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逻辑门电路

第二章逻辑门电路 2.1基本逻辑门电路 2.2TT逻辑门电路 2.3MOs逻辑门电路 2.4集成逻辑门电路的应用 2.5正负逻辑及逻辑符号的变换
第二章 逻辑门电路 2.1 基本逻辑门电路 2.2 TTL逻辑门电路 2.3 MOS逻辑门电路 2.4 集成逻辑门电路的应用 2.5 正负逻辑及逻辑符号的变换

2.1基本逻辑门电路 极管与门和或门电路 输入 输出 1.与门电路 VA()VB(V)V(V) OV OV +cc(+5V) OV 5V o R 5 o o 3k Q2 5V 5V 5V D A 与逻辑真值表 2 输入 输出 B A B 00 L=AB L000 B 0
一、二极管与门和或门电路 1.与门电路 2.1 基本逻辑门电路 B +V A L D D 3kΩ R CC ( +5V) 1 2 & L=A·B B A 输 入 输出 VA(V) VB(V) VL(V) 0V 0V 5V 5V 0V 5V 0V 5V 0V 0V 0V 5V 0 1 0 1 A B L 0 0 1 1 输 入 0 0 0 1 输出 与逻辑真值表

2.或门电路 输入 输出 v(v)|v(v)|(v) DI OV OV o A L OV 5V 5V OV 5V B 5V 5V 5V R 3k Q2 或逻辑真值表 输入 输出 B L=A+B 0 B A001 L011 0
2.或门电路 输 入 输出 VA(V) VB(V) VL(V) 0V 0V 5V 5V 0V 5V 0V 5V 0V 5V 5V 5V A L B D D 3kΩ 2 1 R ≥1 L=A+B A B 0 1 0 1 A B L 0 0 1 1 输 入 0 1 1 1 输出 或逻辑真值表

二、三极管非门电路 + CC(+5V) RC L L=A A L=A R A0--HpT 非逻辑真值表 输入 输出 输入输出 VA ()n(V) A L o 5V 0 5V
二、三极管非门电路 输 入 输 出 VA(V) VL(V) 0V 5V 5V 0V A L 0 1 输 入 1 0 输 出 非逻辑真值表 +V A L T 1 2 3 ( +5V) b C R CC R A 1 A L=A 1 L=A

二极管与门和或门电路的缺点: (1)在多个门串接使用时,会出现低电平偏离标准数值 的情况。 (2)负载能力差。 (+5V) CC(+5V) R R 3k 22 3k Q2 D OV L sO sO
二极管与门和或门电路的缺点: 0V 5V L 5V +V +V D D D D 1 2 1 3kΩ R R 3kΩ 2 CC ( +5V) CC ( +5V) p (1)在多个门串接使用时,会出现低电平偏离标准数值 的情况。 (2)负载能力差

解决办法: 将二极管与门(或门)电路和三极管非门电路 组合起来。 o+c(+5V) R 3k Q2 Ik Q D D L B RI 4.7k9
解决办法: 将二极管与门(或门)电路和三极管非门电路 组合起来。 L B A +V D 1 2 D 3 1kΩ T P ( +5V) 1 R 2 Rc 3kΩ CC R D b D5 R1 4.7kΩ 4

DTL与非门电路 工作原理: (1)当A、B、C全接为高电平5V时,二极管D1~∽D都截止,而D D5和T导通,且T为饱和导通,V=0.3V,即输出低电平。 (2)A、B、C中只要有一个为低电平03V时,则V≈V,从而使D4 D5和T都截止,V=Vc=5V,即输出高电平。 所以该电路满足与非逻辑关系,即:L=A·B.C VCC(+5v) R 3k Q2 1k Q2 L B R 4.7k9
L = A B C 三、DTL与非门电路 工作原理: (1)当A、B、C全接为高电平5V时,二极管D1~D3都截止,而D4、 D5和T导通,且T为饱和导通, VL =0.3V,即输出低电平。 (2)A、B、C中只要有一个为低电平0.3V时,则VP≈1V,从而使D4、 D5和T都截止,VL =VCC=5V,即输出高电平。 所以该电路满足与非逻辑关系,即: +V L A B C 1 2 D D D 3 D D 4 ( +5V) P R 3 1 5 2 CC 3kΩ R 4.7kΩ R 1kΩ T c 1

2.2T逻辑门电路 C(+5V) R Rc 3k9 lk Q °L B R 4.7k9 CC (+5V) CC(+5V) R bl A P B B P
2.2 TTL逻辑门电路 一、TTL与非门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1.TTL与非门的基本结构 +V L A B C 1 2 D D D 3 D D 4 ( +5V) P R 3 1 5 2 CC 3kΩ R 4.7kΩ R 1kΩ T c 1 C +V B A ( +5V) N N N N P P P P CC Rb 1 +V 1 3 b 1 ( +5V) T1 C R B A CC

