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切削过程及其控制 第八节

一、砂轮的特性和选择 砂轮是用结合剂把磨粒粘结起来,经 压坯、干燥、焙烧及车整而成。它的特性 决定于磨料、粒度、结合剂、硬度、组织 及形状尺寸等。 1.磨料表 4.硬度表 2.粒度表 5.组织表 3.结合剂表 6.砂轮形状表
一、砂轮的特性和选择 砂轮是用结合剂把磨粒粘结起来,经 压坯、干燥、焙烧及车整而成。它的特性 决定于磨料、粒度、结合剂、硬度、组织 及形状尺寸等。 2.粒度 表 1.磨料 表 3.结合剂 表 4.硬度 表 5.组织 表 6.砂轮形状 表

二、磨削过程 磨削过程中磨粒对工件的作用包括滑擦、耕 犁和形成切屑三个阶段。 磨粒 滑擦阶段 磨屑 耕犁阶段 工件 形成切屑 图2-44磨粒对工件的切削 图2-45磨粒的切削过程
二、磨削过程 磨削过程中磨粒对工件的作用包括滑擦、耕 犁和形成切屑三个阶段

洲湖床厂 M7130H卧轴矩台平面磨床

图所示为隆起量与磨削速度的关系。 0.6 622 m =(m,+m2)/M 0 40080012001600Uc/m/min
图所示为隆起量与磨削速度的关系

三、单颗磨粒的切削厚度 单颗磨粒的最 大切削厚度可用下 式表示 BD AB. 图中面积BCD可近似看成一直角三 角形,由此知
三、单颗磨粒的切削厚度 Dg max e BD h AB = (2-30) 图中面积BCD可近似看成一直角三 角形,由此知 单颗磨粒的最 大切削厚度可用下 式表示

BD=BCsin BC=vK(2-31) AB Ve 整理后得 BC Vw (2-33) AB Ve
整理后得 BD BC = sin W BC t = v (2-31) c AB t v = W c BC AB v v = (2-33)

8号f d。 64-os-话n看 所以 通常d>∫,得 me- (2-34)
0 0 0 0 ( 2 ) cos ( ) ( ) 2 2 r r OE OB d d d f f d − = = − = 2 2 2 0 0 sin 1 2 cos r r f f d d = − = − 0 sin 2 r fd = 所以 0 r 通常 d f ,得 ( 2 -34 )

将式(2-31)、式(2-32)和式(2-34) 代入(2-30)得 h (2-35) 式中V 砂轮的速度(m/S) Vw 工件的速度(m/s) ∫ 径向进给量(mm) d 砂轮直径(mm)
max 0 2 w r Dg c e v f h v d = 将式(2-31)、式(2-32)和式(2-34) 代入(2-30)得 (2-35) 式中: 0 c w r v v f d ——砂轮的速度 ——工件的速度 ——径向进给量(mm) ——砂轮直径(mm) ( ) ( ) m s m s

1)工件速度和径向进给量增大时,将 增大。 2)砂轮速度和砂轮直径d。增大时, 将减小。 3)粒度号大(细粒度)的砂轮大, 相对较小。 单颗磨粒的切削厚度增大时,磨粒的 切削负荷加重,磨削力增大,磨削温度升 高,砂轮磨损加快,工件已加工表面质量 将变差
1)工件速度和径向进给量增大时,将 增大。 2)砂轮速度和砂轮直径d。增大时, 将减小。 3)粒度号大(细粒度)的砂轮e大, 相对较小。 单颗磨粒的切削厚度增大时,磨粒的 切削负荷加重,磨削力增大,磨削温度升 高,砂轮磨损加快,工件已加工表面质量 将变差

四、磨削力 图 磨削力可以分解为三个分力:主磨削力(切向 磨削力)Fc,切深力(径向磨削力)Fn,进给力 (轴向磨削力)Ff。表 与切削力相比,磨削力有如下主要特征: 1)单位磨削力kc值大,原因是磨粒大多以较大 的负前角进行切削。单位磨削力kc值在70kN/mm2 以上,而其他切削加工的kc值均在7kN/mm2以下。 2)三向磨削分力中切深力F值最大。在正常磨 削条件下,F。与F。的比值约为2.0~2.5。被磨材料 塑性越小、硬度越大,Fp/Fc值越大
磨削力可以分解为三个分力:主磨削力(切向 磨削力)Fc,切深力(径向磨削力)Fn,进给力 (轴向磨削力)Ff。 与切削力相比,磨削力有如下主要特征: 四、磨削力 图 1)单位磨削力kc值大,原因是磨粒大多以较大 的负前角进行切削。单位磨削力kc值在 70kN/mm2 以上,而其他切削加工的 kc值均在 7kN/mm2以下。 2)三向磨削分力中切深力Fp值最大。在正常磨 削条件下,F。与F。的比值约为2.0~2.5。被磨材料 塑性越小、硬度越大,Fp/Fc值越大。 表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切削过程及其控制 第五节.ppt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切削过程及其控制 第二节.ppt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切削过程及其控制 第三节.ppt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切削过程及其控制 第七节.ppt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切削过程及其控制 第一节.ppt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四章 机床夹具设计.doc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六章 工艺规程设计.doc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 切削过程及其控制.doc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五章 机械加工质量及其控制.doc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三章 金属切削机床.doc
- 新疆大学:《机械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平面机构的力分析.ppt
- 新疆大学:《机械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章 齿轮机构.ppt
- 新疆大学:《机械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四章 机械系统的方案设计.ppt
- 新疆大学:《机械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二章 其他常用机构.ppt
- 新疆大学:《机械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一章 齿轮系及其设计.ppt
- 新疆大学:《机械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机械地平衡.ppt
- 新疆大学:《机械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八章 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2/2).ppt
- 新疆大学:《机械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八章 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1/2).ppt
- 新疆大学:《机械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九章 凸轮机构及其设计.ppt
- 新疆大学:《机械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机械的运动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ppt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切削过程及其控制 第六节.ppt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切削过程及其控制 第四节.ppt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机床夹具设计 第一节 工件的装夹.ppt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机床夹具设计 第三节 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ppt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机床夹具设计 第二节 机床夹具概述.ppt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第一节 机械加工精度概述.ppt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第三节 加工误差的统计分析.ppt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第二节 影响机械加工精度的因素.ppt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第五节 机械加工过程中的振动.ppt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第四节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ppt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工艺规程设计 第一节 概述.ppt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工艺规程设计 第七节 机械产品设计的.ppt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工艺规程设计 第三节 生产类型及其工艺特征.ppt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工艺规程设计 第二节 机械制造厂的生产.ppt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工艺规程设计 第五节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ppt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工艺规程设计 第六节 机器装配工艺规程设计.ppt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工艺规程设计 第四节 基准.ppt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机械制造中的加工方法及装置 第一节.ppt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机械制造中的加工方法及装置 第二节1/2.ppt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机械制造中的加工方法及装置 第二节2/2.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