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绪论 本章要求 (1)熟悉技术实践活动的概念及其要素: (2)了解工程经济学的性质、发展过程; (3)掌握工程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4)熟悉工程经济分析的过程和步骤: (5)了解工程经济分析人员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
第一章 绪论 本章要求 (1)熟悉技术实践活动的概念及其要素; (2)了解工程经济学的性质、发展过程; (3)掌握工程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4)熟悉工程经济分析的过程和步骤; (5)了解工程经济分析人员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

第一章绪论 本章重点 (1)经济效果的含义 (2)工程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本章难点 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第一章 绪论 本章重点 (1)经济效果的含义 (2)工程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本章难点 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第一章绪论 §1技术实践活动及其要素 一、技术实践活动的概念 是把科学研究、生产实践、经验积累中得到的科学知识有选择、创造性地应 用在最有效的利用资源的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中,以满足人们需要的过程。 二、技术实践活动的要素 1.活动主体:指垫付活动资本、承担活动风险、享受活动收益的个人或组织。 如企业、政府、社会团体等。 2.活动目标:所有技术实践活动都有明确的目标,但不同活动主体的目标是 不同的。如企业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提高市场占有率等:政府的目标是社 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就业率、环境保护等。 3.实施活动的环境自然环境:提供社会实践活动的客观物质基础 经济环境:评价技术实践活动成果的价值 4.活动的后果:指活动实施后对活动主体目标产生的影响,如有用的和无用 的后果、直接的和间接的后果、正面的和负面的后果等
第一章 绪论 §1 技术实践活动及其要素 一、技术实践活动的概念 是把科学研究、生产实践、经验积累中得到的科学知识有选择、创造性地应 用在最有效的利用资源的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中,以满足人们需要的过程。 二、技术实践活动的要素 1. 活动主体:指垫付活动资本、承担活动风险、享受活动收益的个人或组织。 如企业、政府、社会团体等。 2. 活动目标:所有技术实践活动都有明确的目标,但不同活动主体的目标是 不同的。如企业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提高市场占有率等;政府的目标是社 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就业率、环境保护等。 3. 实施活动的环境 :自然环境:提供社会实践活动的客观物质基础 经济环境:评价技术实践活动成果的价值 4. 活动的后果:指活动实施后对活动主体目标产生的影响,如有用的和无用 的后果、直接的和间接的后果、正面的和负面的后果等

第一章绪论 §1技术实践活动及其要素 技术经济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对技术实践活动进行有效 的规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技术 实践活动的有用效果,降低或消除负效果
第一章 绪论 §1 技术实践活动及其要素 技术经济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对技术实践活动进行有效 的规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技术 实践活动的有用效果,降低或消除负效果

第一章绪论 §2工程经济学及其基本原理 一、工程经济学及其发展 1.工程经济学的概念 是一门研究如何使技术实践活动正确选择和合理利用有限资源,挑选最 佳活动方案,从而取得最大的经济效果的学科。是一门技术学和经济学相结 合的交叉学科,是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边缘科学
第一章 绪论 §2 工程经济学及其基本原理 一、工程经济学及其发展 1. 工程经济学的概念 是一门研究如何使技术实践活动正确选择和合理利用有限资源,挑选最 佳活动方案,从而取得最大的经济效果的学科。是一门技术学和经济学相结 合的交叉学科,是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边缘科学。 经 济 活 动 自 然 科 学 经 济 科 学 技 术 活 动 工程经济学

