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授课教案(石河子大学:王勇)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DF
文档页数:26
文件大小:205.54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授课教案(石河子大学:王勇)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石河子大学教案2013一2014学年第二学期课程名称:道路勘测设计授课班级:土木(路桥方向)11任课教师:王勇水利建筑工程学院土木系(部)路桥教研室石河子大学教务处制

石河子大学教案 2013—2014 学年第二学期 课 程 名 称: 道路勘测设计 授 课 班 级: 土木(路桥方向)11 任 课 教 师: 王 勇 水利建筑工程学院土木系(部)路桥教研室 石河子大学教务处制

王勇讲师教师姓名职称所在院系水建学院课程名称总学时48土木11道路勘测设计授课班级授课地点授课时间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道路勘测设计阶段、道路红线规划、汽车行驶特性等;掌握设计速度、交通量、通行能力、路线平面线形要素一一直线、园曲线、缓和曲线、路线纵坡大小、坡长、竖曲线、课程目标行车道宽度、弯道加宽超高的基本概念:弄清设计速度与各要素间的关系;掌握不同地形条件下路线布设要点,结合纸上定线的课程设计及野外勘测实习,能够掌握各种等级道路平面、纵断面、横断面的基本设计方法和步骤,进行平面交叉的设计。使用教材:《道路勘测设计》,杨少伟主编,2009年6月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21世纪交通版高等学校教材)参考书:教材及主(1)交通部部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交通部行业标准.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要参考书(3)建设部行业标准,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4)张雨化主编.道路勘测设计.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5)张廷楷等主编.道路勘测设计.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6.学时章节名称绪论第一章6 学时第二章8学时平面设计第三章纵断面设计10学时第四章10学时横断面设计第五章2学时线形设计第六章选线与总体设计6学时定线第七章4学时总复习2 学时2第周年月日

第 周 年 月 日 2 教师姓名 王勇 职 称 讲师 所在院系 水建学院 课程名称 道路勘测设计 总学时 48 授课班级 土木 11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道路勘测设计阶段、道路红线规 划、汽车行驶特性等;掌握设计速度、交通量、通行能力、路线平面线 形要素——直线、园曲线、缓和曲线、路线纵坡大小、坡长、竖曲线、 行车道宽度、弯道加宽超高的基本概念;弄清设计速度与各要素间的关 系;掌握不同地形条件下路线布设要点,结合纸上定线的课程设计及野 外勘测实习,能够掌握各种等级道路平面、纵断面、横断面的基本设计 方法和步骤,进行平面交叉的设计。 教材及主 要参考书 使用教材:《道路勘测设计》,杨少伟主编,2009 年 6 月人民交通出版 社出版;(21 世纪交通版高等学校教材) 参考书: (1)交通部部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交通部行业标准.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3)建设部行业标准.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社,1991. (4)张雨化主编.道路勘测设计.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 (5)张廷楷等主编.道路勘测设计.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6. 章 节 名 称 学 时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平面设计 第三章 纵断面设计 第四章 横断面设计 第五章 线形设计 第六章 选线与总体设计 第七章 定线 总复习 6 学时 8 学时 10 学时 10 学时 2 学时 6 学时 4 学时 2 学时

课程名称:道路勘测设计专业:土木工程(道路与桥梁方向)班级:土木101.绪论:1.1交通运输系统及道路运输;1.2我国道路现状及发展规划;章节名称1.3道路的功能与分级:了解城市交通运输体系:了解我国道路现状及发展趋势:掌握道课堂教学路运输的特点与作用、道路的分类;掌握道路的分类、公路与城市道路的分类与技术分级,掌握公路的基本组成,初步建立线形的概念;目的理解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地位与作用;主要介绍交通运输的组成方式及其特点、道路运输的特点及其作用等。课时:0.5学时教学内容及主要介绍公路发展历程、现状及未来规划以及城市道路的发展历史及存在的问题等。课时:0.5学时学时分配主要介绍公路分级与技术标准、城市道路分类与技术分级等。课时:1学时讲课重点:交通运输方式的内容;道路运输的特征。我国公路发展现状及规划:城市道路现状;公路分级标准;城市道路分类。重点、难点以及对策教学方法和以课堂讲授为主,课程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为主,板书为辅的教学手段;手段教具作业、思考题课后记第周年月日3

