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十五章 收涩药

第二十五章 收 涩 药 【目的要求】 1.掌握收涩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证,常与补虚药配伍的意义及各节药 物的性能特点,注意事项。 2.掌握药物5味、熟悉药物7味、了解药物10味。 3.掌握相似药物功效、应用的异同点。 【教学内容与学时】 1.固表止汗药 了解:麻黄根 浮小麦 糯稻根须 2.敛肺涩肠药 掌握:五味子 乌梅 熟悉:诃子 肉豆蔻 罂粟壳 赤石脂 了解:五倍子 禹余粮 石榴皮 3.固精缩尿止带药 掌握:山茱萸 桑螵蛸 莲子(附:莲须 莲房 莲心 荷叶 荷梗) 熟悉:芡实 乌贼骨 椿皮 了解:覆盆子 金樱子 刺猬皮 鸡冠花 4学时
第二十五章 收 涩 药 【目的要求】 1.掌握收涩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证,常与补虚药配伍的意义及各节药 物的性能特点,注意事项。 2.掌握药物5味、熟悉药物7味、了解药物10味。 3.掌握相似药物功效、应用的异同点。 【教学内容与学时】 1.固表止汗药 了解:麻黄根 浮小麦 糯稻根须 2.敛肺涩肠药 掌握:五味子 乌梅 熟悉:诃子 肉豆蔻 罂粟壳 赤石脂 了解:五倍子 禹余粮 石榴皮 3.固精缩尿止带药 掌握:山茱萸 桑螵蛸 莲子(附:莲须 莲房 莲心 荷叶 荷梗) 熟悉:芡实 乌贼骨 椿皮 了解:覆盆子 金樱子 刺猬皮 鸡冠花 4学时

第二十五章 收涩药 一.概念: 凡以收敛固涩为主要作用,治疗滑脱病证 的药物称之。 二.性能: 多为酸涩之品, “涩可固脱” ,性温或平, 主入肺,脾、肾、大肠经
第二十五章 收涩药 一.概念: 凡以收敛固涩为主要作用,治疗滑脱病证 的药物称之。 二.性能: 多为酸涩之品, “涩可固脱” ,性温或平, 主入肺,脾、肾、大肠经

三.作用及适用范围: ▪ 有敛耗散、固滑脱之功。分别具有: ▪ 固表止汗,用于自汗盗汗 ▪ 敛肺止咳,用于久咳虚喘 ▪ 涩肠止泻,用于久泻久痢 ▪ 固精缩尿,用于遗精、遗尿 ▪ 收敛止血、止带,用于崩漏,带下不止
三.作用及适用范围: ▪ 有敛耗散、固滑脱之功。分别具有: ▪ 固表止汗,用于自汗盗汗 ▪ 敛肺止咳,用于久咳虚喘 ▪ 涩肠止泻,用于久泻久痢 ▪ 固精缩尿,用于遗精、遗尿 ▪ 收敛止血、止带,用于崩漏,带下不止

四.使用注意: 1.须与相应的补益药配伍同用,以标本兼顾 △气虚自汗,阴虚盗汗,分别配伍补气药,补阴 药。 △脾肾虚弱,久泻久痢,配伍补益脾肾药。 △肾虚遗精,尿频,配伍补肾药。 △肺肾亏虚,久咳虚喘,配伍补肺益肾纳气药。 △冲任不固,崩漏下血,配伍补肝肾,固冲任药。 2.外感邪实,内有湿滞郁热者忌用
四.使用注意: 1.须与相应的补益药配伍同用,以标本兼顾 △气虚自汗,阴虚盗汗,分别配伍补气药,补阴 药。 △脾肾虚弱,久泻久痢,配伍补益脾肾药。 △肾虚遗精,尿频,配伍补肾药。 △肺肾亏虚,久咳虚喘,配伍补肺益肾纳气药。 △冲任不固,崩漏下血,配伍补肝肾,固冲任药。 2.外感邪实,内有湿滞郁热者忌用

第一节 固表止汗药 ▪ 性能:多为甘平,性收敛。多入肺、心 二经 ▪ 功效:行肌表、调卫分、护腠理,能固 表敛汗 ▪ 适应证:自汗、盗汗的病证
第一节 固表止汗药 ▪ 性能:多为甘平,性收敛。多入肺、心 二经 ▪ 功效:行肌表、调卫分、护腠理,能固 表敛汗 ▪ 适应证:自汗、盗汗的病证