第一章绪论 §2工程经济学及其基本原理 一、工程经济学及其发展 2.工程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它是根据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过程中,互相渗透,互相促进,逐浙形 成和发展起来的。 19世纪以前,技术相当落后,其推动经济发展的速度极为缓慢,人们看不到技术对经济的积极促进作用,只能就技术 论技术。 19世纪以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蒸气机、发电机、计算机等的兴起和普及),带来了经济繁荣。马克思在《资本论》 中以很大篇幅总结了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技术进步对经济所起的作用,指出科学技术创造一种生产力,会生产较大量 的使用价值,减少一定量效果上的必要劳动时间。 最早在工程领域开展经济评价工作的是美国的惠灵顿(A.M.Wellington),,他用资本化的成本分析方法来选择铁路的 最佳长度或路线的曲率,他在《铁路布局的经济理论》(1887年)一书中,对工程经济下了第一个简明的定义: 门少花钱多办事的艺术”。 20世纪20年代,戈尔德曼在(O.B.Goldman)《财务工程学》中指出:这是一种奇怪而遗憾的现象,在工程学书 籍中,没用或很少考虑分析成本以达到真正的经济性”。也是他提出了复利计算方法。 20世纪30年代,经济学家们注意到了科学技术对经济的重大影响,技术经济的研究也随之展开,逐渐形成一门独立的 学科。1930年格兰特(E.L.Gt)出版了《工程经济原理》,他以复利为基础讨论了投资决策的理论和方法。这本 书作为教材被广为引用,他的贡献也得到了社会的承认,被誉为“工程经济学之父”。 二战后,各国都很重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据测算50~70年代发达国家中技术进步对国民收入增长速度 的贡献为50%~一70%左右。在此之后,随着数学和计算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运筹学、概率论、数理统计等方法的应 用,以及系统工程、计量经济学、最优化技术的飞跃发展,技术经济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2 工程经济学及其基本原理 一、工程经济学及其发展 2. 工程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它是根据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过程中,互相渗透,互相促进,逐渐形 成和发展起来的。 19世纪以前,技术相当落后,其推动经济发展的速度极为缓慢,人们看不到技术对经济的积极促进作用,只能就技术 论技术。 19世纪以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蒸气机、发电机、计算机等的兴起和普及),带来了经济繁荣。马克思在《资本论》 中以很大篇幅总结了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技术进步对经济所起的作用,指出科学技术创造一种生产力,会生产较大量 的使用价值,减少一定量效果上的必要劳动时间。 最早在工程领域开展经济评价工作的是美国的惠灵顿(A. M. Wellington),他用资本化的成本分析方法来选择铁路的 最佳长度或路线的曲率,他在《铁路布局的经济理论》(1887年)一书中,对工程经济下了第一个简明的定义:“一 门少花钱多办事的艺术”。 20世纪20年代,戈尔德曼在(O. B. Goldman)《财务工程学》中指出:“这是一种奇怪而遗憾的现象,.在工程学书 籍中,没用或很少考虑.分析成本以达到真正的经济性.”。也是他提出了复利计算方法。 20世纪30年代,经济学家们注意到了科学技术对经济的重大影响,技术经济的研究也随之展开,逐渐形成一门独立的 学科。1930年格兰特(E. L. Grant)出版了《工程经济原理》,他以复利为基础讨论了投资决策的理论和方法。这本 书作为教材被广为引用,他的贡献也得到了社会的承认,被誉为“工程经济学之父”。 二战后,各国都很重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据测算50~70年代发达国家中技术进步对国民收入增长速度 的贡献为50%~70%左右。在此之后,随着数学和计算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运筹学、概率论、数理统计等方法的应 用,以及系统工程、计量经济学、最优化技术的飞跃发展,技术经济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绪论 §2工程经济学及其基本原理 二、工程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1.工程经济分析的目的是提高技术实践活动的经济效果 经济效果:是人们在使用技术的社会实践中效果与费用及损失的比较。当 效果与费用及损失为不同度量单位时 效果 有用的后果 经济效果= 费用+损失. 无用的后果 当效果与费用及损失为相同度量单位时,经济效果=效果一(费用+损失) 提高经济效果的主要途径 ()以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实现产品、作业或服务的必要功能 (2)费用一定,不断提高产品、作业或服务的功能
第一章 绪论 §2 工程经济学及其基本原理 二、工程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1. 工程经济分析的目的是提高技术实践活动的经济效果 经济效果:是人们在使用技术的社会实践中效果与费用及损失的比较。当 效果与费用及损失为不同度量单位时 当效果与费用及损失为相同度量单位时,经济效果=效果 -(费用+损失) 提高经济效果的主要途径: (1)以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实现产品、作业或服务的必要功能 (2)费用一定,不断提高产品、作业或服务的功能 费用 损失 效果 经济效果= + 有用的后果 无用的后果

第一章绪论 §2工程经济学及其基本原理 二、工程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2.技术与经济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1)经济是技术进步的目的,技术是达到经济目标的手段,是推动经济发展 的动力: (2)技术与经济还存在相互制约和相互矛盾的一面。 3.工程经济分析的重点是科学地预见活动的结果 4.工程经济分析是对技术实践活动的系统评价 系统性主要表现在:评价指标的多样性和多层性 评价角度或出发点的多样性:企业、国家、社会等 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定量、定性、动态、静态等评价
第一章 绪论 §2 工程经济学及其基本原理 二、工程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2. 技术与经济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1)经济是技术进步的目的,技术是达到经济目标的手段,是推动经济发展 的动力; (2)技术与经济还存在相互制约和相互矛盾的一面。 3. 工程经济分析的重点是科学地预见活动的结果 4. 工程经济分析是对技术实践活动的系统评价 系统性主要表现在: 评价指标的多样性和多层性 评价角度或出发点的多样性:企业、国家、社会等 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定量、定性、动态、静态等评价

