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迭代方法与预处理》课程教学课件(迭代方法与预处理)第二讲 非负矩阵与M-矩阵

线性方程组。迭代方法与预处理 第二讲非负矩阵与M矩阵 目录 2.1 非负矩阵 2.2 不可约非负矩阵 2.3 M矩阵和单调矩阵
线性方程组 • 迭代方法与预处理 第二讲 非负矩阵与 M-矩阵 2.1 非负矩阵 2.2 不可约非负矩阵 2.3 M-矩阵和单调矩阵 目录

参考资料 关于非负矩阵的相关参考资料 Berman Plemmons,Nonnegative Matrices in the Mathematical Sciences,1994. Horn Johnson,Matrir Analysis,1985. 张谋成,黎稳,非负矩阵论,广东高教出版社,广州,1995 如非特别指出,本讲中涉及的矩阵都是指实数矩阵, http://math.ecmu.edu.cn/-jypan 3/65
参考资料 关于非负矩阵的相关参考资料 Berman & Plemmons, Nonnegative Matrices in the Mathematical Sciences, 1994. Horn & Johnson, Matrix Analysis, 1985. 张谋成, 黎稳, 非负矩阵论, 广东高教出版社, 广州, 1995. 如非特别指出, 本讲中涉及的矩阵都是指实数矩阵. http://math.ecnu.edu.cn/~jypan 3/65

2-11 非负矩阵 元素都是非负实数的矩阵称为非负矩阵,元素都是正实数的矩阵称为正矩阵 2.1非负矩阵 2.1.1 非负矩阵基本性质 2.1.2 正矩阵及其性质 2.1.3非负矩阵更多性质 http://math.ecmu.edu.cn/-jypan 4/65
21 非负矩阵 元素都是非负实数的矩阵称为非负矩阵, 元素都是正实数的矩阵称为正矩阵 2.1 非负矩阵 2.1.1 非负矩阵基本性质 2.1.2 正矩阵及其性质 2.1.3 非负矩阵更多性质 http://math.ecnu.edu.cn/~jypan 4/65

记号说明 设A=[a∈Rmxn,B=[b∈Rmxm,则 0A≥B表示a之b,1≤i≤m,1≤j≤n 0A>B表示a时>b,1≤i≤m,1≤j≤n OA≥B表示A≥B且A卡B )相类似地,我们可以定义记号“≤”,“<”和“≤” 。A的绝对值定义为|A=[l http://math.ecnu.edu.cn/-jypan 5/65
记号说明 设 A = [aij] ∈ R m×n , B = [bij] ∈ R m×n , 则 A ≥ B 表示 aij ≥ bij, 1 ≤ i ≤ m, 1 ≤ j ≤ n A > B 表示 aij > bij, 1 ≤ i ≤ m, 1 ≤ j ≤ n A ⪈ B 表示 A ≥ B 且 A ̸= B 相类似地, 我们可以定义记号 “≤”, “<” 和 “⪇” A 的绝对值定义为 |A| = [ |aij| ] http://math.ecnu.edu.cn/~jypan 5/65

简单性质 定理设矩阵A,B∈Cmxn,向量x∈Cn,则 (1)A≤Al$: (2)AB≤AIB: (3)A≤1A,k=1,2, (4)IIAl =IIAI1,IIAll=IIAIll,IIAIlF=IIIAIllF; (5)A≤|B→‖A1≤IB1,Alo≤IIB,AlF≤IB\F. (留作课外自习)】 思考:结论(4和(⑤)对2-范数是否成立? http://math.ecmu.edu.cn/-jypan 6/65
简单性质 定理 设矩阵 A, B ∈ C n×n , 向量 x ∈ C n , 则 (1) |Ax| ≤ |A| |x|; (2) |AB| ≤ |A| |B|; (3) |Ak | ≤ |A| k , k = 1, 2, . . .; (4) ∥A∥1 = ∥ |A| ∥1, ∥A∥∞ = ∥ |A| ∥∞, ∥A∥F = ∥ |A| ∥F; (5) |A| ≤ |B| =⇒ ∥A∥1 ≤ ∥B∥1, ∥A∥∞ ≤ ∥B∥∞, ∥A∥F ≤ ∥B∥F. (留作课外自习) 思考:结论 (4) 和 (5) 对 2-范数是否成立? http://math.ecnu.edu.cn/~jypan 6/65

