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五章 振荡电路 oscillator

第五章振荡电路 第五章 振荡电路 oscillator 第一节 RC正弦波振荡器 第二节 LC正弦波振荡器 第三节 石英晶体正弦波振荡器 第四节 非正弦波振荡器 HOME BACK NEXT
第二节 LC正弦波振荡器 第三节 石英晶体正弦波振荡器 第四节 非正弦波振荡器

汉 自激振荡(oscillation):在一个电子线路中, 不加输入信号就有信号输出,这种现象称 为自激振荡 振荡器(oscillator):实现振荡的电路。 常见的振荡器有两类,一类是正弦波振荡 器,另一类是非正弦波振荡器。 调制(nodulation):用频率较高的电磁波携 带低频信息的过程 解调(demodulation):从已调波中恢复原低 频信息的过程。 HOME BACK
• 自激振荡(oscillation): 在一个电子线路中, 不加输入信号就有信号输出,这种现象称 为自激振荡。 • 振荡器(oscillator):实现振荡的电路。 • 常见的振荡器有两类,一类是正弦波振荡 器,另一类是非正弦波振荡器。 • 调制(modulation):用频率较高的电磁波携 带低频信息的过程。 • 解调(demodulation):从已调波中恢复原低 频信息的过程

第五享振汤电图 汉 第一节RC正弦波振荡器 一、自激振荡的基本原理 二、RC串并联选频电路 三、文氏桥式RC振荡器 HOME BACK NEXT
第一节 RC正弦波振荡器 一、自激振荡的基本原理 二、 RC串并联选频电路 三、文氏桥式RC振荡器

一、自激振荡的基本原理 汉 A 自激振荡器组成: 基本放大器 基本放大器 反馈电路 正反馈电路 1、自激振荡的基本条件 F (1)相位平衡条件:反馈信号u与输入信号u:同 相位,即: =土2n元 (n=0,1,2,3,…) (2)幅度平衡条件:反馈信号应大于输入 信号w,即:uf≥W 因为 us=Fu。=FAu 固有 HOME FA.≥1 BACK NEXT
1、自激振荡的基本条件 (1)相位平衡条件:反馈信号uf与输入信号ui同 相位,即: (2)幅度平衡条件:反馈信号uf应大于输入 信号ui,即: uf ≥ ui 自激振荡器组成: 基本放大器 反馈电路 2nπ (n 0,1,2,3,) 因为 固有 uf Fuo FAuui 1 FAu

2、正弦波振荡器的基本组成 汉 (1)基本放大器:包括负反馈放大电路。 (2)正反馈网络:引入正反馈,使放大电路的输 入信号等于反馈信号。 (3)选频网络:选择满足相位平衡条件的一个频 率,获得单一频率的正弦波。 (4)稳幅环节:作用是使输出信号幅值稳定。 依据选频网络,正弦波振荡器可划分为: RC正弦波振荡器、LC正弦波振荡器、 石英晶体正弦波振荡器。 HOME BACK NEXT
• 2、正弦波振荡器的基本组成 • (1)基本放大器:包括负反馈放大电路。 • (2)正反馈网络:引入正反馈,使放大电路的输 入信号等于反馈信号。 • (3)选频网络:选择满足相位平衡条件的一个频 率,获得单一频率的正弦波。 • (4)稳幅环节:作用是使输出信号幅值稳定。 RC正弦波振荡器、LC正弦波振荡器、 石英晶体正弦波振荡器。 依据选频网络,正弦波振荡器可划分为:

A如 3、振荡的建立和稳定 基本放大器 初始输入电压 正反馈电路 选频电路:特定频率分量可以通过 被选出的频率分量放大后经反馈电路又送回到基 本放大器的输入端,形成正反馈。 多次循环后,被选频率分量的幅度迅速增大,振 荡建立。 振荡的稳定:基本放大器放大倍数降低,使信号 幅度增长减缓最后达到等幅振荡。 HOME 起振 稳幅 BACK NEXT
• 3、振荡的建立和稳定 • 初始输入电压 • 选频电路:特定频率分量可以通过。 • 被选出的频率分量放大后经反馈电路又送回到基 本放大器的输入端,形成正反馈。 • 多次循环后,被选频率分量的幅度迅速增大,振 荡建立。 • 振荡的稳定:基本放大器放大倍数降低,使信号 幅度增长减缓最后达到等幅振荡。 起振 稳幅

二、RC串并联选频电路 汉 山,超前u 山,滞后4 0 + X R + U 02 R 02 02 (a)RC串并联电路 (b)频等效电路 (c)高频等效电路 RC串并联网络及其高低频等效电路 HOME BACK NEXT
R1 C1 C2 R2 Ui U2 + - + - C1 R2 Ui U2 + - + - Ui U2 + - + - R1 C2 (a) RC串并联电路 (b) 低频等效电路 (c) 高频等效电路 RC串并联网络及其高低频等效电路 uo超前ui uo滞后ui

汉 中间频率f6处,输出电压u,与输入电压u同相位,而 且这时输出电压幅度最大。 取R=R2=R,C1=C2=C,则f等于: 2RC 这时电压的传输系数T最大,并等于13,即输出电压 获得最大值,且与输入电压同相位。 HOME BACK NEX
中间频率f0处,输出电压uo与输入电压ui同相位,而 且这时输出电压幅度最大。 取R1= R2= R, C1= C2= C,则f0等于: 这时电压的传输系数T最大,并等于1/3,即输出电压 获得最大值,且与输入电压同相位。 RC f 2 1 0