第一章绪论 §2工程经济学及其基本原理 二、工程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5.满足可比条件是技术方案比较的前提 产出成果使用价值的可比性 投入相关成本的可比性 可比性主要包括 时间因素的可比性 价格的可比性 定额标准的可比性 评价参数的可比性 6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 经济增长的主要实现方式 技术创新:通过提高 (1)增加生产要素投入一粗放型生产方式 劳动生产率,即提高 (2)优化经济结构一——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资源 单位资源投入的产出 (3)技术创新—集约型生产方式 量来影响经济增长 目前从整个世界看,哪里技术最活跃,哪里经济增长就最快
第一章 绪论 §2 工程经济学及其基本原理 二、工程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5. 满足可比条件是技术方案比较的前提 产出成果使用价值的可比性 投入相关成本的可比性 可比性主要包括 时间因素的可比性 价格的可比性 定额标准的可比性 评价参数的可比性 6. 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 经济增长的主要实现方式 (1)增加生产要素投入——粗放型生产方式 (2)优化经济结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资源 (3)技术创新——集约型生产方式 目前从整个世界看,哪里技术最活跃,哪里经济增长就最快 技术创新:通过提高 劳动生产率,即提高 单位资源投入的产出 量来影响经济增长

第一章绪论 §3工程经济分析的过程和步骤 一、工程经济分析的一般过程 技术经济分析是一个不断深入、不断反馈的动态规划过程。 例如,工程建设项目前期工作阶段可划分为: 机会研究 初步可行性研究 详细可行性研究 投资机会寻找 投资机会筛选
第一章 绪论 §3 工程经济分析的过程和步骤 一、工程经济分析的一般过程 技术经济分析是一个不断深入、不断反馈的动态规划过程。 例如,工程建设项目前期工作阶段可划分为: 机会研究 投资机会寻找 . . 投资机会筛选 . . 机会研究 初步可行性研究 详细可行性研究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工程经济学练习题与参考答案.pdf
- 石河子大学:《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水电工程专业水利经教案(主讲:王英).pdf
- 石河子大学:《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给排水工程专业水工程经济学教案(主讲:江煜).pdf
- 《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工程经济学问题答疑.pdf
- 《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阅读材料)蓝山江南财富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 《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阅读材料)爵士丹庭项目可行性报告.doc
- 《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阅读材料)滇池翠景项目市场调查报告.doc
- 《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阅读材料)可行性分析报告太仓市人民北路地块彩虹天下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
- 《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阅读材料)某商业项目价格制定实例(具备实战价值).doc
- 《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阅读材料)中国核电发展战略思考.doc
- 《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阅读材料)洗衣机运用“价值工程”实例.doc
- 《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阅读材料)新建化肥厂应考虑的问题.doc
- 《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阅读材料)依靠新产品开发策略致胜的“厦新”公司.doc
- 《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阅读材料)苹果十大失败产品.pdf
- 《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阅读材料)维也纳国际能源会议呼吁全球增加对“绿色工业”投资.doc
- 《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阅读材料)山东乳山核电选址的争论山东乳山核电站.doc
- 《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阅读材料)太湖11年治污难解污染死结.doc
- 《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阅读材料)跨国石油投资的风险管理.doc
- 《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阅读材料)炼化项目工艺方案比选的技术经济分析.doc
- 《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阅读材料)利基市场导向的拓展式创新——宏华数码.doc
- 《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三章 投资、成本、收入与利润.pdf
- 《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二章 现金流量构成与资金等值计算.pdf
- 《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四章 工程项目经济评价方法.pdf
- 《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七章 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pdf
- 《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五章 工程项目风险与不确定性经济分析.pdf
- 《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八章 工程建设项目财务评价.pdf
- 《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六章 建设项目资金筹措与资本成本.pdf
- 《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九章 公益性项目评价.pdf
- 《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十一章 设备更新分析.pdf
- 《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十二章 价值工程.pdf
- 《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十章 房地产开发项目经济评价.pdf
- 《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2013)01 绪论.ppt
- 《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2013)02 资金等值1/2.ppt
- 《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2013)03 资金等值2/2.ppt
- 《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2013)04 基准投资收益率工程经济要素.ppt
- 《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2013)05 项目资金的筹措及其他.ppt
- 《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2013)06 多方案的经济比较与选择方法.ppt
- 《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2013)07 多方案的经济比较与选择方法.ppt
- 《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2013)08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ppt
- 《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2013)09 工程经济学复习课.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