课程名称:道路勘测设计 专业:土木工程(道路与桥梁方向) 班级:土木 10 第 周 年 月 日 3 章节名称 1.绪论:1.1 交通运输系统及道路运输;1.2 我国道路现状及发展规划; 1.3 道路的功能与分级; 课堂教学 目的 了解城市交通运输体系;了解我国道路现状及发展趋势;掌握道 路运输的特点与作用、道路的分类;掌握道路的分类、公路与城市道 路的分类与技术分级,掌握公路的基本组成,初步建立线形的概念; 理解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地位与作用; 教学内容及 学时分配 主要介绍交通运输的组成方式及其特点、道路运输的特点及其作用 等。课时:0.5 学时 主要介绍公路发展历程、现状及未来规划以及城市道路的发展历史及 存在的问题等。课时:0.5 学时 主要介绍公路分级与技术标准、城市道路分类与技术分级等。 课时:1 学时 重点、难点 以及对策 讲课重点:交通运输方式的内容;道路运输的特征。我国公路发展现 状及规划; 城市道路现状;公路分级标准; 城市道路分类。 教学方法和 手段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程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为主,板书为辅的教学手 段; 教 具 作业、思考题 课后记

课程名称:道路勘测设计专业:土木工程(道路与桥梁方向)班级:土木101.4道路设计控制;章节名称重点掌握道路几何设计控制因素课堂教学目的主要介绍影响技术依据、自然条件、交通特性、道路网对道路几何设计的影响教学内容及课时:2学时学时分配讲课重点:设计速度与交通量;城市道路网的结构形式:通行能力;重点、难点以及对策教学方法和以课堂讲授为主,课程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为主,板书为辅的教学手段;手段教具作业、思考题课后记第周年月日4

课程名称:道路勘测设计 专业:土木工程(道路与桥梁方向) 班级:土木 10 第 周 年 月 日 4 章节名称 1.4 道路设计控制; 课堂教学 目的 重点掌握道路几何设计控制因素 教学内容及 学时分配 主要介绍影响技术依据、自然条件、交通特性、道路网对道路几何设 计的影响 课时:2 学时 重点、难点 以及对策 讲课重点: 设计速度与交通量;城市道路网的结构形式;通行能力; 教学方法和 手段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程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为主,板书为辅的教学手 段; 教 具 作业、思考题 课后记

课程名称:道路勘测设计专业:土木工程(道路与桥梁方向)班级:土木101.4道路设计控制;1.5道路勘测设计阶段:1.6本课程研究内容与方章节名称法。重点掌握道路几何设计控制因素;重点掌握公路勘测设计程序;课堂教学目的主要介绍道路建筑限界对道路几何设计的影响。课时:0.5学时主要介绍道路勘测设计的程序等。课时:1学时教学内容及主要介绍道路勘测设计的研究内容等。课时:0.5学时学时分配讲课重点:道路建筑限界:工程可行性研究的目标:设计阶段内容:道路勘测设计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讲课难点:道路建筑限界;重点、难点以及对策教学方法和以课堂讲授为主,课程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为主,板书为辅的教学手段;手段教具作业、思考题课后记5第周年月日

课程名称:道路勘测设计 专业:土木工程(道路与桥梁方向) 班级:土木 10 第 周 年 月 日 5 章节名称 1.4 道路设计控制;1.5 道路勘测设计阶段;1.6 本课程研究内容与方 法。 课堂教学 目的 重点掌握道路几何设计控制因素;重点掌握公路勘测设计程序; 教学内容及 学时分配 主要介绍道路建筑限界对道路几何设计的影响。课时:0.5 学时 主要介绍道路勘测设计的程序等。课时:1 学时 主要介绍道路勘测设计的研究内容等。课时:0.5 学时 重点、难点 以及对策 讲课重点:道路建筑限界;工程可行性研究的目标;设计阶段内容; 道路勘测设计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讲课难点:道路建筑限界; 教学方法和 手段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程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为主,板书为辅的教学手 段; 教 具 作业、思考题 课后记

