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孔孟论学习》ppt课件1

孔 ■■■ 孔子 习 孟子 兔夫中 建 2021/2/13
2021/2/13 1 孔子 孟子 孔孟论学习 逸夫中学 郑建峰

教学目标: 了解作者资料 疏通文意,理解重点词句意思; 掌握孔孟的学习之道; 四、联系自己的实际学习,理解文中提出的学 习之道 五、背诵并默写全文 2021/2/13
2021/2/13 2 教学目标: 一、了解作者资料; 二、疏通文意,理解重点词句意思; 三、掌握孔孟的学习之道; 四、联系自己的实际学习,理解文中提出的学 习之道; 五、背诵并默写全文

握了多少? 1.温故而知新。(“而”是“而且”还是“从而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敏”与“好学”是 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更值得肯定定?) 4举一隅不以三反隅,则不复也。(“不再教他 了吗?) 5诵《诗》”与“读《书》”孰先款后?究竟有什 6.居之安”和“资之深”可否译成“牢固的掌握( 2021/2/13 3
2021/2/13 3 课文字词,你掌握了多少? 1.温故而知新。(“而”是“而且”还是“从而”?)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敏”与“好学”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并提?) 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为什么比“好之” 更值得肯定定?) 4.举一隅不以三反隅,则不复也。(“不再教他”不是放弃了教育的责任 了吗?) 5.“诵《诗》”与“读《书》”孰先孰后?究竟有什么区别? 6.“居之安”和“资之深”可否译成“牢固的掌握(知识)”和“深厚的积 累(学问)”?“居”从“保有”到”占有“再到“掌握”,这样的意义 引申有没有道理? 7.弈之为数。(是翻译成“围棋是一种技艺”,还是”围棋作为一种技艺 “更恰当? 8.惟弈秋之为听。(是翻译成“只听弈秋的”,还是“惟有弈秋的话听进 去了”?) 9.“为是”(是翻译成“因为这样“,还是”造成这样的结果“?为什么?

我的理解 文章讲学习方法的有 ) 文章讲学习态度的有 文章讲学习原则的有 文章讲学习意义的有 2021/2/13
2021/2/13 4 文章讲学习方法的有 : ( ) 文章讲学习态度的有 : ( ) 文章讲学习原则的有 : ( ) 文章讲学习意义的有 : ( )

学习方法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大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受学重问,孰不顺成? 大诵《诗》读《书》,与古人居;读《书》诵 《诗》,与古人谋。 ★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 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 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返 2021/2/13
2021/2/13 5 学习方法 •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 受学重问,孰不顺成? • ★ 诵《诗》读《书》,与古人居;读《书》诵 《诗》 ,与古人谋。 • ★ 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 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 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返 回

学习态度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返回 2021/2/13
2021/2/13 6 学习态度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返回

学习原则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反 偶,则不复也。 返回 2021/2/13
2021/2/13 7 学习原则 •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反 隅,则不复也。 返回

学习意义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021/2/13 8
2021/2/13 8 学习意义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写作特点 2021/2/13
2021/2/13 9 写作特点 • 孔子的语录:语言精粹精策,内涵深厚, 文字简洁,有格言色彩;语录虽是片段的, 但互相间有深刻联系,是一篇逻辑完整的 文章。 • 孟子:善于作形象的类比,如“一曝十寒” 和“掘井而不及泉”的故事

议论方式的特点优点 方式 证 有 多 论 发 哲理 直接提出观 逻辑性强形象 事 证⌒例证法 子 力 理 人性点 深强两事 证举事 格言一 种议论 理 性两例实 强种论论 证 2021/2/13
2021/2/13 10 议论方式的特点优点 《 论 语 》 : 事 理 论 证 、 直 接 提 出 观 点 两 种 议 论 方 式 ; 哲 理 性 强 , 格 言 警 句 多 , 发 人 深 思 。 《 孟 子 》 : 事 实 论 证 ( 例 证 法 , 举 例 论 证 ) 、 事 理 论 证 两 种 ; 逻 辑 性 强 , 形 象 性 强 , 富 有 说 服 力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北师大版《孔乙己》教案8(3课时)_孔乙己.doc
- 北师大版《孔乙己》ppt课件13.ppt
- 北师大版《天鹅的故事》ppt课件3.ppt
- 北师大版《天鹅的故事》ppt课件1_天鹅的故事.ppt
- 北师大版《养母》ppt课件1_养 母.ppt
- 北师大版《保修》ppt课件1.ppt
- 北师大版《与朱元思书》ppt课件.ppt
- 北师大版《下雨天,真好》教案.doc
- 北师大版《一条大河》ppt课件.ppt
- 北师大版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doc
- 北京版《唐诗四首》学习要点及练习_唐诗四首.doc
- 北京师范大学东莞石竹附属学校中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试卷_北京师范大学东莞石竹附属学校中考语文一模卷.doc
- 北京市顺义区2008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_2008北京语文一模试卷(顺义).doc
- 北京市石景山区2008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_2008北京语文一模试卷(石景山).doc
- 北京市海淀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测评.doc
- 北京市大兴区2008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_2008北京语文一模试卷(大兴).doc
- 北京市丰台区2008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_2008北京语文一模试卷(丰台).doc
- 北京市东城区2007—2008学年度中考语文模拟试卷.doc
- 北京市2008年密云语文中考模拟试卷.doc
- 北京大学介绍ppt课件.ppt
- 北师大版《悔的边缘》ppt课件2.ppt
- 北师大版《慈母情深》ppt课件4.ppt
- 北师大版《报人邵飘萍》教案1_报人邵飘萍.doc
- 北师大版《敕勒歌》ppt课件2.ppt
- 北师大版《敕勒歌》ppt课件3.ppt
- 北师大版《日出》ppt课件5.ppt
- 北师大版《日出》教案合集(3篇).doc
- 北师大版《日历》同步练习.doc
- 北师大版《春夜喜雨》ppt课件1.ppt
- 北师大版《春风》ppt课件.ppt
- 北师大版《晏子使楚》《讽谏小议》同步练习_晏子使楚、讽谏小议课课练.doc
- 北师大版《智惩恶少》教案1.doc
- 北师大版《最后一片叶子》ppt课件2.ppt
- 北师大版《最后一课》ppt课件22_最后一课.ppt
- 北师大版《有的人》ppt课件2.ppt
- 北师大版《李寄》ppt课件1.ppt
- 北师大版《每天诞生一次》ppt课件1.ppt
- 北师大版《泰山日出》ppt课件1.ppt
- 北师大版《爱莲说》教学设计8.doc
- 北师大版《牛虻就义》教学设计.rt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