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基础 The Fundamental of Logestics》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物流概论

第一章物流概论 1.1物流的基本概念→ 12物流的效用→ 3物流的价值→ 4物流系统的分类→ 1.5物流学的诞生及演变历史→ 1.6物流学的性质及研究对象 1.7供应链环境下的物流→ ◆案例窗口1-1→ ◆案例讨论口
第一章 物流概论 1.1 物流的基本概念 1.2 物流的效用 1.3 物流的价值 1.4 物流系统的分类 1.5 物流学的诞生及演变历史 1.6 物流学的性质及研究对象 1.7 供应链环境下的物流 u 案例窗口1-1 u 案例讨论

1.1物流基本概念 、人类的流通活动 政治、经济、文化构成了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包括生产 流通和消费三部分。 ·流通包括:货币流通、实物流通、信息流通。它们正是现代 经济的三大支柱 商流是物流的先导,物流是商流的基础,信息流伴随着商流 和物流。 2、物流的定义: 中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18354-2001)中的定义: 物流—物品从供应地向需求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 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 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BACK
1.1 物流基本概念 1、人类的流通活动 • 政治、经济、文化构成了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包括生产、 流通和消费三部分。 • 流通包括:货币流通、实物流通、信息流通。它们正是现代 经济的三大支柱, • 商流是物流的先导,物流是商流的基础,信息流伴随着商流 和物流。 2、物流的定义: 中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18354-2001)中的定义: 物流——物品从供应地向需求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 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 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1.2物流的效用 1、时间效用 1、缩短时间创造效用; 2、弥补时间差创造效用; 3、延长时间差创造效用。 2、场所效用(空间效用) 1、从集中生产场所流入分散需求场所创造效用; 2、从分散生产场所流入集中需求场所创造效用; 3、从当地生产流入外地需求创造场所效用。 3、形质效用(加工附加价值) BACK
1.2 物流的效用 1、时间效用 1、缩短时间创造效用; 2、弥补时间差创造效用; 3、延长时间差创造效用。 2、场所效用(空间效用) 1、从集中生产场所流入分散需求场所创造效用; 2、从分散生产场所流入集中需求场所创造效用; 3、从当地生产流入外地需求创造场所效用。 3、形质效用(加工附加价值)

1.3物流的价值 七次价值发现: 1、物流系统功能价值的发现(二战期间); 2、物流经济活动价值的发现(二战后); 3、物流利润价值的发现(20世纪50年代以后) 4、物流成本价值的发现(20世纪70年代初期) 5、物流环境价值的发现(20世纪70年代后期); 6、物流服务价值的发现(20世纪80年代); 7、物流国民经济价值的发现(20世纪90年代后期); BACK
1.3 物流的价值 七次价值发现: 1、物流系统功能价值的发现(二战期间) ; 2、物流经济活动价值的发现(二战后) ; 3、物流利润价值的发现(20世纪50年代以后 ) ; 4、物流成本价值的发现 (20世纪70年代初期) ; 5、物流环境价值的发现 (20世纪70年代后期) ; 6、物流服务价值的发现(20世纪80年代) ; 7、物流国民经济价值的发现(20世纪90年代后期) ;

14物流的分类(1) 商品进入 运输 k托盘 包装 提货 地方仓库 匪用焉器 上托盘敏阳三 商品进入南业爸库 陈列架 客户 运输 商店提 FEME 商品进入商店
1.4 物流的分类(1)

14物流的分类(2) 1、按照物流系统的作用和层次分类: (1)宏观物流,(2)中观物流,(3)徼观物流。 (1)销售物流子系统 按照物流系统运动的过程分类:(2)回收物流子系统 3、按物流系统功能结构分类: (3)废弃物流子系统 (1)运输,(2)仓储,(3)装卸、搬运, (4)包装,(5)流通加工,(6)信息处理 4、按照物流活动的空间范围不同: (1)农村物流,(2)城市物流, (3)区域物流,(4)国际物流 、按照物流系统的客体不同 (1)粮食流,(2)钢材流,(3)烟草流, (4)木材流,(5)医药流 BACK
1.4 物流的分类(2) 1、按照物流系统的作用和层次分类: (1)宏观物流,(2)中观物流,(3)微观物流。 2、按照物流系统运动的过程分类: 3、按物流系统功能结构分类: (1)运输,(2)仓储,(3)装卸、搬运, (4)包装,(5)流通加工,(6)信息处理。 4、按照物流活动的空间范围不同: (1)农村物流,(2)城市物流, (3)区域物流,(4)国际物流。 5、按照物流系统的客体不同: (1)粮食流,(2)钢材流,(3)烟草流, (4)木材流,(5)医药流…… (1)销售物流子系统 (2)回收物流子系统 (3)废弃物流子系统

