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鉴定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皮类(肉桂 Cortex Cinnamomi Cassiae)

肉桂 Cortex Cinnamomi Cassiae 《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称之牡桂 菌桂。《唐本草》称之筒桂
肉桂 Cortex Cinnamomi Cassiae • 《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称之牡桂、 菌桂。《唐本草》称之筒桂

、植物来源: 樟科樟属植物肉桂 Cinnamomum cassia Pres的干燥茎皮和 枝皮。主产广东、 广西、台湾、云南、 福建,越南、印度 尼西亚,多为栽培
一、植物来源: • 樟科樟属植物肉桂 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干燥茎皮和 枝皮。主产广东、 广西、台湾、云南、 福建,越南、印度 尼西亚,多为栽培

2、大叶清化桂 C. cassia presl varmacrophyllum Chu的干燥茎皮和枝皮 分布于广东、广西等省区,大面积栽培。 本变种与肉桂的主要区别:叶片大,长 25-48cm,宽8-13cm,花丝近于无毛
• 2、大叶清化桂C. cassia Presl var.macrophyllum Chu的干燥茎皮和枝皮。 分布于广东、广西等省区,大面积栽培。 • 本变种与肉桂的主要区别:叶片大,长 25-48cm,宽8-13cm,花丝近于无毛

二、功用: 味辛、甘、性热,归肾、脾、心、肝经。 补火助阳,温经通脉,散寒止痛。为下元虚 冷之要药。如肾阳不足,命门火衰引起的畏 寒肢冷、腰膝冷痛、阳萎、宫冷不孕、尿频、 脘腹冷痛,虛寒吐泻、胃肠痉挛、下腹冷痛、 体虚久泻、寒疝等症 用量:1-4.5g 阴虚火旺,里有实热、血热妄行出血及孕妇 慎用 不宜与赤石脂同用
二、功用: • 味辛、甘、性热,归肾、脾、心、肝经。 • 补火助阳,温经通脉,散寒止痛。为下元虚 冷之要药。如肾阳不足,命门火衰引起的畏 寒肢冷、腰膝冷痛、阳萎、宫冷不孕、尿频、 脘腹冷痛,虚寒吐泻、胃肠痉挛、下腹冷痛、 体虚久泻、寒疝等症。 • 用量:1-4.5g; • 阴虚火旺,里有实热、血热妄行出血及孕妇 慎用, • 不宜与赤石脂同用

采收加工及商品规格: 第一期4-5月采收;第二期9-10月采 收,环剥,放置阴凉处按各种规格修 整或压制成型,阴千或弱光下晒干。 加工成什么规格,依据生长年限,皮 层的厚薄、含油量的多少而定
三、采收加工及商品规格: • 第一期4-5月采收;第二期9-10月采 收,环剥,放置阴凉处按各种规格修 整或压制成型,阴干或弱光下晒干。 加工成什么规格,依据生长年限,皮 层的厚薄、含油量的多少而定

1、桂通(官桂):剥取生长5-6年生的树 干皮或粗枝皮,不经压制,自然成卷筒状。 2、企边桂:剥取栽培十年以上树龄的树干皮 将两端削成斜面,用特制的桂夹,突出桂心, 加工成浅槽状 3、板桂:剥取15-20年以上的老树靠近地 面的干皮,夹在木制的桂夹内,晒至九成干, 然后纵横堆放,压制加工成板片状。 4、桂碎: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边料碎块
• 1、桂通(官桂):剥取生长5-6年生的树 干皮或粗枝皮,不经压制,自然成卷筒状。 • 2、企边桂:剥取栽培十年以上树龄的树干皮, 将两端削成斜面,用特制的桂夹,突出桂心, 加工成浅槽状。 • 3、板桂:剥取15-20年以上的老树靠近地 面的干皮,夹在木制的桂夹内,晒至九成干, 然后纵横堆放,压制加工成板片状。 • 4、桂碎: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边料碎块

四、性状鉴别: )桂通、 企边桂、板桂 共同点 外表红棕色 皮孔突起,有时 可见灰白色地衣 斑 2、内表面有细纵 纹,用指甲刻划 可见油痕
四、性状鉴别: • (一)桂通、 企边桂、板桂 共同点: • 1、外表红棕色, 皮孔突起,有时 可见灰白色地衣 斑; • 2、内表面有细纵 纹,用指甲刻划 可见油痕;

