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职业技术学院:《药用植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下篇)2.6裸子植物

第十六章 裸子植物门Gymnospermae (一)主要教学内容: 1 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2 松科、柏科、三尖杉科、麻黄科的 特征及常见的药用植物。 3 裸子植物的分类。 (二)主要教学要求: 1 掌握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2 熟悉松科、柏科、三尖杉科、麻黄 科的特征及常见的药用植物。 3 了解裸子植物的分类
第十六章 裸子植物门Gymnospermae (一)主要教学内容: 1 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2 松科、柏科、三尖杉科、麻黄科的 特征及常见的药用植物。 3 裸子植物的分类。 (二)主要教学要求: 1 掌握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2 熟悉松科、柏科、三尖杉科、麻黄 科的特征及常见的药用植物。 3 了解裸子植物的分类

第一节 概 述 • 裸子植物(亚)门和被子植物(亚)门属种子 植物。种子植物门在植物界系统演化中是处于 高级的一个类群。种子植物亦具明显的世代交 替,孢子体比蕨类植物更为发达,并产生种子 (在被子植物还产生果实)。配子体更趋简化。 初期的雄配子体在小孢子中发育,由小孢子囊 (花粉囊)散出(花粉粒),借风传播,受精 作用不再受水的限制。雌配子体寄生在孢子体 上,更有利于胚的发育
第一节 概 述 • 裸子植物(亚)门和被子植物(亚)门属种子 植物。种子植物门在植物界系统演化中是处于 高级的一个类群。种子植物亦具明显的世代交 替,孢子体比蕨类植物更为发达,并产生种子 (在被子植物还产生果实)。配子体更趋简化。 初期的雄配子体在小孢子中发育,由小孢子囊 (花粉囊)散出(花粉粒),借风传播,受精 作用不再受水的限制。雌配子体寄生在孢子体 上,更有利于胚的发育

一、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 裸子植物同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都属于颈卵器植物,但因能产生种 子,且具维管束,故又是种子植物,而且是介于蕨类植物和被子植物之 间的一类维管植物。 裸子植物在形成种子的同时,不形成子房和果实,不被子房包被,胚珠 和种子是裸露的,因此称为裸子植物。 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是: 1.孢子体发达多为高大的乔木、灌木,或稀为落叶乔木。叶针形、 条形或鳞片状,有的为扇形或羽状分裂,一般无托叶。 维管束具次生构造,为无限外韧型维管束。木质部中的输导组织具 管胞而无导管(仅麻黄科及买麻藤科具导管),韧皮部中有筛细胞,无 筛管及伴胞。 2.配子体退化微小,完全寄生在孢子体上世代交替明显,孢子体 (植物体)占优势。配子体简单,雌配子体寄生在孢子体上,受精作用 不需要在有水的条件下进行。 3.胚珠裸露,产生种子受精后胚珠形成种子,种子无果皮包被,子 叶2至多枚。雌雄同株或雌雄异株,大小孢子叶分别聚集成大小孢子叶球。 大孢子囊及其外围结构形成胚珠,小孢子囊形成花粉囊,小孢子形成花 粉粒。 4.具多胚现象一个雌配子体上的几个或多个颈卵器的卵细胞同时受 精而成;或是由于一个受精卵在发育过程中,胚原组织分裂为几个胚
一、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 裸子植物同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都属于颈卵器植物,但因能产生种 子,且具维管束,故又是种子植物,而且是介于蕨类植物和被子植物之 间的一类维管植物。 裸子植物在形成种子的同时,不形成子房和果实,不被子房包被,胚珠 和种子是裸露的,因此称为裸子植物。 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是: 1.孢子体发达多为高大的乔木、灌木,或稀为落叶乔木。叶针形、 条形或鳞片状,有的为扇形或羽状分裂,一般无托叶。 维管束具次生构造,为无限外韧型维管束。木质部中的输导组织具 管胞而无导管(仅麻黄科及买麻藤科具导管),韧皮部中有筛细胞,无 筛管及伴胞。 2.配子体退化微小,完全寄生在孢子体上世代交替明显,孢子体 (植物体)占优势。配子体简单,雌配子体寄生在孢子体上,受精作用 不需要在有水的条件下进行。 3.胚珠裸露,产生种子受精后胚珠形成种子,种子无果皮包被,子 叶2至多枚。雌雄同株或雌雄异株,大小孢子叶分别聚集成大小孢子叶球。 大孢子囊及其外围结构形成胚珠,小孢子囊形成花粉囊,小孢子形成花 粉粒。 4.具多胚现象一个雌配子体上的几个或多个颈卵器的卵细胞同时受 精而成;或是由于一个受精卵在发育过程中,胚原组织分裂为几个胚

