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美术教学论》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浅谈创伤心理学视野中家庭对儿童的教育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No.1.2011 Sum 103 浅谈创伤心理学视野中家庭对儿童的教育 千,I、终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福建福州35007) 关键词:适立性信息加工核型;儿童心理创伤 中图分类号:B844.1 文就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795(2011101-0252-01 ,家庭环境对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上,任何威脚到和谐性的事件都可以导致这些经历被以标志者危险 人为 儿健 留在全服状态储存下 期经历有者长期作用的原因可能在于信息加工系统被生存的器 对青少年的心理发有和成长有着潜移默化影响。不良的家庭因素 给没。 和父母与子女间心理上的差异、距离,容易造成青少年心理异常.如 由于“过去即是现在”,这种对于过去事件和现在事件的知宾 父母离异、家庭人员关系紧张,数养方式不当等。 的区别的缺乏对于由受创引起心理问题者习得非适应性反馈环路是 至关重要的。而且在相似的情景中不新得到强化。例如, 一个人年 二·EDR的话应性信息加工模 经常 配忆网路是心理临宋症状利 心理健康的基础.除了信息不足或器质性害导技的病理症状 过去在当下重润 一级 件化作用强化 未经加工的记忆是产生病理症状的主要基础。大脑的物理信息加 自己被用作当下位险相关的动化反应:确实由于功能不良的反 系统,像其它身体系统一样,是以健康为导向的。就像生理方面的 应,她无法守护自己。尽管她可能试图进行认知控制,但在当下地 伤口会愈合一样,除非这一过程被阻断。当现在的知觉和记忆网络 无法选择自动化反应,它们听命于基于过去事件的生化反应。 建立联系之后, 之前未经 四.家庭对八儿童教注套的樱 不要吓儿意让儿》有左全感当儿童无力对付产生去 的过程中,记忆网络中那些未经加工的部分或者表现内容会发生或 怕心理时应通过讲述科学道理和实际示范对孩子进行教有启发。 变。那些有用的信息得以储存下来,以供为将来的体验提供进 不要忽视儿童的活宜需要,应注意观察并满足其需要。 步的信息那些不再适用的信息则被舍弃(躯休感受。 非理性念 3不要对儿童进行情绪虐待。比如经常对儿童的轻微不端行为 进行惩罚: 比如说瑾 问题。童年创伤或忽视, 生活 察,让其认识到二 不要让儿童看怡电影、电视。应让儿童远离血腥、暴力 三、适应性信息加工模型对心理创伤导致儿童持续负面 争斗等恐怖场面以免给有些儿童留下负面影响。 影响的解释 如上所述儿童心理受创后闲扰程度很高的情绪可以阻爵体验 参考文献 两府的系·们是以状态依换方 [川王社,瞿静,张天充等初中生心理问题与家环境因素彩响 研究山东精神医学2004,171)26 The education of family to children in the view of psychological traum .Fuzhou Fuiian.350007.China) [青任编样:周志媛 安积界:小的”动-),女。建龙岩人从事载有学发爱最与教有心理学专业的新化 -252
252 2011年第1期 总第103期 No.1. 2011 Sum 103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浅谈创伤心理学视野中家庭对儿童的教育 王小玲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福建福州 350007) 摘 要:目前我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频现,本文阐述了家庭环境对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性,介绍了创伤心理学EMDR中的适应 性信息加工模型,并就此模型对心理创伤导致儿童持续负面影响作出解释,在此基础上提出家庭在教养儿童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适应性信息加工模型;儿童;心理创伤 中图分类号:B8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795(2011)01-0252-01 收稿日期:2010-10-24 作者简介:王小玲(1978-),女, 福建龙岩人,从事教育学院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的研究。 一、家庭环境对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一般认为儿童健康成长是个体、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面因素 共同作用的结果。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 良好的家庭环境是维护青 少年健全心理的基础。家庭成员间行为、气氛及家庭教养方式等, 对青少年的心理发育和成长有着潜移默化影响。[1]不良的家庭因素 和父母与子女间心理上的差异、距离, 容易造成青少年心理异常, 如 父母离异、家庭人员关系紧张、教养方式不当等。 二、EMDR的适应性信息加工模型 EMDR的适应性信息加工模型认为记忆网络是心理临床症状和 心理健康的基础,除了信息不足或器质性损害导致的病理症状外, 未经加工的记忆是产生病理症状的主要基础。大脑的物理信息加工 系统,像其它身体系统一样,是以健康为导向的,就像生理方面的 伤口会愈合一样,除非这一过程被阻断。当现在的知觉和记忆网络 建立联系之后,之前未经加工过的记忆所具有的多种成分就可以被 体验到(情绪,生理感受,想法或信念)。加工被视为储存于大脑的 信息网络间建立适应性的联结。EMDR会促进联结过程,从而使得 相关的联系得以建立。在通过加工从而得到一种适应性的解决途径 的过程中,记忆网络中那些未经加工的部分或者表现内容会发生改 变。那些有用的信息得以储存下来,以供为将来的体验提供进一 步的信息;那些不再适用的信息则被舍弃(躯体感受,非理性信念 等)。加工的紊乱可以由于以下原因造成:困扰程度很高的情绪, 这些情绪可以阻碍体验得到适应性的加工,比如说童年早期的依恋 问题,童年创伤或忽视,“t”生活事件。 三、适应性信息加工模型对心理创伤导致儿童持续负面 影响的解释 如上所述儿童心理受创后困扰程度很高的情绪可以阻碍体验 得到适应性的加工,导致记忆网络的紊乱,它们是以状态依赖方式 储存的早年生活经历。从进化学上来说,人们在儿童期有需父母照 料和养育的需要,同时有被团体同化和认同的本能需要。在此基础 上,任何威胁到和谐性的事件都可以导致这些经历被以标志着危险 的逃跑-战斗唤醒状态储存下来。这种对于儿童知觉的封存基本停 留在全封不动状态,直到这个事件得到加工,有适应性的解除。儿 童期经历有着长期作用的原因可能在于信息加工系统被生存的恐惧 给淹没。 由于“过去即是现在”,这种对于过去事件和现在事件的知觉 的区别的缺乏对于由受创引起心理问题者习得非适应性反馈环路是 至关重要的。而且在相似的情景中不断得到强化。例如,一个人童 年期经常被母亲言语羞辱和躯体虐待。如果这些经历没有被加工, 那些对于过去而言合适的对危险的躯体感觉在生理上储存下来。 过去在当下重演,并且通过任何相关刺激的二级条件化作用强化了 自己,被用作当下危险相关的自动化反应;确实由于功能不良的反 应,她无法守护自己。尽管她可能试图进行认知控制,但在当下她 无法选择自动化反应,它们听命于基于过去事件的生化反应。 四、家庭对于儿童教养应注意的问题 鉴于前文所述,在家庭中对于儿童教养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恐吓儿童,让儿童没有安全感,当儿童无力对付产生害 怕心理时,应通过讲述科学道理和实际示范对孩子进行教育启发。 2.不要忽视儿童的适宜需要,应注意观察并满足其需要。 3.不要对儿童进行情绪虐待,比如经常对儿童的轻微不端行为 进行惩罚;经常批评、嘲笑和羞辱儿童等。 4.不要体罚儿童,而应对儿童讲科学道理和让儿童进行实际观 察,让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5.不要让儿童看恐怖电影、电视,应让儿童远离血腥、暴力、 争斗等恐怖场面以免给有些儿童留下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王延社,瞿静,张天亮,等.初中生心理问题与家庭环境因素影响 研究[J].