沉 由图可得 R1C1串联阻抗: 02 1 R中 R2C2并联阻抗: 1 Z,= jwC R R2+ 11+j@R2C2 joC, HOME BACK NEXT
由图可得 R1C1 串联阻抗: R2C2 并联阻抗: 1 1 1 j 1 ωC Z R 2 2 2 2 2 2 2 2 1 j j 1 j 1 ωR C R ωC R ωC R Z

通常取R1=R2=R,C=C2=C,则 沉 ● R1 U2 1 Ui 3+jRC-oRC) 2 ● U2 1 0 U: 3+引 1 其中@,=RC,即 1 f。= 2元RC HOME BACK NEXT
通常取R1=R2=R, C1=C2=C, 则 o o i U j U 3 2 1 其中 o RC , 即 1 RC f o 2 1 ) 1 3 j( 2 1 ωRC U ωRC U i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川北医学院:《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电子教案(课件讲稿)第三章 二极管及其基本电路.pdf
- 川北医学院:《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电子教案(课件讲稿)第五章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pdf
- 《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2章 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时域分析.pdf
- 川北医学院:《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电子教案(课件讲稿)第四章 双极结型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pdf
- 川北医学院:《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电子教案(课件讲稿)第四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 integrated operational amplifier.pdf
- 电子科技大学:《模拟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 Analysis and Design of Analog Integrated Circuit》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Chapter 02 Amplifiers, source followers and cascodes.pdf
- 电子科技大学:《模拟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 Analysis and Design of Analog Integrated Circuit》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Chapter 01 Introduction、Models and comparison of integrated-circuit active devices.pdf
- 电子科技大学:《模拟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 Analysis and Design of Analog Integrated Circuit》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负责人:罗萍).pdf
- 电子科技大学:《高等数字集成电路设计 Advanced Digital Integrated Circuits Design》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ecture 1 Introduction & The Fabrics.pdf
- 电子科技大学:《高等数字集成电路设计 Advanced Digital Integrated Circuits Design》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负责人:贺雅娟).pdf
- 电子科技大学:《ASIC设计 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 Design(ASIC)》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Topic 4 VLSI for DSP.pdf
- 电子科技大学:《ASIC设计 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 Design(ASIC)》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Topic 3 Verification and Test.pdf
- 电子科技大学:《ASIC设计 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 Design(ASIC)》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Topic 2 FPGA Design with Verilog(Supplementary).pdf
- 电子科技大学:《ASIC设计 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 Design(ASIC)》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Topic 2 FPGA Design with Verilog(FPGA Design Method、Design Examples).pdf
- 电子科技大学:《ASIC设计 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 Design(ASIC)》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Topic1 Introduction(About Our Course).pdf
- 电子科技大学:《ASIC设计 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 Design(ASIC)》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Topic 1 Introduction(About ASIC Design).pdf
- 电子科技大学:《ASIC设计 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 Design(ASIC)》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Topic 1 Introduction(About IC technology).pdf
- 广东海洋大学:《数字信号处理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doc
- 电子科技大学:《贝叶斯学习与随机矩阵及在无线通信中的应用 BI-RM-AWC》课程教学资源(学习资料)随机矩阵补充材料 Analysis of neural networks - a random matrix approach.pdf
- 电子科技大学:《贝叶斯学习与随机矩阵及在无线通信中的应用 BI-RM-AWC》课程教学资源(学习资料)贝叶斯学习补充材料.pdf
-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7章 并行扩展技术.pdf
- 聊城大学:《信息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一章 绪论.pdf
- 聊城大学:《信息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二章 连续系统的时域分析.pdf
- 聊城大学:《信息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三章 傅里叶变换(PPT课件).ppt
- 聊城大学:《信息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四章 拉普拉斯变换、连续时间系统的S域分析.pdf
- 聊城大学:《信息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七章 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pdf
- 聊城大学:《信息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八章 离散时间系统的z域分析.pdf
- 山东大学:《DSP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2014)第1章 DSP技术概要(主讲:刘忠国).pptx
- 山东大学:《DSP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2014)第2章 TMS320C54x的硬件结构及原理.pptx
- 山东大学:《DSP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2014)第3章 汇编语言指令系统.pptx
- 山东大学:《DSP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2014)第4章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pptx
- 山东大学:《DSP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2014)第5章 C54x高级C语言程序设计.pptx
- 山东大学:《DSP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2014)第6章 TMS320C54x软件开发环境.pptx
- 山东大学:《DSP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2014)第8章 数字信号处理典型算法程序设计.pptx
- 山东大学:《DSP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2014)第9章 TMS320C54x硬件设计及接口技术.pptx
- 山东大学:《DSP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2014)第7章 TMS320C54x片内外设及其应用.pptx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VLSI)》课程教学资源(设计实验)Cadence IC 设计实验(Diva Interactive Verification).pdf
-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VLSI)》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教材)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与系统导论 Introduction to VLSI Circuits and Systems(共十六章).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VLSI)》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1章 VLSI概论(主讲:胡新伟).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VLSI)》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2章 MOSFET逻辑设计.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