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大学语文》课程PPT教学课件(大学国文)第23单元 人文社会第二

UNIL 北京大学出版社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学术的尊严·精神的魅力 1 89 8 费孝通《乡土本色》
费孝通《乡土本色》

北京大出版社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学术的尊严·精神的魅力 一、费孝通其人 费孝通(1910一2005), 江 8 9 8 苏吴江人。1933年燕京大学社会 学系本科毕业,1935年清华大学 社会学与人类学系研究生毕业, 后赴英国留学,获伦敦大学哲学 博士学位。回国后任清华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大学教授, 为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奠基人之 一。著有《江村经济》《乡土中 国》 《费孝通文集》等
一 、费孝通其人 费孝通(1910—2005),江 苏吴江人。1933年燕京大学社会 学系本科毕业,1935年清华大学 社会学与人类学系研究生毕业, 后赴英国留学,获伦敦大学哲学 博士学位。回国后任清华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大学教授, 为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奠基人之 一。著有《江村经济》《乡土中 国》《费孝通文集》等

UNIP 北京大出版社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处 学术的尊严·精神的魅力 二、《乡土中国》 费孝通的经典之作《乡土中 89 8 国》,写于1947年,至今仍不过时, 是经典社会学著作。 其难能可贵之处在于用老百姓 能听懂的语言揭示了中国社会的根 From the Soil 本特色,全书几乎没有一个术语。 乡中国 (学术并不一定要板起面孔,也可 台4者 以很平易。)
二、《乡土中国》 费孝通的经典之作《乡土中 国》,写于1947年,至今仍不过时, 是经典社会学著作。 其难能可贵之处在于用老百姓 能听懂的语言揭示了中国社会的根 本特色,全书几乎没有一个术语。 (学术并不一定要板起面孔,也可 以很平易。)

UNIP 北京大学出版社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学术的尊严·精神的魅力 三、《乡土本色》 本篇选自《乡土中国》,用平实、朴素的语言 1 概括了中国社会的乡土性本色。 89 8 Bai音酗
三、《乡土本色》 本篇选自《乡土中国》,用平实、朴素的语言 概括了中国社会的乡土性本色

北京大出版社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学术的尊严·精神的魅力 四、相关评论 好友朱苏力曾说,《乡土中国》“须是对生活有观察力、同时 又眼光开阔的中国学者才可能写出来的。在这种意义上,费的著 作…是无法替代的”。我深以为然。可以补充的是,这部短短 8 8 不足百页的小册子是我进入社会学的启蒙文献,在费孝通先生身 边十多年的日子里,这部著作也是我向先生求教、与先生交流的 媒介。后出版的《行行重行行》可以被认为是《乡土中国》的续 篇。这两部著作一起,共同展示了从农业中国向工业中国的过渡 特征。一个原本有着深厚的、乡土“位育”的中国社会,近百年 来正在被一个中国人并不熟悉却又不得不去努力熟悉的社会所改 变。尤其是在今天,当我重读《乡土中国》的时候,就像是先生 用他浓重的吴音普通话在向我讲述一个曾经美好的社会如何可以 变成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乡土中国》语言简练直白,说出了 许多人们不曾思考的道理。任何一个试图理解中国社会和中国人 的人,都应该读这本书。 (邱泽奇《邱泽奇:2008暑假阅读社会篇》,载《南方周末》)
四、相关评论 好友朱苏力曾说,《乡土中国》“须是对生活有观察力、同时 又眼光开阔的中国学者才可能写出来的。在这种意义上,费的著 作……是无法替代的”。我深以为然。可以补充的是,这部短短 不足百页的小册子是我进入社会学的启蒙文献,在费孝通先生身 边十多年的日子里,这部著作也是我向先生求教、与先生交流的 媒介。后出版的《行行重行行》可以被认为是《乡土中国》的续 篇。这两部著作一起,共同展示了从农业中国向工业中国的过渡 特征。一个原本有着深厚的、乡土“位育”的中国社会,近百年 来正在被一个中国人并不熟悉却又不得不去努力熟悉的社会所改 变。尤其是在今天,当我重读《乡土中国》的时候,就像是先生 用他浓重的吴音普通话在向我讲述一个曾经美好的社会如何可以 变成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乡土中国》语言简练直白,说出了 许多人们不曾思考的道理。任何一个试图理解中国社会和中国人 的人,都应该读这本书。 (邱泽奇《邱泽奇:2008暑假阅读社会篇》,载《南方周末》)