山东精神医学,2004, 17(1):26. The education of family to children in the view of psychological trauma Wang Xiao-ling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Institute of Education, Fuzhou Fujian,350007,China) Abstract:At present, there are many mental health problem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China.This paper first illustrates the family environmen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healthy growth of children, then introduces adaptiv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odel of EMDR in trauma psychology, and puts forward an explanation for children's continuous negative effects led by mental trauma with this model. Based on this, the paper points out what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when the family educate the children. Key words:adaptiv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odel; children; mental trauma [责任编辑:周志媛]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浅谈儿童美术的特征及其在艺术史上的重要性(石问子大学:段保国、李钦曾).pdf
-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新课程与学习方式变革.doc
-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新教材带来新理念.doc
-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1世纪0岁教育方案《幼儿才能教育》教材书籍PDF电子版【日】铃木镇一(共六章).pdf
-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学校课程管理指南.doc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生命化价值取向研究(东北师范大学:陈蓉晖、刘霞).pdf
-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图像转向.docx
-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什么是视觉文化?.docx
-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世界著名的教育孩子的12种方法.doc
-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 the Theory and Method of Fine Art Teaching.doc
-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推荐一本书《儿童美术学》.doc
-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儿童美术教育研究书目.doc
-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中国的儿童观、教育问题及其解决途径.doc
-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美术课组织管理技巧(PPT讲稿).ppt
- 《视听语言》课程教学大纲(数字媒体艺术专业).pdf
- 运城学院:《壁画》课程教学资源(大纲讲义)第三部分 着色训练(色稿,打印版).pdf
- 运城学院:《壁画》课程教学资源(大纲讲义)第二部 分线条训练(勾线,打印版).pdf
- 运城学院:《壁画》课程教学资源(大纲讲义)第一部分河东寺观壁画概述 第二节 河东寺观壁画的历史沿革、故事传说和相关古建艺术(打印版).pdf
- 运城学院:《壁画》课程教学资源(大纲讲义)第一部分河东寺观壁画概述 第一节 河东寺观壁画分布及保存现状介绍(打印版).pdf
- 运城学院:《壁画》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河东传统壁画 Hedong traditional murals.doc
-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浅谈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pdf
-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游戏精神视野中的幼儿艺术教育内容.pdf
- 新疆师范大学:版画欣赏与创作(PPT讲稿,美术学院:于海燕).ppt
-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留住美术的“根”——对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非“美术”现象的透视.doc
-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美术教育科研方法.doc
-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蒙台梭利的触觉教育及其启示(浙江师范大学:付娜).pdf
-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蒙特梭利教育法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pdf
-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让幼儿在集体活动中享受学习.pdf
-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论“缓慢发展”取向的儿童教育(南京师范大学:游达).pdf
- 《鸡西大学学报》:试析早期阅读与文学活动教学指导的差异(泉州儿童发展职业学院:颜晓燕).pdf
-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课程观的转向.doc
-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谁在带领这些孩子仰望星空?.pdf
-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谈美术作为一种文化的学习.doc
-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21世纪艺术教育新视野.docx
-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老师,你把我的名字漏了”.docx
-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四川地域文化与美术教育的本土与创新(PPT讲稿).ppt
-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中国儿童玩耍报告2009.pdf
-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传统方法培育的美术教师能教好当代视觉文化吗.doc
-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参考书目.docx
-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呼唤现代教师观.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