裸子植物与蕨类植物形态学术语的比较 • 裸子植物 蕨类植物 • • 雌(雄)球花 大(小)孢子叶球 • • 雄蕊 小孢子叶 • • 花粉囊 小孢子囊 • • 花粉粒(单核期) 小孢子 • • 花粉管和精核等 雄配子体 • • 心皮(或雌蕊) 大孢子叶 • • 珠心 大孢子囊 • • 胚囊(单细胞期) 大孢子 • • 胚囊(成熟期) 雌配子体
裸子植物与蕨类植物形态学术语的比较 • 裸子植物 蕨类植物 • • 雌(雄)球花 大(小)孢子叶球 • • 雄蕊 小孢子叶 • • 花粉囊 小孢子囊 • • 花粉粒(单核期) 小孢子 • • 花粉管和精核等 雄配子体 • • 心皮(或雌蕊) 大孢子叶 • • 珠心 大孢子囊 • • 胚囊(单细胞期) 大孢子 • • 胚囊(成熟期) 雌配子体

裸子植物的化学成分 • 主要黄酮类、生物碱类、萜类及挥发油、树脂等。 • 1、黄酮类:黄酮类及双黄酮类在裸子植物中普遍 存在,双黄酮除蕨类植物外很少发现,是裸子植 物特征性和活性成分。 • 2、生物碱类:存在三类杉科、红豆杉科、罗汉松 科、麻黄科和买麻藤科。 • 粗榧碱类等酯性生物碱有抗癌活性;麻黄碱用于 治疗支气管哮喘等。 • 3、树脂、挥发油、有机酸等。 • 如松香、松节油、金绒松根皮抗真菌,用于脚癣、 湿疹、神经性皮炎等。 •
裸子植物的化学成分 • 主要黄酮类、生物碱类、萜类及挥发油、树脂等。 • 1、黄酮类:黄酮类及双黄酮类在裸子植物中普遍 存在,双黄酮除蕨类植物外很少发现,是裸子植 物特征性和活性成分。 • 2、生物碱类:存在三类杉科、红豆杉科、罗汉松 科、麻黄科和买麻藤科。 • 粗榧碱类等酯性生物碱有抗癌活性;麻黄碱用于 治疗支气管哮喘等。 • 3、树脂、挥发油、有机酸等。 • 如松香、松节油、金绒松根皮抗真菌,用于脚癣、 湿疹、神经性皮炎等。 •

第二节 裸子植物的分类及代表植物 • 现代生存的裸子植物分属于5纲、9目、 12科、71属近800种,我国有5纲、8目、 11科、41属近300种。如银杏、水杉shān、 银杉等都是第三纪的孑遗植物,或称为 “活化石”植物。 分类:苏铁纲、银杏纲、松柏纲、 红豆杉纲及买麻藤纲
第二节 裸子植物的分类及代表植物 • 现代生存的裸子植物分属于5纲、9目、 12科、71属近800种,我国有5纲、8目、 11科、41属近300种。如银杏、水杉shān、 银杉等都是第三纪的孑遗植物,或称为 “活化石”植物。 分类:苏铁纲、银杏纲、松柏纲、 红豆杉纲及买麻藤纲

㈠苏铁纲Cycadaceae • 特征: • ⒈常绿木本,茎干粗壮,不分枝。 ⒉有细小鳞叶或大型羽状复叶(螺旋状排 列,聚生于茎干顶部)。 ⒊雌雄异株,孢子叶球亦生于茎顶,游动 精子有多数纤毛。 苏铁纲现存1科9属110余种,分布于热带 及亚热带地区,我国有苏铁属Cycas 1属8种
㈠苏铁纲Cycadaceae • 特征: • ⒈常绿木本,茎干粗壮,不分枝。 ⒉有细小鳞叶或大型羽状复叶(螺旋状排 列,聚生于茎干顶部)。 ⒊雌雄异株,孢子叶球亦生于茎顶,游动 精子有多数纤毛。 苏铁纲现存1科9属110余种,分布于热带 及亚热带地区,我国有苏铁属Cycas 1属8种

