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支笔》说课稿_一

说教材 《第一支笔》是北师大版语文六年级第五单元的一篇拓展阅读课文,这篇课文叙述的故事距今已 有半个多世纪了,它讲述了一个贫困家庭中求学上进的少年和辛勤劳作的母亲围绕一支钢笔展开的故事 作者从一个破得不能再破的钢笔描写入手,回忆了二十多年前作者和母亲为买这支钢笔而冒雨拉货挣钱的 前后过程,精细的描写让人如临其境,身同感受,读来令人心酸 、说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根据六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 1、解决课文生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 3、理解“成熟在贫困之中的有益的东西,将会存留在下一代心里”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成熟在贫困之中的有益的东西,将会存留在下一代心里” 三、说教法学法: 根据高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生字词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让学生自 主学习完成。难理解的地方先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后,老师引导讲解 四、说教具 为了更直观,更形象的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我设计了课件 五、说教学过程 、师生谈话导入 1、同学们,我们从三年级就开始写钢笔字了,你们还记得你们的第一去钢笔是怎么来的吗?(学生 发言)。今天我们来学习梁晓声的《第一支笔》,看看他的第一支笔的来历 2、板书课题《第一支笔》 二、新授 1、出示课件,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从图中你们看到了什么?发挥你的联想,说说这幅画会和作者的 第一支笔有什么联系。 2、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本,快速读课文,解决课文生僻字词,看看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老师出示课件,让学生共同认读课文生字词后,找学生回答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4、师小结:是啊,这篇课文叙述的故事距今已有半个多世纪了,它讲述了一个贫困家庭中求学上进 的孩子和辛勤劳作的母亲围绕一支钢笔展开的故事,精细的描写让人如临其境,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 出感受深的地方,写出自己的体会。 5、学习课文(1-3)自然段,找出描写这去钢笔的特点的语句 6、作者以这样一个破得不能再破的钢笔入手,接着又写了什么呢?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 7、钢笔的来历是个完整的故事情节,请同学们试着画一画情节曲线。 8、根据情节曲线图想想,是什么原因让这个孩子想得到一支廉价的钢笔如此之难呢? 9、理解“成熟在贫困之中的有益的东西,将会存留在下一代的心里”。小组讨论 10、老师引导学生理解 师生总结 作业 五、板书设计
一、说教材 《第一支笔》是北师大版语文六年级第五单元的一篇拓展阅读课文,这篇课文叙述的故事距今已 有半个多世纪了,它讲述了一个贫困家庭中求学上进的少年和辛勤劳作的母亲围绕一支钢笔展开的故事。 作者从一个破得不能再破的钢笔描写入手,回忆了二十多年前作者和母亲为买这支钢笔而冒雨拉货挣钱的 前后过程,精细的描写让人如临其境,身同感受,读来令人心酸。 二、说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根据六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 1、解决课文生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 3、理解“成熟在贫困之中的有益的东西,将会存留在下一代心里”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成熟在贫困之中的有益的东西,将会存留在下一代心里” 三、说教法学法: 根据高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生字词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让学生自 主学习完成。难理解的地方先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后,老师引导讲解。 四、说教具: 为了更直观,更形象的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我设计了课件 五、说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导入 1、同学们,我们从三年级就开始写钢笔字了,你们还记得你们的第一去钢笔是怎么来的吗?(学生 发言)。今天我们来学习梁晓声的《第一支笔》,看看他的第一支笔的来历。 2、板书课题《第一支笔》 二、新授 1、出示课件,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从图中你们看到了什么?发挥你的联想,说说这幅画会和作者的 第一支笔有什么联系。 2、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本,快速读课文,解决课文生僻字词,看看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3、老师出示课件,让学生共同认读课文生字词后,找学生回答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4、师小结:是啊,这篇课文叙述的故事距今已有半个多世纪了,它讲述了一个贫困家庭中求学上进 的孩子和辛勤劳作的母亲围绕一支钢笔展开的故事,精细的描写让人如临其境,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画 出感受深的地方,写出自己的体会。 5、学习课文(1-3)自然段,找出描写这去钢笔的特点的语句。 6、作者以这样一个破得不能再破的钢笔入手,接着又写了什么呢?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 7、钢笔的来历是个完整的故事情节,请同学们试着画一画情节曲线。 8、根据情节曲线图想想,是什么原因让这个孩子想得到一支廉价的钢笔如此之难呢? 9、理解“成熟在贫困之中的有益的东西,将会存留在下一代的心里”。小组讨论 10、老师引导学生理解。 三、师生总结: 四、作业: 五、板书设计

第一支笔 儿子 母亲 穷 激烈的矛盾冲突 得到深远的影响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第一支笔》教学设计2_第一支笔.doc
- 《第一支笔》ppt课件2_第一支笔.ppt
- 《第一堂课》教案5.doc
- 《第一堂课》导学案_比较探究.doc
- 《第一堂课》学案_第一堂课.doc
- 《第一堂课》ppt课件2.ppt
- 《第一场雪》ppt课件1.ppt
- 《第一千个球》教案4_7、第一千个球——采用.doc
- 《第一千个球》教学设计5.doc
- 《第一千个球》学案_执笔.doc
- 《第一千个球》《少年爱因斯坦》同步练习.doc
- 《第一千个球》ppt课件(6页)_第一千个球(知识储备+自主学习+部分重点释疑).ppt
- 《第一千个球》ppt课件(18页).ppt
- 《第一千个球》ppt课件(16页).ppt
- 《第一千个球》ppt课件7.ppt
- 《第一千个球》ppt课件6.ppt
- 《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ppt课件1_七年级语文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ppt
- 《笨槐》ppt课件1.doc
- 《笨槐》ppt课件1.doc
- 《笨槐》ppt课件1.ppt
- 《第一朵杏花》ppt课件1_《第一朵杏花》ppt课件.ppt
- 《第一朵杏花》ppt课件2_《第一朵杏花》ppt课件.ppt
- 《第一朵杏花》ppt课件3_《第一朵杏花》课件(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件).ppt
- 《第一朵杏花》教案5.doc
- 《第一次----》作文评价ppt课件.ppt
- 《第一次____》作文评价ppt课件.ppt
- 《第一次抱母亲》ppt课件1_4-第一次抱母亲PPT[1].ppt
- 《第一次抱母亲》ppt课件2_12-第一次抱母亲PPT.ppt
- 《第一次抱母亲》ppt课件(23页)_第一次抱母亲01.ppt
- 《第一次的离别》ppt课件1_第一次的离别.ppt
- 《第一次的离别》教案1_第五-课-第一次的离别.doc
- 《第一次真好》ppt课件(12页).ppt
- 《第一次真好》ppt课件(18页)_第一次真好.ppt
- 《第一次真好》ppt课件(22页).ppt
- 《第一次真好》ppt课件(26页)_公开课第一次真好.ppt
- 《第一次真好》ppt课件(41页).ppt
- 《第一次真好》ppt课件16.ppt
- 《第一次真好》ppt课件17.ppt
- 《第一次真好》ppt课件6.ppt
- 《第一次真好》学案_第一次真好学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