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18讲 移动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曲线的图解设计

移动从动件盘形凸轮 轮廓曲线的图解设计 设计方法: 1.图解法2.解析法 设计一般精度凸轮时常被采用图解法。而设计高精度 凸轮,则必须用解析法,但计算复杂。本节主要讨论 图解法 基本原理: 反转法原理
移动从动件盘形凸轮 轮廓曲线的图解设计 设计一般精度凸轮时常被采用图解法。而设计高精度 凸轮,则必须用解析法,但计算复杂。本节主要讨论 图解法。 设计方法: 1.图解法 2.解析法 基本原理: 反转法原理

移动从动件盘形凸轮 轮廓曲线的图解设计 反转法原理: 我能 第
反转法原理 : 移动从动件盘形凸轮 轮廓曲线的图解设计

反转法原理 设想给凸轮机构加上一个绕凸轮轴心并与凸轮角速度等值 反向的角速度。根据相对运动原理,机构中各构件间的相对 运动并不改变,但凸轮已视为静止,而从动件则被看成随同 导路以角速度绕点转动,同时沿导路按预定运动规律作往复 移动。从动件尖顶的运动轨迹即为凸轮的轮廓。这就是图解 法绘制凸轮轮廓曲线的原理,称为“反转法” 我能 第
设想给凸轮机构加上一个绕凸轮轴心并与凸轮角速度等值 反向的角速度。根据相对运动原理,机构中各构件间的相对 运动并不改变,但凸轮已视为静止,而从动件则被看成随同 导路以角速度绕点转动,同时沿导路按预定运动规律作往复 移动。从动件尖顶的运动轨迹即为凸轮的轮廓。这就是图解 法绘制凸轮轮廓曲线的原理,称为“反转法” 。 反转法原理 :

反转法设计凸轮轮廓曲 线的方法和步骤 1.对心尖顶移动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 对心滚子移动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 3.偏置尖顶移动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
反转法设计凸轮轮廓曲 线的方法和步骤 1.对心尖顶移动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 2.对心滚子移动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 3.偏置尖顶移动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

对心尖顶移动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 已知,如图 1选与位移线图一致的比 基圆半径R 例作凸轮的基圆; 0300909 180 270 360 2将基圆分成与位移线图 中相对应的等份; 3分别自基圆圆周向外量 取从动件位移线图中相 应的位移量 4光滑连接各点即为所求 的凸轮轮廓
对心尖顶移动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 基圆半径R b 1.选与位移线图一致的比 例作凸轮的基圆 ; 2.将基圆分成与位移线图 中相对应的等份; 3.分别自基圆圆周向外量 取从动件位移线图中相 应的位移量 ; 4.光滑连接各点即为所求 的凸轮轮廓。 已知,如图

对心滚子移动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 实际轮廓曲线 理论轮廓曲线
对心滚子移动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 实 际 轮 廓 曲 线 理 论 轮 廓 曲 线

偏置尖顶移动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 已知:如图所示 0300909 180 270 360
偏置尖顶移动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 e 已知:如图所示

凸轮机构设计中应 注意的几个问题 设计凸轮机构,不仅要保证从动件能实现预定的运动规律, 还须使设计的机构传力性能良好,结构紧凑,满足强度和 安装等要求,为此,设计时应注意处理好下述问题。 1.滚子半径的选择 2.凸轮机构的压力角 3.凸轮基圆半径的确定 4.凸轮机构的材料
凸轮机构设计中应 注意的几个问题 设计凸轮机构,不仅要保证从动件能实现预定的运动规律, 还须使设计的机构传力性能良好,结构紧凑,满足强度和 安装等要求,为此,设计时应注意处理好下述问题。 1.滚子半径的选择 2.凸轮机构的压力角 3.凸轮基圆半径的确定 4.凸轮机构的材料