浮小麦 糯稻根须 麻黄根
浮小麦 糯稻根须 麻黄根

▪ 麻黄根:功专止汗,为治体虚多汗的专 药。 ▪ 浮小麦:甘凉,兼益气,养心,退虚热, 又可治阴虚发热。 ▪ 糯稻根须:甘平补益,既可止虚汗,又 能退虚热,且兼益胃生津之效,汗多兼 口渴者尤宜
▪ 麻黄根:功专止汗,为治体虚多汗的专 药。 ▪ 浮小麦:甘凉,兼益气,养心,退虚热, 又可治阴虚发热。 ▪ 糯稻根须:甘平补益,既可止虚汗,又 能退虚热,且兼益胃生津之效,汗多兼 口渴者尤宜

第二节 敛肺涩肠药 性能:味多酸涩,主归肺或大肠经 功效:分别有敛肺止咳和涩肠止泻作 用,或兼而有之 适应证:久咳虚喘,久泻久痢
第二节 敛肺涩肠药 性能:味多酸涩,主归肺或大肠经 功效:分别有敛肺止咳和涩肠止泻作 用,或兼而有之 适应证:久咳虚喘,久泻久痢

五味子 乌梅 五倍子 罂粟壳 坷子 共性: ▪ 既有敛肺止咳之功,又有涩肠止泻之效 ▪ 既治久咳虚喘,又治久泻久痢 ▪ 常与温补脾肾药同用
五味子 乌梅 五倍子 罂粟壳 坷子 共性: ▪ 既有敛肺止咳之功,又有涩肠止泻之效 ▪ 既治久咳虚喘,又治久泻久痢 ▪ 常与温补脾肾药同用

五味子 特点: 既有收敛固涩之功,又有温 润滋补之效,入肺、心、肾 经,能上敛肺气而止咳;下 滋肾阴而涩精;外能敛汗生 津;内能涩肠、宁心。又可 治遗精滑精,自汗盗汗,津 伤口渴及心悸失眠多梦等症。 ▪
五味子 特点: 既有收敛固涩之功,又有温 润滋补之效,入肺、心、肾 经,能上敛肺气而止咳;下 滋肾阴而涩精;外能敛汗生 津;内能涩肠、宁心。又可 治遗精滑精,自汗盗汗,津 伤口渴及心悸失眠多梦等症。 ▪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厦门大学:《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十四章 补虚药.ppt
- 厦门大学:《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十三章 开窍药.ppt
- 厦门大学:《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十二章 平肝息风药.ppt
- 厦门大学:《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十一章 安神药.ppt
- 厦门大学:《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十章 化痰止咳平喘药.ppt
- 厦门大学:《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ppt
- 厦门大学:《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九章 活血化瘀药.ppt
- 厦门大学:《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八章 止血药.ppt
- 厦门大学:《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七章 驱虫药.ppt
- 厦门大学:《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六章 消食药.ppt
- 厦门大学:《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五章 理气药.ppt
- 厦门大学:《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四章 温里药.ppt
- 厦门大学:《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三章 利水渗湿药.ppt
- 厦门大学:《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二章 化湿药.ppt
- 厦门大学:《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一章 祛风湿药.ppt
- 厦门大学:《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章 泻下药.ppt
-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药用植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下篇)2.9桔梗科.ppt
-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药用植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下篇)2.8葫芦科.ppt
-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药用植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下篇)2.7被子植物.ppt
-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药用植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下篇)2.6裸子植物.ppt
- 厦门大学:《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十六章 涌吐药.ppt
- 厦门大学:《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十七章 攻毒杀虫止痒药.ppt
- 厦门大学:《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十八章 拔毒化腐生肌药.ppt
- 厦门大学:《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中药的产地与采集.ppt
- 厦门大学:《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中药的炮制.ppt
- 厦门大学:《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药性理论.ppt
- 厦门大学:《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中药的配伍.ppt
- 厦门大学:《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用药禁忌.ppt
- 厦门大学:《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用药剂量与用法.ppt
- 厦门大学:《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解表药.ppt
- 厦门大学:《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清热药.ppt
- 南方医科大学:《药用植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藻类植物 Algae.ppt
- 南方医科大学:《药用植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菌类植物.ppt
- 南方医科大学:《药用植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地衣植物 Lichens.ppt
- 南方医科大学:《药用植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苔藓植物门 Bryophyta.ppt
- 南方医科大学:《药用植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蕨类植物门 Pteridophyta.ppt
- 南方医科大学:《药用植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裸子植物门 Gymnospermae.ppt
- 南方医科大学:《药用植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总论、桑科 Moraceae、蓼科 Polygonaceae.ppt
- 南方医科大学:《药用植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木兰科 Magnoliaceae、毛茛科 Ranunculaceae.ppt
- 南方医科大学:《药用植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十字花科 Brassicaceae(Cruciferae).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