班级:土木10课程名称:道路勘测设计专业:土木工程(道路与桥梁方向)2.平面设计2.1概述:2.2直线:章节名称理解与掌握路线平面、纵断面、横断面及线形等概念;汽车行驶轨迹的几何特征;平面线形三要素与平面线形曲率图。课堂教学了解直线的优缺点;理解我国《标准》和《规范》要求直线长度不宜过长的原则规定;掌握长直线或长下坡尽头接平曲线(特别是小半径目的平曲线)应注意的问题;掌握断背曲线及其危害;正确理解同向和反向圆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的要求。主要介绍路线的相关概念(包括路线、线形、路线平面、路线纵断面、路线横断面等)、汽车行驶轨迹的几何特征、平面线形三要素等。课教学内容及时:1学时学时分配主要介绍直线的优缺点、直线的最大长度和曲线间直线的最小长度等。课时:1学时讲课重点:理解路线平面、纵断面、横断面及线形等概念;汽车行驶轨迹的几何特征;平面线形三要素与曲率图;直线的优、缺点。重点、难点直线的最大长度;运用长直线时应注意的问题;相邻同向、反向圆曲线间的直线长度;断背曲线的危害与解决办法。以及对策讲课难点:对纵断面的理解;平面线形曲率图的绘制;对相邻同向、反向圆曲线间的最小直线长度的理解;教学方法和以课堂讲授为主,课程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为主,板书为辅的教学手段;手段教具作业、思考题课后记年月日第周0

课程名称:道路勘测设计 专业:土木工程(道路与桥梁方向) 班级:土木 10 第 周 年 月 日 6 章节名称 2.平面设计 2.1 概述;2.2 直线; 课堂教学 目的 理解与掌握路线平面、纵断面、横断面及线形等概念;汽车行驶轨迹 的几何特征; 平面线形三要素与平面线形曲率图。 了解直线的优缺点;理解我国《标准》和《规范》要求直线长度不宜 过长的原则规定;掌握长直线或长下坡尽头接平曲线(特别是小半径 平曲线)应注意的问题;掌握断背曲线及其危害;正确理解同向和反 向圆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的要求。 教学内容及 学时分配 主要介绍路线的相关概念(包括路线、线形、路线平面、路线纵断面、 路线横断面等)、汽车行驶轨迹的几何特征、平面线形三要素等。课 时:1 学时 主要介绍直线的优缺点、直线的最大长度和曲线间直线的最小长度 等。课时:1 学时 重点、难点 以及对策 讲课重点:理解路线平面、纵断面、横断面及线形等概念; 汽车行 驶轨迹的几何特征;平面线形三要素与曲率图; 直线的优、缺点。 直线的最大长度;运用长直线时应注意的问题;相邻同向、反向圆曲 线间的直线长度; 断背曲线的危害与解决办法。 讲课难点:对纵断面的理解;平面线形曲率图的绘制; 对相邻同向、 反向圆曲线间的最小直线长度的理解; 教学方法和 手段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程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为主,板书为辅的教学手 段; 教 具 作业、思考题 课后记

课程名称:道路勘测设计专业:土木工程(道路与桥梁方向)班级:土木102.3汽车行驶的横向稳定性与圆曲线半径章节名称理解与掌握汽车行驶时的保持横向稳定性的条件:掌握超高与横向力课堂教学系数的概念;理解圆曲线半径的计算公式及其影响因素(横向力系数目的与最大超高);掌握三个最小半径的定义及运用。主要介绍圆曲线的特点、汽车行驶时的横向稳定性、圆曲线最小半径等。课时:2学时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讲课重点:汽车行驶时的横向稳定性;超高与横向力系数的概念;计算半径的基本公式;影响确定圆曲线半径的因素(横向力系数与最大超高):三个最小半径的定义、计算及运用。讲课难点:对圆曲线半径计算公式的理解与运用;三个最小半径的重点、难点定义与运用。以及对策教学方法和以课堂讲授为主,课程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为主,板书为辅的教学手段;手段教具作业、思考题课后记第周年月日7

