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电工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各章习题与解答(共八章)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PT
文档页数:181
文件大小:2.94M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习题与解答 第一章习题与解答 第二章习题与解答 第三章习题与解答 第四章习题与解答 第五章习题与解答 第六章习题与解答 第七章习题与解答 第八章习题与解答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习题与解答 第一章习题与解答 第二章习题与解答 第三章习题与解答 第四章习题与解答 第五章习题与解答 第六章习题与解筌 第七章习题与解答 第八章习题与解答 BACK

习题与解答 第一章习题与解答 第二章习题与解答 第三章习题与解答 第四章习题与解答 第五章习题与解答 第六章习题与解答 第七章习题与解答 第八章习题与解答

第一章习题与解答 1-1下述结论中正确的是(A) A.若在一段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定向运动的方向是从a移向b,则 该导体中电流为正值。 B.直流电路中任一支路电流的实际方向都是从高电位点指向低电 位点 C.若负电荷从电路中a点移到b点时,电场力作正功,则a、b两点 间的电压U为负值。 D.电路中任意一点的电位和任意两点间的电压都与参考点选择有 关 1-2下述情况中表明二端网络发出功率的是(D) A.二端网络的端口电压和端口电流的实际方向一致。 B二端网络的端口电压和端口电流取关联参考方向,用p=u计算 得p>0 C.二端网络的端口电压和端口电流取非关联参考方向,用p=ui计 算得p<0。 D.电流通过二端网络时,电场力对运动电荷作负功

第一章习题与解答 1-1 下述结论中正确的是( A )。 A.若在一段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定向运动的方向是从a移向b,则 该导体中电流为正值。 B.直流电路中任一支路电流的实际方向都是从高电位点指向低电 位点。 C.若负电荷从电路中a点移到b点时,电场力作正功,则a、b两点 间的电压Uab为负值。 D.电路中任意一点的电位和任意两点间的电压都与参考点选择有 关。 1-2 下述情况中表明二端网络发出功率的是( D )。 A.二端网络的端口电压和端口电流的实际方向一致。 B.二端网络的端口电压和端口电流取关联参考方向,用p=ui计算 得p>0。 C.二端网络的端口电压和端口电流取非关联参考方向,用p=ui计 算得p<0。 D.电流通过二端网络时,电场力对运动电荷作负功

1-3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D) A.电阻元件是一种耗能元件,当其中有电流流过时,它总是吸收功率, 消耗电能 B电容元件是一种储能元件,它所储存的电场能量与其极板上的电荷量 平方成正比。 C.电感元件是一种储能元件,它所储存的磁场能量与其磁链平方成正比。 D.电压源和电流源是有源元件,当它们与外电路接通时,它们总是发出 电能。 1-4下述结论中错误的是(A)。(题中所说的元件,除电压源、 电流源外都是指线性元件) A.电阻元件的电压与电流之间的关系是线性关系(线性函数),其电压 与电流的关系曲线是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且总是位于一、三象限 B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的电压与电流之间的关系是线性关系,但其电压 与电流的关系曲线的形状是不确定的,曲线形状取决于电压或电流的 波形。 C电压源的电压与电流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关系,其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曲线是一条平行于电流轴的直线。 D.电流源的电压与电流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关系,其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曲线是一条平行于电压轴的直线

1-3 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 D )。 A.电阻元件是一种耗能元件,当其中有电流流过时,它总是吸收功率, 消耗电能。 B.电容元件是一种储能元件,它所储存的电场能量与其极板上的电荷量 平方成正比。 C.电感元件是一种储能元件,它所储存的磁场能量与其磁链平方成正比。 D.电压源和电流源是有源元件,当它们与外电路接通时,它们总是发出 电能。 1-4 下述结论中错误的是( A )。(题中所说的元件,除电压源、 电流源外都是指线性元件) A.电阻元件的电压与电流之间的关系是线性关系(线性函数),其电压 与电流的关系曲线是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且总是位于一、三象限。 B.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的电压与电流之间的关系是线性关系,但其电压 与电流的关系曲线的形状是不确定的,曲线形状取决于电压或电流的 波形。 C.电压源的电压与电流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关系,其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曲线是一条平行于电流轴的直线。 D.电流源的电压与电流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关系,其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曲线是一条平行于电压轴的直线

5下述电路中,基尔霍夫定律不适用的是(D) A.非线性电路 B非正弦周期性电流电路。 C.动态电路 D分布参数电路。 -6在图1-33中每一个方框代表一个元件,各元件上的电压和电 流的参考方向如图中所标示,已知:I1=-4A,L2=6A,I3=10A, U1=140V,U2=-90V,U3=60V,U4=-80V,Us=30V。 (1)试标出各电流的实际方向和各电压的实际极性;(2)判断哪 些元件是电源?哪些元件是负载? 解 5+ 4 1)用虚线箭头表 4 5 示电压和电流的实际 方向 (2)元件1、2是电 源,元件3、4、5是 负载