UNIL 北京大出版社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学术的尊严·精神的魅力 五、深度阅读 1.费孝通著《乡土中国》,三联书店1985年版, 89 8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英]马林洛夫斯基(Bronislaw Malinowski)著, 费孝通译《文化论》,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 年版
五、深度阅读 1. 费孝通著《乡土中国》,三联书店1985年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 [英]马林洛夫斯基(Bronislaw Malinowski)著, 费孝通译《文化论》,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 年版

UNIL 北京大学出版社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学术的尊严·精神的魅力 1 约翰·波拉尼 89 8 《为什么要有科学家》
约翰·波拉尼 《为什么要有科学家》

UNIL 北京大出版社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学术的尊严·精神的魅力 一、约翰波拉尼其人 约翰·波拉尼(John 89 8 C.Polanyi),1929年出 生,加拿大化学家和教育 家。研究化学反应动力学, 获得1986年诺贝尔化学奖
一 、约翰·波拉尼其人 约翰·波拉尼(John C.Polanyi),1929年出 生,加拿大化学家和教育 家。研究化学反应动力学, 获得1986年诺贝尔化学奖

北京大出版社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学术的尊严·精神的魅力 二、 《为什么要有科学家》 本篇选自[德]贝蒂娜-施蒂克尔(Bettina Stiekel)) 8 9 8 编、张荣昌译《诺贝尔奖获得者与儿童对话》 由诺贝尔奖获得者约翰波拉尼给儿童讲科学, 这一设定明显有很强的挑战性,大道理容易讲, 但深入浅出最为难得。本文说明学术不一定刻板 无趣,也可以意兴盎然
二、《为什么要有科学家》 本篇选自[德]贝蒂娜·施蒂克尔(Bettina Stiekel) 编、张荣昌译《诺贝尔奖获得者与儿童对话》。 由诺贝尔奖获得者约翰·波拉尼给儿童讲科学, 这一设定明显有很强的挑战性,大道理容易讲, 但深入浅出最为难得。本文说明学术不一定刻板 无趣,也可以意兴盎然