1.5物流学的诞生及演变历史 物流学的诞生 2、物流学科的演变历史 3、物流在我国的发展 BACK
1.5 物流学的诞生及演变历史 1、物流学的诞生 2、物流学科的演变历史 3、物流在我国的发展

1.6物流学的性质及研究对象 、性质: 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 BACK
1.6 物流学的性质及研究对象 一、性质: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

1.7供应链环境下的物流 供应商的供应商 用户的用户 用户 核心企业 供应源 需求源 物料流 信息流 资金流 图1、供应链结构 BACK
1.7 供应链环境下的物流 供 应 源 供应商的供应商 供应商 用户 用户的用户 需 求 源 核心企业 信息流 资金流 物料流 图1、供应链结构

案例窗口1-1: 香港利丰集团 ( LI FUNG GROUP OF HONGKONG
案例窗口1-1: 香港利丰集团 (LI FUNG GROUP OF HONGKONG)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焦作大学:《会计信息系统》第二章 系统管理.ppt
- 焦作大学:《会计信息系统》第一章 概述.ppt
- 焦作大学:《会计信息系统》第五章 工资管理子系统.ppt
- 焦作大学:《会计信息系统》第四章 UFO报表子系统.ppt
- 焦作大学:《会计信息系统》第三章续 总帐子系统(初始化设置).ppt
- 焦作大学:《会计信息系统》第三章 总帐子系统(帐务处理).ppt
- 焦作大学:《会计信息系统》第六章 固定资产管理子系统.ppt
-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应用文写作》综合测试题.doc
-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应用文写作》单元自测题.doc
-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应用文理论基础.doc
-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应用文写作》财经专业应用文写作教学大纲.doc
-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应用文写作》地理信息专业应用文写作教学大纲.doc
-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应用文写作》电子商务专业应用文写作教学大纲.doc
-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应用文写作》计算机专业应用文写作教学大纲.doc
-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应用文写作》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应用文写作教学大纲.doc
-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应用文写作》全院选修应用文写作教学大纲.doc
-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应用文写作》水文与水资源专业教学大纲.doc
-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应用文写作》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大纲.doc
-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大纲.doc
-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应用文写作》实训大纲.doc
- 《现代物流基础 The Fundamental of Logestics》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物流技术与装备.ppt
- 《现代物流基础 The Fundamental of Logestics》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物流系统.ppt
- 《现代物流基础 The Fundamental of Logestics》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物流的基本功能.ppt
- 《现代物流基础 The Fundamental of Logestics》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物流管理.ppt
- 《现代物流基础 The Fundamental of Logestics》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国际物流.ppt
- 《现代物流基础 The Fundamental of Logestics》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企业物流.ppt
- 《现代物流基础 The Fundamental of Logestics》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目录.ppt
- 《营销策略》英文版 lecture 1 Marketing Strategy.pdf
- 《营销策略》英文版 第一讲 行销策略.pdf
- 《营销策略》英文版 lecture 2 Target Audience.ppt
- 《营销策略》英文版 InClass 2.pdf
- 《营销策略》英文版 InClass 3.pdf
- 《营销策略》英文版 In Class 4.ppt
- 《营销策略》英文版 In Class 5.pdf
- 《营销策略》英文版 In Class 6.ppt
- 《营销策略》英文版 In Class 7.pdf
- 《营销策略》英文版In Class 8.ppt
- 《营销策略》英文版 In Class 9.ppt
- 《营销策略》英文版 In Class 10.ppt
- 《营销策略》英文版 In Class 11.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