课程名称:道路勘测设计 专业:土木工程(道路与桥梁方向) 班级:土木 10 第 周 年 月 日 7 章节名称 2.3 汽车行驶的横向稳定性与圆曲线半径 课堂教学 目的 理解与掌握汽车行驶时的保持横向稳定性的条件;掌握超高与横向力 系数的概念;理解圆曲线半径的计算公式及其影响因素(横向力系数 与最大超高);掌握三个最小半径的定义及运用。 教学内容及 学时分配 主要介绍圆曲线的特点、汽车行驶时的横向稳定性、圆曲线最小 半径等。课时:2 学时 重点、难点 以及对策 讲课重点:汽车行驶时的横向稳定性;超高与横向力系数的概念;计 算半径的基本公式; 影响确定圆曲线半径的因素(横向力系数与最 大超高); 三个最小半径的定义、计算及运用。 讲课难点: 对圆曲线半径计算公式的理解与运用;三个最小半径的 定义与运用。 教学方法和 手段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程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为主,板书为辅的教学手 段; 教 具 作业、思考题 课后记

课程名称:道路勘测设计专业:土木工程(道路与桥梁方向)班级:土木102.4缓和曲线章节名称掌握缓和曲线定义与缓和曲线的作用;理解缓和曲线的基本要求、性课堂教学质及了解缓和曲线可采用的形式;掌握回旋线的定义、基本公式,理解回旋线的性质:熟练掌握缓和曲线的最小长度及参数的确定与计算目的等。主要介绍缓和曲线与缓和曲线的作用;对缓和曲线的基本要求、性质及采用形式;回旋线的定义、基本方式以及性质;缓和曲线的最小长教学内容及度及参数等。课时:2学时学时分配回旋线的定义、基讲课重点:缓和曲线定义与缓和曲线的作用;本方式以及性质;缓和曲线的最小长度的确定;回旋线参数以及回旋线参数的确定。重点、难点讲课难点:对回旋线性质的理解与运用;缓和曲线最小长度及回旋以及对策线参数的确定。教学方法和以课堂讲授为主,课程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为主,板书为辅的教学手段;手段教具作业、思考题课后记年月日8第周

课程名称:道路勘测设计 专业:土木工程(道路与桥梁方向) 班级:土木 10 第 周 年 月 日 8 章节名称 2.4 缓和曲线 课堂教学 目的 掌握缓和曲线定义与缓和曲线的作用;理解缓和曲线的基本要求、性 质及了解缓和曲线可采用的形式;掌握回旋线的定义、基本公式,理 解回旋线的性质;熟练掌握缓和曲线的最小长度及参数的确定与计算 等。 教学内容及 学时分配 主要介绍缓和曲线与缓和曲线的作用;对缓和曲线的基本要求、性质 及采用形式;回旋线的定义、基本方式以及性质;缓和曲线的最小长 度及参数等。课时:2 学时 重点、难点 以及对策 讲课重点: 缓和曲线定义与缓和曲线的作用; 回旋线的定义、基 本方式以及性质;缓和曲线的最小长度的确定; 回旋线参数以及回 旋线参数的确定。 讲课难点: 对回旋线性质的理解与运用;缓和曲线最小长度及回旋 线参数的确定。 教学方法和 手段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程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为主,板书为辅的教学手 段; 教 具 作业、思考题 课后记

课程名称:道路勘测设计专业:土木工程(道路与桥梁方向)班级:土木102.5道路平面设计成果。章节名称掌握平面线形设计原则和线形要素组合类型;掌握道路平面设计主要课堂教学成果等内容。目的主要介绍平面线形设计原则、平曲线最小长度以及线形要素组合类型的定义、组合要求等。教学内容及课时:2学时学时分配讲课重点:平面线形设计原则:小偏角问题:线形组合类型中基本形、S形以及卵形曲线等的定义、组合要求以及计算。讲课难点:平面线形高低标准之间的均衡与过渡;基本形、S形以及卵形曲线等组合类型的组合要求。重点、难点以及对策教学方法和以课堂讲授为主,课程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为主,板书为辅的教学手段;手段教具作业、思考题课后记第周年月日9