2-1-1非负矩阵基本性质 引理设矩阵A,B,C,D∈Rnxn,向量x∈Rn. (1)若0≤A≤B,0≤C≤D,则0≤AC≤BD. (2)若0≤A≤B,则0≤A≤B*,k=1,2,. (3)若A>0且x≥0,则Ax>0. (4)若A≥0,x>0且Ax=0,则A=0. (留作课外自习) http://math.ecnu.edu.cn/-jypan 7/65
211 非负矩阵基本性质 引理 设矩阵 A, B, C, D ∈ R n×n , 向量 x ∈ R n . (1) 若 0 ≤ A ≤ B, 0 ≤ C ≤ D, 则 0 ≤ AC ≤ BD. (2) 若 0 ≤ A ≤ B, 则 0 ≤ Ak ≤ B k , k = 1, 2, . . .. (3) 若 A > 0 且 x ⪈ 0, 则 Ax > 0. (4) 若 A ≥ 0, x > 0 且 Ax = 0, 则 A = 0. (留作课外自习) http://math.ecnu.edu.cn/~jypan 7/65

基本性质 定理(基本性质)设A∈Cnxm,B∈Rnxn.如果A≤B,则p(A)≤p(A)≤p(B) (板书,利用性质:p(A)=im4/) 推论设A,B∈Rxn,若0≤A≤B,则p(A)≤p(B) 推论设A=[a∈Rmxn非负,Ak是A的k阶主子矩阵,其中1≤k≤n,则 p(A)≤p(A): 特别地,我们有 axaa≤p(A). 1≤达n http://math.ecmu.edu.cn/-jypan 8/65
基本性质 定理 (基本性质) 设 A ∈ C n×n , B ∈ R n×n . 如果 |A| ≤ B, 则 ρ(A) ≤ ρ(|A|) ≤ ρ(B). (板书, 利用性质: ρ(A) = lim k→∞ ∥Ak∥ 1/k F ) 推论 设 A, B ∈ R n×n , 若 0 ≤ A ≤ B, 则 ρ(A) ≤ ρ(B). 推论 设 A = [aij] ∈ R n×n 非负, Ak 是 A 的 k 阶主子矩阵, 其中 1 ≤ k ≤ n, 则 ρ(Ak) ≤ ρ(A). 特别地, 我们有 max 1≤i≤n aii ≤ ρ(A). http://math.ecnu.edu.cn/~jypan 8/65

非负矩阵的谱半径与矩阵行和及列和之间的关系 特殊情形 引理设A∈Rnxn非负. (1)如果A的行和是常数(即所有行和都相等),则p(A)=‖Al: (2)如果A的列和是常数(即所有列和都相等),则p(A)=‖Al1. (板书)】 http://math.ecmu.edu.cn/-jypan 9/65
非负矩阵的谱半径与矩阵行和及列和之间的关系 特殊情形 引理 设 A ∈ R n×n 非负. (1) 如果 A 的行和是常数 (即所有行和都相等), 则 ρ(A) = ∥A∥∞. (2) 如果 A 的列和是常数 (即所有列和都相等), 则 ρ(A) = ∥A∥1. (板书) http://math.ecnu.edu.cn/~jypan 9/65

非负矩阵的谱半径与矩阵行和及列和之间的关系(Cot.) 般情形 定理设A=[a∈Rnxn非负,则 min a≤p(A)≤ max 1这n1 1≤sn 且 min 1≤j於n a≤p(A)≤ max ≤n 1 (板书) http://math.ecmu.edu.cn/-jypan 10/65
非负矩阵的谱半径与矩阵行和及列和之间的关系 (Cont.) 一般情形 定理 设 A = [aij] ∈ R n×n 非负, 则 min 1≤i≤n ∑n j=1 aij ≤ ρ(A) ≤ max 1≤i≤n ∑n j=1 aij 且 min 1≤j≤n ∑n i=1 aij ≤ ρ(A) ≤ max 1≤j≤n ∑n i=1 aij. (板书) http://math.ecnu.edu.cn/~jypan 10/65