药用植物:苏铁Cycas revoluta Thunb. 常绿木本植物,茎单一,粗壮,不分枝。 叶大,羽状复叶,革质,集生于树干的上部,呈棕榈状。 雌雄异株,小孢子叶球为一木质化的长形球花,由无数 小孢子叶(雄蕊)组成。小孢子叶鳞片状或盾状,下面生有 无数小孢子囊(花药),小孢子(花粉粒)发育而产生先端 有多数纤毛的精子。 大孢子叶球又称雌球花,大孢子叶密被淡黄色绒毛,上 部羽状分裂,下部具狭长柄,柄两侧有2-6枚较大胚珠,黄 绿色,有1层珠被,珠心顶端有喙及花粉室,与珠孔相通, 传粉期珠孔外溢出1滴液体,称传粉滴,珠心内的胚囊发育 有2-5个颈卵器,位于珠孔下方,通常由2个细胞构成。 种子核果状,有3层种皮:外层肉质甚厚,中层木质,内层 薄纸质。 种子能理气止痛,益肾固精;叶能收敛止痛、止痢;根 能祛风、活络、补肾
药用植物:苏铁Cycas revoluta Thunb. 常绿木本植物,茎单一,粗壮,不分枝。 叶大,羽状复叶,革质,集生于树干的上部,呈棕榈状。 雌雄异株,小孢子叶球为一木质化的长形球花,由无数 小孢子叶(雄蕊)组成。小孢子叶鳞片状或盾状,下面生有 无数小孢子囊(花药),小孢子(花粉粒)发育而产生先端 有多数纤毛的精子。 大孢子叶球又称雌球花,大孢子叶密被淡黄色绒毛,上 部羽状分裂,下部具狭长柄,柄两侧有2-6枚较大胚珠,黄 绿色,有1层珠被,珠心顶端有喙及花粉室,与珠孔相通, 传粉期珠孔外溢出1滴液体,称传粉滴,珠心内的胚囊发育 有2-5个颈卵器,位于珠孔下方,通常由2个细胞构成。 种子核果状,有3层种皮:外层肉质甚厚,中层木质,内层 薄纸质。 种子能理气止痛,益肾固精;叶能收敛止痛、止痢;根 能祛风、活络、补肾

苏铁的成熟大孢子叶球剖面
苏铁的成熟大孢子叶球剖面

又称雄球花,生于茎顶,由许多扁平、楔形的小孢子叶(雄蕊)螺 旋排列形成。远轴面生有许多由4-5个小孢子囊组成的小孢子囊群, 小孢子囊是厚囊性发育,囊壁由多层细胞构成,借表皮细胞壁的不 均匀增厚而纵裂,散发孢子。这是裸子植物中唯一与蕨类植物有相 似孢子囊机械组织构造的代表。小孢子(花粉)多数,两侧对称, 宽椭圆形,具1纵长的深沟。 • 苏铁小孢子叶 局部(上)苏铁 的雄球花(左)
又称雄球花,生于茎顶,由许多扁平、楔形的小孢子叶(雄蕊)螺 旋排列形成。远轴面生有许多由4-5个小孢子囊组成的小孢子囊群, 小孢子囊是厚囊性发育,囊壁由多层细胞构成,借表皮细胞壁的不 均匀增厚而纵裂,散发孢子。这是裸子植物中唯一与蕨类植物有相 似孢子囊机械组织构造的代表。小孢子(花粉)多数,两侧对称, 宽椭圆形,具1纵长的深沟。 • 苏铁小孢子叶 局部(上)苏铁 的雄球花(左)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药用植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下篇)2.5蕨类植物.ppt
-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药用植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下篇)2.4苔藓植物.ppt
-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药用植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下篇)2.3地衣植物.ppt
-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药用植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下篇)2.2藻类植物.ppt
-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药用植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下篇)2.24百合科.ppt
-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药用植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下篇)2.23泽泻科.ppt
-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药用植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下篇)2.22天南星科.ppt
-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药用植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下篇)2.21兰科.ppt
-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药用植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下篇)2.20罂粟科.ppt
-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药用植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下篇)2.1菌类植物.ppt
-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药用植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下篇)2.19石竹科.ppt
-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药用植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下篇)2.18桑科.ppt
-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药用植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下篇)2.17三白草科.ppt
-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药用植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下篇)2.16 锦葵科.ppt
-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药用植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下篇)2.15大戟科.ppt
-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药用植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下篇)2.14毛茛科.ppt
-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药用植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下篇)2.13木兰科.ppt
-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药用植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下篇)2.12菊科.ppt
-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药用植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下篇)2.11玄参科.ppt
-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药用植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下篇)2.10茄科.ppt
-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药用植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下篇)2.7被子植物.ppt
-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药用植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下篇)2.8葫芦科.ppt
-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药用植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下篇)2.9桔梗科.ppt
- 厦门大学:《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章 泻下药.ppt
- 厦门大学:《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一章 祛风湿药.ppt
- 厦门大学:《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二章 化湿药.ppt
- 厦门大学:《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三章 利水渗湿药.ppt
- 厦门大学:《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四章 温里药.ppt
- 厦门大学:《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五章 理气药.ppt
- 厦门大学:《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六章 消食药.ppt
- 厦门大学:《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七章 驱虫药.ppt
- 厦门大学:《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八章 止血药.ppt
- 厦门大学:《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九章 活血化瘀药.ppt
- 厦门大学:《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ppt
- 厦门大学:《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十章 化痰止咳平喘药.ppt
- 厦门大学:《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十一章 安神药.ppt
- 厦门大学:《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十二章 平肝息风药.ppt
- 厦门大学:《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十三章 开窍药.ppt
- 厦门大学:《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十四章 补虚药.ppt
- 厦门大学:《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十五章 收涩药.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