1-5 下述电路中,基尔霍夫定律不适用的是( D )。 A.非线性电路。 B.非正弦周期性电流电路。 C.动态电路。 D.分布参数电路。 1-6 在图1-33中每一个方框代表一个元件,各元件上的电压和电 流的参考方向如图中所标示,已知:I1=-4A,I2= 6A,I3= 10A, U1= 140V,U2=-90V,U3= 60V,U4=-80V,U5= 30V。 (1)试标出各电流的实际方向和各电压的实际极性;(2)判断哪 些元件是电源?哪些元件是负载? (1)用虚线箭头表 示电压和电流的实际 方向。 (2)元件1、2是电 源,元件3、4、5是 负载。 解

。4 1-7计算图1-34所示各二端电路N吸收或发出的功率 12V 解 (a)p=u=12×2=24W网络N吸收功率为24W。 4 2602(b)p=(36)×4=14网络N发出功率为14 (c)p=ui=(-12)×(-2)24W网络N发出功率为24W 2A 12V (d)p=ut=36×(-4)=-144W网络N吸收功率为14W 4A 36V N 图1-34

1-7 计算图1-34所示各二端电路N吸收或发出的功率。 (a)p=ui=12×2=24W 网络N吸收功率为24W。 (b)p=ui=(-36) ×4=-144W 网络N发出功率为144W。 (c)p=ui=(-12) ×(-2)=24W 网络N发出功率为24W。 (d)p=ui=36× (-4)= -144W 网络N吸收功率为144W。 图1-34 解

1-8有两只电阻,其额定值分别为100g、5W和40g、10W,试问: 若将它们串联起来,其两端最高允许电压为多大? 解 =√005=0.22364 VR Umx=l1(R1+R2)=02236×(100+40)=31.304

1-8 有两只电阻,其额定值分别为100Ω、5W和40Ω、10W,试问: 若将它们串联起来,其两端最高允许电压为多大? U I R R V A R P I ( ) 0.2236 (100 40) 31.304 0.05 0.2236 100 5 max 1 1 2 1 1 1           解

1-9有两只灯泡,一只标明220V、60W,另一只标明220V、100W, 若将它们串联起来,接于220V的电源上,设灯泡都能发光,试问哪只 灯泡亮些? 解 由P U2220 得R =806.679 R 60 220 R2 2N 4849 2N ∵B1:P=R:R2=806.67:484 P>P,→22060W的灯泡亮些

1-9 有两只灯泡,一只标明220V、60W,另一只标明220V、100W, 若将它们串联起来,接于220V的电源上,设灯泡都能发光,试问哪只 灯泡亮些? 的灯泡亮些 由 ,得 P P V W P P R R P U R P U R R U P N N N N 220 60 : : 806.67 : 484 484 100 220 806.67 60 220 1 2 1 2 1 2 2 2 2 2 2 2 1 2 1 1 2                解

1-10图1-35所示电路中Us=36V,R1=2,R2=R3=102,C=10uF, L=100mH,求各支路电流及电感元件、电容元件的电压 解设各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如图所示 RI 36 =3A C R1+R22+10 R 图1-35 L 0 L=Ri2=3×10=30V

解 设各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如图所示 u R i V dt di u L dt du i C A R R U i i C L C S 3 10 30 0 0 3 2 10 36 2 2 3 1 2 1 2               1-10 图1-35所示电路中US=36V,R1=2Ω,R2=R3=10Ω,C=10μF, L=100mH,求各支路电流及电感元件、电容元件的电压。 图1-35

11图1-36所示电路中,Us=36V,C1=C2=C3=l,试求下列情况 下,电路处于稳定状态时每个电容元件的电压 (1)S2断开,S1合上 (2)起先S2断开,合上S1;然后断开S1,合上S2。 解 S1 S2U (1)U1= +*36=-18c彭 C: C.4C0s-1+1 ×36=18 Q2=C2U2=1×10×18=1.8×103C 图1-36

1-11 图1-36所示电路中,US=36V,C1=C2=C3=1μF,试求下列情况 下,电路处于稳定状态时每个电容元件的电压。 (1)S2断开,S1合上; (2)起先S2断开,合上S1;然后断开S1,合上S2。 解 Q C U C U V C C C U U V C C C U S S 6 5 2 2 2 1 2 1 2 1 2 2 1 1 10 18 1.8 10 36 18 1 1 1 36 18 1 1 1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图1-36

(2U1=U1=-18 S1 U2=O3/C2 O2 +O 18×10 Q2/C2=Q3/C3 Q2+Q3=Q2=1.8×10 Q2=Q3=×1.8×103=0.9×103=9×10°C 9×10-6 =U2=O2/C 9 1×10 6

(2)U1 U1  18V  U U Q C V Q Q C 9 1 10 9 10 / 1.8 10 0.9 10 9 10 2 1 6 6 2 2 2 3 5 5 6 2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2 2 3 3 3 2 2 1.8 10 / /           Q Q Q Q C Q C 5 2 2 3 3 3 3 2 2 2 1.8 10 / /             Q Q Q U Q C U Q C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