两个推论 推论设A∈Rmxn非负.如果A的某一行或某一列的元素都是正的,则p(A)>0.特别 地,如果A>0则p(A)>0. 推论设A=[a∈Rxm非负.则对任意正向量x=[国,2,xT∈R”,都有 min l≤达nE a 和 1≤区n =1 -1 (考虑X-1AX即可,其中X=dig(,2,.,x)非奇异】 http://math.ecmu.edu.cn/-jypan 11/65
两个推论 推论 设 A ∈ R n×n 非负. 如果 A 的某一行或某一列的元素都是正的, 则 ρ(A) > 0. 特别 地, 如果 A > 0, 则 ρ(A) > 0. 推论 设 A = [aij] ∈ R n×n 非负. 则对任意正向量 x = [x1, x2, . . . , xn] ⊺ ∈ R n , 都有 min 1≤i≤n 1 xi ∑n j=1 aijxj ≤ ρ(A) ≤ max 1≤i≤n 1 xi ∑n j=1 aijxj 和 min 1≤j≤n xj ∑n i=1 aij xi ≤ ρ(A) ≤ max 1≤j≤n xj ∑n i=1 aij xi . (考虑 X−1AX 即可, 其中 X = diag(x1, x2, . . . , xn) 非奇异) http://math.ecnu.edu.cn/~jypan 11/65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华东师范大学:《迭代方法与预处理》课程教学课件(迭代方法与预处理)第一讲 线性代数基础(矩阵基础).pdf
- 大连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金融数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汇编(2010).doc
- 大连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汇编(2010).doc
- 《数值分析》课程教学资源(课外阅读)数值计算指南, Sun Microsystems, Inc., 2005.pdf
- 《数值分析》课程教学资源(课外阅读)Lloyd N. Trefethen, Predictions for scientific computing 50 years from now, Mathematics Today, 2000.pdf
- 《数值分析》课程教学资源(课外阅读)Lloyd N. Trefethen, The Definition of Numerical Analysis, SIAM News, Nov 1992.pdf
- 《数值分析》课程教学资源(课外阅读)G. H. Golub, History of Numerical Linear Algebra, a Personal View, 2007.pdf
- 《数值分析》课程教学资源(课外阅读)Professor SVD(Moler, 2006).pdf
- 《数值分析》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Singular Values and Singular Value Inequalities(Mathias, Handbook of LA, 2014).pdf
- 华东师范大学:《数值分析》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三讲 线性最小二乘问题——线性最小二乘问题的求解方法.pdf
- 华东师范大学:《数值分析》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三讲 线性最小二乘问题——奇异值分解(SVD).pdf
- 华东师范大学:《数值分析》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三讲 线性最小二乘问题——QR分解.pdf
- 华东师范大学:《数值分析》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三讲 线性最小二乘问题——问题介绍与 Householder、Givens变换.pdf
- 华东师范大学:《数值分析》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二讲 线性方程组直接解法——扰动分析与解的改进.pdf
- 《数值分析》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Matrix factorizations and direct solution of linear systems(Beattie, Handbook of LA, 2014).pdf
- 《数值分析》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Gaussian Elimination(Higham, 2011).pdf
- 华东师范大学:《数值分析》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二讲 线性方程组直接解法——Gauss消去法与矩阵分解法.pdf
- 《数值分析》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科学计算——科技创新的第三种方法(中国科学院:陈志明, 2012).pdf
- 《数值分析》课程教学资源(课外阅读)Is Numerical Analysis Boring(Sullivan, 2006).pdf
- 《数值分析》课程教学资源(课外阅读)The Best of the 20th Century - Editors Name Top 10 Algorithms(SIAM News, 2000).pdf
- 华东师范大学:《迭代方法与预处理》课程教学课件(迭代方法与预处理)第三讲 定常迭代法(主讲:潘建瑜).pdf
- 华东师范大学:《迭代方法与预处理》课程教学课件(迭代方法与预处理)第四讲 Krylov子空间方法.pdf
- 华东师范大学:《迭代方法与预处理》课程教学课件(迭代方法与预处理)第五讲 预处理方法.pdf
- 华东师范大学:《矩阵计算》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矩阵计算课堂讲义 Matrix Computations(主讲:潘建瑜).pdf
- 《矩阵计算》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The decompositional approach to matrix computation(Stewart, 2000).pdf
- 《矩阵计算》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G. H. Golub, History of Numerical Linear Algebra, a Personal View, 2007.pdf
- 《矩阵计算》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Lloyd N. Trefethen, The Definition of Numerical Analysis, SIAM News, Nov 1992.pdf
- 《矩阵计算》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Lloyd N. Trefethen, Predictions for scientific computing 50 years from now, Mathematics Today, 2000.pdf
- 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公共基础课《大学医科数学》课程教学大纲(A类,1).pdf
- 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公共基础课《大学医科数学》课程教学大纲(A类,2).pdf
- 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公共基础课《微积分基础》课程教学大纲.pdf
- 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公共基础课《数理方法》课程教学大纲.pdf
- 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公共基础课《概率统计》课程教学大纲.pdf
- 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公共基础课《线性代数》课程教学大纲.pdf
- 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公共基础课《计算方法》课程教学大纲.pdf
- 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公共基础课《高等数学I》课程教学大纲.pdf
- 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公共基础课《高等数学II》课程教学大纲.pdf
- 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专业基础课《数值分析与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pdf
- 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专业基础课《高等代数》课程教学大纲(I).pdf
- 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专业基础课《高等代数》课程教学大纲(II).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