3、断面不平坦,断面外侧呈棕 色而粗糙,内侧红棕色而油潤, 断面中间有一黄棕色的线纹。 有浓烈的特殊香气,味甜、辛辣。 以嚼之少渣者良
• 3、断面不平坦,断面外侧呈棕 色而粗糙,内侧红棕色而油潤, 断面中间有一黄棕色的线纹。 • 有浓烈的特殊香气,味甜、辛辣。 • 以嚼之少渣者良

(二)不同点: 1、桂通:长圆筒状。 2、企边桂:两端呈斜面,两侧向内卷 曲呈浅槽状; 3、板桂:板片状,常带绿色的地衣, 外皮较粗糙,体轻质坚,不易折断 油分少,香气较弱
(二)不同点: 1、桂通:长圆筒状。 2、企边桂:两端呈斜面,两侧向内卷 曲呈浅槽状; 3、板桂:板片状,常带绿色的地衣, 外皮较粗糙,体轻质坚,不易折断, 油分少,香气较弱

五、显微鉴别 1、木栓层 皮层散 3、韧皮部外侧有石 /ZNWWVZ 细胞群及纤维束 韧皮部油细胞随 处可见,粘液细胞 亦较多,射线细胞 内含细小的草酸钙 针晶或柱晶 桂皮横切面簡图 ·5、薄壁细胞内含淀 1,木栓层2.皮层石翩胞群3.油胞4,中柱鞘轩熊5,中柱鞘石翩胞带6.韌 皮部7.射糢8.韌皮秆 粉粒
五、显微鉴别: • 1、木栓层; • 2、皮层散; • 3、韧皮部外侧有石 细胞群及纤维束; • 4、韧皮部油细胞随 处可见,粘液细胞 亦较多,射线细胞 内含细小的草酸钙 针晶或柱晶; • 5、薄壁细胞内含淀 粉粒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中药鉴定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茎木类中药.ppt
- 《中药鉴定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茎木类——木通.ppt
- 《中药鉴定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二、三章.ppt
- 《中药鉴定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中药的鉴定.ppt
- 《中药鉴定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根及根茎类——黄连.ppt
- 《中药鉴定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根及根茎类——甘草.ppt
- 《中药鉴定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根及根茎类——天麻.ppt
- 《中药鉴定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根及根茎类——大黄.ppt
- 《中药鉴定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根及根茎类——人参.ppt
- 《中药鉴定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制药鉴定学复习笔记(二).doc
- 《中药鉴定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制药鉴定学复习笔记(一).doc
- 《中药鉴定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花类药材.ppt
-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药制剂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中药制剂的含量分析.ppt
-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药制剂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中药制剂中各种化学成分分析.ppt
-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药制剂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各类中药制剂分析.ppt
-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药制剂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中药制剂的定性鉴别.ppt
-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药制剂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中药制剂的检查.ppt
-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药制剂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绪论(赵碧清).ppt
- 《中医入门导读》哲学基础.ppt
- 《中医诊断学》课程教学讲义:PPT课件(共十三章).ppt
- 《中药鉴定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皮类中药(主讲:熊永华).ppt
- 《中药鉴定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皮类——牡丹皮.ppt
- 《中药鉴定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叶类——番泻叶.ppt
- 《中药鉴定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叶类——大青叶.ppt
- 《中药鉴定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叶类中药.ppt
- 《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第一单元 解表药.doc
- 《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第十单元 祛虫药.doc
- 《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第十一单元 止血药.doc
- 《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第十二单元 活血化瘀血药.doc
- 《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第十三单元 化痰止咳平喘药.doc
- 《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第十四单元 安神药.doc
- 《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第十五单元 平肝熄风药.doc
- 《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第十六单元 开窍药.doc
- 《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第十七单元 补虚药.doc
- 《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第十八单元 收涩药.doc
- 《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第十九单元 外用药.doc
- 《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第二单元 清热药.doc
- 《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第三单元 泻下药.doc
- 《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第四单元 祛风湿药.doc
- 《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第五单元 芳香化湿药.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