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一章 绪论(授课老师:傅昶彬)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PT
文档页数:45
文件大小:6.52M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一、工程结构的发展历程 二、工程结构的分类 三、工程结构计算简图 四、工程结构荷载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 0●0 授课傅昶彬 2006版

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 授课 傅昶彬 2006版

工程结构 采用具有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的天然或 人工材料建造的具有一定使用功能的建筑物 或构筑物的骨架体系。 结构设计原理 研究保证结构安全可靠的理论和设计方法 的科学

工程结构 采用具有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的天然或 人工材料建造的具有一定使用功能的建筑物 或构筑物的骨架体系。 结构设计原理 研究保证结构安全可靠的理论和设计方法 的科学

课程特点、内容和目标 ◆课程特点 ●知识面主要涉及力学、材料学 ●原理半理论半实验 ●设计规范性 ●解的不唯一性 ◆内容和目标 ●设计方法 ●材料力学性能 ●受力构件设计

课程特点、内容和目标 ●知识面主要涉及力学、材料学 ●原理半理论半实验 ●设计规范性 ●解的不唯一性 ◆课程特点 ◆内容和目标 ●设计方法 ●材料力学性能 ●受力构件设计

第一章绪论 主要内容 ◆工程结构的发展历程 ◆工程结构的分类 ◆工程结构计算简图 ◆工程结构荷载

第一章 绪论 主要内容 ◆工程结构的发展历程 ◆工程结构的分类 ◆工程结构计算简图 ◆工程结构荷载

教学要求 ◆了解工程结构的发展趋势 ◆熟悉砼、砌体、钢三大结构特点 ◆了解结构计算简图 ◆熟悉工程结构荷载定乂

教学要求 ◆了解工程结构的发展趋势 ◆熟悉砼、砌体、钢三大结构特点 ◆了解结构计算简图 ◆熟悉工程结构荷载定义

工程结构的发展历程 1古代 ①材料:天然 ②理论:缺乏 ③特点:直感经验,按比例放大 构件断面大,材料利用率 低,使用空间狭小 ④古代结构

一. 工程结构的发展历程 1.古代 ① 材料:天然 ② 理论:缺乏 ③ 特点:直感经验,按比例放大, 构件断面大,材料利用率 低,使用空间狭小 ④ 古代结构

2.近代(17世纪~20世纪中叶) ①材料:石、木、砼、砌体、钢 △转炉炼钢:1859年贝塞麦发明,成本 大幅降低而质量大幅提高 △水泥出现:1824年约瑟夫阿斯普丁 ( Joseph aspdin)采用波特兰岛的石灰 石研究出胶凝水泥——波特兰水泥,并 取得专利权

2. 近代(17世纪~20世纪中叶) ① 材料: 石、木、砼、砌体、钢 △转炉炼钢:1859年贝塞麦发明,成本 大幅降低而质量大幅提高。 △水泥出现:1824年约瑟夫·阿斯普丁 (Joseph Aspdin)采用波特兰岛的石灰 石研究出胶凝水泥——波特兰水泥,并 取得专利权

②理论: 以牛顿(1642.12.25~1727.3.20,享年 85岁)力学为标志(伽利略、伯努力 欧拉、纳维、圣文南、泊松),有了材 料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板壳力 学、虚功原理等,强度准则由纳维1825 年确立了容许应力法。 ③特点 1)材料及结构实验;2)专业化分工; 3)简化手算;4)新结构新工艺。 ④标志性结构

② 理论: ③ 特点: ④ 标志性结构 以牛顿(1642.12.25~1727.3.20,享年 85岁)力学为标志(伽利略、伯努力、 欧拉、纳维、圣文南、泊松),有了材 料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板壳力 学、虚功原理等,强度准则由纳维1825 年确立了容许应力法。 1) 材料及结构实验; 2) 专业化分工; 3) 简化手算; 4) 新结构新工艺

3.现代(20世纪中叶至今) ①材料:种类变化不大,但品质有较大 改观。 钢材目前常用400Mpa以下,400 600Mpa已开始应用,种类增多,钢绞线己 达1860MPa。 砼以我国为例目前常用60MPa以下, 特殊工程可达80~100MPa。美国实验室做 出的砼可达266MPa 砌体的抗压强度可达35MPa(目前国 外

3. 现代(20世纪中叶至今) ①材料:种类变化不大,但品质有较大 改观。 钢材目前常用400Mpa以下,400~ 600Mpa已开始应用,种类增多,钢绞线己 达1860MPa。 砼以我国为例目前常用60MPa以下, 特殊工程可达80~100MPa。美国实验室做 出的砼可达266MPa。 砌体的抗压强度可达35MPa(目前国 外)

②理论: 在近代理论基础上,由于计算机的迅 猛发展有限元法得以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 另外强度准则也用容许应力法扩展到极限 状态法。 ③特点: 日益复杂和高标准的要求。 ⅱ.材料轻质高强化。 i.施工过程工业化、装配化 iv.理论的精确化、科学化 ④标志结构

②理论: ③特点: ④ 标志结构 ⅰ. 日益复杂和高标准的要求。 ⅱ. 材料轻质高强化。 ⅲ. 施工过程工业化、装配化。 ⅳ. 理论的精确化、科学化。 在近代理论基础上,由于计算机的迅 猛发展有限元法得以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 另外强度准则也用容许应力法扩展到极限 状态法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