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1章 地球 第2节 地球的形态和大小

第二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著名的“蓝色弹珠”照片,由阿波罗17号 太空船于1972年拍摄
第二节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著名的“蓝色弹珠”照片,由阿波罗17号 太空船于1972年拍摄

一、 地球的形状 o 地球并非正球体,而是两极扁平,赤道部分突出 的椭球体。通过赤道的地球直径比通过两极的直 径长42.5km。 6 地球两极扁平的程度 称为地球扁率: 地心 a-b 赤道 a 其中,a为地球赤道半径 b为地球两极半径 地球自转使地球变成 一个椭球体
一、地球的形状 • 地球并非正球体,而是两极扁平,赤道部分突出 的椭球体。通过赤道的地球直径比通过两极的直 径长42.5km。 地球两极扁平的程度 称为地球扁率: a b a − = 其中,a为地球赤道半径, b为地球两极半径

5弧 适合赤道的圆」 适合赤道的圆 椭圆形地球剖面一 图1一1地球椭球体(据Strahler) 地球两极扁平的程度称为地球的扁率α,可以用下式计算: a =a-b a 学习网 式中a为地球赤道半径,即椭球体半长轴,b为地球两极半径半短轴

椭球名称 长半轴(米) 短半轴(m) 肩率的倒数, 1/f 克拉克(Clarke) 18666378206.4 6356583.8 294.9786982 白塞尔(Bessel)1841 6377397.155 6356078.965 299.1528434 International 1924 6378388 6356911.9 296.9993621 克拉索夫斯基1940 6378245 6356863 298.2997381 GRS 1980 6378137 6356752.3141 298.257222101 WGS 1984 6378137 6356752.3142 298.257223563 Sphere(6371 km) 6371000 6371000 00

椭球面 20 30m 北极 60 90 60 30 30 -1010-30 赤道 -30-10+10m 20m 30 30 6 90 大地水准面 南极 30 +10m 虚线代表椭球体:实线表示地球的实形 窗1-3地球的形状(据Tocoby) 虽然椭球体相对真实地反映了地球的形状, 但椭球体曲面与大地水准面仍有微小的差 异。地球形状与标准椭球体相比,南极凹 24m,北极高出14m
• 虽然椭球体相对真实地反映了地球的形状, 但椭球体曲面与大地水准面仍有微小的差 异。地球形状与标准椭球体相比,南极凹 24m,北极高出14m

大地水准面被动(十0之河)伏地水准面与参考椭球面之间的起伙) 地球表面 大地水准面 海水表而 有微小起伙的不规财曲 参考州球面

地球形状的地理意义 1.不同纬度太阳高度角不同:热量差异 2.黄赤交角的存在,正午太阳高度角随 纬向分异,季节发生变化。 极地高气压常 3.纬向地带性规律的形成 30 极地高气压带
地球形状的地理意义 1. 不同纬度太阳高度角不同:热量差异 2. 黄赤交角的存在,正午太阳高度角随 纬向分异,季节发生变化。 3. 纬向地带性规律的形成

二、地球的大小与地理意义 赤道半径(a) 6378.140km 平均半径(a2c)13 6371.012km 扁率(d=(a-c)/c) 1/298.275 赤道周长 40074.24km 表面积 5.1007×108k 体 积 1.0833×1012km3 量(M 5.9742×1024kg 注: 此数据为根据卫星观测及轨道变化推算的 以大地水准面所圈闭的地球大小的数据
二、地球的大小与地理意义 赤道半径(a) 6378.140 km 平均半径(a2c)1/3 6371.012 km 扁 率(d=(a-c)/c) 1/298.275 赤道周长 40074.24 km 表 面 积 5.1007×108 km2 体 积 1.0833×1012 km3 质 量(M) 5.9742×1024 kg 注:此数据为根据卫星观测及轨道变化推算的 以大地水准面所圈闭的地球大小的数据

地球大小的地理意义 1.吸引大气、大气圈 2.保温、减小温差 3.减小紫外线辐射,保护地球生物 地球上物体至少需要 11.2km/s的速度才能 脱离地球 p=16,7km/5 0 v=11.2 km/s 7.9 km/s 7.9 km/s 图7.52三个宇宙速度
地球大小的地理意义 1. 吸引大气、大气圈 2. 保温、减小温差 3. 减小紫外线辐射,保护地球生物 地球上物体至少需要 11.2km/s的速度才能 脱离地球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1章 地球 第1节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ppt
- 《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0章 绪论 Physical geography(石河子大学:葛本伟).ppt
- 石河子大学:《自然地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2010)第六章 土壤圈.ppt
- 石河子大学:《自然地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2010)第八章 自然地理综合研究.ppt
- 石河子大学:《自然地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2010)第二章 地壳 The Crust.ppt
- 石河子大学:《自然地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2010)第七章 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ppt
- 石河子大学:《自然地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2010)第五章 地貌(2/2).ppt
- 石河子大学:《自然地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2010)第五章 地貌(1/2).ppt
- 石河子大学:《自然地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2010)第四章 海洋和陆地水.ppt
- 石河子大学:《自然地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2010)第三章 大气和气候 Atmosphere and Climate(3/3).ppt
- 石河子大学:《自然地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2010)第三章 大气和气候 Atmosphere and Climate(2/3).ppt
- 石河子大学:《自然地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2010)第一章 地球.ppt
- 石河子大学:《自然地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2010)第三章 大气和气候 Atmosphere and Climate(1/3).ppt
- 石河子大学:《自然地理学》课程授课教案 Physical geography(2013,上).doc
- 石河子大学:《自然地理学》课程授课教案(2011,下).doc
- 石河子大学:《自然地理学》课程授课教案(2011,上).doc
- 石河子大学:《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自然地理学教学大纲(下).doc
- 石河子大学:《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自然地理学教学大纲(上).doc
- 石河子大学:《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实践教学大纲(二).doc
- 石河子大学:《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实践教学大纲(二).doc
- 《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1章 地球 第3节 地球的运动.ppt
- 《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1章 地球 第4节 地理坐标.ppt
- 《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1章 地球 第5节 地球的圈层构造.ppt
- 《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2章 地壳 第1节 地壳的组成物质(1/5).ppt
- 《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2章 地壳 第1节 地壳的组成物质(2/5).ppt
- 《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2章 地壳 第1节 地壳的组成物质(3/5).ppt
- 《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2章 地壳 第1节 地壳的组成物质(4/5).ppt
- 《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2章 地壳 第1节 地壳的组成物质(5/5).ppt
- 《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2章 地壳 第2节 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ppt
- 《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2章 地壳 第3节 大地构造学说.ppt
- 《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2章 地壳 第4节 火山与地震.ppt
- 《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2章 地壳 第5节 地壳的演变.ppt
- 《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5章 地貌 第1节 地貌成因与类型.ppt
- 《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5章 地貌 第2节 风化作用与块体运动.ppt
- 《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5章 地貌 第3节 流水地貌.ppt
- 《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5章 地貌 第4节 喀斯特地貌(1/2).ppt
- 《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5章 地貌 第4节 喀斯特地貌(2/2).ppt
- 《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5章 地貌 第5节 冰川与冰缘地貌.ppt
- 《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5章 地貌 第6节 风沙地貌与黄土地貌.ppt
- 《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5章 地貌 第7节 海岸与海底地貌.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