UNIL 北京大出版社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学术的尊严·精神的魅力 “理论”的意义 只要家里的一扇门嘎吱一响,大家便立刻猜起谜 来了:谁来了?我们的母亲?我们的兄弟? 1 89 8 每一个人的问题都希望不断地得到解释。科学家 不说“解释”,而说“理论”。 为什么我们总是想知道一个原因?为什么我们需 要一种理论来说明一切事物? 大约三千年前,科学家的榜样一一希腊人苏格拉 底就说:我必须“研究自己和所有其他的人”,否则 我的生命就没有意义
“理论”的意义 只要家里的一扇门嘎吱一响,大家便立刻猜起谜 来了:谁来了?我们的母亲?我们的兄弟? 每一个人的问题都希望不断地得到解释。科学家 不说“解释” ,而说“理论” 。 为什么我们总是想知道一个原因?为什么我们需 要一种理论来说明一切事物? 大约三千年前,科学家的榜样——希腊人苏格拉 底就说:我必须“研究自己和所有其他的人” ,否则 我的生命就没有意义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北京大学:《大学语文》课程PPT教学课件(大学国文)第21单元 现代戏剧第六.pptx
- 北京大学:《大学语文》课程PPT教学课件(大学国文)第20单元 现当代诗歌第五.pptx
- 北京大学:《大学语文》课程PPT教学课件(大学国文)第1单元 千古情爱第一.pptx
- 北京大学:《大学语文》课程PPT教学课件(大学国文)第19单元 现当代小说第四.ppt
- 北京大学:《大学语文》课程PPT教学课件(大学国文)第17单元 哲理散文第二.pptx
- 北京大学:《大学语文》课程PPT教学课件(大学国文)第16单元 大学精神第一.pptx
- 北京大学:《大学语文》课程PPT教学课件(大学国文)第15单元 古代戏曲第十.pptx
- 北京大学:《大学语文》课程PPT教学课件(大学国文)第14单元 传奇小说第九.pptx
- 北京大学:《大学语文》课程PPT教学课件(大学国文)第13单元 历代应用文第八.pptx
- 北京大学:《大学语文》课程PPT教学课件(大学国文)第12单元 赏鉴第七.pptx
- 北京大学:《大学语文》课程PPT教学课件(大学国文)第11单元 笔记杂说第六.pptx
- 北京大学:《大学语文》课程PPT教学课件(大学国文)第10单元 赋体文第五.pptx
- 上海交通大学:《文学与人生》课程教学资源(阅读资料)鲁迅的五四与新青年的五四_重读_省略_自序_并纪念新文化运动九十周年_李怡.pdf
- 上海交通大学:《文学与人生》课程教学资源(阅读资料)高一涵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国家理念_李新宇.pdf
- 上海交通大学:《文学与人生》课程教学资源(阅读资料)附录华兹华斯.doc
- 上海交通大学:《文学与人生》课程教学资源(阅读资料)阿根廷蚂蚁.doc
- 上海交通大学:《文学与人生》课程教学资源(阅读资料)重寻_五四_林贤治.pdf
- 上海交通大学:《文学与人生》课程教学资源(阅读资料)遇到百分之百的女孩.doc
- 上海交通大学:《文学与人生》课程教学资源(阅读资料)身经百战的处女.doc
- 上海交通大学:《文学与人生》课程教学资源(阅读资料)跨性别斗士:开创历史.doc
- 北京大学:《大学语文》课程PPT教学课件(大学国文)第2单元 山水田园第二.pptx
- 北京大学:《大学语文》课程PPT教学课件(大学国文)第3单元 送行赠别第三.pptx
- 北京大学:《大学语文》课程PPT教学课件(大学国文)第4单元 咏史第四.pptx
- 北京大学:《大学语文》课程PPT教学课件(大学国文)第5单元 家国情怀第五.pptx
- 北京大学:《大学语文》课程PPT教学课件(大学国文)第6单元 诸子与学术第一.ppt
- 北京大学:《大学语文》课程PPT教学课件(大学国文)第7单元 传记编年第二.ppt
- 北京大学:《大学语文》课程PPT教学课件(大学国文)第8单元 书札第三.ppt
- 北京大学:《大学语文》课程PPT教学课件(大学国文)第9单元 游记第四.pptx
-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资源(延伸阅读)《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pdf
-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资源(延伸阅读)奥威尔《1984》.pdf
-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资源(延伸阅读)花城出版社【英】乔治·奥威尔《1984》一九八四.pdf
-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资源(延伸阅读)[美]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洛丽塔》(一树梨花压海棠).pdf
-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资源(延伸阅读)时代文艺出版社【捷克】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pdf
-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资源(延伸阅读)高行健《灵山》长篇小说卷.pdf
-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资源(延伸阅读)列夫·托尔斯泰(俄)《战争与和平》(扫描版)全4册.第1册.pdf
-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资源(延伸阅读)列夫·托尔斯泰(俄)《战争与和平》(扫描版)全4册.第2册.pdf
-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资源(延伸阅读)列夫·托尔斯泰(俄)《战争与和平》(扫描版)全4册.第3册.pdf
-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资源(延伸阅读)列夫·托尔斯泰(俄)《战争与和平》(扫描版)全4册.第4册.pdf
-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资源(延伸阅读)新疆人民出版社《一个人的村庄》The Village Of A Man(著:刘亮程).pdf
-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资源(延伸阅读)《不二》(作者:冯唐).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