课程名称:道路勘测设计 专业:土木工程(道路与桥梁方向) 班级:土木 10 第 周 年 月 日 9 章节名称 2.5 道路平面设计成果。 课堂教学 目的 掌握平面线形设计原则和线形要素组合类型;掌握道路平面设计主要 成果等内容。 教学内容及 学时分配 主要介绍平面线形设计原则、平曲线最小长度以及线形要素组合 类型的定义、组合要求等。 课时:2 学时 重点、难点 以及对策 讲课重点:平面线形设计原则; 小偏角问题;线形组合类型中基本 形、S 形以及卵形曲线等的定义、组合要求以及计算。 讲课难点:平面线形高低标准之间的均衡与过渡;基本形、S 形以及 卵形曲线等组合类型的组合要求。 教学方法和 手段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程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为主,板书为辅的教学手 段; 教 具 作业、思考题 课后记

课程名称:道路勘测设计班级:土木10专业:土木工程(道路与桥梁方向)3.纵断面设计3.1概述;3.2汽车的动力特性与纵坡;章节名称纵断面图上地面线和设计线的概念及组成要素;掌握路基设计标高的课堂教学规范规定;了解汽车的动力行驶特性;掌握汽车的加减速行程与坡长限制和缓和坡段;掌握最小纵坡、平均纵坡和合成坡度:掌握竖曲线目的要素计算及竖曲线最小半径主要介绍纵断面图上地面线和设计线的概念及组成要素,设计标高的规范规定,纵断面的设计任务等。0.5学时主要介绍汽车的动力特性和最大纵坡;汽车的加减速行程与坡长限制教学内容及和缓和坡段:1.5学时学时分配讲课重点:纵断面图上设计线的组成要素;设计标高的规范规定;汽车的动力因素与汽车的几种行驶状态和理想最大纵坡、不限长度的最大纵坡间关系;规范规定最大纵坡、最小纵坡的考虑因素和规定值;汽车的加、减速行程与较陡纵坡的最大长度和一般纵坡的最小长度加以限制间的关系;重点、难点讲课难点:不同等级道路设计标高的规定;陡坡和缓坡的概念及设置原则;以及对策教学方法和以课堂讲授为主,课程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为主,板书为辅的教学手段;手段教具作业、思考题课后记10第周年月日

课程名称:道路勘测设计 专业:土木工程(道路与桥梁方向) 班级:土木 10 第 周 年 月 日 10 章节名称 3.纵断面设计 3.1 概述;3.2 汽车的动力特性与纵坡; 课堂教学 目的 纵断面图上地面线和设计线的概念及组成要素;掌握路基设计标高的 规范规定;了解汽车的动力行驶特性;掌握汽车的加减速行程与坡长 限制和缓和坡段;掌握最小纵坡、平均纵坡和合成坡度;掌握竖曲线 要素计算及竖曲线最小半径 教学内容及 学时分配 主要介绍纵断面图上地面线和设计线的概念及组成要素,设计标高的 规范规定,纵断面的设计任务等。0.5 学时 主要介绍汽车的动力特性和最大纵坡;汽车的加减速行程与坡长限制 和缓和坡段; 1.5 学时 重点、难点 以及对策 讲课重点:纵断面图上设计线的组成要素; 设计标高的规范规定; 汽车的动力因素与汽车的几种行驶状态和理想最大纵坡、不限长度的 最大纵坡间关系;规范规定最大纵坡、最小纵坡的考虑因素和规定值; 汽车的加、减速行程与较陡纵坡的最大长度和一般纵坡的最小长度加 以限制间的关系; 讲课难点:不同等级道路设计标高的规定;陡坡和缓坡的概念及设置 原则; 教学方法和 手段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程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为主,板书为辅的教学手 段; 教 具 作业、思考题 课后记

共26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