3 直尺 4 量角器 7 5 记录簿 7 注:实验类型包括:基本操作训练、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开放性实验、 其它类型实验
3 地质罗盘仪的使用及岩层产状测量 实 验 实验类型 综合性实验 学时 2 开出时间 2009-2010 学年第一学期 第 15 周 计划每组人数 5 现有每组人数 5 实验目的: 初学会使用地质罗盘仪测量方向和测量岩层的产状。 实验内容: 1、观察地质罗盘的构造 2、用地质罗盘在地形图上定点 3、用地质罗盘测量岩层产状要素 实验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1、教师讲解罗盘的基本结构、产状及方位的测量方法,利用地形图和罗盘进行野外定点 的步骤和方法。 2、学生按照教师布置、分组练习 3、实习结束,布置练习,并提出要求。 主要仪器设备 序 号 主要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1 地质罗盘仪 8 2 地形图 2 3 直尺 7 4 量角器 7 5 记录簿 7 注:实验类型包括:基本操作训练、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开放性实验、 其它类型实验

地形图的地貌判读实验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实验类型 综合性实验 学时 2 开出时间 第15周 计划每组 9 现有每组人数 9 人数 实验目的: 1.通过实习初步掌握地形图的地貌判读方法。 2.学会从地形图上读出图面范围内的地形大势,地表形态的各种特征,初步确定野外 观察的主要路线、地点和内容。 实验内容: 1、熟悉地形图中的图式符号,了解不同符号所反映的地形、地物及其数量与质量的特征: 2、熟悉各种类型地貌形态、形态组合、成因类型及其相应物质组成的具体特征: 3、分析与各种地貌形态对应的地形等高线典型图式。 实验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1、教师讲解地貌图的要素、地表形态特征的表示方法、各种符号的意义与解释,读图步 骤和读图方法,读图报告的要求。 2、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练习,完成判读报告。 3、实习结束,教师作总结。 主要仪器设备 序号 主要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1 地形图 2 2 量角器 4 3 直尺 4 4 铅笔 8 注:实验类型包括:基本操作训练、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开放性实验、 其它类型实验
4 地形图的地貌判读 实 验 实验类型 综合性实验 学时 2 开出时间 2009-2010 学年第一学期 第 15 周 计划每组 人数 9 现有每组人数 9 实验目的: 1. 通过实习初步掌握地形图的地貌判读方法。 2. 学会从地形图上读出图面范围内的地形大势,地表形态的各种特征,初步确定野外 观察的主要路线、地点和内容。 实验内容: 1、熟悉地形图中的图式符号,了解不同符号所反映的地形、地物及其数量与质量的特征; 2、熟悉各种类型地貌形态、形态组合、成因类型及其相应物质组成的具体特征; 3、分析与各种地貌形态对应的地形等高线典型图式。 实验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1、教师讲解地貌图的要素、地表形态特征的表示方法、各种符号的意义与解释,读图步 骤和读图方法,读图报告的要求。 2、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练习,完成判读报告。 3、实习结束,教师作总结。 主要仪器设备 序 号 主要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1 地形图 2 2 量角器 4 3 直尺 4 4 铅笔 8 注:实验类型包括:基本操作训练、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开放性实验、 其它类型实验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石河子大学:《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理论教学大纲(二).doc
- 石河子大学:《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理论教学大纲(一).doc
- 石河子大学:《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野外实习指导书(玛纳斯河流域).doc
- 石河子大学:《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自然地理实验指导书.doc
- 石河子大学:《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自然地理实验计划.doc
- 石河子大学:《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资源(知识讲座)生物入侵的现状及问题与对策PPT(二).ppt
- 石河子大学:《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资源(知识讲座)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理念和发展趋势(PPT,主讲:徐丽萍).ppt
- 石河子大学:《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资源(知识讲座)生物入侵的现状及问题与对策PPT(一).ppt
- 石河子大学:《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资源(知识讲座)地理学学科进展(PPT).ppt
- 石河子大学:《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教学资源(练习题)第一章 引论.doc
- 石河子大学:《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授课教案(任课教师:唐湘玲).doc
- 石河子大学:《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教学大纲 meteorology and climatology.pdf
-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文库:《中国古代地理之谜》书籍PDF电子版(主编:乙力).pdf
-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资源勘查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汇编(2016年修订).doc
-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实习课程教学大纲汇编(2022版).docx
-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资源勘查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汇编(2018年修订).pdf
-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本科课程教学大纲汇编(2022版).docx
-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本科课程实验教学大纲及实验项目卡汇编(2022版).docx
-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本科课程实验教学大纲及实验项目卡汇编(2013版).doc
-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本科课程教学大纲汇编(2013版).doc
- 石河子大学:《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实践教学大纲(二).doc
- 石河子大学:《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自然地理学教学大纲(上).doc
- 石河子大学:《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自然地理学教学大纲(下).doc
- 石河子大学:《自然地理学》课程授课教案(2011,上).doc
- 石河子大学:《自然地理学》课程授课教案(2011,下).doc
- 石河子大学:《自然地理学》课程授课教案 Physical geography(2013,上).doc
- 石河子大学:《自然地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2010)第三章 大气和气候 Atmosphere and Climate(1/3).ppt
- 石河子大学:《自然地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2010)第一章 地球.ppt
- 石河子大学:《自然地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2010)第三章 大气和气候 Atmosphere and Climate(2/3).ppt
- 石河子大学:《自然地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2010)第三章 大气和气候 Atmosphere and Climate(3/3).ppt
- 石河子大学:《自然地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2010)第四章 海洋和陆地水.ppt
- 石河子大学:《自然地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2010)第五章 地貌(1/2).ppt
- 石河子大学:《自然地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2010)第五章 地貌(2/2).ppt
- 石河子大学:《自然地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2010)第七章 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ppt
- 石河子大学:《自然地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2010)第二章 地壳 The Crust.ppt
- 石河子大学:《自然地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2010)第八章 自然地理综合研究.ppt
- 石河子大学:《自然地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2010)第六章 土壤圈.ppt
- 《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0章 绪论 Physical geography(石河子大学:葛本伟).ppt
- 《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1章 地球 第1节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ppt
- 《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1章 地球 第2节 地球的形态和大小.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