1.滚子半径的选择 cmin mn YK 对于外凸的凸轮廓线 min K >0 c min 实际轮廓为光滑曲线 min K cmin 实际廓线出现尖点 (a) (b) min K 0 (c) (d) 实际轮廓为光滑曲线 rx1-5mm
1.滚子半径的选择 cmin = min − K 对于外凸的凸轮廓线 : K min c min 0 实际轮廓为光滑曲线 K = min c min = 0 实际廓线出现尖点 K min c min 0 实际轮廓相交而造成 从动件运动失真 对于内凹的凸轮廓线 : c 0 实际轮廓为光滑曲线 8 min K 0. cmin 1 ~ 5mm

2.凸轮机构的压力角 压力角:不计摩擦时,凸轮对从 动件的作用力(法向力)与从动 件上受力点速度方向所夹的锐角 该力可分解为两个分力 F F=F cos a 压力角越小, F F= F sin a传力越好。 自锁:如果凸轮机构运动到某 位置的压力角大到使有效分力 不足以克服摩擦阻力,不论推力 多大,都不能使从动件运动。这 种现象称为凸轮机构的自锁。机 构开始出现自锁时的压力角称为 临界压力角
2.凸轮机构的压力角 压力角:不计摩擦时,凸轮对从 动件的作用力(法向力)与从动 件上受力点速度方向所夹的锐角。 该力可分解为两个分力 : = = sin cos x n y n F F F F 压力角越小, 传力越好。 自锁 :如果凸轮机构运动到某 一位置的压力角大到使有效分力 不足以克服摩擦阻力,不论推力 多大,都不能使从动件运动。这 种现象称为凸轮机构的自锁。机 构开始出现自锁时的压力角称为 临界压力角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17讲 第10章 凸轮机构.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16讲 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性质.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15讲 第9章 平面连杆机构.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14讲 第三篇 常用机构.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13讲 第7章 直梁的弯曲.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12讲 第7章 直梁的弯曲.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11讲 第6章 圆轴扭转.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10讲 第6章 圆轴扭转.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09讲 第五章 剪 切.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08讲 第4章 轴向拉伸与压缩.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07讲 第2篇构件的承载能力分析.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06讲 第3章 空间力系.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05讲 考虑摩擦时的平衡问题.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04讲 平面一般力系.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03讲 第2章平面力系.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02讲 第1章构件静力分析基础.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01讲 绪论.ppt
- 《机械原理》第四讲 机械原理学科发展现状简介.doc
- 《机械原理》第十讲 自由度计算中的特殊问题.doc
- 《机械原理》第十一讲 机构的组成原理及其结构分类.doc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19讲 第12章齿轮传动.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20讲 渐开线齿轮的切齿原理.ppt
- 《机械制造工程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ppt
- 《机械制造工程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装配工艺.ppt
- 《机械制造工程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机械加工精度.ppt
- 《机械制造工程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机床夹具的基本原理.ppt
- 烟台南山学院:《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六章 轴系零部件.ppt
- 《机械原理》第一章 绪论.ppt
- 《机械原理》第二章 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ppt
- 机械学系列课程:《机械原理》PPT教学课件_第三章 运动分析目的和方法——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1/2).ppt
- 机械学系列课程:《机械原理》PPT教学课件_第三章 运动分析目的和方法——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2/2)矢量方程图解法.ppt
- 机械学系列课程:《机械原理》PPT教学课件_第五章 机械中的摩擦和机械效率.ppt
- 机械学系列课程:《机械原理》PPT教学课件_第六章 机械的平衡.ppt
- 机械学系列课程:《机械原理》PPT教学课件_第七章 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ppt
- 机械学系列课程:《机械原理》PPT教学课件_第八章 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ppt
- 机械学系列课程:《机械原理》PPT教学课件_第九章 凸轮机构及其设计.ppt
- 机械学系列课程:《机械原理》PPT教学课件_第十章(10-2)蜗杆传动.ppt
- 机械学系列课程:《机械原理》PPT教学课件_第十章(10-3)直齿圆锥齿轮传动.ppt
- 机械学系列课程:《机械原理》PPT教学课件_第十章 齿轮机构及其设计.ppt
- 机械学系列课程:《机械原理》PPT教学课件_第十一章 齿轮系及其设计.ppt