TTL与非门的基本结构 CC(+5V) Rc R 1.6kg 1309 4ks D B T1 2 R 1k Q2 输入级 中间级 输出级
TTL与非门的基本结构 +V V 1 2 3 1 2 3 1 2 3 1 3 D T R C 输入级 中间级 输出级 T4 T c2 2 R 3 b 1 B R c4 A o e2 1 1kΩ 1.6kΩ Vc2 T CC V R ( +5V) e2 4kΩ 130Ω

2.TTL与非门的逻辑关系 (1)输入全为高电平3.6V时。 T2、T3饱和导通, 由于T3饱和导通,输出电压为: 由于T2饱和导通,Vc2=1V 0VCES3 0.3V T4和二极管D都截止。 o+c(+5V) R 130g bI 实现了与非门的逻 4k Q2 辑功能之一: T4截止 2.1V 输入全为高电平时; 14V D截止 输出为低电平。·4 T2饱和 倒置状态 0.7v 0.3V ●●●●●●●●●●●●● T R 饱和 3.6V
2.TTL与非门的逻辑关系 (1)输入全为高电平3.6V时。 T2、T3饱和导通, V 3.6V +V 1 2 3 D 1 2 3 1 2 3 1 3 R b 1 1K 1.6kΩ 2 R CC 4kΩ 1 ( +5V) 4 T B R 饱和 R C e2 T T 130Ω 截止 o 饱和 3 倒置状态 c4 截止 c2 T A 实现了与非门的逻 辑功能之一: 输入全为高电平时, 输出为低电平。 由于T2饱和导通,VC2=1V。 T4和二极管D都截止。 由于T3饱和导通,输出电压为: VO=VCES3≈0.3V 2.1V 1.4V 0.7V 1V 0.3V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山东大学:《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数/模与模/数转换电路.ppt
- 山东大学:《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ppt
- 山东大学:《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半导体存储器.ppt
- 山东大学:《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数字电路基础.ppt
- 山东大学:《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半导体器件基础.ppt
- 山东大学:《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封面(制作:范爱平).ppt
- 山东大学:《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目录(制作:范爱平).pps
-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技术》课程PPT教学课件(机器人运动学)运动学正问题.ppt
-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技术》课程PPT教学课件(机器人运动学)习题课(主讲:陶建国).ppt
-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技术》课程PPT教学课件(机器人运动学)第一章 绪论(主讲:陶建国).ppt
-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技术》课程PPT教学课件(机器人运动学)第二章 机器人的机械结构与设计.ppt
-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技术》课程PPT教学课件(机器人运动学)第六章 机器人静力学和动力学.ppt
-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技术》课程PPT教学课件(机器人运动学)第六章 机器人静力学和动力学.ppt
-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技术》课程PPT教学课件(机器人运动学)第五章 机器人操作机工作空间.ppt
-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技术》课程PPT教学课件(机器人运动学)第二章 数学基础——齐次坐标和齐次变换.ppt
- 《电话机、手机及传真机维修》第四章 传真机的分类.doc
- 《电话机、手机及传真机维修》第二章 电话机的主要类型及性能指标.doc
- 《电话机、手机及传真机维修》第三章 手机电路的基本构成.doc
- 《电话机、手机及传真机维修》第一章 通信终端设备发展简史.doc
- 南京邮电大学:《电路分析》练习二.ppt
- 山东大学:《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触发器.ppt
- 山东大学:《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脉冲波形的产生与整形.ppt
- 山东大学:《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时序逻辑电路.ppt
- 山东大学:《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组合逻辑模块及其应用.ppt
- 《数字系统与VHDL程序设计语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共六章).ppt
-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表附2-2大x值的Q(x)函数表.doc
-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教案)第1章 绪论.doc
-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教案)第2章 预备知识.doc
-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教案)第3章 模拟线性调制.doc
-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教案)第4章 模拟角调制.doc
-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教案)第5章 模拟信号的波形编码.doc
-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教案)第6章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doc
-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教案)第7章 数字信号的调制传输.doc
-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教案)第8章 差错控制编码.doc
- 《Microelectronics Process》lecture3b(1).pdf
- 《Microelectronics Process》lecture3b.pdf
- 《Microelectronics Process》lecture4.pdf
- 《Microelectronics Process》lecture5.pdf
- 《Microelectronics Process》lecture6.pdf
- 《Microelectronics Process》Lecture6a.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